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Rdaily 知识产权第一新锐媒体
创新|创业|连接IP变革者
【小D导读】
近5年来,美国337调查案有超过三分之一是针对中国产品,337条款真的注定是中国出口企业心中永远的痛了吗?
由于立案容易、程序简便、管辖权广和影响面大等原因,337调查目前已是对国内企业最具杀伤力的贸易武器。
那么,337条款真的注定是中国出口企业心中永远的痛了吗?让我们看看,作为第一家在337调查胜诉的中国医疗器械领域企业怡和嘉业,如何胜诉的。 作为刚进入美国医疗器械市场仅两年的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其生产的呼吸机产品迅速受到了美国竞争对手的关注,在2013年遭遇了337调查案。历时1年半,耗资数千万人民币,终于在美国当地时间2014年12月23日赢得了这场诉讼的胜利。
怡和嘉业知识产权部门到底做了哪些工作,最终才能取得如此之好的结果呢?
记者特别采访了怡和嘉业知识产权部杜经理,分享在此次连串诉讼中的经验体会,为有意进入欧美市场的中国制造企业支招。 快速制定应对方案 问:在ITC调查中被告需要在收到诉状后20天内提出答辩,而这次ResMed( 瑞思迈)起诉贵公司侵犯了8件专利,也就是平均每件专利只有2天的时间进行专利性和侵权分析。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贵公司是怎么应对的?遇到了哪些困难?
杜经理:第一次的337调查是6个专利,第二次是8个,两次中有四个是重复的。这20天的答辩,不用进行全文的抗辩,仅需提出应诉。因此,时间上相对不是那么紧张。
但是,收到诉状后,是否应诉?如何应诉?这个阶段一定要提出相应的方案,因此确实非常忙!特别是对于知识产权积累较晚的怡和嘉业来说,当初企业的知识产权部门只有我一个人负责专利的具体事务。可以想像时间、人员和任务之间碰撞出的焦虑。在此,没有好的经验分享,只能300%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但时间管理上一定要做到轻重缓急,对于重点产品的专利一定要优先进行分析。首先,必须完成全面的侵权分析,然后才能做出公司决策。对于公司决策的重要指标是,确认是否落入了对方专利的保护范围。对于稳定性分析的事情,在这个阶段,是没有必要做,也来不及做。后期,对于侵权分析和稳定性分析,我们是委托国内第三方服务机构。作为企业知识产权部人员重要的是了解337进程,判断侵权与否以及具体有哪些应对策略。 寻求最佳合作伙伴 问:在与专利律师事务所合作之前,贵公司对诉讼的结果进行一些预期?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与大家分享?
杜经理:首先,企业内部必须大量查阅337调查的一些具体规定,同时了解同行业相关的案例。其次,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事务所去做。在这个阶段,我建议可以要求不同事务所给出应对策略,以及相应的结果预期。必须要同时多找几家事务所,进行对比,集思广益做到对于案例的全面了解和应对分析。而且,在国内这一项服务,事务所基本愿意免费提供服务。这使得国内企业其实更容易听到更多专业的意见。
此外,我们在应诉的国外律师团队中,有两位中国人。这一点非常重要。不仅有利于双方的语言交流。更重要的是,在交流过程上中的思维方式无障碍。337调查的处理流程特别复杂,时间又紧急。国外律师团队有中国人,对于双方之间的事务交流处理会顺畅高效很多,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案件的执行成功率。 问:8月份初裁的时候,法院做出的决定对贵公司不利,到12月份终裁就有了很大的改变。这期间你们做了哪些工作来扭转局势?
杜经理:根据337调查的流程规定,这个时间段已经不能提交其他证据材料了。初裁时,除了一个专利认定是无效外,其余全部接受了原告方的意见。这时,我们考虑提起委员会上诉,但是对于提出的上诉意见必须要有侧重点。否则很可能会给委员会法官们,留下很不好的印象。于是我们精选了几个点,再次大篇幅的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准备周全后才提起上诉。同时,根据初裁结果,我们进一步进行了产品设计的规避,做好了诉讼的最坏打算,从结果看这些决策都是非常正确而有效的。 借力提高工作效率 问:据了解,贵公司销售市场辐射60多个国家,但现有的知识产权部门人员只有4个人。在内部管理机制方面,是如何保障知识产权部门的高效? 杜经理:企业知识产权部门团队成员有限是国内企业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虽然我们也在不断增加专利工程师,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并不是依靠增加人员就可以确保的。 合理运用且严选服务机构和供应商,一直是我们采取的实际策略。从专利数据库到专利代理所,再到律师事务所。严选可以取长补短的供应商非常重要,特别是企业涉及海外业务,与有国际背景专业服务商合作确实可在效果上更加有保证。
在本次诉讼过程中,我们第一时间聘请了位列全美前20的美亚博(Mayer Brown)律师事务所的知名337调查律师Gary M. Hnath,同时也聘请了国内的律师团队对8项涉诉专利进行侵权和稳定性分析。
我们不仅在案例中注重服务商的选择,在一些基础服务工具层面也做了最优化布局。以最基础的专利检索数据库为例,虽然市场上有一些免费应用的数据库,但是我们在供应商的选择上,并不把价格看的很重,是否能在实际工作中提高效率才是我们选择时的衡量重点。拿PatSnap智慧芽来说,我们经过综合对比试用,听取了一些业内人士的意见后才决定购买。相比企业专利工作人员的精力支出,我们认为选择那些功能易用高效,减少人员精力的便捷工具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途径之一。当然,另外PatSnap智慧芽数据库在本次诉讼过程中,就新颖性检索,竞争对手监控方面,也给予了我们很大帮助,也算是印证了我们严选策略的必要性。 文章系作者向IPRdaily投稿,转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号:IPRdaily)。
作者:眭仲冠 PatSnap智慧芽 编辑:IPRdaily 赵珍 -------------
点击阅读原文来知识产权第一个云社区“知云社区”互动!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