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6月2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知识产权人才工作有关情况。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司长张志成在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023年底,知识产权人才规模已从‘十三五’末的69万人增长至86万人。”
6月2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知识产权人才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司长张志成在介绍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的最新进展情况中提到,截至2023年底,知识产权人才规模已从“十三五”末的69万人增长至86万人。
其中,在保护方面,行政管理和执法人才数量超3万人,已建成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人才数量超2200人,助力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稳步提升。
在运用方面,全国执业专利代理师数量达3.4万人,具有专利代理师资格的人才超7.6万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知识产权人才数量也快速提升,促进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加速释放。
在公共服务方面,从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人才队伍规模超4000人,持续提升便民利企水平。
在国际化方面,已选拔培养国际型审查人才约270人,知识产权涉外教师150余人,遴选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专家119人,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基础人才方面,全国中级以上知识产权师近2万人。此外,国家知识产权局还有专利审查员、商标审查员超1.8万人,助力知识产权工作提质增效。
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司长张志成表示,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加快培养知识产权急需人才,建设知识产权人才高地,高水平推进专业学位建设,实施知识产权职称制度,多措并举推动知识产权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附新闻发布会图文直播:
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副主任梁心新主持发布会
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副主任 梁心新: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国家知识产权局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知识产权人才工作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为培育集聚更多高水平知识产权人才,推动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将向大家介绍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的最新进展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司长张志成先生,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刘剑先生,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蔡鑫先生,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周光权先生。我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副主任梁心新。首先,请张志成司长就有关情况作一个总体介绍。
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司长张志成答记者问
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司长 张志成: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知识产权人才是发展知识产权事业的第一资源,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十四五”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论述精神,知识产权人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下面我从六个方面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一是扎实推进《知识产权人才“十四五”规划》实施。
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从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评价激励机制、流动配置机制等方面对知识产权人才工作作出部署。国家知识产权局认真落实相关部署,制定《知识产权人才“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公共服务、国际化及基础人才的“4+1”人才队伍建设,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截至2023年底,知识产权人才规模已从“十三五”末的69万人增长至86万人。其中,在保护方面,行政管理和执法人才数量超3万人,已建成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人才数量超2200人,助力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稳步提升。在运用方面,全国执业专利代理师数量达3.4万人,具有专利代理师资格的人才超7.6万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知识产权人才数量也快速提升,促进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加速释放。在公共服务方面,从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人才队伍规模超4000人,持续提升便民利企水平。在国际化方面,已选拔培养国际型审查人才约270人,知识产权涉外教师150余人,遴选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专家119人,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基础人才方面,全国中级以上知识产权师近2万人。此外,我局还有专利审查员、商标审查员超1.8万人,助力知识产权工作提质增效。
二是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训。
制定《全国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分类指导大纲》和年度培训计划。强化政治引领,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首位,科学设置培训课程,系统开展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人员轮训150余期,提升履职能力。着眼前沿热点,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等工作加强急需人才培训,助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拓宽培训渠道,持续做好知识产权远程培训课程建设,累计上线精品课程98门,不断拓展培训覆盖范围。据统计,“十四五”以来累计举办各类知识产权培训班250余期,培训人数超5.7万人次。
三是主动谋划知识产权人才高地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指示精神,《知识产权人才“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北京、上海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人才高地目标任务,高位推进有关工作。一方面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人才高地建设研究,深入基层开展专题调研,听取意见建议,系统谋划在三地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路径。另一方面支持三地制定出台人才方面政策文件,分类指导区域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四是系统推进知识产权专业学位建设。
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新设知识产权硕士专业学位。去年以来,我局积极推动成立全国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支持教指委发挥宏观指导作用。指导高校知识产权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目前,全国累计有30余所高校已建设或申请建设专业学位授权点。积极探索建立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有效衔接机制,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和理论研究。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实现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零的突破。
五是着力打造多层次知识产权智库体系。
健全完善以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引领,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为两翼,各领域特色智库为支撑,各方面知识产权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智库体系。专家咨询委员会自2010年成立以来已历五届,委员结构不断优化,专家建言等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委员主动参与知识产权重要文件制定、重大课题研究、国际国内会议论坛活动,接受媒体采访发表意见建议,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智力保障。支持和鼓励地方智库建设方面,目前全国各地共有各类知识产权研究机构近200家,构建了相互联系、多方合作的全国知识产权研究网络,形成了一支约6000人的知识产权研究队伍,为地方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六是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职称改革。
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职业分类、职称制度改革工作。2020年全国经济职称系列增设知识产权专业后,全国已有11个省区市制定印发了知识产权专业职称评审标准,8个省区市建立了知识产权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积极落实国家职称制度改革举措,配合完成考试大纲、教材制修订等任务,指导各地扎实开展地方知识产权职称评审工作,促进知识产权人才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以人才规划实施为引领,加快培养知识产权急需人才,建设知识产权人才高地,高水平推进专业学位建设,实施知识产权职称制度,多措并举推动知识产权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谢谢大家。
梁心新:谢谢志成司长的介绍。接下来,请各位媒体朋友提问。提问时,请先通报一下所属媒体。
中国组织人事报记者提问
中国组织人事报记者:《知识产权人才“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人才高地。能否介绍一下支持三地知识产权人才高地建设的相关进展?
