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我们已发送验证链接到您的邮箱,请查收并验证
没收到验证邮件?请确认邮箱是否正确或 重新发送邮件
确定

豹变!30年间中国100余家知识产权机构裂变历程大揭秘(1986-2016)

小知2016-08-23
豹变!30年间中国100余家知识产权机构裂变历程大揭秘(1986-2016)

IPR Daily,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新媒体

426.cn,60万知识产权人的上网首页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来源:IPRdaily

首发:知识产权界(IPRpark)

作者:鹰博士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以下简称中国知产机构)是中国知识产权发展历史的主体,但至今未有文章能系统记录现代中国知产机构变迁发展的历史阶段和情况介绍。笔者作为知识产权界的一名老兵,今天想聊聊自己所知的1986-2016三十年间,中国知产机构变迁的几个历史时期,并对当下格局进行简要分析,对于未来趋势进行初步预测。


笔者先赋诗一首,渲染下此文的意境。

              

                  

知产行业,改制以来;

官方放权,权威衰微。

群雄并起,乱象开始;

几次修法,盘活行业。

               

               

管理不严,乱象加剧;

诸侯割据,称王称霸。

地盘势力,根深蒂固;

时代变迁,社会发展。

              

   三

                 

争霸乱象,渐渐清晰;

危机转机,大争之世。

凡有血气,皆有争心;

鹿死谁手,还看今朝。


接下来,笔者先聊下眼中的1986-2016三十年中国百余家知产机构裂变史。

   

第一部分:1986-2016三十年中国百余家知产机构裂变的几个历史时期

 

豹变!30年间中国100余家知识产权机构裂变历程大揭秘(1986-2016)

总图:1986-2016三十年中国知产机构变迁的几个时期


1、“开创局面的官办”时期


那应该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时值中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刚起步,由国务院授权成立了几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如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和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等。


在那个年代,它们应该是“舍我其谁,唯我独尊”的感觉吧。


要聊这段时期,第一个就是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的涉外商标机构。它是成立于1957年1月,一直到80年代中期,他都是国内唯一一家商标代理机构。他的涉外专利机构是1984年正式成立,是经国务院授权,也是中国第一家涉外专利代理机构。1993年,上述两家代理机构合并,组建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后来,国家又成立了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和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他们都是早期比较大的综合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堪称中国知识产权行业的开创者。


2、“官方改制私营”时期


由于《商标法》、《专利法》和《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法律陆续施行,国家大力实施改革开放,知产行业也出现了大量的官营改民营、私营的单位从事知识产权业务。在这一时期,正好赶上了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外部环境也要求我们对知识产权进行规范保护。这一时期,私营企业和个体对于中国知识产权市场这块原始大蛋糕进行了强势分割。


借用投名状的一句经典台词,来描述当时那些私营企业和个体的心态,应该是“抢钱,抢粮,抢地盘,嘿嘿嘿”。


这一时期的代表机构有柳沈、金杜、路浩、集佳、三友、康信、中理通等。这些最开始的公司大部分都随着客户积累增多、专业人员增多,服务经验增多、资本增多等综合实力不断强大,成为行业巨头,他们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市场资源,并且还在不断完善服务产品体系,如集佳,在他的知产产业链上拥有代理公司、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评估公司等常见的知产服务,还有一些不常见的,如软件公司、年费公司、投资公司、数据库公司和研究院等。


3、“外行强势杀入”时期


2003年国务院下发了“取消商标代理机构审批和商标代理人资格核准行政审批”的决定文件,这一文件使得设立一家做商标相关业务的公司门槛变得很低。一些做企业网站业务和域名业务的集团公司如环球互易、中企动力和铭万等企业和精英人才,迅速抓住时机扩展业务,成立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如邦信、东灵通、联瑞等。他们采用当时成本低、快节奏、高效率的电话销售模式“强势”杀入知识产权市场。


虽然这些“外行”对于知识产权服务进行了标准化、快节奏和高效率的变革,也培养了大批懂市场的精英人才,孵化了大批量的中小代理机构。但它们同样也造成了很多行业诟病,如低价竞争、销售手段无下限和服务质量差等。有的同行戏谑地评价他们,“披着专业的外衣,干着非专业的活计。一哄二骗三忽悠是他们惯用的伎俩。”


目前,大部分早期“强势”杀入知识产权代理圈的“外行”机构已经升级了业务方向,但根子却未变,还在以低价、无下限的商务手段和大量的广告来推动着他们所认为的中国特色知识产权事业向前发展。


