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书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贺化主编。
【案例摘要】
2012年9月,航天科工正式启动了并购卢森堡IEE公司的项目。IEE公司是海外一家技术型的高科技集团公司。并购期间,航天科工开展了包括对并购对象的知识产权资产、知识产权保护和有效利用、法律诉讼、潜在知识产权风险、无形资产评估等在内的全面的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工作。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工作帮助航天科工厘清了IEE公司所有的知识产权,合理预估了其价值,并有效规避了并购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协助航天科工取得了首次国际并购的成功。
当地时间2013年3月28日晚,中国驻卢森堡大使馆内洋溢着一派喜庆祥和的气氛,来自卢森堡政府、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工”)、卢森堡IEE公司的代表出席招待会,共同庆祝航天科工成功收购IEE公司。
这是航天科工首次进行的大规模国际并购,国际化经营蓝图由此展开。
苦练内功待远航
航天科工是我国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致力于走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之路,在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方面开发了一系列重大军民结合技术产品。在汽车电子产业领域,航天科工历经20余年的发展,也已取得一定规模,国内市场占有率为10%左右。然而,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不高,质量和稳定性难以达到世界级水平,航天科工的汽车电子产业始终难以敲开国际市场的大门。
为此,航天科工将收购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业作为快速提升规模、促进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快速完成国际化经营布局的重要途径,力图通过并购从根本上扭转其民用产业“小散弱”局面。海外并购可以获得国外先进成熟的技术、产品和先进的运营管理模式,完成国际化经营布局,更是成为航天科工的首选。
2010年起,航天科工将企业国际化经营提升至战略高度,并作为实现战略规划目标的重要路径进一步强化。完成海外并购,成为横亘在航天科工面前必须趟过的河。
出海远航需苦练内功、未雨绸缪。为此,航天科工首先加强了组织机构建设,新设资产运营专职机构和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明确知识产权作为国际化经营战略的重要地位,并提前储备企业并购的能力及人才队伍。
机构建立之后是机制。航天科工构建了促进国际化经营发展的管理机制,并借承担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央企业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分析评议试点项目之机,将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工作纳入其国际化经营的知识产权战略制度体系。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工作“进战略、进计划、进项目、进流程”,由此实现了知识产权工作与并购谈判、考核激励等核心工作的密切结合。
队伍有了,规则有了,接下来就进入了实质性攻坚阶段。航天科工开展了《兼并收购模式研究》、《企业国际化经营案例分析与研究》、《品牌建设研究》、《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商标战略研究》等一系列研究工作 。同时,集团还开展了资产运营广义渠道建设工作,重点搜集基层单位横向竞争对手、纵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合作伙伴信息,作为重要目标进行长期跟踪。此外,在走出国门之前,航天科工还先用国内并购实践进行了一次练兵。2012年初,通过收购青岛某企业,航天科工实现了完全市场化并购的历史性突破,摸索并检验了先前建立并购管理模式,丰富了并购实战经验。
航天科工的海外并购蓄势待发。
卢森堡抛来的橄榄枝
2012年6月,远在欧洲大陆的卢森堡抛来了橄榄枝,在汽车安全电子领域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品牌IEE公司因基金股东到期清算拟出售全部股权。IEE公司是大型集团公司,在全球拥有八家子公司,全球员工总数接近2000人,大约12%的人员为技术研发人员。该公司的两大支柱业务,分别占据全球细分市场的78%和26%,拥有包括通用、宝马、日产、戴姆勒、大众等众多世界著名的整车厂客户。该公司在职业经理人的管理下,经营非常稳定,除2009年遭遇金融危机出现业绩下滑和亏损外,均保持了持续增长。
如果能够成功收购IEE公司,将有利于航天科工提升相关产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促进国内相关行业的标准出台,抢占细分市场先机,同时搭建在欧洲发展和布局的平台,培养和储备国际化经营人才。因此,航天科工果断决策,坚定地扬帆起航,目标直指欧洲。
IEE公司非常重视研发投入,拥有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与产品相关的技术基本都申请了专利,在全球拥有几百项专利或专利申请,分布在不同国家、不同的产业发展方向,这也是其能够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IEE公司在全球还有一定数量的商标、版权等其他知识产权,还有一些尚未完结的专利诉讼。
无论是作为资本的专利,还是作为风险源的专利诉讼,都仿佛一个看不清的迷魂阵。这些专利究竟价值几何?诉讼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层层迷雾亟待拨开,也直接关系到并购的估值和后续运营的成败。开展并购活动中的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势在必行。
深度分析评议,破冰欧洲结硕果
航天科工迅速组建知识产权专业团队开展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
一是对IEE公司知识产权总体情况进行分析评议,确保对其专利的全面收购,防止重要专利在并购中流失,确保购入的专利权属无争议、物有所值。分析评议的主要内容包括IEE公司的专利资产以及专利资产的所有权、核心专利发明人状况、有效性等,同时也兼顾了商标调查。
