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行业行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新能源汽车领域仍面临许多挑战,对新能源车企来说,这场远征还在继续。”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谭兆
“造车新势力,缺钱主旋律”,烧钱已成为造车企业的常态。
从2010年开始,我国有意识地通过补贴扶持新能源汽车。2015年中国变成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众多造车新秀异军突起,从传统汽车企业中突围而出,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知识产权纠纷也呈多发之态,商业秘密、专利纠纷频发。自动驾驶更逐渐成为知识产权纠纷案件重灾区,特斯拉、小鹏汽车、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企业都曾发生了自动驾驶专利纠纷案件。
而同样被称作“四小龙”之一的蔚来汽车和威马汽车,从2015年两家新能源车企初起步到2023年这8年间,蔚来与威马在相似的时间起步又拥有许多类似的经历,都曾大招科技人才,历经政策滑坡、陷入商业秘密风波等等事件。但如今,两家企业面临的境况却大不相同。
进军新能源:大招人才,专利研发初见成果
2015年,新能源的风刮遍了全中国,涌现出一大批初创公司。同时,国家大力补贴新能源汽车,也免除了创业的后顾之忧。这些公司,放弃燃油车路线,将电动化、自动驾驶作为卖点,统称为“造车新势力”。其中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和威马汽车,被称为造车新势力的代表“四小龙”。
2014年,曾在微软和百度等知名企业工作多年的李斌创立蔚来汽车。
2015年,曾在汽车领域耕耘多年,任职过全球最大汽车零件供应商之一的博格华纳、汽车企业吉利集团重要岗位的沈晖创立威马汽车。
进军新能源汽车后,二者都不约而同地大招高技术人才,将众多汽车工程师、汽车领域高管招致麾下,研发核心技术。
2015年至2017年间,李斌和秦力洪(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曾频繁往返美国硅谷、德国、英国等国家为研发团队“招兵买马”。沈晖出走吉利时曾带走一众人才,也招揽了众多汽车领域的高管。
2018年,我国宣布取消汽车制造行业的外资限制,尤其是新能源制造领域。新规发布1个月后,特斯拉即宣布在上海临港自由贸易区建设超级工厂。政策的不断加持,加上新能源车企自身的研发创新,我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开始涌现和蓬勃发展。
2018年,蔚来成为我国第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电动汽车企业。同样是2018年,威马汽车首款量产车型EX5上市后连续数月位列新势力单一车型销量冠军型。2020年,威马宣布完成D轮100亿元巨额融资,创造了中国汽车史上最大单笔融资金额。
据数据显示,2019年是蔚来汽车在中国地区公布专利数量最多的一年,1230件。其中发明专利540件,实用新型437件,外观设计253件。[1]
公开资料显示,截止2019年9月,威马汽车申请和获得的专利累计达到1157项,专利授权涵盖了设计、三电系统、电池管理、安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多个智能电动汽车相关核心技术领域。[2]
陷入低谷:”内忧外患”,商业秘密风波不容乐观
好景不长,2018年全球汽车销量下跌,2019年全球汽车市场销量继续下跌,而我国连续十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也在2019年大幅退坡,直至取消。
新能源车企也在风光过后迎来了“至暗时刻”。
威马:21亿天价赔偿商业秘密案件
2018年,势头强劲的威马汽车被吉利汽车因“侵害商业秘密”为由索要21亿天价赔偿,一度是国内索赔金额最高的知识产权纠纷,似乎也预示着威马汽车的新能源之路坎坷不平。
该案缘由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曾在2009年-2014年期间任职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从吉利汽车出走时带走众多吉利高管,并在一年后于2015年创办威马汽车。该案的拉锯战历时4年,后期威马败诉,被判赔吉利700万元,与21亿元的金额相差甚远。
但此后由于威马汽车存在的巨大的隐性赔偿款、销量下滑、经销商大面退网等等各种原因情况下,销量不断下滑。2021年,威马在交付的榜单上滑到了第五。相比于同行的狂飙,威马汽车似乎开始落下风。
威马汽车情况不容乐观,但知识产权纠纷也一直如同一座大山压在威马汽车身上。据威马汽车的招股书显示,在2021年底的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中,威马预留了6120万元预算,主要用于应对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纠纷、以及2022年底至2023年中期完成对涉及纠纷的技术方案或者专利的更换或淘汰。
创始人曾在汽车领域耕耘多年,对造车极具经验,威马汽车在开始是最被看好、最具潜力的势力,但如今销量连连下滑,在造车新势力中的座次表也需更改了。
