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代理专利代理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国务院国务院组织组织组织组织组织 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第三部分)|湾区IP动态|领先的全球知识产权产业科技媒体IPRDAILY.CN.COM
返回
顶部
我们已发送验证链接到您的邮箱,请查收并验证
没收到验证邮件?请确认邮箱是否正确或 重新发送邮件
确定
产业行业法院投稿诉讼招聘TOP100政策国际视野人物许可交易深度专题活动湾区IP动态职场商标Oversea晨报董图公司审查员说法官说首席知识产权官G40领袖机构企业专利律所

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第三部分)

湾区IP动态
阿耐5年前
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第三部分)

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第三部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原标题: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  专利导航分析报告(第三部分)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口罩生产设备企业较为集中的东莞市为重点,开展本次口罩生产设备行业专利导航工作。本报告内容包括“产业背景调查”、“产业专利信息分析”和“产业专利导航结论建议”三个部分、9个章节。本文为第三部分 产业专利导航结论建议,是本报告的结论部分,在前文所述全景揭示全球口罩生产设备领域整体专利布局、近景聚焦广东省在口罩生产设备领域的定位基础上,为广东省在口罩生产设备领域中实现产业布局结构优化、建设培育产业联盟、内外部交流与合作、技术创新与持续提升、激励人才创新创业、协同创新及规范管理等,提供一些对策建议和决策依据。


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 产业专利导航结论建议


第9章 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专利导航结论建议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做出部署,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口罩作为这次疫情防控的重要医疗保障物资,不仅仅是湖北省口罩匮乏,全国乃至全世界口罩供应也是非常紧缺,一时间“买不到口罩”成了热门的话题。为了打好这场疫情阻击战,全国上下积极采取措施,支持推动口罩等疫情防控急需医疗物资的生产企业迅速复工达产。广东省作为全国口罩和口罩设备供应的重要省份,在本次抗击疫情工作中责任重大。以东莞市为重点,深入了解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企业的技术和市场现状,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为口罩生产设备行业发展保驾护航,成为我省目前疫情防控及其后续保障工作的当务之急。


下文将以全景揭示全球口罩生产设备领域整体专利布局、近景聚焦广东省在口罩生产设备领域的定位为基础,为广东省在口罩生产设备领域中实现产业布局结构优化、建设培育产业联盟、内外部交流与合作、技术创新与持续提升、激励人才创新创业、协同创新及规范管理等,提供一些对策建议和决策依据。


9.1 优化技术布局,调整区域分布


目前,全球口罩生产设备领域发展已经进入自动化、高端化的发展时期,近年来专利申请量逐年增多,技术日趋成熟。整体上,国外在该领域专利布局起步早,并保持着持续发展态势,国内近年来在该领域的技术创新实力也不断增强,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具有良好的发展后劲。截至2020年2月,口罩生产设备领域全球专利申请量1352项,其中,来自国内申请人的有793项,占全球的58.65%;来自广东申请人的有209项,占全国的26.36%;而来自东莞申请人的有133项,占全省的63.64%。口罩生产设备领域全球专利布局中,一半以上的专利在来自国内创新主体;国内申请人在全球申请专利中,超过四分之一的专利申请是来自广东创新主体,而广东创新主体中,六成以上的申请人来自东莞。可见,东莞乃至广东,是我国口罩生产设备领域发展中的重要创新聚集地。然而,口罩生产设备领域在全球的专利技术分布不均衡,广东省内各区域的行业发展也不平衡,随着全球竞争的日趋激烈,亟需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推动产业布局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9.1.1 立足现有基础,优化技术布局


根据前述专利态势分析,口罩生产设备领域全球专利的技术分布情况为:整体生产设备(一体化方向)318项(19%),罩体加工设备(口罩主体)649项(40%),配件加工设备(耳带/头挂/鼻条/呼吸阀)331项(20%),以及后期处理设备(消毒/检测/包装)342项(21%)。其中,来自国内申请人的专利技术分布情况为:整体生产设备212项(21%),罩体加工设备373项(37%),配件加工设备198项(20%),以及后期处理设备(消毒/检测/包装)221项(22%)。来自广东申请人的专利技术分布情况为:整体生产设备71项(27%),罩体加工设备95项(36%),配件加工设备69项(26%),以及后期处理设备(消毒/检测/包装)30项(11%)。来自东莞申请人的专利技术分布情况为:整体生产设备53项(30%),罩体加工设备63项(36%),配件加工设备56项(32%),以及后期处理设备5项(3%)。


