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行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中国锂电池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韦吕
在新能源行业高速发展和锂电池技术不断突破的风口下,企业之间的知识产权战争不断升级、日益激烈。近期,市场上多家锂电池企业的专利战频频出现。今年遭到国内锂电隔膜恩捷股份发起两轮涉案2.8亿的专利诉讼后,金力股份的IPO在九月下旬折戟科创板。10月份,隔膜领域的中兴新材科创板IPO也相继终止。
当前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中呈现中日韩三分天下的局面,中国、日本、韩国三国占据了超过90%的市场份额。近年来,欧美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及电池产业,也在积极吸引中日韩三国的电池厂到其本土进行投产,但同时为保护其本土电池产业,欧美也纷纷制定保护和扶持政策,对包括我国企业在内的亚洲企业的欧美市场或在欧美建厂都带来一定的影响。在全球电池领域新一轮的竞争下,动力电池产业或会面临重新布局[1]。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锂电池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是全球化和技术创新带来更广阔的市场,一方面是面对国外的专利围墙、诉讼及激烈的商业竞争。
行业发展的正反两面
双碳目标驱动下,全球新能源市场增长潜力大,国内外电池企业不断发布大规模的产能扩张计划,部分车企自建部分电池产能。今年9月,天齐锂业公告称,与吉利控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上游资源、核心材料、锂电技术研究、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软件技术开发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蔚来正筹备与动力电池公司蜂巢能源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大圆柱电池。去年,亿纬锂能子公司亿纬动力与大运汽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大运汽车将在远航品牌车型上装配亿纬动力46系列大圆柱电池,并在新能源商用车与亿纬动力全面开展合作。此外,比亚迪、广汽、长城、特斯拉等国内外的车企也在自研锂电池技术。
长远来看,车企与锂电池企业加深合作有利于各自发挥技术优势,整合资源,共同推动锂电池技术的发展。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新能源的发展使汽车行业和锂电池行业的竞争日渐加剧,业内厂商不甘落后的展开动力电池研发、生产的合作。
企业出海面临“专利围墙”
如今,国内锂电池市场逐渐饱和,而国外新能源汽车普及率还不高,对于动力电池企业而言,海外市场预计有数倍增长空间,锂电池企业正不断冲击海外市场,加速产业全球化。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锂电池产量同比增长超43%;全行业营收达6000亿元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69%。据悉,上半年出口的锂电池中大部分为动力电池。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7月,已有包括宁德时代、蜂巢能源、国轩高科、远景动力、亿纬锂能、欣旺达、中创新航等十余家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公布了海外投资计划。[2]且宁德时代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海外收入达到671.69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海外营收的九成。
目前,国内企业的海外布局主要面向欧美日韩地区。不过,我国锂电产业起步相对较晚,除了负极外,其他材料的专利布局都或多或少落后于欧美日韩企业。由于欧美日韩等企业利用自身技术先发的优势,堆砌了锂电池核心专利的高墙,且外企申请的多是基础性专利,也是国内企业在研发、生产过程中难以绕开的专利。正极材料方面,美国3M公司和加拿大魁北克水力一直垄断着三元和LFP的专利;电解液、隔膜则被日本企业抢先注册了基础专利[3][4]。
全球诉讼危机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开拓,企业不断扩大产品种类以应对市场竞争,在这场关乎企业生死存亡命运的赛跑中,知识产权在锂电池全球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如上述所说的,国外技术先发企业筑起的专利围墙不仅拦截了国内企业专利技术路线的扩展,更会给企业带来专利诉讼危机。
现今,国内锂电池企业之间的专利诉讼已经热火朝天。在全球产业链中,随着中国锂电池企业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开拓,一些头部锂电池企业已经受到了国外锂电池企业的专利挑战。正如被业内所熟悉的,美国锂电隔膜巨头Celgard、比利时Umicore、日本旭化成、日本MAXELL、韩国LG、国内的宁德时代和珠海冠宇、容百科技、星源材质等企业各自在不同国家和战场进行了专利战。产业在进入红海后,企业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在技术的革新和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国内外企业的全球诉讼不可避免。
锂电池已入专利战深巷
特别是今年以来,国内锂电池行业专利纠纷集中爆发。先是国内动力电池厂商珠海冠宇继续对阵ATL,后正极材料、锂电隔膜及电解液领域企业的专利诉讼、技术秘密不断对碰。针对锂电池愈加频繁的专利诉讼,业内人指出,锂电池知识产权纠纷已全链条爆发。
动力电池厂商身处专利战漩涡中心