蔚来:陷入商业秘密“泄密风波”
而蔚来汽车此时的情况也不容乐观,2019年,蔚来汽车股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大幅下跌,还面临了被退市的风险。这段时间也被称为蔚来汽车的“至暗时刻”。
除政策滑坡外,蔚来汽车其它地方开始频发问题,销量下滑、资金短缺、上海建厂意外中止等等系列事件让蔚来汽车陷入低谷,面临破产风险。2022年,蔚来汽车又因商业秘密“泄密风波”备受关注。
2022年12月,蔚来汽车被爆出其用户数据被不法人士获取,被勒索2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568万元)等额比特币,蔚来创始人李斌也在蔚来社区内发布道歉声明,证实了消息的真实性。
黑客表示蔚来不愿买断这部分数据,决定曝光蔚来相关数据。对此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李斌就此次黑客盗窃数据事件致歉并表示“会对此次事件给用户带来的损失承担责任”,并且不会与不法行为妥协。
图源:蔚来APP
烧钱研发,企业发展走向大不相同
技术对新能源车企来说至关重要,蔚来汽车与威马汽车也都对其十分重视。
威马:未持续投入研发,形成核心差异化优势
据威马汽车称,公司运营在许多方面极为依赖技术,一直大力投资于产品的自主技术研发。威马汽车在创办后的第二年即2017年开始建设自己的生产工厂。2019年,威马汽车还在美国硅谷设立了研发中心,进一步强化了其在智能驾驶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能力。
但着急建立生产线,抓住产能,在外界看来有些本末倒置。把钱拿去建厂、买生产资质,也导致威马资金负担过重,无法持续投入研发。据招股书数据显示,威马汽车2019年至2021年三年期间研发合计开支28.66亿元,而蔚来汽车三年研发开支合计115亿元。
威马汽车与蔚来汽车等“蔚小理”的研发投入差距差了一大截,“蔚小理”仅2021年的研发开支就超过威马汽车2019-2021年三年的研发总投入。
数据来源:招股书
图表整理:谭兆
此外,威马汽车此前与吉利汽车的知识产权纠纷还在继续,这也给威马汽车的生产线带来了一些影响。2022年9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下发一审判决书,认定威马EX5车型上的5个汽车零部件图纸相关信息均属于吉利,威马需赔偿吉利人民币700万元。一审判决要求威马全部停用。缺少零配件替代,对威马的新车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威马汽车的经营陷入困境,也曾3次冲击IPO进行“自救”。早在2018年,沈晖就公开表示,威马汽车将寻求海外上市的可能性。但无一例外,没有成功。
2023年10月10日,威马汽车发布预重整的告知函。从最开始的数百亿资金投入到如今的重组自救,威马汽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接受采访被问到威马哪一些关键节点存在判断失误时,坦言“威马的智能化,长期来看,并没有成为核心差异化优势。”[3]
蔚来:创新商业化模式,换电专利技术功不可没
除了等待白衣骑士投资、政策补贴等等外部因素外,蔚来汽车开始了对电池技术的研发。动力电池技术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电池自研所需的资金投入巨大,稍不小心就会烧断资金链。但电池成本也关乎着新能源车企的利润,蔚来汽车也无可避免开始其电池自研之路。
早在2021年,蔚来就开始组建电池研发团队。2022年5月,蔚来汽车宣布拟投资2亿元租赁厂房用于建设电芯研发实验室和试制线,为后续电池的规模化发展做探索。此后,蔚来汽车继续与宁德时代、辉能科技、北京卫蓝等电池厂商深度合作,共同研发设计高性能动力电池。
2023年9月21日,在蔚来汽车举行的2023创新科技日上蔚来汽车公布了自研的第一款芯片产品——激光雷达主控芯片“杨戬”正式亮相,这颗芯片不仅提升车辆的性能也可以降低成本。截至目前,蔚来已经在全球6个国家的13个城市组建了1.1万名研发人员的团队,在全球获得和申请的专利达到了7300项。
蔚来汽车也在品牌核心差异化作出一些新的尝试,如“车电分离、电池租用、可充可换、梯次利用”创新商业化模式,NIO Power作为这一商业模式下的三大业务之一,目前已获得+在申请专利数超 1400 项,成为蔚来汽车强大体系竞争力必不可少的一环。
2023年11月29日,就在长安汽车宣布与蔚来合作换电仅一周后,吉利控股与蔚来签署了换电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换电电池标准、换电技术、换电服务网络建设及运营、换电车型研发及定制、电池资产管理及运营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蔚来汽车的换电专利技术功不可没,据财报数据显示,最近4个季度,蔚来的研发投入维持在每个季度30亿元人民币左右,在营收占比达20%。李斌表示,蔚来将保持每季度30亿元左右的研发投入,在研发领域,将在此次公布的12项关键技术领域中继续深入。[4]
同为电车“四小龙”的威马汽车与蔚来汽车,一个预重整避免破产,一个自研出第一款激光雷达主控芯片。两者似乎走上了道路的两端,但也许两者都会在下一次再迎来各自的新高度。
市场涌动:自动驾驶成知识产权纠纷案高发地
蔚来汽车与威马汽车的走向虽然各不相同,但是专利技术却是行业之间默认的重中之重。
