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我国全国科技行业
IPRdaily,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产业媒体
426.cn,60万知识产权人的上网首页
IPRdaily导读:“专利不是企业争取政府补贴的工具”“专利应该成为国与国之间经济实力比拼的子弹”……
1 恒瑞医药
2015 年9 月1 日,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恒瑞医药”)与美国Incyte Corp 公司在美国达成协议,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PD-1 单克隆抗体(代号“SHR1210”)项目有偿许可给美国Incyte Corp 公司。
协议以首付款加上里程碑付款累计最高达7.95 亿美元,销售提成另计。
2信达生物制药
美国礼来制药公司与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简称“信达生物制药”)于日前宣布拓展双方在药物开发方面已有的合作,该合作也是中国生物制药企业与跨国药企之间最大的合作之一。本次合作涉及三个目前最有前景的新型双特异性肿瘤免疫治疗抗体,三个抗体均使用来自于信达生物制药自主研发的PD-1 单抗。根据合作协议,信达生物制药和美国礼来制药公司将合作开发、生产和销售以上新药,其中信达生物制药将合作主导中国市场的开发、生产和销售,美国礼来制药公司将合作主导国外市场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基于这次新的合作,信达生物制药将获得美国礼来制药公司总额超过10 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如果以上抗体在国外商业化,信达生物制药还将收到额外的销售提成和其他付款。
3个人
重庆科技学院一名研究生研发的国内首台低成本3D 打印抛光机,通过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发明梦工厂》栏目竞拍, 获200 万元人民币专利转让费。
4上海生科院
2010年,上海生命科学院(简称“上海生科院”)将一项蛋白质抗肿瘤药物发明的美国和欧洲市场的专利权许可给了跨国医药企业赛诺菲-安万特公司,许可合同金额高达6000 多万美元,销售收入提成另计。
5复旦大学
2016 年3 月15 日,复旦大学与美国HUYA(沪亚)公司在上海达成协议,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杨青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IDO 抑制剂有偿许可给美国HUYA 公司。此次许可转让最多将为复旦大学和杨青教授带来6500 万美元的收益。
6微芯生物
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微芯生物”)于2001 年成立之初,便致力于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新药的研发。其自主研发的新型靶向抗肿瘤药“西达苯胺”,曾中标“广东省关键领域重点突破招标项目”和“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2006 年11 月被列入国家“十一五”863 项目。
2006 年1 月,在由美国博乐集团、深圳市科技专家委员会、微芯生物共同主办的“中国生命科技高峰论坛”上,美国HUYA 生物技术公司的代表瞄上了微芯生物。双方经多次商谈,最后签署专利许可合同,微芯生物把大中华区域以外的市场都许可给HUYA 公司,专利许可费高达2800 万美元。
7大唐电信
2014 年11 月25 日,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唐电信”)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联芯科技有限公司向公司控股股东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全资子公司大唐电信科技产业控股有限公司转让及许可与GSM/TD-SCDMA/WCDMA/LTE 多模终端平台相关的部分非专利技术和部分相关专利,总交易金额5.98 亿元人民币。
以上内容选自《华冰聊专利》
中国科学报社 陈鹏社长作序
序一
“华冰聊专利”在中国科学报上连载己一年有余。从最初的专利基础知识普及,到后来结合热点事件的点评分析,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如今己经蔚为壮观。每周笔耕不缀,在媒体平台向公众普及知识并提供咨询,这种坚持在业内也不多见。
从一篇篇刊出的文章,可以窥见作者开朗率直的性情以及她对于事业的执念。“专利不是企业争取政府补贴的工具”“专利应该成为国与国之间经济实力比拼的子弹”……诚如她所推崇的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理念,无不透出一个专利人的职业素养以及责任。
当今时代,创新让我们与世界紧密相拥。科技创新的成果如何高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无疑是考量一个国家驱动力、民族凝聚力的关键指标。然而,一直以来,我国政府驱动创新很难做到统筹兼顾,市场驱动创新则常有“力有不逮之惑”,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专业服务隔靴搔痒,科研脱离市场的现状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看,知识产权是创新与市场的桥梁,科技创新对一个国家的贡献,可以从成果转化率以及更为直观的知识产权交易率上得以体现。因此,不切实打通专利转化实施的通道,必将直接制约中国产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进程。其中,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是制约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的核心问题, 而科技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则是科技成果不能有效转化、知识产权不能有效运用的 主要瓶颈。
以中国科学院为例,虽然在‘‘十二五”期间,作为科技国家队的中科院产出了一系列尖端科技成果,解决了一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难题,但相较于国家持续増长的科技投入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而言,如何激励科研人员更好地产出成果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依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命题与挑战。
今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以及中国科协“九大”同时召开,不但再次让科技创新成为热词,更极大地提振了全国科技工作者的精神,让创新、创业的火种撒向广袤 大地。结合近两年国家密集出台的多项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我们己经深刻意识到,实现科技强国梦,不但要有“高大上”的成果,更要有“落地开花”的本领。发挥市 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需要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无意识状态”转变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更需要拆除围墙、打破藩篱,使资金、项目、人才、装置都充分活跃起来。
从本质上来说,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即是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的高水平大规模创造与有效转化运用。由此,通过开设“华冰聊专利”这样的栏目,我们寄希望于提供基础、实用的知识以及便捷有效的举措,并在此基础上传递专利成果之于小到个人、企业,大到国家、民族的现实意义。同时,置于“双创”大背景下,这样的知识普及以及精神传递,必将也对激 励全社会层面的创新创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这个栏目以及我们媒体平台所承载的受众中,既有广大从事科研活动的科技创新工作者,又有来自行业、民间热衷于发明创造的普罗大众。归根结底,他们都是希望通过对于创新成果的利用,实现经济回报同时又能有利于国家的广大群体,是国家这个最大创新团簇中最活跃的原子、分子。
惟其如此,更希望这样的科普内容能够延续下去,更多的读者能够从中受益。
陈鹏
2016年8月10日
【阅读全文】:《华冰聊专利》(点击文字可直接购买)
来源:由IPRdaily整合来出书和426知识产权导航网文章而成
编辑:IPRdaily赵珍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本文由IPRdaily整合来出书和426知识产权导航网文章而成,并经IPRdaily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文章不代表IPRdaily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