总体上,口罩生产设备领域中国内申请人在全球的专利技术分布,基本上与全球申请人的专利技术分布趋于同步,布局相对合理。在整体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全自动化一体机方向上,广东包括东莞在全球的专利技术分布较多,很大程度上掌握着口罩机未来发展方向的主动权;同时,在配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对口罩耳带、头挂、鼻条和呼吸阀等的加工,广东省在该领域的专利布局较多,拥有相对丰富的设备研发和制造技术。具体而言,针对口罩生产设备的优势企业,东莞快裕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的专利布局主要集中在口罩整体的一体化生产设备、罩体加工设备和配件(耳带、头挂)加工设备,而鼻条和呼吸阀的配件加工设备,以及消毒、检测和包装等后期处理设备的专利布局则是空白。同时,东莞市宏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专利布局主要集中在口罩整体的一体化生产设备、配件(耳带、头挂)加工设备,缺少了罩体加工设备、鼻条和呼吸阀的配件加工设备,以及消毒、检测和包装等后期处理设备的专利布局。


主要结论:广东包括东莞申请人,在全球的专利技术分布还不够均衡,区域布局更侧重口罩生产相关的前端设备研发和制造,而在后期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对口罩成品的消毒、检测和包装等方面的专利技术布局较少。同时,在罩体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关于口罩本体的基础加工环节等细分技术领域,广东在该领域的专利技术布局也稍弱,尤其体现在口罩本体热压成型、口罩周边加工等方向上,还有待提升。


报告建议: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要立足本领域中的整体生产设备(一体化方向)、配件加工设备(耳带/头挂/鼻条/呼吸阀)等已有技术基础,激励企业保持研发投入,开发出一批高、精、尖的技术成果。同时,激励广东省尤其东莞市企业,重点加大对口罩后期处理相关设备的研发投入,加强口罩本体的热压成型等专利布局较弱环节的技术创新,通过增加研发投入、技术合作与引进、企业并购等方式,构建更为完整的技术布局,为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稳步发展提供保障。


9.1.2 整合优势资源,调整区域分布


在口罩生产设备领域的中国专利中,来自广东申请人的有208件(26%)。其中,广东省各地市专利申请情况:东莞133件(64%),深圳31件(15%),汕头12件(6%),广州11件(5%)和惠州,惠州11件(5%),其余地市5件以下。此外,口罩生产设备四个细分技术领域的广东各地市专利布局如下:(1)整体生产设备(一体化方向)领域中国专利中,来自广东申请人的有71件(33%)。其中,广东省各地市专利申请情况:东莞53件(75%),惠州7件(1%),汕头5件(1%),其余地市在5件以下。(2)罩体加工设备(口罩主体)领域中国专利中,来自广东申请人的有99件(26%)。其中,广东省各地市专利申请情况:东莞63件(64%),深圳15件(15%),广州6件(6%),其余地市在5件以下。(3)配件加工设备(耳带/头挂/鼻条/呼吸阀)领域中国专利中,来自广东申请人的有69件(34%)。其中,广东省各地市专利申请情况:东莞56件(81%),深圳5件(7%),汕头4件(6%),广州3件(4%),其余地市在1件以下。(4)后期处理设备(消毒/检测/包装)领域中国专利中,来自广东申请人的有36件(16%)。其中,广东省各地市专利申请情况:深圳12件(33%),汕头6件(17%),东莞5件(14%),广州4件(11%),其余地市在1件以下。


主要结论:虽然专利申请量总体不大,但结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广东各地在口罩生产设备领域的优劣势:东莞市在整体生产设备、罩体加工设备和配件加工设备领域具有绝对优势,专利申请占比达60%以上;深圳市在后期处理设备领域的专利申请占比30%以上,并以此辐射广州和惠州等地市;而粤东和粤西大部分地市的专利布局为空白,技术研发水平较低。


报告建议: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需要重点根据东莞市和深圳市在口罩生产设备领域的优劣势,开展针对性的生产激励措施,有效调整产业区域布局。具体而言,要推动东莞市在整体生产设备、罩体加工设备等领域的研发与生产资源向外输出,加强深圳市在口罩生产后期成品消毒检测等设备的供应和保障,整合东莞和深圳的研发优势和生产资源,并逐步在粤东和粤西地区搭建相关研发与生产基地,构建省内区域分布平衡、产业链齐全的口罩生产设备产业链,继续扩大广东省在口罩生产设备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布局范围。


