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Rdaily 知识产权第一新锐媒体
创新|创业|连接IP变革者
一、检验需求导向的简单标准
或许没有人否认,需求导向是专利运营平台建设的灵魂和基础。但在“需求导向”这个名词的背后,理解可能是千差万别的,甚至是南辕北辙的。其实需求导向如何在平台建设上体现充分,只需要按照一个非常简单的标准。那就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看这个用户能不能顺畅走完预设的流程,并满足了他的初始需求。如是,则平台建设成功了一半。如果在满足初始需求的基础上,用户又能得到额外的惊喜,这个平台的建设的路子就走对了。
就算我们建成了运营平台,需求导向理念仍然是第一重要,平台运营需要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并把它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占有率。特别是在初创阶段,很多投资人认为如果市场占有率短期内达不到三成,平台的运营之路就会走的很艰难了。
二、用“供”设计“需”不如用“需”设计“供”
一个平台要考虑供求双方的需求,但双方的需求未必是咬合紧密的。供求双方的需求越贴合,用户对这个平台的黏性也就越好。我们建设平台的惯性思维是按照我们已有的去揣度市场需要的,按照“供”去设计“需”,这种思路其实是危险的。因为市场的需要就在那里,它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会以设计者“供”的度量衡去改变什么。我们唯一能做的,不是设计“需”,而是找到“需”,尽最大可能认识“需”,熟悉“需”。
只有在对“需”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可能设计好“供”。比如,在专利交易领域,当对“需”进行细分,一个自然人、一家小微企业和一家大型企业对平台的需求完全是不一样的。“需”的不同,就会要求“供”的差异化,我们的“供”有没有用,这时候才是清晰的。
三、盈利是平台建设的优先考虑
不要一谈公益性就把收益性当假想敌,莫和钱结仇。市场是无情的,如果活下去都是困难,还谈什么公益呢?
当我们放眼任何一个领域的运营平台皆可发现,平台类企业的竞争都是异常残酷的,要么做大要么出局,几乎没有中间路线可以走。而且平台建设一定是烧钱的,要允许试错,就要考虑盈利模式,否则多少钱扔进去都是不够的。当然盈利模式的设计是非常复杂的,赚钱的环节与不赚钱的环节有机结合,打一套组合拳。
一个市场化的运营平台,除了搭建团队,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不断找钱,让资本追着项目跑。一个政府运营的平台,单靠烧财政开支也是不现实的。假如这个平台借鉴了PPP模式,无论采取BOT、BOOT或者其他什么方式,设计资本的运转方式,都是一件重大而且需要优先考虑的事情。
来源:微信yangbuzhi 作者:杨不知 编辑:IPRdaily 赵珍 -------------
点击阅读原文来知识产权第一个云社区“知云社区”互动!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