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被誉为“十年一遇”的重大科技产品,虽然受到科技发烧友、资本市场的认可,但是在不少投资机构、业界专家看来,资本正在进行“圈地运动”,市场还不成熟,“杀手级”的产品远未出现。
谷歌眼镜、三星腕表、富士通智能拐杖……说起智能可穿戴设备,不少人都能说出一两样来。2014年被业界誉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爆发年”,据百度指数监测,可穿戴设备的报道数从2013年1月的日均8篇急速上升到2014年1月的日均500余篇,已经成为与P2P金融、智能家居等并列的互联网最火热的概念之一。
这种具备数据采集、交互、处理等能力的便携式设备自然引起了各方资本的逐鹿。资本实验室全球风险投资数据库显示,2013年可穿戴技术领域完成投资交易64笔,披露投资额5.6亿美元。全球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报告显示,预计到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83亿美元,出货量达到1.34亿台,未来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71%。
这一被誉为“十年一遇”的重大科技产品,虽然受到科技发烧友、资本市场的认可,但是在不少投资机构、业界专家看来,资本正在进行“圈地运动”,市场还不成熟,“杀手级”的产品远未出现。
为了“钱”途资本、企业一哄而上
有“钱”途的科技创新产品向来是资本追逐的对象。面对智能手机竞争日趋白热化,智能可穿戴设备已然成为新的竞争目标。“可穿戴设备应成为业界公认的智能终端重要发展方向,自2013年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带动调研机构对市场规模的预期一致向好。随着谷歌、三星和苹果等科技巨头相继投入巨资开发可穿戴设备产品,该领域市场正在快速升温。”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耿怡博士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14年3月,IT产业四大领头羊公司,英特尔、谷歌、Facebook和微软均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发力。英特尔投资可穿戴健康跟踪设备制造商BasisScience,收购金额1亿美元左右,其主要产品是Basis品牌腕带,这一腕带可以记录心律、排汗量、运动和睡眠情况。Facebook以2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虚拟实境眼镜制造商OculusVR公司,这是Facebook首次收购硬件制造商,此举被业界认为是Facebook抢夺穿戴式设备入口位置的重要举措;谷歌选择的合作方是意大利知名眼镜制造商xotticaGroup。这被认为是进一步完善谷歌眼镜而进行的又一次布局;而微软则延续了自己重视企业客户的战略,从主要服务于军队和政府机构的美国可穿戴设备开发商Osterhout设计集团(ODG)购得一批资产和专利,价值1.5亿美元,而这些资产和专利与可穿戴设备有关。
面对热闹的资本市场,企业自然也不甘落后,纷纷瞄准智能可穿戴设备,大有“一哄而上”的架势。自谷歌发布谷歌眼镜,将智能可穿戴设备带入公众的视野后,苹果、三星等国外巨头,华为、联想、小米、百度等国内企业纷纷布局可穿戴产品。
“然而,可穿戴设备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产品以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和智能手环为主,当前产品同质化水平高,与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相比应用服务少,竞争优势尚不显著,消费者认可度亟待提升。”在耿怡看来。走访了可穿戴设备委员会、北高智、SEMI等诸多机构和相关企业后,耿怡和同事们还专门撰写了主题为“可穿戴设备发展状况与展望”的研究报告。
智能可穿戴设备目前的功能太过原始
可穿戴设备并非新鲜事物。20世纪50年代就有穿戴式计算机的幻想,直到70年代,“穿戴式计算机之父”、多伦多大学的SteveMann教授发明了真正意义上的穿戴式计算机——头戴式录像设备,它采用Apple-Ⅱ6502芯片,与一个在头盔上的1.5英寸显像管连接,整个系统由铅酸电池供电,可以在运动状态下记录影像。随着集成电路工艺的不断提升,可穿戴设备越来越摆脱笨重计算机装置的形象,更加小巧贴身,向着精确、可靠、耐用、省电等方向发展。随着智能操作系统的加入,2012年诞生的新一代产品也进入了“智能机”时代,用户自行定义设备功能和程序,有的设备还整合了无线通信模块、多媒体芯片、导航仪等硬件,功能的多样化大大加速了市场化进程及其繁荣。