张志成:谢谢你的提问。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是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抓手。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印发《知识产权人才“十四五”规划》,实施知识产权人才高地重点人才项目,主动谋划在北京、上海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人才高地,并取得四方面初步成效。
一是顶层设计更加完善。每年召开全国知识产权系统人才工作会议,就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人才高地作出全面部署。组织开展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人才高地建设研究。北京、上海制定印发高水平知识产权人才高地建设的实施意见,广东将“建设知识产权国际人才集聚区和培养高地”写入省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
二是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更加健全。与清华大学合作,筹备建立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支持同济大学建设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新增知识产权一级交叉学科。在上海、广东设立6家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十四五”以来,在北京、上海、广东举办行政管理人员轮训和大数据、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人才培训130余期,培训超2万人次。
三是人才交流合作更加紧密。“十四五”以来,累计选派近300名干部赴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地挂职或实践锻炼。支持清华大学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签署“知识产权与创新政策”联合硕士项目备忘录。支持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举办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暑期学校。支持同济大学常态化举办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同济大学知识产权硕士项目、中国政府知识产权硕士项目等,累计招收来自法国、巴西等国家的342名学生。
四是人才职业发展渠道更加畅通。在国家经济职称系列中增设知识产权专业,职称专业单独设置,职称名称单独命名。北京、上海、广东深入实施知识产权职称制度改革,北京制定专门的知识产权职称评价标准,上海、广东建立知识产权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截至2023年,北京市执业专利代理师达到12128人,占全国的35.2% ;上海市吸引超过100名知识产权服务业人才落户;广东省累计引进、培养近万名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
伴随着人才高地建设,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知识产权工作也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3年底,三地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达到136.95件、50.2件、25.1件,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中,我国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4个,居全球第一,其中“深圳—香港—广州”、北京、“上海—苏州”集群分列第2、第4、第5位。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大力推进知识产权人才高地建设,引领带动全国各地建设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为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贡献知识产权力量。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提问
总台央视记者: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具体介绍一下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高端智库和特色智库等方面的建设情况?
张志成:谢谢你的提问。正如这位媒体朋友提到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知识产权工作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充分发挥智库作用,持续推进高端智库和特色智库专业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在高端智库建设方面,不断强化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引领示范作用。一是优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队伍结构。今年3月成立的第五届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由48名知名专家组成,其中两院院士9名。专家来自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版权、商业秘密、反垄断等知识产权各领域,新吸纳了一批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新领域新业态,以及芯片、高端制造、中医药等领域的专家。二是完善专家咨询委员会运行机制。制定印发年度工作计划,举办专家咨询委员会高级研讨班,围绕强化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健全知识产权政策制度、引领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入研讨、政策咨询等工作。刚才我就人才工作总体情况介绍时提到了智库的专家建言机制,该机制建立以来的短短两个月,已围绕标准必要专利政策、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等前沿热点、焦点问题形成多项专家建言。三是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十四五”以来,委员们累计参加各类知识产权工作700余项,涉及委员近1200人次,在知识产权法治保障、转化运用、公共服务、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文化传播等方面建言献策,全方位支撑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工作。
在特色智库建设方面,围绕专业化、特色化推动知识产权特色智库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专业型特色智库建设。突出领域、专业特点,组建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数据知识产权工作指导专家组、地理标志产品专家审查委员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专家库等特色智库,汇聚各领域专家超500人。各地也围绕高端装备、石油石化、陶瓷、技术转移、知识产权金融等领域,组建了一批知识产权特色智库。二是发挥特色智库的优势作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围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点问题、纲要规划实施监测等开展指导咨询工作,建设8家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十四五”以来,各研究基地共完成各类研究近百项,报送政策咨询专报多篇。数据知识产权工作指导专家组积极参与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制定的指导论证。地理标志产品专家审查委员会助力开展地理标志产品技术审查,“十四五”以来,新批准地理标志产品121个。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专家库为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海外维权指导服务,累计指导企业海外维权1600余次。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更好发挥高端智库和特色智库作用,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保障。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记者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记者:刚才介绍了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正在持续开展知识产权人才的培训工作。请具体介绍一下“十四五”以来开展的特色培训工作?
