#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本文将紧扣《了凡四训》积善之方中善的真假、端曲、阴阳、大小、难易、偏正、半满、厚薄等核心思想,结合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实务,阐述如何以善为基,筑牢知识产权防线。”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陈易华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开篇即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昔颜氏将以女妻叔梁纥,而历叙其祖宗积德之长,逆知其子孙必有兴者。” 这告诉我们,积累善行的家族必有福报,而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亦如积善,唯有坚守正道、持续践行,才能为企业积累“余庆”。
本文将紧扣《了凡四训》积善之方中善的真假、端曲、阴阳、大小、难易、偏正、半满、厚薄等核心思想,结合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实务,阐述如何以善为基,筑牢知识产权防线。
Part.1
善有真假与知识产权的诚信管理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中说:“善有真假。昔有儒生数辈,谒中峰和尚,问曰:‘佛氏论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今某人善,而子孙不兴;某人恶,而家门隆盛。佛说无验耶?’中峰云:‘凡情未涤,正眼未开,认善为恶,指恶为善,往往有之。不憾己之是非颠倒,而反怨天之报应有差乎?’”。这告诉我们,善的真假需明辨,表面行善实则为私,并非真善;发自本心、利人利己的善,才是真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中的“善”,首要便是诚信——真善如诚信经营,假善似弄虚作假,二者后果天差地别。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中说:“何谓真假?昔有府吏赵简子,出见桑下有饿人,哀之,与壶餐。饿人蒙恩致谢。简子曰:‘嘻!子何来?吾非施子也,吾家有犬,欲杀以祭,恐其不肥,故试汝之饱否耳。’饿人闻之,勃然怒曰:‘吾义不食嗟来之食,况辱我以犬乎!’遂赴河而死。简子之施,看似善而实非善,因其心不正也。”
善的真假在于发心。赵简子看似施舍,实则侮辱,其善为假;唯有发自真诚、不存私心的善,才是真善。对应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诚信便是“真善”——不剽窃、不造假、不欺瞒,方能让知识产权真正成为企业的护身符。
1.专利申请全流程诚信把控
研发环节溯源管理
企业可以建立“研发全周期溯源台账”,从技术构思(如记录技术原理、技术会议纪要等,需3人以上签字)、实验数据(如原始记录本每页标注日期、实验人、复核人)到原型测试(如保留测试视频及第三方检测报告),全程留痕。例如,某企业规定,研发人员每周或每半月或不定期需提交《技术进展诚信声明》,确认无借鉴外部未公开技术,从源头杜绝“拿来主义”。
申请文件“双盲审核”
企业专利工程师或代理机构撰写专利申请文件后,先隐去研发人员信息,由内部如技术委员会(含非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新颖性盲审”,再由知识产权部审核权利要求书是否存在“过度包装”(如虚构技术效果)。例如,某企业曾因权利要求书夸大技术效果,被竞争对手提起无效宣告,最终专利被部分无效,后引入该机制后此类问题零发生。
代理机构“黑名单”制度
企业与代理机构签订《诚信合作协议》,约定若其协助编造技术特征,需退还代理费并赔偿损失(按专利潜在价值的一定比例计算)。同时建立代理机构评分体系,对N年内出现M次以上诚信问题的,纳入行业黑名单并公示。
2.商标申请“三重检索”机制
显性检索:通过商标局官网、专业数据库检索相同/近似商标,重点排查跨类别近似。
隐性检索:委托调查公司排查未注册商标的使用证据(如展会照片、地方媒体报道),避免抢注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某企业曾计划注册某商标,经隐性检索发现某个体户已在当地使用A年,遂放弃注册并达成合作。
延伸检索:检索著作权、企业名称、域名等关联权利,如“微信”商标注册时,需检索是否有“微信”域名在先注册。
3.知识产权交易“阳光化”流程
尽职调查清单

交易资金“共管账户”
重大交易(如金额超500万)需通过第三方金融机构设立共管账户,约定“权利转移+无瑕疵确认”双条件放款。某企业收购一项专利时,因未查清该专利已被许可给第三方,支付全款后陷入纠纷,后采用共管账户机制避免类似损失。
