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中兴通讯,在全球范围内针对美国专利运营公司维睿格基础设施公司(Vringo)发起大规模诉讼行动,对维睿格拥有的相关专利提出无效诉讼。根据中国专利复审委发布的信息,目前已有30余件专利的无效申请被受理。除中国外,中兴通讯在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针对维睿格的专利无效诉讼也被受理或在审理中。
宋嵩 绘
除了在全球发起专利无效诉讼,中兴通讯也向欧盟委员会提起反垄断调查申请,要求对维睿格及其关联公司在欧洲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进行调查。
“我们别无选择。发起如此强硬的反击,并非我们初衷。”中兴通讯相关负责人表示。
反击“专利流氓”的打压与胁迫,维护“公平、合理、无歧视”的专利许可原则
美国维睿格是一家典型的专利经营公司。它代表了一类商业模式,即通过投资买来一部分专利,利用这些专利向实体企业要求高额的专利许可费用。这种公司在全球并非独此一家。
去年12月至今,中兴连续赢得4起美国337调查的终裁胜诉,而3名原告都是专利运营公司,其中的交互数字技术公司(InterDigital)更被称为专利运营公司中的大鳄,曾两次对中兴通讯申请337调查。
新的趋势是,专利经营公司中所谓“专利流氓”的出现,打破了以往各大厂商和专利拥有者之间的平衡。这种专利运营公司从个人和破产公司手中低价购买专利,伺机对一些从事实体行业的企业发动专利侵权诉讼,以获得巨额赔偿。
据了解,自2012年维睿格收购诺基亚相关专利后,为了促成购买的专利尽快变现,维睿格迅速发起对中兴通讯的诉讼。两年来双方展开多次谈判,但维睿格一直坚持其明显不合理的高昂许可费,并持续在多国对中兴通讯发起诉讼。
业内人士认为,基于通信市场的公平竞争,维睿格有义务将拥有的标准必要专利,按国际通信标准组织制定的“公平、合理、无歧视”的原则(“FRAND原则”)进行对外许可。但目前维睿格的行为已经涉嫌违反这个原则,也涉嫌违反中国、美国及欧盟等国家的反垄断法律。
中兴通讯副总裁、首席法务官郭小明介绍,中兴通讯尊重其他厂商的合理专利诉求,并一直谋求以交叉授权、一揽子协议等方式解决业内的知识产权争端,目前已与高通、西门子、爱立信、微软等公司达成广泛共识,签署了数十份全球知识产权交叉许可协议。同时,中兴在2011、2012年国际专利申请量蝉联全球第一,2013年为全球第二,也有信心迎接各种形式的专利挑战。
“我们会积极应诉,并采取法律所允许的各种途径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维睿格回归合理、理性的状态,通过谈判的方式来解决双方间的知识产权争议。”中兴通讯全球知识产权总监沈剑锋说。
行业人士分析,中兴通讯很可能只是维睿格对中国公司一系列攻击的开始。目前像中兴、华为这样市场遍布全球的中国通信企业其实并不多,但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如联想、小米等走出去,将可能遭受到类似专利手段的打压和榨取。
没有强大的知识产权实力,就没有进入发达国家的门票。没有知识产权的积累,未来知识产权的成本会很高
目前,包括通信设备和智能手机制造企业在内的中国高科技企业,在海外遭遇专利战并不罕见。特别是在已经全球化的通信和互联网行业,知识产权的竞争是产品取胜和占据市场的关键。
“知识产权是高科技企业竞争的利器,特别是对一家进入全球市场的跨国公司来说,你没有强大的知识产权实力,就没有进入欧美发达国家的门票,即使进去以后也会被打回来。”郭小明说,同时,如果没有知识产权的积累,未来知识产权的成本会很高,需要向其他厂商交付高昂的许可费。可以说,知识产权是高科技企业竞争的重要基础。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欧美市场,通信行业的知识产权诉讼都是重灾区。早期的通信技术专利成为标准后,被少数公司掌握,如3G时代CDMA技术主要被美国高通公司掌握。随着3G、4G的发展,新技术和新标准出现,基本专利不再被少数几家权利主体掌握,而是分散在几十家甚至是上百家的企业手中。比如像中兴、华为这样的中国企业在4G时代强大起来后,也开始在专利上有了重要话语权。因此,标准的复杂性和权利主体的分散使得一个产品可能包含上千项专利技术,从而导致了目前通信领域专利诉讼最为频仍。