在分析评议中,检索发现IEE公司在1992年以后的全球专利申请总数为869件,而其提供的专利清单中的专利数量仅为254件(法律状态包括获权的、未获权的、涉诉的、已转让的等)。为了避免重要专利在并购中流失,甚至给未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带来侵权风险,同时也为了防止专利清单中出现失效专利,航天科工对IEE公司所有专利的法律状态进行了进一步核实。结果显示大部分未列入清单的专利属于未交费、视为撤回等处于无效状态的专利;专利清单中大部分专利的有效期在10年以上,但也包括有效期在2010年已届满的15件专利,以及未来5年内将到期的2个专利族 。IEE公司提供的商标清单中也存在已被局部转让、被拒绝注册、已被无效以及漏报的情况。此外,IEE公司还有很多版权、商业秘密和其它未注册的知识产权。航天科工通过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对此全部进行了细致梳理,有争议的内容及时提出。
在确认了全部专利以后,航天科工还进一步分析评议了IEE公司专利的稳定性。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对于已授权或未决的专利的新颖性、创造性分析;专利的维持费是否需要缴纳;是否有侵权指控或有侵权的威胁;专利的撰写以及审查过程是否有瑕疵等。在此基础上,航天科工进一步要求IEE公司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例如,要求其提供对所转让的专利享有全部权利的声明等。
二是对IEE公司知识产权实际价值的分析评议,用以考量这些专利可能给航天科工带来的竞争优势以及这种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分析评议主要对IEE公司全球市场知识产权的布局与风险状况、竞争对手以及上下游专利技术分布状况、收购技术与自身技术的协同性、商业秘密和其它未注册的知识产权等开展了深入调查,重在分析IEE公司的专利是否易于被绕开或反向工程、IEE公司产品侵犯他人专利权的可能性以及风险可否规避、IEE公司的技术分布状况与技术先进性、是否受上下游技术专利的限制等重要事项。
分析评议结果显示,IEE公司共有16个产品技术系列,在中国申请专利的时间较晚,授权的专利仅有14项,未授权的专利获权希望不大。这些专利仅能对6个产品系列发挥保护作用,其余的产品技术均缺乏专利保护,在产品进入中国后可能侵犯他人专利权或被随意仿制,因此有一定的市场风险。IEE公司在美国和德国获得授权的专利最多,相关技术的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专利覆盖度最广,但是在美国和德国存在较强的竞争对手,有侵犯他人权利的可能性。IEE公司在日本的许多专利由于未缴纳年费已经失效,并且在过去几年中未在日本进行专利布局,主要原因是日本在汽车安全领域相关技术要求和标准与欧洲不同。同时通过沟通,还发现IEE公司还有大量的计算机软件的版权以及技术秘密。
基于分析评议结论,航天科工决定以合理的价格全面收购其所有有效专利技术、计算机软件版权以及专业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作为后续经营的知识产权储备。同时,针对竞争对手的专利进行产品规避设计,针对未保护的产品开展专利布局,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三是有关知识产权法律诉讼的分析评议,意在对知识产权风险进行预警评估,避免出现“花钱买官司”的尴尬局面。分析评议内容主要包括与该公司专利和商标相关的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诉讼事宜,是否存在潜在的诉讼风险,是否收到侵权警告函,是否会面临反垄断调查等。
在分析评议中发现,IEE公司当前牵扯进一些专利诉讼案件,具体如下:(1)美国一家大型公司正在起诉IEE公司侵权,IEE公司也进行了反诉。IEE公司若败诉,将承担赔偿1000万美元以上的赔偿金、诉讼费以及附加的数额未知的专利侵权许可费; (2)IEE公司2项欧洲专利被提出无效申请,但经分析评议,即使这2项专利被无效,也不会对其商业活动产生过多影响; (3)IEE公司发现中国廊坊某公司未经其许可,制造、销售、许诺销售其专利产品,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专利侵权诉讼。
对此次并购过程中发现的上述诉讼情况,航天科工了然于心,一方面对专利侵权诉讼进行密切跟踪,一方面设计应对方案,如在收购合同签订时不能终结,则需要设定相关协议条款,评估最大可能的损失,待案件清晰后处理。随后,在整个并购谈判过程中,航天科工时刻跟踪最新、最全面的信息,对潜在的风险一一排除,采取审慎而快速的决策。
正是基于包括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在内的大量扎实工作的支撑,经过艰苦的谈判,2012年12月,航天科工联合其它两家投资人与IEE公司的股东签署了股权收购协议,最终锁定胜局。
未来可期道更远
并购IEE公司,不仅创造了航天科工的历史、航天系统的历史,更是一种典型的协同创新模式,是我国企业特别是创新型的航天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有效途径,在中卢两国经济往来中也不多见。中国驻卢森堡大使评价道:“此次收购很具有战略意义,是中卢建交史上的重大事件”。
这也是一个以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工作支撑企业并购工作的成功案例。海外并购技术型公司往往如履薄冰,隐藏着巨大的知识产权风险。引入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工作,查准价值、探明风险,有助于促进国际并购业务的顺利开展,为项目规划和方案提供正确和科学的决策支撑,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在并购完成后,航天科工继续深入地开展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工作,这一次的关注点聚焦在并购后的知识产权整合与技术融合,制定后续的知识产权长效管理机制。相信并购融合后的企业将会实现知识产权、技术、文化等多方面的融会贯通,扬帆出海,天地宽阔!
辅助信息: 祥情可参考《评议护航: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案例启示录》
友情提示:离PIAC中国专利信息年会开始还有一天,IPRdaily的展台是71号,欢迎大家光临!
--------------------------------------- 图书描述:本书从地方政府、企业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评议和忽视知识产权管理、评议两方面出发,从企业并购、高技术人才引进、企业上市、技术标准、技术引进、产品出口、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境外参展、科技计划管理、科技成果转化、政府投资等角度综合选取了近30个案例,对每一个案例成功或失败的经验进行了综合分析,深刻地揭示了知识产权评议的重要性。
【评议护航: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案例启示录】[平装]
微信订阅号: “IPRdaily” IPRdaily|读懂知识产权&未来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