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D导读】
专利策略是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可或缺的经营理念。但是在产业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企业专利策略的重心应属不同。
在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划分标准的不同,学者们对于产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划分也不相同。Gort和Klepper在G-K模型中,按产业中的厂商数目将产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引入期、大量进入期、稳定期、大量退出期和成熟期五个阶段。而Klepper和Graddy对G-k模型进行技术内生化的发展,将产业生命周期重新划分为成长、淘汰和稳定三个阶段。理论上而言,产业生命周期的曲线形状和产品生命周期的曲线形状大致相同,都呈现出S形,并且,未发生异化的标准形态都经过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因此本文在研究企业如何应对产业生命周期演变而采取不同的专利策略时,认同对产业周期的此种划分。但是,企业在产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其表现形态并不一致。在产业导入期,企业居于同等市场地位,并无主次之分。进入产业成长期后,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部分企业脱颖而出,技术日趋成熟,逐步成为行业主导,使得行业中企业开始分化为主导企业与跟随企业两类。因而,本文研究居于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专利策略,理应分主导企业和跟随企业分别予以讨论论文代写。
不同产业生命周期企业的专利策略
(一)产业导入期 在新兴产业发展初期,企业数量少、集中程度高、技术不成熟、创新呈现发散状、各种创意更迭不穷。行业主导尚未出现,技术或产品也未标准化,市场状况也还不明朗。此时进入这个产业的企业经营者若要顺利步入企业成长期,应在注重技术创新和潜在市场开发的同时,对自身拥有技术进行有效专利申请。在我国,专利授予采用先申请原则。无论发明技术是否在先完成,最终专利只会授予先提出申请的人。因此在经营者选择进入某个新兴产业时,应积极做好专利申请工作。专利保护有利于经营者实现专利技术开发过程中的各项成本支出的回报和后续市场利益的专享。
但是,在申请有效专利之前,经营者必须以专利的权利要求作为主要分析指标揭示已有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权利转让、侵权可能性、权利状态等信息,为企业自己拥有的技术在专利申请时规避已有技术保护范围和寻找技术空白点服务。不过,即使专利技术符合申请专利权的条件,评估自身技术可能带来的市场效益和经济价值同样不容忽视。对于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技术,即使可以申请专利,如果在产业上的利用价值不高,仍然无法为企业带来成长的契机;生命周期较短的技术也不适宜申请专利,否则只会增加经营者维护该专利的成本支出。对于此类的技术或方法创新,为避免将来仍有他人会申请相同或近似专利,经营者可以考虑把这些技术,透过公开揭露的方式,使得某些技术丧失申请专利的新颖性,从而使得这部分技术进入公有领域,消除潜在的侵权风险。另外,对于处在产业导入期的经营者而言,如果存在属于突破性的商业方法创新,则应当以此为中心发展配合实施此商业方法的技术并申请专利,因为单纯的商业方法属于智力活动规则无法获得专利授权。
(二)产业成长期 此时大量厂商进入并投入研发,生产技术日渐成熟和稳定。对于从导入期就开始技术开发的厂商而言,由于已然积累了一定程度的研发经验,因此可以利用前期积累的知识用于辅助技术的进一步创新,产生诸多不可替代的相关技术,使得企业技术更趋完整和成熟。此类企业在这一时期的专利策略应为专利部署。即发展或改良核心技术的相关应用,使之与核心技术形成一系列相关技术并申请专利,从而围绕核心技术专利织就专利网,为最终推动企业技术过渡至行业标准夯实基础。