4.内部诚信 “防火墙”
研发人员“诚信档案”:记录专利申请中的贡献真实性、是否存在泄密等,与绩效考核直接挂钩(诚信分占比不低于20%)。
审计“飞行检查”:每年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知识产权档案,由外部审计师突击检查,重点核查实验数据与专利内容的一致性。
例如,某企业为快速申报专利,编造了部分实验数据,产品上市后被竞争对手举报,专利被宣告无效,不仅投入的数千万研发费用打水漂,还因虚假宣传被市场监管局罚款。反观某企业,在申请专利时,公开所有临床试验数据(包括未达预期的副反应数据),虽延长了审查周期,但专利授权后无人能挑战其稳定性,年销售额超数亿。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中强调“善者,心之本体”,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心”便是诚信。真善者,不贪一时之利而失长久之基;假善者,虽能蒙混一时,终会被市场与法律反噬。唯有将诚信嵌入每个流程节点,才能让知识产权真正成为“活资产”而非“定时炸弹”。
Part.2
善有端曲与知识产权的战略方向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中说:“善有端曲。凡人见善而行,心主于仁,公而无私,是为端;若行善而心有私曲,欲要人知,或畏人讥议,是为曲。”,端曲之别,在于发心是否纯正。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亦如此:以保护创新、促进行业进步为“端”,以打压对手、垄断市场为“曲”。战略方向若“端”,则路越走越宽;若“曲”,则迟早陷入困局。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中说:“吕文懿公初辞相位,归故里,海内仰之如泰山北斗。有一乡人,醉而詈之,公不动,谓其仆曰:‘醉者勿与较也。’闭门谢之。逾年,其人犯死刑入狱。公始悔之曰:‘使当时稍与计较,送官治之,庶几有所惩而不至今日。吾当时只欲存厚道,不谓养成其恶至此。’此所谓‘曲善’也。”
吕文懿公的“不较”看似善,实则纵容了恶,是“曲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若只图“表面合规”,而忽视长远影响(如为垄断而囤积专利),便是“曲”;唯有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根本,才是“端”。
1.战略制定“三问三答”原则
问初心:“此战略是为保护创新,还是阻碍竞争?”(如某企业将30%的专利用于防御,70%用于技术共享,便是端;某企业不保护创新,不申请专利,购买数百项“休眠专利”专门用于诉讼,便是曲)。
问路径:“是否依赖自主研发?”(如自主研发占比低于50% 的战略需重新评估)。
问影响:“能否带动行业技术升级?”(如某行业专利池的公平许可模式,便是端)。
2.研发投入“三三制”模型
30%投入核心技术(如企业每年将30%研发费用投入芯片架构)。
30%投入改进技术(如围绕核心专利做外围布局,形成“专利丛林”)。
30%投入前瞻技术(如企业每年30%研发费用投入未来领域)。
剩余10%作为机动资金,用于应对突发技术变革。
3.“战略纠错”四步法
预警:每月监测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诉讼类型(如恶意诉讼占比超一定比例需警惕)。
诊断:聘请行业专家评估战略是否存在“技术封锁”倾向(如专利许可费率高于行业均值预设幅度)。
调整:对“问题专利”(如仅用于诉讼的专利),通过专利池对外许可。
验收:由第三方机构出具如战略合规性报告。
例如,某企业A,为打压竞争对手B,抢注了某某等通用名称商标,并购买数百项无关专利发起诉讼。B企业虽暂时受挫,但联合行业协会提起反垄断诉讼,最终A企业被判滥用知识产权,赔偿B企业数百万,且商标被宣告无效,市场份额大跌。
反观某企业,其专利战略明确“开放共享”:将某技术方向专利免费许可给行业中小企业,条件是共同参与技术迭代。例如2年后该企业主导的技术标准成为行业标杆,专利许可收入虽减少数千万,但产品整体销量大幅增长。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中说:“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若不辨端曲,便是“枉费苦心”。唯有以“端”为基——聚焦创新、开放共享,才能让知识产权战略成为企业的“积善之本”,而非“致恶之源”。
Part.3