9.2 建设产业联盟,培育行业龙头


龙头企业对同行业企业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同时对于行业发展也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和引导效应,对所属行业、所属地区以及国家贡献巨大。广东省尤其是东莞市,在口罩生产设备行业发展迅速,专利申请趋势与全国保持同步,同时也聚集着一批具有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在口罩生产设备领域中国专利中,广东省内专利申请量排名靠前企业主要有:东莞快裕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27件)、东莞市宏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18件)、东莞市利瀚机械有限公司(15件),其余企业专利申请量在15件以下。其他四个细分技术领域的企业申请情况如下:(1)整体生产设备(一体化方向)领域中国专利中,广东省内专利申请量靠前的企业主要有东莞快裕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17件)、东莞市利瀚机械有限公司(7件)和东莞市南方力劲机械有限公司(7件),其余企业专利申请量在6件以下:(2)罩体加工设备(口罩主体)领域中国专利中,广东省内专利申请量靠前的企业主要有东莞快裕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17件)、东莞市南方力劲机械有限公司(9件)和东莞市利瀚机械有限公司(8件),其余企业专利申请量在7件以下;(3)配件加工设备(耳带/头挂/鼻条/呼吸阀)领域中国专利中,广东省内专利申请量靠前的企业主要有东莞市宏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12件)、东莞市恒耀超音波设备有限公司(8件)、东莞市震跃机械有限公司(7件)和东莞快裕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7件),其余企业专利申请量在6件以下。(4)后期处理设备(消毒/检测/包装)领域中国专利中,广东省内专利申请量靠前的企业主要有深圳市维图视技术有限公司(5件)和汕头市泰恩康医用器材厂有限公司(4件),其余企业专利申请量在2件以下。


主要结论: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专利优势企业主要有东莞市的东莞快裕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东莞市宏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东莞市利瀚机械有限公司、东莞市南方力劲机械有限公司等,以及深圳市的深圳市维图视技术有限公司,以上本土企业虽然个体规模不大,但在平面口罩机、折叠口罩机、超声波焊接和自动化生产线等技术方向具有较好的研发基础,并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优势。


报告建议: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应推动建立以东莞快裕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东莞市宏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东莞市利瀚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为核心的产业联盟,依托这批企业拥有的技术与市场资源,通过企业合作交流、并购重组等多种形式,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构筑和运营产业专利池,形成技术资源共享和技术联合创新机制,培育出既具有行业号召力和示范效应,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创新和市场品牌优势的龙头企业,并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提升行业整体水准和影响力,从而增强广东省在全国乃至全球口罩生产设备领域的整体竞争力。


9.3 学习外部经验,开展技术合作


国外以及国内其他省市,比如美国、德国和日本,以及江苏、浙江、湖北、山东等,在口罩生产设备行业分布着一些技术起步早、发展稳定的优势企业,这些企业的技术研发经验,也值得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企业学习和借鉴。口罩生产设备领域全球专利中,国外以及国内其他省市专利申请量靠前的企业主要有浙江的建德市朝美日化有限公司(27项)、江苏的江阴市檬佳非织布制品有限公司(19项)、美国的3M公司(16项)和江苏的苏州隆士丹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12项)等。其他四个细分技术领域的企业申请情况如下:(1)整体生产设备(一体化方向)领域全球专利中,国外以及国内其他省市专利申请量靠前的企业主要有浙江的建德市朝美日化有限公司(9项)、日本的新安怡公司(6项)和O&M公司(6项),以及江苏的刚松防护科技(苏州)有限公司(6项)等。(2)罩体加工设备(口罩主体)领域全球专利中,国外以及国内其他省市专利申请量靠前的企业主要有浙江的建德市朝美日化有限公司(21项)、江苏的刚松防护科技(苏州)有限公司(11项)、湖北的仙桃市犇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9项)和安徽的安徽宜美健医疗用品有限公司(6项)等。(3)配件加工设备(耳带/头挂/鼻条/呼吸阀)领域全球专利中,国外以及国内其他省市专利申请量靠前的企业主要有江苏的江阴市檬佳非织布制品有限公司(12项)和苏州隆士丹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12项)和美国的3M公司(8项)等。(4)后期处理设备(消毒/检测/包装)领域全球专利中,国外以及国内其他省市专利申请量靠前的企业主要有江苏的苏州百利医疗用品有限公司(6项)、山东的青岛众瑞智能仪器有限公司(6项)和浙江的建德市朝美日化有限公司(4项)等。