对于在此阶段处于跟随状态的后进企业而言,市场先机已经丧失,如果要顺利进入产业成熟期,则其提供的技术应足以抗衡占主导地位的企业所拥有的相关技术。但是,受到技术开发实力以及开发时间的限制,多数跟随企业均会选择回避现有专利技术实行模仿创新。在专利策略上,跟随企业则应利用已存在的有效专利,通过专利文献阅读与分析,根据专利公开内容和实体运作模式的比较进行回避设计。具体而言,就是利用专利权侵权判断的全要件原则,在分析各项技术特征使用之目的和实现方式的基础上,讨论达成该项技术特征的目的是否仍有其它方式替代,进而回避专利。另外,减少、合并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或利用等同论的概念,使用新的设计与既有技术特征产生实质的不均等,同样是规避专利的有效方法。如果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都是必要且无法省略,则可以从其权利要求撰写用语所产生的限制着手,就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所构成的专利发明缺点,进行回避设计。因为,在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认上,我国采用的是折中原则,即在解释权利要求书时,应当在研究和参考说明书中记载的定义、发明目的和作用效果的基础上确立专利权保护范围。但是,在专利说明书的发明背景部分阐述的与此发明相关,但却存在问题的技术描述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则可以被视为与该专利发明在实施方式上非均等的有力证据,利用这些技术或技术的组合,可以达到回避专利、实现模仿创新之目的。
(三)产业成熟期 此时集中程度高,企业数量趋于饱和,产能趋于过剩,市场处于供求基本平衡或供过于求状态。由于此时产业内竞争状态激烈,进而促使企业在进入该阶段的前期,必须改善或重新设计技术或流程,将顾客需求作为技术开发或流程规划之首要考量,以突出差异性。另外,相关专利发展已然完整,企业推出的技术为避免侵害他人专利权,必须进行完整的专利信息管理,并透过专利信息资料库了解现有专利发展方向,通过专利许可交易平台使研发成果不至于落入侵害现有专利权的范围。因此,企业在进入成熟期后,其专利策略主要围绕专利信息管理和专利许可授权事务展开。前者要求企业建立内部专利信息库,使工程人员和研发人员可以随时解读技术内容的权利要求,总结并分析技术分布态势,进而了解相关专利发展趋势或研发概况。无疑由各种与专利相关的资料信息或者专利公开出版物为素材,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加以缜密及精细剖析整理,制成的各种可分析解读的图表讯息,具有类似地图指向功能的专利地图,成为进入成熟期的企业必须了解的技巧。比如通过技术常用关键字、国际专利分类、美国专利分类以及竞争者名称,搜寻所得到的专利运用手段为横轴,专利所欲解决的问题或采用的技术手段所能提供之功能列为纵轴,建构的技术功能矩阵图,则可以观察已有哪些专利利用何种技术手段解决哪些技术问题。其中对于某些特定技术尚未被使用来解决某特定问题或发挥特定功能,则可以为企业指明将来技术发展方向。后者有关专利实施许可事务,同样是步入产业成熟期的各个企业不容忽视的问题。专利许可制度有利于专利技术推广并促进企业技术进入行业标准的进程。为此完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理应成为企业专利策略的重点。对于成熟期产业,存在多个拥有独特技术专利的企业,甚至于此类技术之间互相关联,无可替代。因此从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寻找联盟企业结成技术联盟,共同研发推出候选的技术标准,然后由政府或标准化组织采纳为法定标准或者由行业联盟接纳为事实标准,进而依据公平、合理、非歧视原则推进专利池的构建,无疑也是企业专利策略应有之义。
不过,居于跟随地位的企业在产业成熟期的专利策略表现出另外一些内容。由于受限于技术先驱者制定的技术或产品标准,技术跟随者除了努力进行后续的技术改良外,应借助专利检索,利用专利回避设计,缩短研发时间,以降低研发风险,增加产品的专利化可行性。当然,出于自身分析设计能力不足的弱势,以上下游或协力合作的商业行为,发展专利合作和授权的关系,在其专利策略内容中应属重要。同时,如何以合理条件获得行业主导者的专利许可,相对专利策略的其它方面,显得更为实际。为此,深入研究有关行业主导技术的专利资料库,在摒弃无效专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围绕行业核心技术的周边技术研究并对其申请有效专利,进而以此作为与主导企业谈判获取合理条件的专利许可,则是技术跟随企业在成熟行业中的专利策略不可或缺的内容。
