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D导读】
看多了智能终端在欧美市场就专利侵权大打出手的故事,殊不知,如今印度将成为新的专利风险聚集地。
近日,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知识产权中心发布了《智能终端印度市场知识产权(专利)风险预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智能终端市场,吸引了智能终端企业竞相涌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知识产权不断被用作攻击竞争对手的武器或者重要的获利方式。 该报告负责人周洁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我国企业因知识产权问题在印度法院被诉侵权或在海关被查扣产品的事件近些年也时有发生,因此,品牌智能终端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知识产权风险在印度市场可能带来的重大影响。 印度成智能手机第二大市场 市场研究机构IDC在今年8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增长势头强劲:2014年第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84%,达到1842万台。 周洁对法治周末记者介绍,目前印度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终端市场,吸引了很多智能终端企业竞相涌入淘金。 深圳市手机行业协会会长孙文平对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根据印度通讯行业协会的统计,目前在印度智能机市场,三星以28%的市场份额居于首位,中国手机厂商生产的智能手机在印度市场占据了50%以上。 “目前仅在海关备案的、出口印度的深圳手机厂商就接近300家,其中华为、中兴、金立等排名前十位的手机厂商占到了出口印度比重的70%。”孙文平介绍道。 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徐昊对记者介绍,印度目前正处于2G向3G的转换期,很多本土的消费者都有将功能机更换成智能手机的需求,这一市场格局类似2010年前后的中国,智能手机将在印度迎来一波销售浪潮。 更新换代的诉求,使得这个人口数量仅次于中国的市场表现出了强大的吸引力,除了像苹果、三星等在印度市场深耕多年的国际巨头继续在高端市场发力外,中国企业也蜂拥而入、竞相淘金。 据记者了解,除了早期进入印度市场的华为、中兴、酷派公司外,从去年下半年开始,OPPO、金立等公司都加快了在印度市场的开拓。今年7月,国内后起之秀小米也进军了印度市场。 徐昊认为,中国企业之所以快马加鞭加速备战,除了印度市场增长潜力巨大外,还同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增速的放缓不无关系。 易观国际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3年开始,我国智能手机的销量增幅明显放缓。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销量为1.03亿台,同比增幅仅为33.55%,而2013年同期的增幅则为101.19%。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正不断趋于饱和,爆发式增长已难再现,这也迫使一些手机厂商要‘走出去’,在其他市场找寻新的增长点。”徐昊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专利风险已经显露 在印度市场,中国手机厂商以其惯有的高性价比很好地契合了当地消费者的需求,销售势头强劲。孙文平对记者介绍,一些中国手机厂商在印度每几秒就能够卖出去一部手机。 然而,随着市场商机的显现,一个让智能手机厂商不得不重视的专利问题也开始凸显了出来。 周洁对记者介绍,近年来,我国手机生产企业因知识产权问题,在印度法院被诉侵权或在海关被查扣产品的事件时有发生。其中基伍同诺基亚的案子曾经轰动一时,也给国内手机生产企业上了一堂专利风险教育课。 基伍是深圳一家手机生产厂商,2008年进入印度。在功能机时代,基伍曾以低廉的价格、快速迭代的款式在印度市场大受欢迎。据印度市场研究机构CyberMedia Research估算,2010年基伍在印度市场迎来最辉煌的时刻,出货量达到3500万台,将老牌通讯厂商诺基亚远远甩在身后。 基伍因廉价表现出强大的攻城略地能力,使得诺基亚不得不祭出知识产权的利器予以阻击。 2011年年初,诺基亚对基伍提起了外观专利侵权诉讼,最终导致基伍产品被海关查封,约有半个月基伍的产品无法入关,当时业界估计损失高达数千万元。 尽管印度高等法院随后解除了这一禁令,但是这场官司大大影响了基伍,其赴美上市计划也被搁置。