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我们已发送验证链接到您的邮箱,请查收并验证
没收到验证邮件?请确认邮箱是否正确或 重新发送邮件
确定

离职后利用掌握的原单位客户信息牟利,构成侵害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行为

行业
小知2023-03-03
离职后利用掌握的原单位客户信息牟利,构成侵害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行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本案被告利用其工作期间获取的客户资料等商业信息,在离职前便私下注册公司与雇佣单位形成直接竞争,并通过不正当方式转移客户资源,侵害了原雇佣单位的商业利益,既违背了商业道德,也违反了法律规定。”


泰州银吉姆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诉刘某某、纪某某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离职后利用掌握的原单位客户信息牟利,构成侵害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行为


基本案情


被告刘某某、纪某某原系原告银吉姆公司员工,在岗期间各自与原告签订了《私教岗位协议书》,后于2021年12月从原告处离职。2021年11月17日,刘某某在职期间伙同纪某某注册成立了某公司,经营范围与原告基本一致,营业地点与原告相距不足500米。刘某某、纪某某利用所掌握的原告公司的会员资料,劝退原告公司客户转至某公司。原告认为刘某某、纪某某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故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刘某某、纪某某停止侵权、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


法院裁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本案中,原告的客户姓名、电话、微信、健身习惯、健身方式方法等信息是原告通过前期开发、搜集及后期整合、维护等方式获得的,能够给原告带来商业利益,且原告通过区别岗位、分级使用等方式采取了保密措施,属于其掌握的商业秘密的范畴。两被告在已签订《私教岗位协议书》的情况下,依然私自使用会员资料等为个人另行设立的公司牟利,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本案审理过程中,通过释法明理和耐心调解,最终促成当事人达成庭外和解,被告并已主动支付了赔偿款项。


典型意义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本案被告利用其工作期间获取的客户资料等商业信息,在离职前便私下注册公司与雇佣单位形成直接竞争,并通过不正当方式转移客户资源,侵害了原雇佣单位的商业利益,既违背了商业道德,也违反了法律规定。人民法院通过审理该类案件,有效制止这类不正当竞争行为,着力营造公平竞争、诚信守法的市场经营环境。


(原标题:【以案释法】离职后利用掌握的原单位客户信息牟利,构成侵害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行为)


来源:泰州医药高新区法院

编辑:IPRdaily赵甄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注:原文链接离职后利用掌握的原单位客户信息牟利,构成侵害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行为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离职后利用掌握的原单位客户信息牟利,构成侵害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行为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人才。汇聚了来自于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长型科技企业的管理者及科技研发或知识产权负责人,还有来自政府、律师及代理事务所、研发或服务机构的全球近100万用户(国内70余万+海外近30万),2019年全年全网页面浏览量已经突破过亿次传播。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泰州医药高新区法院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本文来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为/news_33553.html,发布时间为2023-03-03 11:12:12
我也说两句
还可以输入140个字
我要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