从技术研发方面看,不同的企业在技术研发的方向上投入精力不同。比亚迪多年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投入也在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体系,其研发的刀片电池是其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代表。
苹果公司的投资重点主要在电动汽车电池包的技术研发,它采用更高效的电池技术,使电池同步到其它组件(如电机),以提高能量利用率而受到关注。特斯拉正在研发“自动驾驶”的技术,实现了汽车与道路“互联”,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同时也有利于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不仅仅是特斯拉在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因智能化作为新能源汽车当下的主要竞争点之一,自动驾驶也被众多新能源车企特别时国内外造车新势力作为形成差异化优势的卖点。
在高速领航领域,2020年底以来,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先后推出各自的辅助导航驾驶功能NOP、NGP和NOA;在市区导航领域,2021年以来,小鹏汽车推出城市NGP功能,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也拟推出市区导航辅助驾驶功能NAD和NOA。2023年9月,华为发布的问界新M7在智能驾驶领域更是实现“遥遥领先”的突破,搭载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
虽然自动驾驶被众多新能源车企当作一个重要卖点,但人才极度短缺,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导致造车新势力疯狂“挖角”,自动驾驶也逐渐成为专利纠纷、商业秘密纠纷案件的高发地,而在相关诉讼里,重大知识产权案件总是有关于核心人员的流动。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7年到2023年,自动驾驶领域共发生12起知识产权类侵权纠纷,当事人包括特斯拉、百度、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禾赛科技等公司,主要案由是商业秘密和专利侵权,纠纷点主要集中在激光雷达和源代码两个领域。
图表整理:谭兆
小鹏汽车更是曾三次在自动驾驶专利技术方面陷入商业秘密泥潭纠纷,针对上述案件,小鹏汽车也多次对员工涉商业机密案件作出声明,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保持关注,配合相关工作。
目前,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爆发式增长的状态,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竞争也愈发白热化。而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知识产权诉讼也愈发热火朝天。
新能源汽车领域仍面临许多挑战,对新能源车企来说,这场远征还在继续。
注释:
[1].换电是亲儿子、自动驾驶刚起步…在蔚来3184条专利里,我们看到了这些.36氪的朋友们.https://36kr.com/p/1174067049562372
[2].威马汽车人工智能领域专利数突破百项.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3202736/fa825xQKQCLhccG0aPCgET8g73ioPPfyhUxSiZ1m5foZ9OYAYrtjuSLIFzfAvfrCCA_iiLF1RdFUK1GQ2YXIKmV53hfwuvnGTjSN-XLeJtIdDsq911yaE_s
[3].沈晖反思威马困境:融资是我的短板,产品亮点不突出.中国企业家杂志.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9144963300642764&wfr=spider&for=pc
[4].三季度销量创新高背后,蔚来的技术进击.新京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8623411520117301&wfr=spider&for=pc
(原标题:高光、低谷、专利泥潭,蔚来与威马的这8年)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谭兆
编辑:IPRdaily辛夷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注:原文链接:高光、低谷、专利泥潭,蔚来与威马的这8年(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人才。汇聚了来自于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长型科技企业的管理者及科技研发或知识产权负责人,还有来自政府、律师及代理事务所、研发或服务机构的全球近100万用户(国内70余万+海外近30万),2019年全年全网页面浏览量已经突破过亿次传播。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