周洁介绍,受专利诉讼影响,基伍的产品深受打击,几乎退出了印度市场。 在孙文平看来,基伍之所以在印度市场落败,固然原因之一在于其同诺基亚一样,没有跟上功能机向智能机转换的节奏,但这场专利侵权诉讼,无疑严重地拖累了基伍的步伐。 随着印度智能机时代的到来,面对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凭借价格优势在印度市场的快速崛起,一些专利储备丰厚的传统通信业的巨头也是虎视眈眈,此外一些专利运营机构(又称NPE Non-practising entities,非专利实施主体,其本身不生产任何产品,而以专利许可运营谋利)也在不断探寻商机,如去年中兴在印度就被专利运营机构Vringo提起了专利侵权诉讼。 在酷派集团法务部部长任才博看来,专利运营机构的“觊觎”,将是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在印度面临的特别棘手的事情。 “如果对手同样拥有实体业务,那么拥有一定专利储备的中国企业还可以与其就专利交叉许可进行谈判,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漫天要价进行制衡,而当对手是NPE后,由于其不生产任何产品,中国企业也就缺失了与其进行专利交叉许可的筹码。”任才博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任才博对记者表示,由于智能手机必须用到2G时代的很多标准专利,而这些专利掌握在像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等手机厂商手中,中国企业使用这些专利必须获得专利许可,但是像诺基亚、爱立信这两个手握大量标准专利的厂商已经将实体企业转售他人,只保留了专利业务,变身成为了NPE。 中国企业已着手应对 孙文平对记者介绍,目前印度本土的手机生产企业研发能力还较低,专利储备较少,很多都通过深圳手机厂商以OEM的形式生产,因此印度本土手机厂商对中国手机厂商提起专利诉讼的风险较低。 不过孙文平表示,三星、苹果、诺基亚等公司在印度市场深耕多年,随着中国手机厂商的不断涌入,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不排除这些专利储备丰厚的公司会通过专利等手段遏制中国企业。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认为,国产手机在印度市场的会否遭遇专利风险,要考量三点:本土是否有强劲的竞争对手;主要竞争对手是否也已进入该市场;国产手机厂商在当地的专利保护申请和布局等。 中国智能手机厂商的大量涌入,无疑加剧了印度市场的竞争态势,不过李俊慧表示,有风险不代表有现实危害。他认为,小米等后起之秀会否遭遇竞争对手攻击,除去小米自己的专利壁垒构筑实力外,更重要的是,还在于未来他们能在当地的市场做多大。 “专利维权或侵权纠纷的成本很高,如果只是小打小闹的公司或产品,拥有核心专利的厂商未必会出手。”李俊慧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尽管目前专利侵权诉讼尚未大规模地爆发出来,但任才博表示,不排除一些手握专利武器的企业等到中国智能手机厂商成长为“大肥羊”时,再提出侵权赔偿要求。 “届时,中国企业不仅要就特定制式的手机在印度的历史销售额进行补偿,也要就未来的销售额商定专利许可费率,如果没有一些专利储备进行制衡的话,那么中国企业将会面临着非常大的风险。”任才博说。 其实,为了避免海外高企的专利壁垒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厂商“走出去”的软肋,像华为、中兴、酷派等一些品牌厂商已经在专利上投入重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 其他厂商也开始加大专利储备步伐。现已进入印度市场的联想于2014年10月完成了对摩托罗拉移动的收购;出货量位居全球前十的小米手机也于今年正式进入印度市场,为了弥补自己的专利短板,近日也通过相关公司出资1亿元收购了联发科芯片研发专利。 鉴于印度市场存在的知识产权风险,周洁提醒,中国智能手机厂商进入印度市场前,需对该市场的经济、政治、移动通信市场状况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从而评估进入该市场面临的风险有多大,从而避免或者恰当地应对纠纷。
来源:法治周末 作者:马树娟 编辑:IPRdaily 赵珍
----------------------------------- ■知识产权界:(微信订阅号:iprpark)知识产权舆情调查、深度原创报道 ■知识产权之声:(微信订阅号:IPRradio)收听全球首档知识产权音频电台节目 ■小秘书【小D】个人微信号:iprdaily2014(添加验证请说明供职单位+姓名)
微信订阅号: “IPRdaily” IPRdaily|读懂知识产权&未来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