善有阴阳与知识产权的内外兼修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中说:“善有阴阳。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阴阳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阳善如企业对外的知识产权维权,阴德似内部的研发管理,唯有内外兼修,才能平衡发展。
阳善是做了好事被人知道,阴德是默默行善。企业对外积极维权(阳善)与对内扎实管理(阴德)需并重,若只重维权造势而内部管理混乱,便如“享盛名而实不副”,终会出问题。
1.内部“阴德”修炼
研发保密“双锁制”
核心技术文档采用“物理锁+数字锁”:纸质文档存放于如带指纹锁的保险柜,电子文档需如“U盘+动态口令”双重验证。某企业曾因工程师将图纸拷贝到私人电脑导致泄密,后引入该机制,保密事故降为零。
员工“知识产权积分”
示例如下:

生产车间“知识产权看板”
实时显示:
①本周需规避的竞争对手专利;
②本车间产生的技术改进提案;
③商标使用规范(如“®”与“™”的区别标注)。
例如,某企业引入后,因商标标注错误导致的侵权投诉大幅下降。
2.外部“阳功”施展
维权“阶梯式响应”
①初犯:发送《友情提示函》(附侵权比对表);
②再犯:行业协会调解;
③屡犯:诉讼(同时申请保全)。
例如,某企业通过该方式,维权成本大幅降低,和解率大幅提升。
合作“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清单”
与供应商合作前,需核查:
①其专利是否涵盖供应部件;
②商标是否存在许可瑕疵;
③近3年或5年是否有侵权判决。
例如,某企业因未核查供应商专利,导致数万台产品因侵权被召回,损失惨重。
行业联盟“共享池”
加入行业知识产权联盟,将非核心专利放入共享池(如某行业专利池),成员间免费交叉许可,对外许可收益按贡献分成。
例如,某企业加入后,专利许可费支出大幅减少。
例如,某企业,对外频繁发起专利诉讼,但内部却因管理混乱,研发人员多次将客户需求泄露给竞争对手。最终,企业虽赢得多起诉讼,却因核心技术被抄袭,市场份额大跌。而某企业,对内建立如“研发-生产-销售”全流程知识产权审核,对外通过专利池合理许可,虽每年仅发起几起诉讼,却稳居市场前列。
企业内部管理是“阴德”,默默积累实力;外部维权是“阳善”,合理维护权益。企业若只重外而轻内,如无根之木;只重内而轻外,似怀玉夜行。唯有阴阳调和,才能让知识产权管理“根深叶茂”。
Part.4
善有大小与知识产权的布局规划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中说:“善有大小。昔有汲黯,武帝时为东海太守,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务在无为,东海大治。后召为九卿,以严见惮。淮南王谋反,惮黯,曰:‘黯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公孙弘等,如发蒙振落耳。’其善之大者也。”。善的大小不在形式,而在影响力——企业知识产权布局的 “大”,并非数量多,而是能支撑战略;“小”并非不重要,而是聚焦核心。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中说:“善有大小。《中庸》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夫舜之善,岂小哉?”
舜的善之所以大,在于其能惠及百姓。企业知识产权布局的“大”,在于能支撑产业链;“小”则在于精准解决某一痛点,二者无优劣,关键在于匹配企业规模。
1.大型企业“航母式”布局
产业链“专利地图”
绘制“上游原材料-中游制造-下游服务”全链条专利地图,标注:
①核心专利(如用红色标注);
②可突破的专利(如用黄色标注);
③需规避的专利(如用黑色标注)。
例如,某企业据此地图,在某领域突破多项外企的核心专利。
国际布局“三三制”
① 30%专利布局欧美日韩(成熟市场);
② 30%布局东南亚(增长市场);
③ 30%布局“一带一路”(潜力市场);
④ 10%预留调整空间。
例如,某企业通过该布局方式,海外专利侵权诉讼胜诉率大幅提升。
商标“防御矩阵”
注册“主商标+音译+意译+图形”组合(防御性)。
2.中小企业“尖刀式”布局
“三问”筛选核心技术
①是否解决行业痛点?(如某企业聚焦行业痛点技术);
②能否形成技术壁垒?(如专利+商业秘密组合保护);
③投入产出比是否超预设值?(如研发投入100万,预期收益 500万以上)。
区域布局“从国内走向世界”
先在国内申请专利,再通过PCT进入海外,最后布局全球。
“专利+标准”捆绑
将核心专利纳入行业标准(如某企业将某技术方向专利纳入行业标准),通过标准推广专利。
例如,某企业在行业的专利布局堪称“大而全”:涵盖系统(核心)、上游产业链、中游产业链、下游产业链,并在全球多个国家注册商标,形成“专利+商标+著作权”立体保护,占据全球相当数量的市场份额。
例如,某企业则聚焦细分领域技术,申请多项专利,虽整体规模小,但在该细分领域占据一定市场,利润率也不低。
