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我们已发送验证链接到您的邮箱,请查收并验证
没收到验证邮件?请确认邮箱是否正确或 重新发送邮件
确定

致敬三聚阳光25周年丨三聚阳光董事长张杰再谈知识产权创业故事

人物
纳暮2025-07-02
致敬三聚阳光25周年丨三聚阳光董事长张杰再谈知识产权创业故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让企业创新无后顾之忧,从中国到世界。”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歌曲《春天的故事》见证了一个时代,记录了一段历史,总设计师指引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方向,也影响了一大批有志青年下海创业。


据人社部数据显示,仅1992年一年,就有12万公务员辞职下海。张杰也是这“下海”浪潮中的一员,辞去了公务员的“铁饭碗”,选择了创业之路。后来的他在2000年创立了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成为了董事长,也曾作为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在深交所创业板完成IPO上市,同时,他还有着中关村百人会天使投资联盟副理事长、北京朗润益发投资咨询中心(有限合伙)创始合伙人、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案例指导研究咨询委员会专家等多重身份。


时间就像疯涨的潮,悄无声息地吞没了过往,却冲不散记忆的痕迹。时至今日,回想起最初的那段创业时光,张杰依旧会感慨良多。(以下内容基于三聚阳光知识产权集团董事长张杰本人回顾创业故事作整理 )


1.1

三聚阳光知识产权集团董事长 张杰



一辈子都在跟知识产权与创新打交道


1986年我毕业以后,被分到冶金设备研究所,做了两年助理工程师,在上海宝钢见证了中国从日本新日铁、西德德马克公司引进来最先进的热轧、冷轧设备与技术。1988年我考入专利局,成为了一名发明专利审查员,这一干就是十一年,经历了中国专利制度和事业从起步到发展的10余年。

1997年的时候我刚刚三十出头,已经陆续取得律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和专利代理人资格。在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的红利,感受到未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后,决定放弃十年审查员的“铁饭碗”,与钢院校友林科,以及北京化学系的刘振义老师等一起,怀揣着梦想和借来的10万元资金,创立了一家名为“三聚化工”的公司,专注于固体脱硫技术的研发。在脱硫剂的研发过程中,我利用专业优势开展了充分的专利情报检索和分析,优化每一次试验,最后在误打误撞中研制出了新型铁基脱硫材料试样,并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经过两年的努力,把专利变成了可以工业化的产品,更是在市场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2000年,在美国纳斯达克创业板示范效应带动下,国内投资热情高涨。我们也抓住了这个机会,引入风险投资,建立了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将技术成果工业化并推广至生产一线并不断拓展市场规模。最终2010年,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

为了迈向更大的舞台,我们围绕能源化工的主战场开展专利导航,绘制新能源领域的专利地图,找到更多技术专利产业化路径,通过全面的挖掘和布局形成更系统的保护,实现新一轮增长。在重视创新研发体系的建设和专利保护战略下,专利的增长完美贴合了市值增长,三聚环保也成为了当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发明专利数量最多的公司之一,也是沪深两市市值最大的环保股之一。

三聚环保上市后2011年公司董事会换届,我辞去了董事、高管职务,全身心投入到早在2000年就已创立的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彼时的三聚阳光,正站在新的起跑线上,迎来了蒸蒸日上的快速发展期。



质量与服务是三聚阳光发展的信条


20年代初中国入世后,中国经济进一步开放发展,国外企业在华专利申请量大幅上升,专利侵权诉讼也开始出现,我们开始受中国企业委托与国外企业进行抗衡。


那时候,中国的专利事业起步较晚,很多企业对专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国内整体的专利申请量不仅少,而且质量也普遍较低。相比之下,美、日、欧等外国巨头公司提交的专利申请说明书动辄几十页上百页,权利要求多达十几项。这种差距使得中国企业在维权时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容易吃亏,甚至面临专利被宣告无效的风险。这也是我最开始想去做好一家知识产权代理公司的出发点,所以在创办初期我们就打算对标国外高标准的目标,便确立了以提供高效、优质的申请代理服务为核心业务的发展方向。

在早期处理诉讼业务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专利申请质量对于诉讼结果的决定性影响。当时,三聚阳光的业务主要是受托于中国企业,既要应对他们面临的侵权诉讼,又要围绕涉案专利发起无效宣告请求。在亲身参与的大量专利无效工作中,我亲眼目睹了太多案件是因专利申请文件撰写不严谨、技术覆盖不全面或权利要求布局不合理而导致败诉甚至重大损失的案例,这也改变了我对“好专利”的理解。好的专利申请,不是拿个证书就完事了,而是要能经得起司法审查与专业挑战,在法庭和无效程序中站得住脚。

质量与服务是公司内部反复强调的信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强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益求精,不仅重视代理人的技术理解能力,更注重其法律逻辑思维与撰写技巧的结合。公司在成立不久后就开始建立了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形成定期复盘、经验分享、专题培训的学习模式,树立起质量为本的服务理念。

在把重心回归到三聚阳光之后,我们又做了很多知识产权业务服务上面的创新尝试,从本土专利代理走向国际专利代理,甚至国际专利诉讼的后援,在这一行业不断向高附加值的上游前进。目前,三聚阳光已经在申请授权、维权保护、咨询及战略制定、专利运营、风险投资等方面成为全产业链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客户包括格力电器、国家电网、蒙牛集团、北京大学、中科院等知名企业与高校院所。



让企业创新无后顾之忧,从中国到世界


2005年以前,许多外国企业频繁在中国诉中国企业专利无效、侵权。而在2005年以后国内出海企业增多,专利战场开始被拉至海外。为了适应变化,期间我重返校园,到美国的马歇尔法学院进修,深化对国际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理解与应用。三聚阳光也不再局限在国内专利诉讼,开始帮助在国外受到侵权诉讼的中国企业应诉,扮演起国际专利诉讼强大后援的重要角色。