在2013年1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司法部印发了《律师事务所从事商标代理业务管理办法》,大型律所也开始进入知产行业,大举发力,如盈科、大成、中伦和国浩等。大型律所以其规范化的工作流程和过硬的专业素养,迅速在知产机构里发展壮大。纵观现在的大型知产机构,除了拥有基础代理公司外,还得标配律师事务所和咨询公司或者数据公司。


4、“网络营销”时期


今年的“魏则西”事件爆出了百度推广在医疗广告业务的诟病,但其实“百度推广”在知识产权行业同样存在诟病。由于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要求及百度搜索的普遍使用,人们已经习惯于从百度搜索上查找所需信息。百度基于这种需求推出“关键词推广业务”,广受各行各业追捧,知识产权行业也不例外。


有些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抱着“铺天盖地的百度广告、有枣没枣打一杆”的心态,做了百度推广。它们会在百度推广上注册一些知识产权行业的关键词,如商标代理、专利代理、商标查询等,然后按照实际点击量付费给百度。在“百度推广”这一时期,成就了一大批知名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如中细软、超凡、轻创和方韬等。即使在现在,也有大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使用百度推广来吸引业务,如联瑞、八戒知识产权、冠和权、企动引擎等。


但是,上述部分机构作为知识产权+互联网的探索者,有的确实在互联网知识产权交易和管理服务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如中细软的中华商标超市网,主要做闲置商标交易平台;超凡的商标管家,主要做小客户的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科亿的科亿管家,主要做案卷管理系统等。它们都是为知识产权产业链服务再做添砖添瓦的工作。


5、“互联网+电商”时期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互联网+”理念和新模式迅速在知识产权行业有了连锁反应,以知果果、权大师、IPRdaily为首的行业内热血青年、愣头青,率先发起了知识产权互联网+革命。


“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企业如果服务质量很高,口碑很好,品牌知名,工作的状态就应该是“动动手指,翘着二郎腿,坐等客户来电”。但据笔者了解,大部分“互联网+”目前没有满足以上三个最基本的要求。它们现在更多的状态是“勤跑腿,拉大旗,不断跪求新的投资”等手段来维持自身互联网平台运营的发展。   

   

6、资本刺激


自2014年末开始,“互联网+知识产权”平台模式迅速在知识产权行业快速发展。从IPRdaily报道“互联网+知识产权新锐机构”的频率来看,2015年下半年和2016年上半年,“互联网+知识产权新锐机构”已经出现了“井喷”现象。在这一时期陆续出现典型“互联网+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有麦知网、路浩IP商城、创荟网、峰创智诚、优蚁网、自己来、创意宝、知产加、知标网、E知网和知域DI Inspiro等50余家。


这一时期,资本机构也陆续注资知识产权行业。对于资本机构投资知识产权行业“互联网+知识产权”的新锐机构,笔者特别想引用一句网络热语“有钱就是任性”来表达下对越来越火爆的知识产权行业发展激动的心情。笔者估计他们是看了“国泰君安证券:下一个风口,知识产权服务市场!”文章里描写的“整个知识产权服务市场的规模在万亿以上,对比目前草根调研800亿规模,成长空间巨大”的分析。


笔者目前了解到的“互联网+知识产权”部分融资案例有:


“知果果”获联想之星百万美元投资后,又获经纬中国领投,联想之星370万美金跟投;

“权大师”获极客邦创投、西山天使会千万元天使投资后,又获上海中路集团跟投;

“快智慧”获猪八戒网千万战略投资;

“新诤信”获达泰资本、达晨创投、分享投资和京西创投累计近亿元人民币投资;

“知呱呱”获创势资本、天翼资本和优投资本联合投资的千万元天使投资后,又获乐邦乐成投资。

“IPRdaily”获百万级天使轮融资后,又获启赋资本领投,天使汇跟投千万元Pre-A轮融资。

从这些投资案例可以看出,资本机构都已经在积极抢占知产服务市场制高点,想要从中国知识产权万亿市场的大蛋糕里分一份。


以上是笔者对于1986-2016三十年间中国百余家知产机构裂变的各时期简述。同时,这些历史时期也遗留下来了很多大牌知产机构,这些大牌机构在知产行业目前都有了自己独属的地盘和势力。这种格局有点类似于民国时期的军阀势力格局,如直系军阀势力范围覆盖黄河、长江中下流域及直隶;皖系军阀势力范围覆盖安徽、浙江、山东、福建、陕西;奉系军阀势力范围覆盖奉天、黑龙江、吉林。在知产行业,就如山东千慧、湖南齐翔、河南先风、云南鼎宏、深圳精英、广州华进联合、四川超凡、河北国为、浙江裕阳和江苏宁海等等。