随着新能源汽车这两年的爆发式增长,专利诉讼、技术秘密纠纷、不正当竞争等成为锂电池厂商进行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的一种重要表现。身处锂电池产业链“中心”的动力电池和消费电池厂商更是逃不开这场行业竞争带来的“漩涡”。
企业的专利战争映射着行业市场竞争的激烈。如上述LG与SKI两家巨头一战的缘由之一,是由于2018年SKI击败了LG成为大众汽车集团在美国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与大众达成了一项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协议。业内认为德国VARTA与亿纬锂能持续多年的专利战,是VARTA为了打击亿纬锂能在美国的销售量和市场而展开。
而国内动力电池厂商的知产诉讼也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与塔菲尔、力信能源、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国内锂电头部厂商不断发生了知识产权纠纷。此外,科技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受到专利狙击将对上市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塔菲尔因与宁德时代的专利纠纷最后终止了上市进程[5]。
另一方面,国内消费电池领域也频频受到国外企业的专利挑战,如珠海冠宇也在IPO期间遭受了日立Maxell的专利诉讼,不过最终双方达成了和解。不过,如今珠海冠宇与ATL从2021年来在中美欧的多起专利纠纷仍持续不断。
锂电池上游材料专利诉讼热火朝天
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作为锂电池的四大核心材料,近年来相关企业已与国内外企业在技术和专利上起了摩擦。
目前,国内知名企业在锂电池上游遭遇的专利诉讼大多发生在正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领域。如在正极材料领域比利企业UMICORE相继对当升科技、容百科技等企业发起专利诉讼,不过UMICORE大多以失败告终。
隔膜领域如星源材质对阵美国企业Celgard(已被日本隔膜巨头旭化成收购)和国内的中兴新材。今年,国内的恩捷股份又对上金力股份,而不知是否因为巨额诉讼给金力股份造成一定压力,近日其在科创板的IPO戛然而止。
电解液领域,“宁王”产品在欧洲被日企MU Ionic指控侵犯电解液相关专利,而国内电解液龙头天赐材料也向金石资源发起关于侵害技术秘密的诉讼。
随着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崛起和海外市场的开拓,锂电池的知识产权诉讼正在蔓延至各个细分领域。处在锂电池产业链中游的锂电厂商愈加胶着的专利大战往往会波及下游的电动汽车厂商及消费行业等相关应用企业。同时,上游锂电材料领域的专利和技术之争也逐渐激烈。
群雄逐鹿谁掌乾坤?
如今,磷酸铁锂的基础专利在2017年过了保护期,其余的碳包覆和碳热还原专利于2022年到期,现下国内磷酸铁锂海外发展之路会顺畅很多[6]。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东风中顺势而上,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如何突破技术封锁、专利诉讼、行业挑战等桎梏值得期待和探讨。
不惧挑战,积极应诉
尽管锂电池的专利战火已经熊熊燃烧,但可以预示,在低碳经济发展和新能源汽车腾飞的风口上,未来行业的知识产权纠纷或会更加急剧。目前的多数专利战已经以和解的形式得到解决,国内也有了不少已判赔的案例。如LG与SKI、Maxell 和珠海冠宇、宁德时代与蜂巢能源等场业内专利战最终以和解结束,宁德时代也曾在与塔菲尔的诉讼中得到近2300万的判赔。在与ATL一战中,珠海冠宇一审被判赔金额已达8000余万,不过随着相关专利的无效及相关方提起的上诉,或会使判赔金额和双方战局有所改变。
但更多的似乎是业内的知识产权纠纷面临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局势,像今年隔膜领域的星源材质刚与中兴新材在技术秘密侵权中对簿公堂,不久后恩捷股份与金力股份又两度发生专利战,紧接着电解液领域的天赐材料就起诉国内萤石行业老大金石资源。
不过,经过一轮轮的市场竞争和技术角逐,企业已经在专利战的淬炼中成长,越来越多市场能从众多案例中吸取维权及诉讼应对方式的经验。面对市场中防不胜防的知识产权纠纷,积极在法院中起诉或应诉成为企业直面挑战的反击方式。星源材质在面对Celgard发起的诉讼时,同样在中国对Celgard提起侵权诉讼,并在交战中占据了上风。亿纬锂能也在对战VARTA的过程中不甘示弱,除了与对方相互专利无效外,也对对方提起了专利诉讼。
通过授权许可,绕过行业基础性专利
当前,专利许可成为许多企业进行行业合作以及和解条件的一种重要方式。尽管企业可能需要支付大笔专利许可费用,但在错失先发优势和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国内锂电池企业可以专利授权及交叉许可的方式来解决现有的诉或绕过其他国家在锂电池领域的基础性专利。
如今,业内已有不少企业通过授权的方式来打破行业先发者形成的“专利围墙”。如天赐材料曾通过技术许可方式引进了美国Dr. Novis Smith的六氟磷酸锂制造技术,建成了300吨/年的产线,解决了核心原料依赖外购的风险;德方纳米在2019年拿到瑞士公司LiFePO4+C LICENSING AG磷酸铁锂碳包覆技术及其制作工艺授权,为产品远洋海外铺平道路;隔膜大王恩捷股份也与日本帝人协定将后者持有的PVDF系溶剂型涂布材料组成相关专利,以及相分离法涂布生产工艺相关专利,独家授权给恩捷使用。[7]
加大研发和创新,增强产品质量和性能
面对新的挑战,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大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力度,提高锂电池产品的环保性及其性能。同时,企业要加强对海外的投资与海外客户的合作,以扩大国际市场规模和巩固市场地位。