大企业的“大”布局如航母护航,小企业的“小”布局似尖刀破局。《了凡四训》积善之方强调“善无大小,唯在用心”,知识产权布局亦然——匹配自身实力,精准发力,便是“大善”。
Part.5
善有难易与知识产权的挑战应对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中说:“善有难易。先难而后易者,其功多;先易而后难者,其功少。”。应对知识产权挑战亦如此:简单的侵权(如商标近似)若不及时处理,会演变成复杂诉讼;复杂的纠纷(如海外专利战)若方法得当,也能化繁为简。企业应对知识产权挑战,需正视“难”(如海外诉讼),做好“易”(如日常监测),方能化险为夷。
1.“易挑战”速战速决
商标近似“三步化解”
①取证:购买侵权产品(如公证员全程陪同);
②比对:制作《商标近似度分析表》(如从音、形、义三方面打分);
③行动:预设时间如48小时内发送《律师函》(附比对表)。
例如,某企业通过该流程,几天内解决商标侵权问题。
专利无效“证据闪电战”
收到侵权警告后,预设时间如24小时内启动现有技术检索(如重点查专利申请日前的论文、展会记录),预设时间如48小时内形成《无效宣告证据清单》。
例如,某企业曾被诉专利侵权,48小时内找到该专利申请前的展会视频,成功无效对方专利。
2.“难挑战”系统破解
海外诉讼“1+N”团队
1个核心团队(如企业知识产权+当地律师)+N个支持团队(如技术专家、翻译、公关公司)。
例如,某企业在海外被诉时,通过上述方式,30天内完成:
①技术比对(如证明不侵权);
②舆论公关(如发布《创新白皮书》);
③反诉对方专利无效,最终胜诉。
大规模抢注“四维反击”
①时间维度:在异议期(如3个月)内集中提出异议;
②证据维度:收集3年以上使用证据(如销售发票、广告合同);
③法律维度:主张“恶意抢注”(如抢注人曾是员工);
④商业维度:联合经销商施压(如要求抢注人产品下架)。
例如,某企业通过该策略,成功夺回被抢注的多个商标。
例如,某企业发现网上有多家店铺销售仿冒品(易挑战),未及时处理,几个月后仿冒品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此时再维权需逐一诉讼(难挑战),耗时几年且成本增加数倍。而某企业,发现第一家仿冒商后立即启动如“取证-发函-工商投诉”流程,几周内解决,后续仿冒率大幅下降。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告诉我们:“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知识产权挑战的“难”与“易”,往往取决于应对速度与方法——简单问题拖延成复杂问题,是“先易后难”;复杂问题拆解成简单步骤,是“先难后易”,后者才是智者之选。
Part.6
善有偏正与知识产权的伦理边界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中说:“善有偏正。昔吕文懿公,初辞相位,归故里,海内仰之如泰山北斗。有一乡人,醉而詈之,公不动,谓其仆曰:‘醉者勿与较也。’闭门谢之。逾年,其人犯死刑入狱。公始悔之曰:‘使当时稍与计较,送官治之,庶几有所惩而不至今日。吾当时只欲存厚道,不谓养成其恶至此。’此所谓‘偏善’也。”。偏正之别,在于是否符合道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若只为利己而损人,便是“偏”;利己亦利人,才是“正”。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中说:“善有偏正。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苟在一身,虽多亦小。此偏正之辨也。”,为天下国家行善是“正”,只为个人是“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若能促进行业进步(正),则基业长青;若只为打压对手(偏),则难以长久。
1.识别“偏”的三大信号
专利诉讼“三多”:
①被告多为中小企业(占比如超70%);
②诉讼理由多为“边缘侵权”(如说明书附图相似);
③和解条件多为“高价许可”(如远超行业均价)。
例如,某专利运营公司因符合“三多”,被认定为“专利流氓” 并处罚。
商标注册“三抢”:
①抢注热点事件(如热点事件关联商标被抢注);
②抢注名人姓名;
③抢注老字号(如地方特色小吃名称)。
此类注册100%会被驳回,还会影响企业声誉。
标准制定“三藏”:
①隐藏必要专利(不纳入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声明);
②暗藏“专利陷阱”(技术参数模糊);
③藏匿技术缺陷(明知标准存在漏洞仍推行)。
例如,某企业曾因在某技术领域标准中藏专利,被欧盟罚款。
2.坚守“正”的四项准则
专利许可“三透明”:
①费率透明(如公开计算公式);