豹变!30年间中国100余家知识产权机构裂变历程大揭秘(1986-2016)


第二部分:中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当下的格局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如果把第一部分介绍的各位大佬聚在一起开大会,搞论坛,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呢?笔者想想那一定是中国知识产权行业的超级盛会,想想都兴奋。


豹变!30年间中国100余家知识产权机构裂变历程大揭秘(1986-2016)

                 

各位机构大佬可以根据下面的“中国知识产权行业各路诸侯”描述对号入座。   


豹变!30年间中国100余家知识产权机构裂变历程大揭秘(1986-2016)

第一路:负责知识产权在先检索、基础申请和非诉案件处理等服务的互联网电商平台、传统代理所和律所;

第二路:负责知识产权行政确权维权和司法维权服务的代理所和律所;

第三路:负责知识产权咨询、贯标和管理服务的咨询管理公司;

第四路:负责建设知识产权数据、流程、年费、文件等软件管理系统服务的软件公司; 第五路:负责知识产权评估、许可、转让、质押等运营服务的运营公司;

第六路:负责国际知识产权数据库服务的国际公司;

第七路:负责知识产权传播的新媒体公司;

第八路:负责包含知识产权在内的一站式企业平台服务公司;

第九路:负责行业内各种资源整合的综合服务平台公司。


此外,还有资本机构和知产名企扶持的其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第三部分、“合纵连横,相互参股、兼并和分立”是未来趋势


三国演义开篇就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实在知识产权行业同样适用。


未来,在资本和“外行”的不断强势介入下,中国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已经出现了相互参股,兼并和分立,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竞争与合作也成为了一种常态。知识产权内大型资源整合平台会是大势所趋。


知识产权行业未来趋势一定会出现一个类似淘宝、天猫或者京东的知识产权电商平台,整合了国内外知识产权所有的业务。这个平台最核心的优势就是,为企业和消费者在品牌和技术的知识产权问题提供相应的机构推荐和解决方案。    


第四部分、面对激情四射的中国知识产权界,你的角色是什么?


宋朝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有这么两句话:"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那么现在的你想在知识产权界里成为什么样的人?

  1. 是想成为诸侯、人杰,还是乱民、草芥?

  2. 是想成为知识产权顾问?

  3. 知识产权流程人员?

  4. 知识产权案件撰写人?

  5. 专利代理人?

  6. 知识产权律师?

  7. 知识产权战略咨询师?

  8. 知识产权项目经理?

  9. 知识产权技术人员?

  10. 知识产权工程师?

  11. 知识产权文员?

  12. 知识产权贯标师?

  13. 知识产权评估专家?

  14. 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管理人员?

  15. 知识产权新媒体人?

 

豹变!30年间中国100余家知识产权机构裂变历程大揭秘(1986-2016)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做你觉得对的事情就好。”笔者一直是这样认为的。          


后记:请文章中的各位点名大所大佬不要找作者,因为作者已跑路。其实行业之乱象是很多原因造成,但这篇文章直指众多大牌服务机构,虽则不妥,但希望各位大所还是能尽己之力,净化行业,发展行业。各位如喜欢,请多点赞支持。


来源:IPRdaily

作者:鹰博士

编辑:IPRdaily  彭莹

30位顶尖投资人,50个创新项目,10万人瞩目的又一场知识产权界重大赛事

【以案说法】“直通车”是广告吗?

高智之智与反制(上)           高智之智与反制(下)

【知识产权人必用】最权威、最专业、最常用的知识产权官方网站大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2016官方正式版)6.29发布

【独家】中国企业专利评估现状调查

国泰君安证券:下一个风口,知识产权服务市场
专利代理人就不能有梦想吗?


投稿邮箱:Iprdaily@163.com 

市场业务:王梦婷  微信:AT510AN
        426.cn合作:黄  坤   微信:mrhuang1994

内容合作:董  军   微信:jundongder
 大赛合作:周海峰  微信:feng412813


豹变!30年间中国100余家知识产权机构裂变历程大揭秘(1986-2016)

本文来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为/index.php?c=show&id=14072,发布时间为2016-08-23 08:33:42
我也说两句
还可以输入140个字
我要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