今年4月,中创新航发布了“顶流” 圆柱电池,其2022年年报就曾介绍,“顶流” 圆柱电池基于中创新航One-Stop极简设计的又一次创新,通过自研结构创新与化学体系创新而成,教与传统圆柱电池实现了电池性能的大幅提升。珠海冠宇也加大了动力电池的研发和布局,其在2023年半年报中透露,其固态金属锂电池技术料制备出了能量密度高达 350Wh/kg的固态电池样品并具备了良好的安全性能及循环寿命,而珠海冠宇的动力电池电解液技术已导入量产。
关注国际市场动态,增强出海合规性
着眼当下,中国企业出海已经遇到新壁垒。今年8月17日,欧盟电池新法规《电池与废电池法规》正式生效。根据这部法规,从2024年7月起,动力电池以及工业电池必须申报产品碳足迹。同时自2027年起动力电池出口到欧洲必须持有符合要求的“电池护照”,记录电池制造商、材料成分、可回收物、碳足迹、供应链等信息。有分析认为,这将对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向欧洲出口产生重大影响[8]。
国内外的系列举措,对企业在法律法规、安全、标准、质量、环境、信息等方面的合规提出了更高要求。据悉,亿纬锂能设立了涉外合规团队,管理其总部及全球子公司的涉外法律工作及境外投资项目支持,参与跨专业、跨领域项目(如GDPR合规项目)等。宁德时代合规管理部门结合法律法规、业务模式、外部环境等开展风险识别和评估,确定自身合规义务及下一步行动措施。在出海中,国内企业基本都设立了管理合规实务的法务团队,但在海外市场环境对电池企业生产经营标准愈发严苛的形势下,企业应当进一步加强涉外合规的管理和风险防范。
发展其他化学体系电池,实现换道超车
如今,锂电池的应用是动力电池市场的主流。曾经,欧美日韩企业利用技术先发优势,堆砌起锂离子电池核心专利高墙,这为中国企业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要在未来发展中掌握行业话语权,除了要持续加强对锂电池的研究外,还需要对早早对前瞻性技术进行布局,做好其他化学体系电池及其材料创新,抢先注册专利。
如在钠离子电池领域的研究起源虽很早,但由于材料结构不稳定成为其迟迟难以商用的瓶颈。目前,在钠离子电池方面的研究上,中国和日韩欧美企业正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条弯道超车的路径。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报道称,在各国重点关注的钠离子电池领域,中国取得的专利数量远远超过美国等西方国家。截至2022年12月,该领域的有效专利总计为9862项,其中5486项来自中国,中国的中国科学院和宁德时代等七家机构跻身前十。不过,虽然日本、美国在总体专利数量上落后,但仍有一些技术优势。比如,日本在有望用于纯电动汽车的“氟化物离子电池”相关专利的综合评价中位居首位。美国则在“镁离子电池”项目上排名第一。[9][10]而除了钠离子电池,还有钾离子电池、锂硫电池、固态电池等等不同电化学体系的电池,在全球新旧能源体系交替过程中,这些电池的使用场景和潜力都无穷大。[11]全球动力电池的未来,或将在新一轮的技术角逐中洗牌。
注释:
[1]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中国、日本、韩国电池技术和产业发展战略态势分析.
http://mm.chinapower.com.cn/zx/jzqb/20230315/192517.html
[2]证券时报.“卷”向世界!多家A股电池巨头出海,要拿下奔驰、宝马“大本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4618623255506646&wfr=spider&for=pc
[3][6][7][11]澎湃新闻.锂电专利战争:欧美、日韩围剿,中国换道超车.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4028725
[4]中国呢能源网.重磅!锂电龙头企业遭2.52亿专利索赔.
https://www.smelz.com.cn/detail-38770.html
[5]中国能源网.动力电池企业扎堆上市,为啥都赶在这个时候?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4173921926634718&wfr=spider&for=pc
[8]国际商报.居安思危,中国电池企业仍需苦练内功.
http://www.cinic.org.cn/xw/cjyj/1471720.html
[9]工信头条.中国走在钠离子电池研发应用前沿.
https://mp.weixin.qq.com/s/AkTaCc99i9PSSv0NCecQ4w
[10]电子工程专辑.中国钠离子电池专利技术领先世界.
https://mp.weixin.qq.com/s/sUsTzr3soNcPMqnO7qbl3A
(原标题:专利战火连天,锂电池斗场的“阴谋”与“阳谋”)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韦吕
编辑:IPRdaily辛夷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注:原文链接:专利战火连天,锂电池斗场的“阴谋”与“阳谋”(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人才。汇聚了来自于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长型科技企业的管理者及科技研发或知识产权负责人,还有来自政府、律师及代理事务所、研发或服务机构的全球近100万用户(国内70余万+海外近30万),2019年全年全网页面浏览量已经突破过亿次传播。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IP洞察》|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计算机行业位居前列;复兴号、北斗卫星、C919大飞机等产品入选中国科创名片
#晨报#中国多举措回应外资知识产权诉求,促进更大规模利用外资;外媒: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数,中国比美“多近80%”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