②范围透明(如明确许可产品清单);
③纠纷解决透明(如约定由第三方仲裁)。
例如,某企业因未做到透明,被罚款。
商标使用“三不”:
①不仿冒(如“康帅傅”仿“康师傅”);
②不滥用(如将他人商标作为搜索关键词);
③不抢注(如提前注册合作方的未注册商标)。
行业共治“三参与”:
①参与制定行业知识产权公约;
②参与专利池建设;
③参与公益培训(如向中小企业开放专利数据库)。
例如,某企业(偏):购买大量“垃圾专利”,对中小企业发起“钓鱼诉讼”(如索赔额低于应诉成本,迫使对方和解),几年内发起数百起诉讼,最终被贴上“专利流氓”标签,合作方大量流失。
例如,某企业(正):将数百项专利放入开源社区,允许中小企业免费使用(如仅收1元象征性许可费),带动行业创新,自身产品销量大幅增长。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告诫:“为善而心有私曲,虽善亦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正”,在于利己不损人;“偏”则是损人利己。短期看“偏”可能获利,但长期必遭反噬——坚守“正”道,才是企业的护身符。
Part.7
善有半满与知识产权的价值实现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中说:“善有半满。《易》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半与满,不在数量而在质量——企业知识产权价值若只实现部分(半),如专利束之高阁;若充分挖掘(满),如专利融 +许可+标准化,则能最大化价值。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中说:“善有半满。昔有某氏女入寺,欲施而无财,止有钱二文,捐之。尼亲为忏悔。后嫁入富室,携数千金入寺舍之,尼令其徒为之忏悔。女问故,尼曰:‘前者物虽薄,而施心甚真,非老僧亲忏不足报德;今物虽厚,而施心不若前日之切,令人代忏足矣。’此善半满之别也。”
施财的多少(半满)不重要,发心与方法才关键。企业知识产权价值的“满”,不在于数量多,而在于运用巧——哪怕1项专利,若能融资+许可+转化,便是“满”;100项专利闲置,便是“半”。
1.价值“半”的病因与药方
病因1:“睡美人专利”(授权后未运用)
药方:建立“专利唤醒基金”(按专利年费的如50%提取),用于:
①制作商业化手册(如附技术视频);
②参加行业展会(如免费向企业推介)。
例如,某企业通过该基金,让相当数量的“睡美人专利”实现转化。
病因2:“孤岛商标”(注册后未使用)
药方:
①授权关联企业使用(如收1元许可费,保持活性);
②用于企业内部文创(如员工水杯、年会伴手礼)。
例如,某企业通过该方式,保住了多个即将因“撤三”被注销的商标。
2.价值“满”的实现路径
专利“三级跳”
①初级:自主生产(如企业将专利转化为降糖药,年销数千万);
②中级:许可他人(如按销售额一定比例收取许可费);
③高级:证券化(将许可费现金流打包发行融资)。
商标“三维变现”
①品牌授权(如某企业授权其他企业使用商标,收一定销售额提成);
②跨界联名(如A品牌与B品牌联名产品,销量破千万);
③质押融资(某老字号商标质押获获贷千万)。
商业秘密“双轨制”
①内部使用:转化为生产工艺(如企业的秘方,使产品溢价);
②对外输出:作为咨询服务(如某企业向加盟企业传授秘方,收加盟费)。
例如,某科研机构拥有数千项专利(价值“半”):因未与企业对接,大部分专利闲置,每年缴年费超百万。后引入如“专利经纪人” 制度(经纪人提成转化收益的一定比例),如1年内转化专利100项,获收益数千万,实现“满”的价值。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中强调:“心诚于中,形于外。”知识产权价值的“满”,始于对每一项知识产权的“用心”——不因其小而轻视,不因其多而懈怠,用对方法,哪怕1项也能发光发热。
Part.8
善有厚薄与知识产权的长期维护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中说:“善有厚薄。为君者,当以仁厚为心,而天下归之;为臣者,当以忠厚为心,而国家倚之。”厚薄之分,在于持续的用心程度——企业对知识产权的维护,短期投入(薄)易,长期坚守(厚)难,但唯有“厚”积,才能让知识产权历久弥新。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中说:“善有厚薄。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善念之厚,如春风化雨,万物皆被其泽;善念之薄,如杯水车薪,难济于事。”
善的厚薄在于持续的影响力。知识产权维护的“厚”,如持续投入资源、更新措施;“薄”则是敷衍了事——前者让知识产权增值,后者使其贬值。
1.“厚”维护的“三恒”机制
恒查:
如每月进行“知识产权体检”,内容包括:
①专利年费到期提醒(如提前3个月);
②商标续展倒计时(如提前18个月);
③商业秘密载体检查(如加密软件是否升级)。
例如,某企业通过该机制,多年未因疏忽导致知识产权失效。
恒新
每年更新:
①保密协议模板(如加入“元宇宙”“AI生成内容”等新场景);
②专利布局方向(如根据行业报告调整);
③维权策略(如短视频平台侵权的取证方法)。
横奖
对连续C年无泄密、无侵权的部门,如授予“知识产权标杆团队”称号,奖金池单独列支。
2.“薄”维护的警示与补救
警示信号
①连续E年未增加新专利;
②商标被他人提出“撤三”且证据不足;
③员工保密培训覆盖率如不到一半。
例如,某企业出现这些信号后半年,商标被撤三,损失惨重。
补救措施
①启动“紧急续展通道”(如支付加急费,几天内完成商标续展);
②开展“保密突击培训”(如48小时内全员覆盖);
③聘请第三方进行“知识产权急救”(如专利稳定性评估)。
例如,某企业(厚维护):
①每年投入销售额的一定比例用于现有技术进行改进的专利化(如申请专利数百项);
②每G年更新一次商标设计(如保留核心元素,适应新审美;
③设立“保密传承人”制度(如师徒制,终身追责),其商标价值值连续数年居行业第一。
例如,某企业(薄维护):因创始人认为“专利无用”,几年未缴年费导致核心专利失效,被竞争对手抄袭,市场份额大跌。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最终告诉我们:“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企业知识产权的命运,也由自身的维护“厚薄”决定——短期的“薄” 或许能省成本,但失去的是未来;长期的“厚”看似投入多,实则为企业积累了不可替代的无形资产。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的智慧,穿越数百年仍熠熠生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善”,是诚信(真假)、是正道(端曲)、是内外兼修(阴阳)、是精准布局(大小)、是勇毅应对(难易)、是坚守伦理(偏正)、是充分运用(半满)、是持久维护(厚薄)。
这“八善”并非教条,而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密码——唯有用心践行,才能让知识产权不仅成为竞争的利器,更成为基业长青的基石。正如《了凡四训》积善之方所言:“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企业若能以“善”为基,必能在知识产权的浪潮中行稳致远,收获“余庆”。
陈易华作者专栏
企业IPR管理经验(十五)|突破与超越:针对竞争对手专利的专利布局思考
企业IPR管理经验(十八)|《了凡四训》智慧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
企业IPR管理经验(十九)|从“盾牌”到“引擎”:企业知识产权如何驱动研发破局与产品创新
企业IPR管理经验(二十三)|经济下行态势下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
企业IPR管理经验(二十四)|企业基于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的专利布局
企业IPR管理经验(二十五)|《了凡四训》立命之学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
企业IPR管理经验(二十六)|《了凡四训》改过之法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
(原标题:企业IPR管理经验(二十七)|《了凡四训》积善之方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陈易华
编辑:IPRdaily辛夷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注:原文链接:企业IPR管理经验(二十七)|《了凡四训》积善之方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人才。汇聚了来自于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长型科技企业的管理者及科技研发或知识产权负责人,还有来自政府、律师及代理事务所、研发或服务机构的全球近100万用户(国内70余万+海外近30万),2019年全年全网页面浏览量已经突破过亿次传播。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共发表文章
119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