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原标题:艺术即历史
《江宽风紧 折绵寒》,朱屺瞻,中国画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汹涌而至的西潮冲击下,五四运动前后,知识分子提出的“中国画学的衰弱”及“美术革命”是中国所有艺术家所共同面临的困局。在1920年代,画坛仍然按照传统的方式运转,京沪两地国画社团的数量惊人,众多的画家坚持传统,以继承文人水墨的传统技法和价值观为自身艺术创作的宗旨。
《绿荷》,谢稚柳,中国画
到了1930年代,即使在美术运动已经形成风潮的时候,仍然有大量的艺术家在进行传统图式绘画的研究和创作。
《设色山水》,钱瘦铁,中国画
如何对待汹汹而来的西方文明,关乎本国的未来是否能够成功的进行现代化转型,成为可以和西方列国并肩的强国,因此是中国近代政治和文化所面临的最重大课题,无论是全盘西化、还是折中派提出的“调和中西”论,都曾在思想界经过反复的大讨论,每种理念都有其代表性的人物。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于美术界,随着第一代留学欧美及留日艺术生的归国,开始在各个美术教育机构担任教职以来,西方绘画思想和技法开始广泛传布。在如斯情境下,本国传统绘画面临着如何转化发展其中可资利用的部分的问题,而作为治疗本国绘画积弊而引进的西方油画,也面临着如何融入中国本土艺术传统的问题。
《琵琶仕女》,林风眠,中国画
同思想界不同的是,在美术界,即使提出了美术革命这样激进的口号,绘画的全面西化也是很难从实践上实现的。而彻底弃绝中国画这种形式,使中国画家完全采用油画的材料和技法,显然是违背艺术规律的的。油画本是在欧洲国家漫长的政治和文化发展史上自然形成的画种,深植于西方的文化肌体之中,将其完全移植至不同的文化语境之中,从实践和大众的接受度上来讲,都是难以操作的。
《贵妃醉酒》,关良, 中国画
到了1930年代左右,经历过多次的大讨论和数十年的艺术实践,对于中西方美术的讨论逐渐变得理性,从最初的“东西优劣”到讨论“东西异同”的转变,通过“中西美术比较”,认识得到深化,中国画摆脱了五四时期与西洋画比较相对被动的状况,不少中国画家试图“融合中西”。
《风景》,汪亚尘,油画
1949年之后,新政权全面封禁西方思潮,苏联的绘画因为政治的关系曾经对中国绘画发生过短暂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很快也随着中苏交恶而在官方层面断绝了。1950至1960年代的中国绘画,中国画多从传统的民间绘画中寻找资源,而外来的油画则加速了“油画民族化”的速度。1970年代末期到1980年代初期,国家再次开放,新的西方文艺思潮重新汹涌而来,给予封闭已久的中国新的冲击,绘画的中西融合重新面对着新的多方位的资源,呈现出了比1930年代更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玉人歌舞未曾归》,丰子恺,中国画
为人生、为大众的艺术,是在近现代美术启蒙时期出现的最重要的美术思潮。传统文人画的精英化倾向,脱离民间大众生活的弊端在近代的智识阶层中引起了普遍的反省。早在1920年代,就有许多油画家提倡艺术为大众服务。
《女电焊工》,吕蒙,版画
而将“为大众的艺术”通过自己的推动和呼吁,落实到艺术的实践上的重要人物是鲁迅。在他的努力下,新兴版画运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木刻成为比油画更方便表现中国现实,“为人民服务”的大众化的艺术形式。鲁迅主张艺术与社会生活、与社会斗争紧密联系起来,提倡为大众服务的大众文艺。左联的周扬、夏衍等人也曾先后发表文章,讨论文艺大众化的意义。
《开城之春》,沈柔坚,版画
救亡压倒启蒙,为大众的艺术成为主流。抗日战争期间,在延安的木刻艺术中得以蓬勃发展,特长是紧贴时代,反映民间大众真实的生活。这在建国后成为官方支持的艺术图式,并且一直影响到今日的美术创作。
《无题》,贺慕群,油画
《无题61》,李青萍,油画
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作品有强烈的的西洋味道,但亦有自己的个人风格,他们不同于文化上保守的传承派,也不同于以“中西融合”为志向的革新派,他们的作品中有中国元素,但是总体面貌更倾向于学习西方。他们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作品传达出的,是在乱相纷呈的世道里,没有纠集在某些观念旗帜下的属于个人的艺术选择。
来源:概艺
编辑:IPRdaily王颖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与光同行!2021年中国“40位40岁以下企业知识产权精英”榜单揭晓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人才。汇聚了来自于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长型科技企业的管理者及科技研发或知识产权负责人,还有来自政府、律师及代理事务所、研发或服务机构的全球近100万用户(国内70余万+海外近30万),2019年全年全网页面浏览量已经突破过亿次传播。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概艺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