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刘剑答记者问
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 刘剑:谢谢你的提问。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是知识产权系统唯一的国家级培训机构。我们按照《知识产权人才“十四五”规划》要求,认真完成国家知识产权局部署的各项培训工作,同时根据自身职能,面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和涉外知识产权工作,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交流和相关宣传活动。
作为知识产权系统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重要指示论述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同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联合举办了党政领导干部知识产权专题培训班。“十四五”以来的近4年,累计培训了来自天津、广西、四川、新疆等省市的400余名厅处级干部。同时,我们将培训资源向中西部等地倾斜,在相关培训中适当增加了新疆、西藏以及河北崇礼、湖南桑植等定点帮扶地区的名额,支持当地干部培养。
作为知识产权业务教育培训的主要载体,我们大力开展知识产权专门人才培养。这4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举办了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知识产权金融、知识产权助力乡村振兴等系列培训班21期。此外,还在相关培训中增加了数字经济、专利开放许可及技术合同认定、商业秘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课程,累计培训学员近2000人次。
作为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我们持续深化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欧洲专利局等国际组织,及日韩等有关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机构的合作,积极开展和参与涉外知识产权培训,广泛开展知识产权民间交流。这4年,共组织各类涉外培训19期,培训国外学员837人次,积极分享中国知识产权的发展经验,有力宣传我国知识产权的工作成就。
作为中国知识产权远程教育的综合平台,我们为全社会提供各类知识产权公益培训。这4年,开展了面向社会公众、专业技术人员、高校及中小学等各类人群的知识产权普及和宣传培训,中国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的新增注册用户超过65.9万人,培训440万人次。同时,我们还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等国际组织深化培训合作,向国内公众提供这两个国际组织的中文远程教育课程。
下一步,培训中心将持续完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的满足新时代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需求,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作出新的贡献。谢谢。
科技日报记者提问
科技日报记者:北京正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离不开高水平的人才队伍。请问北京市在集聚知识产权人才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蔡鑫答记者问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 蔡鑫:谢谢你的提问。北京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就知识产权人才建设作指示、提要求。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党组认真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人才工作的具体要求,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目标,以首都高质量发展为统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从“强机制,长优势,促发展”三方面加强知识产权人才汇聚,持续推动北京高水平知识产权人才高地建设。
一是“强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制度保障。强化顶层制度设计,制定《关于加快建设北京高水平知识产权人才高地的实施意见(2023—2025)》,提出三方面12项任务,为首都知识产权人才工作构建顶层设计。如提出“培育国际化和新兴领域人才,带动知识产权新领域新业态发展”,为北京市知识产权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政策依据支撑;提出“在京优秀服务机构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知识产权部门中,选择高端人才,开展人才引进推荐”,为人才引进工作明确政策依据。丰富人才评价机制,制定《北京市知识产权专业职称评价办法》并开展知识产权专业高级职称评价工作,“十四五”以来,百名各领域知识产权人才取得了知识产权专业正高和副高级职称资格,办法制定实施进度和高级职称获评人数均属全国前列。
二是“长优势”,发挥首都资源比较优势。依托北京自贸区和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区(即“两区”)建设,与北京市人才局研究制定《北京市知识产权领域人才引进专项计划》,以知识产权服务业为突破口,从头部专利代理机构中遴选引进人才,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吸引聚集素质一流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发挥知识产权服务业优势,采取“高校+机构”模式,精选优秀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进驻3所高校,累计600余名高校学生接受了知识产权实务培训,强化学历教育阶段知识产权专业实务能力。
三是“促发展”,优化知识产权服务助力科创中心建设。与海外学人中心签订《海外人才知识产权服务合作协议》,对在京海外人才强化知识产权服务。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出台促进质押融资十项措施,2023年全市专利和商标质押金额105.18亿元。大力推动专利开放许可试点,截至2023年底,共发布开放许可试点专利4228件。建设光伏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推动成立我国首个量子计算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并发布专利池推动加快相关专利许可。成立国家实验室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专门出台国家实验室知识产权管理指引,推送68项知识产权服务事项清单。
下一步,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将紧密结合首都知识产权工作特点,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积极助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谢谢。
中国青年报记者提问
中国青年报记者:刚才介绍了2022年9月新设了知识产权硕士专业学位,请详细介绍一下专业学位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
张志成:谢谢你的提问。加强知识产权专业学位建设是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培养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的主动选择,也是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学科交叉优势的关键一招。2022年9月,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类别成功设置后,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加强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系统建设”列入重点工作,加快推进相关工作。
一是系统推进专业学位建设。2023年7月,全国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申长雨任教指委主任委员,秘书处设在同济大学。加强教指委自身建设,制定教指委章程、秘书处管理办法等制度。持续推进专业学位指导性文件编制,其中《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类别简介及其硕士学位基本要求》《硕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已于今年1月正式公布。目前正组织开展核心课程、学位论文基本要求、指导性培养方案等专题研究,建立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