专利是中国通信行业不少企业的软肋。以手机行业为例,微软一直拥有大量的专利,虽然安卓系统是免费使用,但是系统中使用了大量微软的专利,安卓手机厂商依然需要支付专利许可费用。据了解,目前,微软已向安卓制造企业以智能手机每台约5美元、平板电脑约10美元的价格征收专利许可费。中国的手机制造企业认为这一费用过高,而在手机芯片龙头公司美国高通2013年营业收入中,来自中国市场的营业收入占了49%。
有专家认为,目前,我国自有品牌手机普遍利润较低,在3%之内。“一部智能手机中,各种专利费用已占到出厂价的约8%—10%。”这对于本身就已是微利的中国手机厂商来说压力不小。“专利流氓”公司的出现更加剧了这种压力。
从全球趋势看,专利经营公司并不从事任何实业,也不属于某个实体产业,但现在这种知识产权的经营已经对实体产业的创新和发展造成了实质性影响,包括美国、欧盟在内的很多国家和地区已开始通过推动行政执法和司法审查来减少这种影响。
郭小明说,即使是中兴这样具有强大专利实力的公司,由于专利运营公司不生产具体产品,无法在市场上与其直接交锋。应对不理性的“专利流氓”,中国企业要大胆运用法律手段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企业必须加大知识产权的积累,学习、熟悉、运用知识产权规则保护自己
尽管中国企业在通讯领域进步迅速,积累的知识产权也发生了量变到质变的变化——2G时代专利很少,3G时代迎头赶上,4G时代核心基本专利以及有商业价值的专利数量都已在全球第一阵营,像中兴通讯的4G LTE基本专利占到全球的13%,这个数字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但专利许可费用未来几年仍将是中国通信企业的巨大负担。以之前酷派、小米等中国手机厂商担心的微软、诺基亚合并事件为例,诺基亚拥有智能手机通信相关的标准必要专利和非标准必要专利数千件,且全球20%没有跟诺基亚签署专利许可协议的相关公司基本集中在中国。
离开手机业务后,诺基亚已无需和其他厂商交叉授权,成为全球领先的纯粹专利拥有公司。一家不再生产手机的企业却拥有大量的手机及通信专利,如果通过单方面提高专利许可费来增加营收,将进一步打破之前企业间专利交叉许可的专利平衡,势必引起行业巨变。
郭小明认为,不管是走向海外,还是本土发展,中国企业必须练好内功,加大知识产权的积累。同时,也必须学习、熟悉知识产权规则,并能够自由运用规则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是说一碰到问题,就一味去躲避。采取鸵鸟战术,不根据企业实际风险评估,对专利诉讼不主动去应诉,可能导致市场的禁入。
业内人士建议,面对新型专利滥用模式,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反垄断执法力度,维护创新环境及消费者利益。近几年国家发改委发起了与专利相关的一系列反垄断调查,调查和处罚措施恰当有力,维护了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特别是促使专利许可市场恢复竞争秩序。
对于新型专利运营公司,尤其是那些目标主要针对中国企业的所谓“专利流氓”,更应引起反垄断执法机构的重视。新型专利运营公司在国际上属于新生事物,其中所涉及的知识产权法和反垄断法的交叉适用,对世界范围内的反垄断执法来说也是一个新命题,值得有关部门予以关注,做好应对,以维护中国专利许可市场的公平竞争,也可为全球范围内的相关案例提供体现专业水平的经验。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整理:iprdaily 周海峰 网站:http://www.iprdaily.cn/
IPRdaily的个人微信号终于开通了,大家久等了! 各位D友可添加“IPRdaily”的个人微信号: iprdaily2014(验证申请中请说明具体供职机构和姓名),关注小D可获更多的实务干货分享,定期私密线下活动,咖啡馆畅饮机会,更有机会加入细分专业,接地气的知识产权圈实务交流群。
“IPRdaily”是全球视野的知识产权科技媒体,由一群长期从事知识产权服务的信徒建立,我们中有资深媒体人,有投资者,有观察者,有代理人,有律师、有IPR风险控制专家,还有创业者。我们将客观敏锐地记录、述评、传播、分享知识产权行业的每一天。
微信订阅号: “IPRdaily” IPRdaily|读懂知识产权&未来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