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我们已发送验证链接到您的邮箱,请查收并验证
没收到验证邮件?请确认邮箱是否正确或 重新发送邮件
确定
产业行业政策诉讼TOP100招聘湾区IP动态职场人物国际视野许可交易深度专题活动商标版权Oversea晨报董图产品公司审查员说法官说首席知识产权官G40领袖机构企业专利大洋洲律所

滴滴打车在浙江被索赔8千万 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

产业
IPRdaily10年前
滴滴打车在浙江被索赔8千万 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
滴滴打车在浙江被索赔8千万 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

 

IPRdaily 知识产权第一新锐媒体

创新|创业|连接IP变革者

 

【小D导读】
昨天,浙江杭州和宁波的两公司诉“滴滴打车”侵害商标权一案在杭州开庭。原告认为“嘀嘀打车”侵犯了其所拥有的“嘀嘀”商标权,要求其停止一切侵权行为,并赔偿人民币8000万元。

 

随着互联网时代发展,网络打车软件也越来越多进入公众视野。近日,知名打车软件“滴滴打车”被浙江杭州和宁波的两家公司告上法庭,诉其侵害商标权。

 

原来,“滴滴打车”曾叫做“嘀嘀打车”,甚至大众耳熟能详的是“嘀嘀”。杭州妙影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妙影公司)认为,“嘀嘀打车”侵犯了其所拥有的“嘀嘀”商标权,要求小桔科技(“滴滴打车”的运营公司,以下简称小桔科技)停止一切侵权行为,并赔偿人民币8000万元。

 

今天,这场备受关注的商标侵权案件在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据了解,此案也成为杭州中院史上最大标的额的商标侵权案。

 

从“嘀嘀打车”到“滴滴打车”

 

2011年3月22日,宁波市科技园区妙影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妙影)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申请了“嘀嘀”和“Didi”商标,并于2012年5月21日核准注册,核定使用商品均包括“计算机程序(可下载软件)”等商品项目,有效期均至2022年5月20日。2013年7月13日,宁波妙影将上述“嘀嘀”和“Didi”商标转让给杭州妙影公司。

 

小桔科技成立于2012年7月10日,并于同年11月申请注册“嘀嘀打车”商标。2014年1月,“嘀嘀打车”商标申请被驳回,小桔科技立即申请复审,该商标目前仍在复审中。

 

不过,从2012年9月开始,小桔科技开始对外推出其“嘀嘀打车”系列软件,包括苹果及安卓系统的嘀嘀打车乘客版、司机版软件。随后“嘀嘀打车”品牌打响,并迅速占有市场,小桔科技在宣传中称,“嘀嘀打车”成为“全国打车软件的领导品牌”、“全国最大的打车软件平台”。

 

对此,杭州妙影公司和宁波妙影均认为,小桔科技未经两原告许可,擅自在其打车软件、网站、他人网站和第三方应用商店、各地门店店招、广告宣传和其他商业活动中将“嘀嘀”用作其打车软件商标,构成对两原告“嘀嘀”商标权利的侵犯。

 

于是,杭州妙影公司和宁波妙影一纸诉状将小桔科技告上法庭,除了要求赔偿损失8000万元,还要求小桔科技在包括央视在内的多家媒体上发表声明,消除影响。

 

2014年5月20日,“嘀嘀打车”官方微博对外宣布:“全国打车软件的领导品牌‘嘀嘀打车’正式更名为‘滴滴打车’。”小桔科技CEO程维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嘀嘀打车”更名为“滴滴打车”是出于公司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并非因为商标纠纷。不过,此举仍被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是小桔科技出于商标侵权避嫌考虑。

 

虽然“嘀嘀打车”改名为“滴滴打车”,杭州妙影公司方仍然认为,小桔科技在该软件改名之前所造成的侵权已成既然事实;而且,即便改名“滴滴打车”,被告仍在多个场合使用“嘀嘀”的商标,也就是说,侵权仍在继续。

 

当初的“嘀嘀”到底有没有侵权?