二是以点带面推动高校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2023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成功增列知识产权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厦门大学提前开展招生工作,全国第一批知识产权专业硕士将于今年9月入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校持续推进专业学位授权点论证审核。其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础好的高校积极申报知识产权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今年新一轮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中有32所高校申报,未来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三是摸清摸实人才培养基础与需求。在北京大学等30余所高校开展专题调研,举办专题研讨班、研讨会17场,摸清高校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基础。与百余家企业和服务机构深入开展专题研讨,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为专业学位建设提供参考。
四是推进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加强与有关部委的沟通协调,研究构建专业学位与专利代理师、法律职业资格等的衔接机制,进一步畅通人才职业发展路径。
刚才我也提到,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人才86万人。根据占比科技人员4%的国际惯例测算,数量还远远不足,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缺口还比较大。今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结束后,将有新一批高校获批建设知识产权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并开展招生工作。欢迎有志投身于知识产权事业的广大青年及时关注,积极报考知识产权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系统建设,着力突破人才培养瓶颈,切实培养出一批高层次、复合性、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谢谢。
界面新闻记者提问
界面新闻记者:清华大学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重镇,在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做法?听说清华大学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签约联合培养硕士项目,目前进展如何?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周光权答记者问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周光权:谢谢你的提问。清华大学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是学校的统一部署,具体由法学院落实,所以我受校长李路明院士的委托出席这次发布会,回答提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当前国家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急需大批高层次的知识产权人才。清华大学积极回应国家和社会需求,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工作。经过长期探索,我们已经建立起相对比较完善的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在法学院设立了知识产权法学硕士项目和知识产权法学博士项目,就是说在知识产权法学方面,我们同时有硕士和博士项目。法学院在法律硕士项目中,已经开设了知识产权方向的法律硕士。目前正在向国务院学位办申请这一应用型的博士项目。这个项目如果获得批准,我们会设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博士,就是应用型的博士,培养一批跨学科、实务导向的国际化专业人才。当前清华的在校研究生中,专攻知识产权法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生大概有100人左右,每年毕业的硕士和博士30人左右。
在此基础上,清华大学还在努力创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探索设立“知识产权专业硕士项目”,我们把知识产权与理工、管理、经济等学科交叉,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更加具有实务导向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另一方面,我们积极提升人才培养工作的国际化水平。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指导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清华大学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2023年11月联合签署了协议,清华大学副校长姜培学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学院院长谢里夫·萨阿达拉共同出席签字仪式,在法学院新设“知识产权与创新政策”联合硕士项目。这是一个全英文教学的项目,面向全球招生,旨在培养具备全球视野、中国情怀的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招生名额30人左右。签约后,清华大学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就课程设置、教材选编、师资组织、教学安排以及学生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非常高效地沟通。今年就会面向全球招生,第一批学生在9月份入学。这个项目将汇集来自清华大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政府、法院、其他著名大学、跨国公司、律师事务所的一流师资,为国家和世界培养更多优秀的国际化知识产权人才。
当前,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在加快推进知识产权硕士专业学位建设工作,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在对北京市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做周密安排。刚才志成司长和蔡局长都做了很详尽的介绍,清华大学一定积极配合好国家知识产权局、北京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共同建设更多的知识产权项目与载体,就博士后工作站的建设、专业学位建设、高校师资培训、高端人才培训、国际交流、国际性期刊的创办等多方面开展合作,推动和引领知识产权学科发展。
在此,我也诚邀各界青年才俊报考清华大学的知识产权项目。清华大学也希望通过打造世界一流的知识产权教学和研究平台,为中国和世界的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作出贡献。谢谢。
梁心新:由于时间关系,提问就到这里。媒体朋友如果有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更多问询,可以会后联系我局新闻宣传相关部门。最后,我作一个发布会的预告。下个月我局将在国新办举办“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发布会,会上将介绍知识产权方面的工作成效并发布今年上半年知识产权有关数据,欢迎媒体朋友参加。大家如果有感兴趣的问题,也可提前与我们联系。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原标题:图文直播:国家知识产权局2024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
编辑:IPRdaily赵甄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注:原文链接:国知局:截至2023年底,知识产权人才规模增长至86万人|附图文实录(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人才。汇聚了来自于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长型科技企业的管理者及科技研发或知识产权负责人,还有来自政府、律师及代理事务所、研发或服务机构的全球近100万用户(国内70余万+海外近30万),2019年全年全网页面浏览量已经突破过亿次传播。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