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开庭公告#
上海家化作为原告/上诉人的1起涉及侵害商标权纠纷的诉讼将于2025年10月11日开庭
根据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公布了一则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原告/上诉人的开庭公告,案号:(2025)粤0106民初41656号,详细内容如下:
根据统计,近一年内以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为当事人的历史开庭公告有606则,其中案由为“侵害商标权纠纷”的公告以450则居首,其次为“侵害商标权”有63则,“商标权权属、侵权纠纷”有45则。历史开庭公告(前20条)如下:
(来源:IPRdaily综合证券之星、企查查)
#IPO那些事儿#
艾为电气IPO:发明专利全部为突击申请,财政部罚单揭露财务造假
深交所发行审核网站显示,深圳艾为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已受理已问询。
据招股书介绍,依托自研的智能控制算法软件平台与电力电子硬件平台,艾为电气聚焦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高压控制器产品的研发、销售,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高压控制器第三方供应商。
按照计划,艾为电气本次拟在创业板上市,募集资金9.3亿元,分别投入到新能源汽车高压控制部件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数字控制与电力电子技术研发中心项目、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然而,近期财政部的一纸公告将艾为电气IPO前财务造假的情况公之于众。
据财政部官网披露,财政部在2023年对深圳市巨源立德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以下简称“巨源立德”)执业质量进行检查时,发现巨源立德在为其客户艾为电气2022年财务报表审计中出具虚假审计报告,财政部对相关签字注册会计师给予暂停六个月的行政处罚。
财政部在罚单中指出,艾为电气2022年虚减货币资金1375.96万元,虚减比例89%;虚减应收账款2024.7万元,虚减比例为25%;虚减存货3626.77万元,虚减比例为55%;虚减应付账款4749.76万元,虚减比例为66%;虚减其他应付款760.99万元,虚减比例为83%;虚减应付股利3800万元,虚减比例100%;虚减未分配利润3336.32万元,虚减比例111%;虚减盈余公积604.1万元,虚减比例100%;虚减研发费用586.13万元,虚减比例为33%。
需要注意的是,财政部作出上述行政处罚的日期为2025年1月23日。而艾为电气IPO申请获得受理的时间是2025年6月30日,其审计机构已由巨源立德变更为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但艾为电气在招股书和审核问询回复函中,对上述巨源立德事件只字未提。
值得注意的是,在冲刺IPO期间,艾为电气快速壮大研发团队规模,且发明专利全部为近两年申请,被质疑为上市突击包装技术实力。
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4年末,艾为电气已取得授权专利36项,包括发明专利29项,其中28项为原始取得,专利申请日期均在2023年3月后,另有1项专利为受让所得。
这也意味着,艾为电气所有原始取得的发明专利均为2023年3月后申请。2017年成立后至2023年3月的近六年时间内,艾为电气原始取得的发明专利数量为0。
对此,艾为电气解释称,在2017年10月底公司成立后至2022年期间,公司主要重心集中在产品研发及业务扩展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未投入较大精力。尽管相关专利系公司在2023年3月后申请,但其属于公司对前期已成熟的关键技术成果通过申请专利的形式加以保护,并非出于突击申请专利的目的,公司不存在突击申请发明专利的情况。
不仅如此,艾为电气还否定了上述突击申请的专利涉及核心技术人员原单位的职务成果,但这一理由略显苍白。(来源:IPRdaily综合市值财经)
#企业知产那些事儿#
“外挂代练不正当竞争案”宣判,米哈游获赔300万元
9月25日,由米哈游提起诉讼的全国首例“利用外挂从事代练构成不正当竞争案”在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正式宣判。法院认定,被告“雨沫代练工作室”长期使用外挂为《原神》提供代练服务的行为破坏了游戏生态与公平环境,构成不正当竞争,判令其赔偿米哈游300万元并在《中国知识产权报》公开致歉。目前,该判决已正式生效。
案件显示,“雨沫代练工作室”通过外挂手段提升代练效率、牟取不正当利益,总销售额超过700万元,累计完成订单超过760万单,是相关平台订单量最高的代练商家之一。法院审理认为,其行为不仅侵害了米哈游的合法权益,还影响了游戏服务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整体运营秩序和玩家体验造成实质性破坏。(来源:PChome科技)
猫耳FM涉多起侵权纠纷
天眼查App显示,猫耳FM关联公司北京喵斯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7月,法定代表人为郑彬炜,注册资本约186.4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演出经纪、音像制品制作等,由上海幻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风险信息显示,该公司涉及多起诉讼案件,案由包括侵害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纠纷、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等。作品著作权信息显示,北京喵斯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已登记《撒野》《魔道祖师》《伪装学渣》等作品著作权,作品类别涉及录音制品、录音。
(来源:和讯网)
#知产大省那些事儿#
最高叠加奖补4000万元!广州黄埔文旅产业与版权经济政策双升级