主要结论:在广东省以外区域,口罩生产整机和口罩本体相关技术研发优势企业有:浙江的建德市朝美日化有限公司;口罩本体机和配件加工相关技术优势企业有:江苏的江阴市檬佳非织布制品有限公司;口罩消毒和检测相关技术优势企业有:江苏的苏州百利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山东的青岛众瑞智能仪器有限公司等;口罩设备应用生产方面品牌优势企业有:美国的3M。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趋势较为良好,具有一定的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虽然总体上专利布局不多,但在形成技术和品牌的过程中,拥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报告建议: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应加强与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区以及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这些国内外行业优势企业的先进技术,并借助产学研、地方科技交流等契机,展开全面的技术合作。同时,在地方招商引资与地市合作重大项目评审过程中,应将具有口罩生产设备技术优势的企业纳入重点考查范围,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和指标倾斜,以提高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的创新活力和品牌影响力。


9.4 强化优势地位,探索持续提升


从全球口罩生产设备行业总体专利布局来看,中国相对美国、日本以及德国等国家,技术起步较晚,但专利申请趋势迅猛,近年来申请了大量的专利,成为专利技术来源和目标数量最多的国家。而广东省,尤其是东莞市,作为国内口罩生产设备行业最集中的区域,庞大的市场空间为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技术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是保持企业长期竞争发展的有效保障。


9.4.1 强化口罩生产一体化设备优势地位


根据前文专利态势分析,整体生产设备(一体化方向)领域全球专利布局数量318项,其中:来自国内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有212项,占全球的67%;来自广东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有71项,占全国的33%;来自东莞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有53项,占全省广东省的75%。


主要结论:虽然相对其他行业,口罩生产设备行业的关注度较低,技术创新度和研发成果保护的整体水平不高,但是从涉及口罩生产一体化设备相关专利的地域分布来看,目前东莞市乃至广东省,显然有着较好的技术积累和行业优势,在口罩生产设备企业产品和技术构成上,平面口罩机、折叠口罩机和异形口罩机等整机设备,在行业发展中的市场占有率最大,相应的专利技术储备也较多。


报告建议: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企业,要保持在整体生产设备尤其是一体化方向的技术研发投入,结合当前已有技术优势,整合口罩超声波缝合机、鼻线粘合机、耳带熔接机等辅助设备的专利技术基础,并加强国内产学研科技合作,推动口罩生产设备朝着一体化和全自动化等高水平、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完善海内外专利布局,形成一批高价值专利技术成果,并积极推进口罩生产设备专利技术的标准化,从而进一步强化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尤其是口罩生产一体化设备领域,在国内外口罩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展现出创新发展态势,形成更强的市场竞争后劲。


9.4.2 补足后期处理设备技术研发短板


根据前文专利态势分析,口罩后期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全球专利布局中,全球相关专利共359件,其中来自中国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有226件,占比63%。总体上来看,中国在全球口罩后期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的专利布局相对较强。中国共受理226件相关专利,合并简单同族后为225项,件数/项数等于1,小于全球范围的件数/项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中国申请人的市场扩张倾向较小,同族专利未得到中国申请人的充分重视。中国市场的外国申请人较少,仅布局了4件专利,且这4件专利均来自2015年之前的申请,而2015年后没有外国申请人在中国布局相关专利,而中国受理的专利申请量却保持增长态势,可见口罩后期处理设备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中国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同时,口罩后期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的专利布局中,来自广东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有30件,占中国申请人的专利申请的13%,在中国各省排名中,广东省位列第三,位于江苏和浙江之后。此外,在广东省各地市排名中,排名最靠前的三个地市是深圳、汕头和东莞,其中深圳以12件专利排至第一,其他两个地市均未超过10件,在全国口罩后期处理设备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五的申请人中,仅有一个来自广东(深圳市维图视技术有限公司)。


主要结论:广东省在口罩后期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的全球专利布局相对较少。此外,口罩后期处理设备在行业中起步较晚,全球于2016年才突破30件的申请量,技术壁垒相对较低,行业企业实现赶超的可能性较大。


报告建议: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企业,应充分重视后期处理设备相关技术领域的同族专利申请,加强海外专利布局,而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企业,尤其是中小规模、非优势企业,更应加大对于口罩后期处理设备的研发投入,积极弥补自身的短板、注重研发成果保护、避免研发人才流失,紧抓行业发展机遇,力争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同时,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企业,可以考虑从后期处理设备相对较强的江苏和浙江等地,引进研发人才和团队,以助力广东省行业企业实现弯道超车。此外,深圳市与口罩生产设备整体实力较强的东莞市接壤,可依托深圳市强劲的研发实力,重点培养以深圳市维图视技术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口罩后期处理设备技术研发企业,同时加强政策引导、支持两地企业合作研发,重点突破口罩后期处理设备技术弱势,发挥广东地缘优势和产业集群优势,有效补足短板、推进口罩生产设备行业的持续发展。