 

在今天的庭审过程中,有关小桔科技是否构成商标侵权成为了法庭辩论焦点。

 

杭州妙影公司认为,他们注册的商标“嘀嘀”在国家商标局《类似商品与服务区分表》第九类“计算机程序(可下载软件)”中。而小桔科技之后推出的产品“嘀嘀打车”在各大第三方应用商店中均可以下载,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计算机下载程式,通俗点说,就是一种软件。既然是一种计算机软件,而且名字又和公司注册的“嘀嘀”一样,从名称和使用范围都属于原告的专利权保护范围。

 

小桔科技的代理律师则称,小桔科技是一家O2O模式(即将线下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的新型企业,而“嘀嘀打车”所提供的服务模式是叫车服务,即乘客通过软件叫车,与司机取得联系后形成订单,随后乘客把钱先支付到小桔科技的账户中,等交易完成,这笔钱会原封不动地打给司机。代理律师强调,这种模式首先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其次这款软件提供的是一种运输服务,而不是公司靠软件来盈利,所以他们并不认同原告提出的“嘀嘀打车”仅仅是一种计算机软件这一说法。

 

小桔科技同时认为,还有一点能证明“嘀嘀打车”不仅仅是一种计算机软件,“公司后台有3000多名员工在进行维护运营,比如有人突然叫不到车,就需要通过人工进行数据匹配,帮忙找到车。所以怎么能说这仅仅是一款软件呢?”

 

对此,原告杭州妙影公司提出了质疑——根据此前的报道,“嘀嘀打车”高峰时可以一天接到500万单的叫车业务,仅仅凭3000多员工,怎么可能完成如此庞大的一个业务量?

 

索赔8000万怎么算出来的?

 

案件的另一大关注点,是妙影公司提出的8000万元赔偿,这个数字如何得出?

 

妙影公司在庭上提出了几种计算方式,其中一种是根据“嘀嘀打车”的业务量来得出,妙影公司认为,在侵权时间内(2012年9月--2014年5月),“嘀嘀打车”的用户量达到了1亿,按照每人赚取20元的费用,“嘀嘀打车”已经盈利了20亿元。

 

“我们提出的8000万元,甚至还不到盈利的5%,我们认为这个数字是合理的。”杭州妙影公司的代理律师在庭上说。

 

他同时提到,“嘀嘀打车”在前期进行推广时进行了巨额的投入,从媒体的报道看,光打车补贴就投入了14亿元,小桔科技侵权1年多时间,杭州妙影公司想要挽回损失,相当于要投入几乎同样的费用才能达到,所以仅仅索赔8000万元并无不妥。

 

小桔科技代理人则表示,原告所提出的这种赔偿方案用用户量x单价的模式显然不合理,因为“嘀嘀打车”下载都是免费的,而且中间产生的打车费也仅仅是由他们转了一次手,最终还是返还给客户或司机,中间并没有产生仍和费用,所以这样的计算方式不合理。

 

由于双方争议较大,案件审理了将近4个小时后宣告休庭,该案将择期宣判。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施宇翔 钟法 赵洁 编辑:IPRdaily 赵珍 -------------

 

IPRdaily欢迎大家投稿,分享生活、工作中的所思所想。投稿邮箱:iprdaily@163.com,或加微信helps120。

 

首届知识产权创新创业(中国区)大赛报名入口已正式开启。具体方式请点击屏幕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活动报名页面进行报名。 滴滴打车在浙江被索赔8千万 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

 

IPRdaily投稿作者
共发表文章3221
最近文章
关键词
首席知识产权官 世界知识产权日 美國專利訴訟管理策略 大数据 软件著作权登记 专利商标 商标注册人 人工智能 版权登记代理 如何快速获得美国专利授权? 材料科学 申请注册商标 软件著作权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专利侵权纠纷行政处理 专利预警 知识产权 全球视野 中国商标 版权保护中心 智能硬件 新材料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躲过商标转让的陷阱 航空航天装备 乐天 产业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著作权 电子版权 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中国专利年报 游戏动漫 条例 国际专利 商标 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费用 专利管理 出版管理条例 版权商标 知识产权侵权 商标审查协作中心 法律和政策 企业商标布局 新商标审查「不规范汉字」审理标准 专利机构排名 商标分类 专利检索 申请商标注册 法规 行业 法律常识 设计专利 2016知识产权行业分析 发明专利申请 国家商标总局 电影版权 专利申请 香港知识产权 国防知识产权 国际版权交易 十件 版权 顾问 版权登记 发明专利 亚洲知识产权 版权归属 商标办理 商标申请 美国专利局 ip 共享单车 一带一路商标 融资 驰名商标保护 知识产权工程师 授权 音乐的版权 专利 商标数据 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法 专利小白 商标是什么 商标注册 知识产权网 中超 商标审查 维权 律所 专利代理人 知识产权案例 专利运营 现代产业
本文来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为http://www.iprdaily.cn/article_7793.html,发布时间为2015-04-16 11:07:00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

    我也说两句
    还可以输入140个字
    我要评论
    回复
    还可以输入 70 个字
    请选择打赏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