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我们已发送验证链接到您的邮箱,请查收并验证
没收到验证邮件?请确认邮箱是否正确或 重新发送邮件
确定

你家的鸡用了我家的“秘密”!法院这么判→

行业
小知2025-01-28
你家的鸡用了我家的“秘密”!法院这么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专利保护与商业秘密保护各有其适用范围和特点。”


案例简述


A种禽公司主张其研发的蛋鸡培育术构成商业秘密。杨某作为某省畜牧兽医局组织的专家组成员在参与专家论证时获悉了该技术信息,并披露给B禽业公司。B禽业公司将该技术信息用于培育公司新品种蛋鸡。因此,A种禽公司认为B禽业公司和杨某共同侵犯了A种禽公司的商业秘密,故诉至某知识产权法院,请求判令B禽业公司和杨某立即停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连带赔偿其经济损失。


法院审理认为:


涉案技术信息已被A种禽公司的第26号发明专利说明书以及其他公开出版物公开披露,不符合商业秘密“不为公众所知悉”的法定要件,不构成商业秘密,判决驳回A种禽公司的诉讼请求。


你家的鸡用了我家的“秘密”!法院这么判→


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创新成果不仅能够巩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还能防范技术泄露带来的风险。在实践中,企业可以通过两种主要途径,即商业秘密保护或专利保护来维护技术创新权益。然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专利保护和商业秘密保护具有互斥性,不能同时适用于同一项技术方案。这是因为专利制度要求公开换取保护,而商业秘密则以秘密性为保护基础。一旦某项技术因申请专利而公开,其秘密性将永久丧失,之后便无法再依赖商业秘密进行保护。这种“单向转化”的特性,使得企业在选择保护方式时需格外慎重。


在本案中,A种禽公司选择将蛋鸡培育技术申请专利,从而公开了相关技术内容。虽然专利保护为其提供了法律上的排他性权利,但公开披露的技术信息已不再符合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因此,当A种禽公司以商业秘密被侵犯为由诉至法院,法院并未支持其主张。该案例明确表明,企业在选择知识产权保护方式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类保护机制的特点及其后果,否则可能导致保护不力,甚至带来利益损失。


对于一项新技术,在专利或商业秘密保护的取舍上,我们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决策:


01、技术成果的创新性与专利授权可能性


企业应通过详细的技术检索和分析,判断其创新成果是否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能够满足专利授权的条件。如果技术方案创新性较低,或者申请专利的成功率不高,则建议以商业秘密的形式保护相关技术。


02、技术信息的可获取性与反向工程风险


企业应评估技术信息是否易于通过反向工程或其他方式被竞争对手获取。例如,对于涉及复杂生产工艺、算法或技术诀窍等难以被轻易还原的技术,商业秘密保护更为适宜;反之,对于容易通过产品拆解或市场调研被竞争对手复制的技术,申请专利是更为稳妥的选择。


03、市场周期与保护期限的匹配


技术方案的市场生命周期是影响保护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如果产品或技术生命周期较短,专利保护可能因申请流程较长而失去实际意义,此时采用商业秘密保护更为合理。反之,对于生命周期较长且市场竞争激烈的技术,专利保护不仅可以延长独占期,还能为企业带来更明确的法律优势。


04、行业背景与竞争环境


在技术密集型行业或新兴产业,专利布局的空白可能较多,申请专利能够显著提高进入门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相对而言,在成熟行业中,技术的迭代速度较慢且现有技术路径清晰,商业秘密保护的灵活性和长期性优势更加突出。


05、专利与商业秘密的协同保护策略


对于复杂技术,企业可以采取专利与商业秘密交叉保护的策略。即:核心技术细节、工艺诀窍等难以破解的信息以商业秘密保护为主;辅助技术或外围技术通过专利申请增强保护范围。


在专利申请过程中,企业可以在撰写权利要求书时采用上位概念,避免披露过多技术细节,将核心方案和核心技术细节等以商业秘密形式加以保留。此种策略不仅能通过专利形成排他性法律保护,还能借助商业秘密延长技术保护周期,弥补专利保护期结束后的不足。总而言之,专利保护与商业秘密保护各有其适用范围和特点。企业应结合自身技术特性、商业需求和市场环境,制定最优的保护策略,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与互补,以实现技术成果的最大化保护和价值提升。


(原标题:你家的鸡用了我家的“秘密”!法院这么判→)


来源:上海市场监管

编辑:IPRdaily辛夷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注:原文链接你家的鸡用了我家的“秘密”!法院这么判→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你家的鸡用了我家的“秘密”!法院这么判→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人才。汇聚了来自于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长型科技企业的管理者及科技研发或知识产权负责人,还有来自政府、律师及代理事务所、研发或服务机构的全球近100万用户(国内70余万+海外近30万),2019年全年全网页面浏览量已经突破过亿次传播。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上海市场监管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本文来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为/news_38945.html,发布时间为2025-01-28 17:10:15
我也说两句
还可以输入140个字
我要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