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Rdaily 知识产权第一新锐媒体
创新|创业|连接IP变革者
【小D导读】
2014年6月12日,特斯拉宣布对外开放所有专利,总数约200项,在CES2015召开前一日,丰田宣布向全世界开放5680项燃料电池技术专利使用权,那么问题就来了他们到底打着怎样的算盘呢?
在CES2015召开前一日,丰田宣布向全世界开放5680项燃料电池技术专利使用权,其中包括丰田最新的氢燃料电池车Mirai的1970项专利,涉及到燃料电池、高压储氢罐、电池管理系统技术。需要指出的是,丰田的燃料电池技术全球领先,而Mirai也是目前全球首款可以规模制造、商用的燃料电池汽车。
丰田的慷慨让人联想到了不久前特斯拉的决定。2014年6月12日,特斯拉宣布对外开放所有专利,总数约200项,其核心价值是电池组的控制技术。
那么问题就来了他们到底打着怎样的算盘呢?
供给能够创造自己的需求
古典经济学家法国人萨伊认为: 供给会为自己创造出需求,一种产品的生产就会为另一种产品的销售创造前提,因此是生产最终决定了消费。
如果用现代实例描绘,那就是企业家们通过生产新产品拉动产业链,同时新产品的组合反过来会调动消费者的需求。在这点上,乔布斯与他的苹果手机借由供给打败传统手机行业,就是这条定律最好的注脚。
显然丰田和特斯拉都在追寻这古老的教条: 谁占领了供给,谁就占领了下一步的消费市场。
专利作为一种排他权,对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激励作用,同时也会产生阻碍,因为研发实体可能因为潜在的专利风险而选择不进入该领域。而没有实际生产供给显然就不会引导出消费者新的需求,进而这个产业是无法长久的。
丰田与特斯拉开放专利的举措,其实质是期望降低氢燃料电池领域的专利风险,吸引更多的研发投入,从而推动该行业的发展,做大其新能源汽车的市场。
专利之战丰田后发先制
特斯拉和丰田立足与两种不同的电池技术。特斯拉用的是锂电池,丰田是燃料电池,所谓燃料电池,是通过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丰田擅长的是用氢来转化其节能环保方面的优点不言自明。
正因如此在专利开放方面,与特斯拉相比,丰田设置了更多的限制,例如,其专利免费使用的时间截至在2020年,而且明确限制了使用范围不包括“汽车之外的产业”。而特斯拉则没有明确相关的限制。更多的限制就确保了丰田在未来的日子手握更高的话语权。
当然这也与两家公司的专利实力及其专利成本有关。特斯拉的专利数量很少,且并不直接持有电池专利(主要依赖松下方面的专利),而丰田的专利达到5680项。丰田此次开放专利的影响要大于特斯拉的专利开放。不过,要进一步降低氢燃料电池行业的准入门槛,还需要其他专利持有人(松下、本田、通用等)的跟进。但光对比两家先后公开专利的企业来说,丰田可谓是后发先制。
未来开放专利是否是大势所趋?
市场上的产品可以分为单独产品和体系产品。单独产品是指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商品提供给终端用户的,比如传统的汽车;体系产品是指需要和其他产品配合才能被终端用户使用的,例如电脑、智能手机,它们需要配合物理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通信系统才能发挥作用。而汽车正处于从单独产品向体系产品转换的过程,汽车操作系统、导航、自动驾驶等功能模块正在渗入传统的汽车结构中,正像是功能手机向智能手机的转换过程一样。这个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的技术突破、确立很多行业标准,也需要很多研究实体的共同参与、分工合作。这是PatSnap智慧芽首席专利分析师贾郡对专利开放发生在汽车领域的解读。
动力单元是汽车的心脏,传统上是以内燃机的形式实现的。从由PatSnap提供的对美国的混合动力汽车的专利趋势的统计来分析该行业的研发投入趋势。可以从图中看出随着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和环保政策的不断严苛。混合动力汽车吸引的投资增长越发迅猛。以内燃机驱动的汽车逐渐被取代业已成为行业必然的趋势,而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以及不同类型的电池技术都成了潜在的取代者。
为了提高竞争优势、缩短研发周期、迅速的形成规模优势,通过开放专利而消除进入行业的门槛是大多数企业的倾向的选择。现有的混合动力市场尚属群雄逐鹿的时代,谁若愿意牺牲多一点利益换取更大的市场认同和资金投入,谁就将在未来掌握更多的垄断利益。进而在未来的日子里公开专利的好戏必然连台上演!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作者:PatSnap 贾郡 眭仲冠 编辑:IPRdaily 赵珍
本文章系作者向IPRdaily投稿,转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号:IPRdaily)。 IPRdaily小秘书个人微信号:iprdaily2014 ■小秘书【小D】个人微信号:iprdaily2014(添加验证请说明供职单位+姓名) ■添加可获得更多实务干货分享、定期私密线下活动、更有机会加入知识产权界最大云社区【IPer社群班级】与全球知识产权优秀精英深度交流。
点击阅读原文来知识产权第一个云社区“知云社区”互动!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