9月26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文旅产业与版权经济”政策发布会暨招商促进会在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本部园区(以下简称“广纳院本部园区”)举行。现场正式发布《广州开发区、广州市黄埔区促进文旅产业与版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在该区原有政策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优化、整合、升级,围绕“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版权经济创新发展”两大主线,提出了20条具体措施。
据悉,《措施》分为5个板块,覆盖游戏电竞、影视短剧、旅游演艺等多业态,,对符合相关条款的单位最高奖补可达2000万元。同时,《措施》在强化版权价值、支持文化出海、激发消费活力等方面也有专项细则。为配合《措施》的发布,现场还设置了推介分享、主题沙龙、商务洽谈、企业产品展示等精彩活动。
数据显示,自2022年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文旅10条”政策实施以来,已累计扶持96家企业的114个项目。截至2025年8月,全区文体娱市场主体达到5730家,较2023年初增长61.47%,文化产业规模稳步扩大,产业环境持续优化。
本次发布的《措施》是在该区原有“文旅10条”“游戏电竞10条”等政策基础上的焕新升级。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关瑞华表示:“新政策的发布标志着我区文旅政策已升级到3.0版。”据他介绍,在用地支持方面,《措施》对经认定的重点项目自持部分,在满足国家规定最低价标准的情况下,起始价可按办公用途市场评估价的50%及规划用途市场评估价两者中取低值确定,显著降低企业用地成本。
在资金扶持方面,《措施》提出对固定资产投资达5000万元以上的文旅项目,最高给予2000万元奖励。同时鼓励文旅体娱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对年度营业收入首次达到5000万元以上的,最高给予100万元奖励。
另外,产业园区作为支撑企业成长的重要载体,《措施》同样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奖补细则,鼓励园区培育规模以上企业,每培育1家最高奖励5万元,对入驻经认定的文化产业园区和版权示范园区的文旅企业,按实际租金最高50%的比例给予扶持。
目前,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已有9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投入运营,其中国家级1家、市级6家、区级2家,总承载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已初步形成广州科学城、广州海丝城、中新广州知识城三大板块空间布局,为文旅产业集群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措施》的另一大升级,是对版权经济的高度重视。
在支持平台建设方面,《措施》支持版权产业技术攻关、金融创新、版权交易、文化出海、人才培育、企业孵化等相关公共平台建设,每年评选不超过2个公共服务平台,按档次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奖励标准全国领先。
对获得游戏版号并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上线运营的游戏产品,每年评选不超过10款精品进行奖励,每款最高50万元奖励;对现象级游戏爆款,按档次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对在政策有效期内,获中国游戏产业年会“游戏十强”的游戏企业,按档次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获评全国版权金奖的单位,按档次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另外根据《措施》,该区还将积极支持开展对区级版权产业优势园区的认定和命名。对经认定的国家级、省级版权示范园区(区级版权产业优势园区),每培育1家符合条件的版权类企业,给予园区运营单位最高5万元奖励,每个园区每年累计最高100万元。
《措施》还提出,对获得国内头部创投榜单前30强的投资机构累计股权投资达到5000万元以上的,没有年度营收照样奖励。最大限度地放宽对营收的要求,更加关注企业的成长性,属全市首创。
“这些措施可以与省市的文化政策、版权政策有效衔接,形成更多叠加优势,加上我区已建成的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华南版权服务大厅和广东(广州)游戏企业服务中心等实体服务机构,将共同推动全区文旅产业与版权经济高质量发展。”谭致远表示。
与过往的政策相比,《措施》还首次将大型营业性演出、新型演艺空间、微短剧、潮玩IP、游戏电竞、网络文学等新兴业态纳入重点支持范围。诸如为加快演艺经济发展,对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给予最高奖励100万元、对创新打造新型演艺空间最高奖励150万元、对投资建设剧场最高奖励200万元。
据黄埔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丘凌峰介绍,《措施》针对影视产业,特别是当前风口上的微短剧领域,推出了力度空前、精准务实的支持政策,构建起从基地建设、内容创作到文化出海的全链条扶持体系。
具体来看,对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微短剧拍摄基地,按投资额10%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对分账收入50万元以上的微短剧,按收入1%给予出品方最高15万元奖励;鼓励精品创作,对在广东省立项备案的电视剧,视首轮播出平台最高奖励200万元,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奖项的电影、电视剧,最高奖励100万元。
在影视基地、数字摄影棚建设方面,该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最高奖励可达2000万,与省里最高2000万元的扶持资金联动,叠加后企业最高可获得4000万元的支持。
此外,在电竞产业方面,《措施》提出,对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投资建设或改造可承办国际性、全国性电竞赛事活动场馆的企业机构,可给予最高800万元奖励;吸引知名电竞俱乐部将其主场注册并落户黄埔,依据电竞俱乐部在国际性、全国性顶级职业比赛、杯赛、联赛中参赛成绩,按档次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对在区内举办的品牌显著、影响重大、效益突出的电竞赛事,经认定,给予企业机构最高500万元奖励。