(四)产业衰退期 此时厂商数量减少,需求渐渐退化,新的替代技术会逐步显现。但是短时期内并不能形成对原有技术的完全替代,既有的产品与技术仍然有其市场价值。在此阶段,企业生存除是否存在价格竞争优势以外,则取决于原有产品的改善创新,以增加产品附加值。不过,从研究优势上而言,主导企业与技术跟随企业则截然不同。主导企业的知识积累已然非常丰富,同时具备资金、人力、设备的占先,因此,主导企业的专利策略主要集中在尽快将改善创新成果,即围绕行业核心技术的周边技术,积极进行有效专利申请,以期在原有核心技术进入公有领域后,利用技术间的关联特性,通过周边技术专利,继续保持行业技术主导地位。而对于技术跟随企业而言,敏锐的紧跟行业技术主导,秉持后续技术创新,则是生存发展的关键。但是要顺利实施,应仔细研究行业主导核心技术的专利资料,建立专利分析摘要表,列出专利技术存在的问题或相关专利有待改善之处,寻找每篇专利解决问题所利用的技术、方法、机构或装置,指出每个技术、方法、机构、装置或相关技术特征所能发挥的功能及对专利的贡献性,进而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的改善创新点,将有限的资源应用在改善创新成果的实现上,并在获取专利授权的前提下配合产品开发,形成与其它拥有专利技术的企业间交互授权的标的,不至于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
结论 专利许可制度以及牵涉技术内容和专利权利要求解读的专利地图,具有核心地位。前者一般是在企业专利技术成熟,并希望利用技术许可谋求利益,以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时,因此其多见于产业成长期和产业成熟期。后者专利地图则贯穿于整个产业生命周期。依据国内学者分类,专利地图分为专利技术地图、专利管理地图、专利权利地图,在各个产业生命周期,都具备分析运用的必要性,但各种专利地图的重点在产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却并不一致,应随着行业技术发展进程有所转移。
在产业导入阶段,利用历年专利申请动向图、技术生命周期图、公司定位分析表,企业可以了解整个产业涉及的技术领域概况,为评估自身技术的可专利性和将来产业发展前景提供理论依据。进入产业成长期,由于进入企业数量逐步增多,此时企业关注的重点,不仅在自身技术方面,而且在于对竞争环境、竞争技术、竞争对手的评估,因此各国专利占有(或申请)比例图、主要竞争对手分析图、IPC分析图则显得更为重要。步入产业成熟期,指导企业侵权判断、回避设计、技术创新和规划研发策略、了解主要竞争公司的技术分布则成为企业策略的重心,而在专利地图上则表现为专利解读摘要表、技术功效矩阵和主要公司技术分析表。至于进入衰退期,则无非是现有技术的附加功能研究或是替代技术和周边技术的研发创新,其专利地图则表现为前述阶段的综合,既有对现有专利技术文件的研究以期寻找改善创新点,也存在对替代技术专利申请和未来发展态势的专利地图。运用专利地图掌握创新资源,对于处于各个产业生命周期发展阶段的企业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
专利地图在我国还仅限于国内学者理论方法介绍及相关应用探索,企业界很少利用专利地图进行专利情报分析,更加遑论在产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结合企业具体领域和技术特点,突出专利地图的重点内容。为此,对于这些问题,我国企业在经营实践中必须予以重视。(作者:王影)
来源:《商业时代》 作者:王影 整理:IPRdaily 赵珍 网站:www.iprdaily.cn IPRdaily小秘书个人微信号: 各位D友可添加“IPRdaily”的个人微信号: iprdaily2014(验证申请中请说明具体供职机构+姓名) 关注小D可获更多的实务干货分享,定期私密线下活动,更有机会加入细分专业,接地气的知识产权圈实务社区交流群。
“IPRdaily”是全球视野的知识产权科技媒体,我们报道国内外最新知识产权动态,最新创业公司知识产权部分情报分析,更关注知识产权领域创新商业模式,以及资本对本行业投融资信息,我们将客观敏锐地记录、述评、传播、分享知识产权行业的每一天,我们努力利用互联网连接知识产权&未来! 微信订阅号: “IPRdaily” IPRdaily|读懂知识产权&未来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