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我们已发送验证链接到您的邮箱,请查收并验证
没收到验证邮件?请确认邮箱是否正确或 重新发送邮件
确定

IP人物 | 王娟:科研为基,创业为翼

人物
纳暮2025-08-19
IP人物 | 王娟:科研为基,创业为翼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所谓开挂的人生,不过是在每一次选择里,都多了一点热爱、一点坚持,和一点平衡的智慧。”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王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现任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复合材料研究中心主任。2024年中国30位高校专利转化运用杰出人才上榜人物。

人生就像一块待研的陶瓷材料,初看是元素的组合,历经科学淬炼,终成性能独特的成果。


王娟的故事,便是这样一段从 “意外” 开始,在热爱中扎根,于挑战里绽放的旅程。当教师父母为她规划好的安稳人生路被高考改写,当她阴差阳错与陶瓷材料结缘,谁也没想到,这个曾对未来充满迷茫的女孩,会成为打破欧洲技术垄断的创业者,更在科研、事业与家庭的平衡中,活成了无数人向往的模样。


PART 01
一场高考“意外”,让她与千年陶瓷撞个满怀


“如果能重来,我大概还是会走上这条路。”王娟笑着说起与陶瓷的缘分,眼里闪着光。

作为教师子女,她的人生剧本本应是 “师范院校毕业 — 成为人民教师” 的安稳叙事。但高考成绩的偏差,却将她推向了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大门。“刚入学时真的很懵,面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相图分析,完全摸不着头绪。”

转折点发生在一堂陶瓷材料科学课上。当老师讲到高性能陶瓷如何耐受极端温度、如何凭借优异的力学性能应用于尖端领域,讲到我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发展潜力,王娟忽然被触动了:“原来这看似普通的陶瓷材料里,藏着如此深厚的科学密码和产业力量。”

专注于无机非金属陶瓷材料的成分设计、性能测试,操作精密仪器分析微观结构,忐忑又好奇地盼着材料性能数据出炉…… 她渐渐在实验室的探索中找到归属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钻研,她不仅在景德镇的实验室里锚定了无机非金属陶瓷材料的研究方向,更在华南理工大学读博期间,通过参与陶瓷与金属复合材料项目,摸清了 “科研必须落地” 的门道 —— 这为她后来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埋下了伏笔。如今,她已是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陶瓷材料研究领域深耕不辍。


PART 02
从实验室到创业场:她凭什么打破欧洲垄断?


“客户说'你们的产品比进口的还好',那一刻我知道,必须干!”

当国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春风吹起,王娟敏锐地抓住了机会。彼时她研发的陶瓷与钢铁复合零配件,已在试用中获得客户高度认可,订单如雪片般飞来。而由研究所委派她全权管理的创业公司,成为了将这项科研成果推向市场的重要载体,但从实验室到量产,隔着万水千山。

“最开始找投资,人家听说是用'陶瓷做的零件'来碎石头,都觉得是天方夜谭。”王娟苦笑,技术太超前,成了最大的门槛。更难的是人才——传统陶瓷行业里,懂高精尖技术的人凤毛麟角,公司只能自己掏钱培养团队。

“既然选了这条路,跪着也要走完。”她带着团队一头扎进这个小众领域:在车间里盯着生产流程,在实验室里反复测试性能,甚至亲自跑工厂跟客户讲解产品优势。三年磨一剑,他们不仅打破了欧洲巨头的技术垄断,更让“中国造”的复合陶瓷零件反向出口到欧洲。

“说‘做民族工业’可能有点大,但看着自家产品取代进口货,那种自豪感是真的。”王娟的语气里,藏着科研人的倔强与创业者的豪情。


PART 03
当科学家变身“宝妈”:她有坚持的平衡术


“再忙,周末也一定留给孩子。”作为科学家、企业家、孩子的妈妈,王娟的时间像被精确切割的陶瓷片。

她的平衡法则其实很简单:周中火力全开搞事业,周末彻底切换成“家庭模式”。陪孩子搭积木时,她会放下手机当“专属玩伴”;辅导作业时,她更像个“科学顾问”——用陶瓷烧制的原理讲化学反应,用零件组装讲结构力学。

“教育孩子,比搞科研还考验智慧。”王娟有自己的心得:

-学龄前抓习惯:比如吃饭不挑食、做事不半途而废;

-上学后敢放手:让孩子自己规划时间,哪怕犯错也没关系;

-关键看专注:“哪怕他喜欢玩泥巴,只要能专注玩出花样,也值得鼓励。”

在她看来,家庭从不是事业的对立面。“累到崩溃时,孩子一句'妈妈你真棒',就像给电池充了电。”这份温情,反而成了她闯过创业难关的底气。

PART 04
给年轻人的几句心里话:别困在“时代焦虑”里


面对当下年轻人“躺平”与“内卷”的心态讨论,王娟的建议很实在:

1.别被标签困住:她当年从陶瓷专业跨界创业,也曾被质疑不务正业,但“适合自己的路,走起来才有力气”;

2.主动薅资源:学校的实验室、讲座、人脉,别等老师催,自己扑上去才有机会;

3.平凡不可怕,怕的是没试过就认怂:“我见过太多人,想做又怕失败,最后只剩遗憾。”

从景德镇的实验室到国际市场的舞台,从科研数据到量产产品,王娟的人生坐标,其实藏着一个朴素的真理:所谓开挂的人生,不过是在每一次选择里,都多了一点热爱、一点坚持,和一点平衡的智慧。

就像她研究的高性能陶瓷材料,历经科学淬炼,终将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640


往期精选

1. IP人物 | 魏梅:从技术员到首席科学家

2. IP人物 | 蔡文智:企业与高校的双轨实践

3. IP人物 | 胡琴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战略思维 ——赋能商业,引领未来

4. IP人物 | 童欣:知识产权管理——坚守专业与创新,助力企业发展

5. IP人物 | 刘丹:解锁三重跨界密码

6. IP人物 | 程蕾蕾:解码医疗专利转化的中山密码

7.IP人物 | 魏兴华:“深度陪跑”破局专利转化新范式


1.2


(原标题:IP人物 | 王娟:科研为基,创业为翼)


栏目支持,共建合作伙伴持续招募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编辑:IPRdaily辛夷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注:原文链接IP人物 | 王娟:科研为基,创业为翼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今日报名截止!寻找2024年“40位40岁以下企业知识产权精英”活动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人才。汇聚了来自于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长型科技企业的管理者及科技研发或知识产权负责人,还有来自政府、律师及代理事务所、研发或服务机构的全球近100万用户(国内70余万+海外近30万),2019年全年全网页面浏览量已经突破过亿次传播。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本文来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为/news_40420.html,发布时间为2025-08-19 10:41:36
我也说两句
还可以输入140个字
我要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