据悉,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将依托国家免签政策和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契机,发挥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广州)带动作用。
“一方面,支持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最高奖励50万元,助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另一方面,鼓励数字文化产品出海,最高奖励50万元,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双向发力推动黄埔文化走向世界。”关瑞华表示。(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6年1月1日起!《山东省专利条例》施行
近日,《山东省专利条例》经山东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当天,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省专利条例》(下文简称《条例》)有关情况。
原《山东省专利条例》自2013年实施以来,在规范专利管理、促进专利创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家相关上位法的修订以及专利工作面临新形势,山东省将《条例》修订列入2025年立法计划一类项目,旨在更好适应新发展需求,全面提升专利创造质量、转化效率和保护水平。
修订后的《条例》共33条,聚焦当前专利工作中存在的质量不高、转化不畅、人才不足等突出问题,系统构建了覆盖专利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的制度体系。主要内容包括:
在推动高价值专利培育方面,《条例》明确要求建立高价值专利培育机制,支持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围绕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加强布局。通过奖励优秀专利项目、鼓励开展专利申请前评估等措施,引导专利从“数量积累”向“质量提升”转变,并细化职务发明成果转化奖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
在促进专利转化运用方面,《条例》规定建立专利转移转化机制,引导构建重点产业专利池,推动技术共享与协同创新。特别明确,对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的专利,自授权公告满三年无正当理由未实施的,将纳入专利公开实施清单,促进专利转化。同时支持建立概念验证中心,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采取“先使用后付费”等方式向中小微企业许可专利。
在强化专利保护方面,《条例》完善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制度,明确执法职权,规范重复侵权行为处理,并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此外,细化展会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健全海外专利风险防控体系,为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支持。
在完善服务与管理方面,《条例》对专利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信息网点布局提出新要求,规范专利导航与评议制度,防范技术引进与研发风险。政府还将加强涉外专利人才培养,支持企业海外布局和维权联盟建设,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一级巡视员于智勇表示,下一步将联合有关部门加快构建配套政策体系,出台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专利池建设等相关文件,并建立动态监测与评估机制,加强执法监督检查,确保《条例》有效落地实施,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坚实法治保障。(来源:海报新闻)
#海外知产那些事儿#
韩国气象厅首次注册气候变化主题商标“甜辣气候”
近日,韩国气象厅宣布,其打造的气候变化相关品牌“甜辣气候”已完成商标注册。这是韩国气象厅首次就气候变化主题进行商标注册。
“甜辣气候”全称为“甜蜜又辛辣的气候变化科学”,取自对气候变化敏感的南五味子果实五种味道中的“甜味”和“辣味”,品牌标志也以南五味子花为设计原型。其寓意为:就像南五味子的复合味道一样,人类对气候变化科学信息的积极运用程度,将决定在气候变化中是获益还是受损。 该商标将在气候变化信息服务、教育类软件、数字广播等六类指定领域获得《韩国商标法》法律保护。按规定,若有机构或团体希望使用“甜辣气候”品牌,需要与韩国气象厅协商后才可使用。但对于非营利性的、旨在提升公众气候危机意识的项目,韩国气象厅将积极支持相关机构或团体免费使用该商标。(来源:韩国气象厅官网)
英国知识产权局宣布将于2025年底取消系列商标申请制度
英国知识产权局(UKIPO)宣布,将取消“系列商标”申请制度。官方日期尚未公布,但预计在2025年底开始,已注册的系列商标仍然有效。(来源:集佳知识产权)
栏目支持,共建合作伙伴持续招募
编辑:IPRdaily辛夷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注:原文链接:#晨报#2026年1月1日起!《山东省专利条例》施行;“外挂代练不正当竞争案”宣判,米哈游获赔300万元(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人才。汇聚了来自于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长型科技企业的管理者及科技研发或知识产权负责人,还有来自政府、律师及代理事务所、研发或服务机构的全球近100万用户(国内70余万+海外近30万),2019年全年全网页面浏览量已经突破过亿次传播。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