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步伐加快,产品出口海外开始成为常态,但技术附加值高的产品经常在海外特别是在美国容易遭受到知识产权侵权的指控和诉讼。面对美国开展301、337调查,中国企业开始寻求解决之道,三聚阳光又开始为其提供法律支持,甚至作为中国企业迈向国际化的知识产权辅导员,协助知识产权局、行业协会、政府部门为中国企业做培训,为出海企业在走出国门前识别陷阱、扫清障碍。

据统计,近十几年来,中国企业在美国遭受337调查的数量居高不下,超过了以往来自韩国和日本的企业数量。面对此类调查和诉讼时,有决心、有信心、有恒心应诉的中国企业不多,而那些得到三聚阳光专业服务支持的企业往往都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企业敢于应诉,善于应诉,这些信心与底气,也是离不开三聚阳光的专业化服务。

期间我们承办了很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子,比如代表中国农机企业对日本久保田株式会社提出系列专利无效、飞天诚信公司与以色列阿拉丁知识系统公司专利侵权诉讼案、国电富通公司海外专利预警及与意大利Magaldi公司印度专利侵权诉讼案……这些都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在整个对抗中,你会有不一样的思考,去思考更多专利价值和创新价值的问题,从最初的审查员的专利申请授权视角,怎么去写出授权率高的专利,转变为如何去获得具有高质量高价值的专利,在专利对抗中能作为很好的工具武器,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不被窃取,通过专利运用获得更多的价值。

讲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我们之前受国内客户委托,代理请求巴斯夫发明专利无效宣告案,该专利涉及每年数十亿市场相关的专利侵权诉讼,我们最终将涉案专利36项权利要求全部无效。

巴斯夫是世界公认的化工巨头,公司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在中国拥有3000多项授权的发明专利。当国内蓬勃发展的化工企业与巴斯夫这样的国际巨头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正面交锋时,这不仅仅是两家公司之间的较量,背后的意义更为深远,事关国内化工行业的未来命运与长远发展。长期以来,受限于技术研发能力的不足与差距,国内化工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往往不得不面对专利技术的挑战,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规避跨国企业的专利壁垒,从而限制了自身拓展市场的速度和规模。而当这些企业选择与巴斯夫这样的巨头企业直接对话,实际上是在为整个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发声,试图打破长久以来的技术封锁,为整个产业的进步与发展铺平道路。

在过去,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明显落后于国际企业。很多国际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通常会预先投入资金,聘请专业机构进行投资可行性分析和法律风险评估,尤其是在商标注册、专利布局、技术转让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以规避后期可能出现的诉讼纠纷和知识产权争议。

相比之下,一些中国企业往往只看到国外市场的商机和订单诱惑,便仓促行动,缺乏系统的前期调研和风险评估。这种“拍脑袋决策”的做法,导致不少企业在海外遭遇知识产权侵权指控、商标被抢注、技术壁垒限制等问题时措手不及,损失惨重,甚至影响了企业的国际形象和长远发展。

而现在中国企业开始转变观念,逐渐重视知识产权,提前布局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借助专业力量开展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做到未雨绸缪,真正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国际化发展。



努力成为一家“老店”


随着中国社会发展模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型,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向创新创业和科技企业宣传知识产权是阳春白雪,不是下里巴人。创新企业唯有利用知识产权信息充分检索,利用好知识产权法律规则,选择专业的服务机构,做好全面的知识产权布局,才能让创新获得有效保护,为企业发展赋能和提升价值。

经过25年的发展,三聚阳光也从发展初期的十几人小团队,到如今六百多人的专业队伍。我们在知识产权服务上做了很多创新,不断向高附加值的上游前进。即使在不断扩大规模和服务范围的同时,三聚阳光依然将高质量服务、为企业赋能作为根本的原则。

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出台,到《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知识产权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这个过程中,三聚阳光既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和建设者。面对国家知识产权局反复强调提升专利申请质量、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的政策导向,三聚阳光积极响应政策指引,严格把控专利申请质量,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全面的知识产权服务,努力在推动专利成果高效转化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助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知识产权大环境在不断变化,但我们的初心不变,让三聚阳光成为最受尊重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以完善的服务让企业创新无后顾之忧,以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保护让创新更有价值。

未来是不确定的,但无论环境怎样,我们做企业都应该坚持务实主义、专业主义和长期主义。

关于务实主义,就是要秉承工匠精神,踏踏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

专业主义,则是要做好自己专业内的事情,打磨自己的业务务求做精做专,力争做单打冠军。

最后是长期主义,做好企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努力做到不管风吹浪打,不受利益诱惑,不忘初心,坚守长期发展的目标,不断传承公司的理念、愿景、价值观,成为一家知识产权行业的“百年老店”。


(原标题:致敬三聚阳光25周年丨三聚阳光董事长张杰再谈知识产权创业故事)


栏目支持,共建合作伙伴持续招募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编辑:IPRdaily辛夷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注:原文链接致敬三聚阳光25周年丨三聚阳光董事长张杰再谈知识产权创业故事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今日报名截止!寻找2024年“40位40岁以下企业知识产权精英”活动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人才。汇聚了来自于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长型科技企业的管理者及科技研发或知识产权负责人,还有来自政府、律师及代理事务所、研发或服务机构的全球近100万用户(国内70余万+海外近30万),2019年全年全网页面浏览量已经突破过亿次传播。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本文来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为/news_40054.html,发布时间为2025-07-02 10:44:27
我也说两句
还可以输入140个字
我要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