“可穿戴式设备解放了用户的双手,一些功能的设置也确实能让用户的生活更为方便。但是目前的可穿戴设备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仍处于噱头有余,实用性不足的尴尬境地,功能太过原始。”耿怡告诉记者。她以市场上的智能手表为例,“它们的主要功能大多是实现一些跑步计算、导航、遥控拍照等服务,事实上这些应用服务在智能手机上都已经能够实现。导致智能手表最后的归宿都是抽屉。”
英国市场研究公司CCSInsight对1500名智能手机用户进行的调查显示,在拥有智能手表(或健身追踪器)的用户中,有40%已经停止使用该设备,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实用性。
除了功能的弊病,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外观设计、价格定位模糊、安全隐私存在风险等也被认为是阻碍其快速发展的因素。根据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的研究,大多数消费者认为除了运动腕表价格处于合理区间外,智能手表和眼镜的价格都偏高,因为价格原因,72%的消费者选择对可穿戴设备处于观望态度。“价格定位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可穿戴设备属于创新型产品,大都产量有限,大规模生产才有利于控制成本;二是可穿戴产品定位不准确。手表、眼镜等物品是个性身份的展现,对中高端客户而言,虽然价格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但是同质化产品难以彰显个性,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偏高的价格又阻碍了产品推广。”耿怡说。
业界热盼“杀手级”产品的出现
面对资本和企业的狂热,业界都在期待一款“杀手级”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出现。在耿怡看来,“这款杀手级的产品,必须具备独特的功能,有不可替代性,是大多数用户都需要的。”
耿怡和她的同事在报告中提到,智能可穿戴设备未来的发展有赖于技术的提高,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智能传感器是可穿戴设备实现核心功能必不可少的,未来智能传感技术将向微型化、集成化和系统化发展,能够执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存储,还能够进行逻辑推断和结论判断,具有自诊断和自校准功能。”耿怡说。
目前,可穿戴设备采用的智能交互技术如多点触控、语音识别、手势识别、骨传导技术正不断成熟。“未来可能发展到眼球识别和脑电波识别,甚至可穿戴设备本身成为实现交互的重要载体。”耿怡说。谷歌眼镜中50%的发明专利申请集中在智能人机交互领域。
可穿戴设备的舒适度也是用户考虑的重要方面。这些设备采用了柔性电子技术涉及柔性显示屏、柔性电路板和柔性电池等。2014年CES电子展上,三星、LG等纷纷推出柔性屏幕产品,未来将有望突破基板弯曲和面板封装等工艺障碍,实现产品大规模量产;柔性电池的技术研发进入活跃阶段,超薄柔性电池FLCB的厚度未来有望突破0.3mm;日本科学家已研制出超轻超薄柔性电路板,占据该领域技术制高点。“我国企业在此领域应该将加大投入力度。”耿怡认为。
当然,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成熟离不开大数据应用。可穿戴设备由于贴近身体,能够采集并处理大量的人体健康数据,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协同应用可以有效满足可穿戴智能设备收集并处理大量数据的需求,并统计分析海量用户健康数据的规律性,为用户健康生活提供可行性建议。
“随着智能终端和宽带网络的普及应用,未来手机、电脑、家电、汽车等所有智能终端都能够与可穿戴设备相连接,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和智能控制,数据的分析处理在云端完成,将使可穿戴设备的应用真正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耿怡告诉记者。
来源:科技日报 整理:iprdaily 黄坤 网站:http://www.iprdaily.cn/
IPRdaily的个人微信号终于开通了,大家久等了! 各位D友可添加“IPRdaily”的个人微信号: iprdaily2014(验证申请中请说明具体供职机构和姓名),关注小D可获更多的实务干货分享,定期私密线下活动,咖啡馆畅饮机会,更有机会加入细分专业,接地气的知识产权圈实务交流群。
“IPRdaily”是全球视野的知识产权科技媒体,由一群长期从事知识产权服务的信徒建立,我们中有资深媒体人,有投资者,有观察者,有代理人,有律师、有IPR风险控制专家,还有创业者。我们将客观敏锐地记录、述评、传播、分享知识产权行业的每一天。
微信订阅号: “IPRdaily” IPRdaily|读懂知识产权&未来 ------------------------------------------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