9.4.3 探索可重复使用口罩新型生产设备


关于可重复使用口罩的学术研究,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少,我们检索到外文文献35篇、中文文献3篇,其中发文较多的机构是:波士顿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精密微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佐治亚理工学院,西蒙弗雷泽大学等。在中文文献中,王丽介绍了一种国外研究的廉价防护装置,在普通外科口罩的纤维过滤层上添加一种特殊的氯化钠涂层(NaCl),将其转化为一套通用可重复使用的病毒灭活系统【12】;李一帆研究了将纳米二氧化钛固定在活性炭载体上,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进入人体,复合二氧化钛提高光催化效率,同时达到了活性炭的再生,使口罩可重复使用【13】;王永明设计了将负载纳米TiO2 –ACF应用于口罩中,增加吸附降解有毒有害气体的性能,并可以进行拆换,实现口罩的重复使用【14】


另据专利调查显示,目前全球可重复使用口罩相关专利有1164件,经过分析专利技术方案,大部分专利对以下技术内容进行了披露:实现口罩的可重复使用效果,主要是通过设置可拆卸滤层,使用后进行更换;或者对滤层材料进行改进,使用后进行清洗消毒等。针对此项技术,口罩生产设备领域目前鲜有相关的专利布局,并且,针对可重复使用口罩生产设备采用的技术条件和工艺流程,与普通口罩生产设备基本一致,而在新型设备的研发上,业界还有待探索。随着疫情防控的深入,全国口罩日产量达到几千万只乃至上亿只的可喜现状背后,或许隐藏着未来大量使用口罩所带来的资源回收问题和环保风险。此外,在改善口罩呼吸阻力方面,相关的口罩生产设备专利技术保护也比较少,仅个别专利文献公开了通过初步的设备结构改造,实现降低口罩出产的呼吸阻力等内容。


主要结论:在口罩生产设备领域,传统的设备制造企业在新技术方向上的探索还缺少一定的动力,为应对疫情影响,以及国内长期存在的空气质量问题,高质量、高要求、高规格的新型口罩及其生产设备,亟待开发。


报告建议:广东省在推进口罩生产设备行业发展的同时,要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支持鼓励省内优势企业,如东莞快裕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东莞市宏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等,在自身已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积极运用专利导航,调动企业内外资源条件,探索可重复使用、低呼吸阻力等新型口罩生产设备的研发制造,抢先占领市场,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支撑下的独特新优势。


9.5 培养引进人才,激励创新创业


口罩生产设备行业正在向统一化、标准化、高端化发展,整体来看,我国在口罩生产设备行业前端技术层面,具备一定的基础,但在国际市场份额与价格定位方面却未获得相应的地位,这些均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去改变。技术创新的主体在于创新人才。根据前文专利发明人分析可见,从人才培养角度来看,我国已经拥有一定规模且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人员,随着研发投入的加大,将会涌现出更多具有创新实力的研发团队和技术人才,共同参与行业创新。


根据前文专利态势分析,口罩生产设备行业的重点专利发明人情况如下:(1)整体生产设备全球专利中,中国相关专利申请量靠前的研发人员主要有个人发明人陈洪和、东莞快裕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的程争卿(13项)、陈伟宏(12项)和曾俊福(11项)、建德市朝美日化有限公司的林锦祥(9项)、东莞市利瀚机械有限公司的温德志(7项)、东莞市南方力劲机械有限公司的张伟(7项)、李行范(7项)、王刚(7项)、阳勇刚(7项)、阳应淑(7项)、陈德祥(7项)、马卫国(7项),以及刚松防护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的何立(6项)等,这些研发人员在如何提高生产效率、简化生产流程与实现自动化生产等方面有相当丰富的研发经验,也是企业的核心研发主力。(2)罩体加工设备全球专利中,国内相关专利申请量靠前的研发人员主要有建德市朝美日化有限公司的林锦祥(21件)、江阴市檬佳非织布制品有限公司的周檬(11件)、仙桃市犇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游质兵(11件)、东莞市南方力劲机械有限公司的张伟(9件),以及东莞市利瀚机械有限公司的温德志(9件)等。其中,林锦祥在罩体热压方面有较多的专利成果,周檬在罩体折叠和输送方面有较多的专利成果,游质兵在罩体翻面和输送方面有较多的专利成果。(3)配件加工设备全球专利中,国内相关专利申请量靠前的研发人员主要有东莞市宏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吴仁杰(12件)、江阴市檬佳非织布制品有限公司的周檬(12项)、苏州隆士丹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的王爽(12件),其他发明人的专利数量均在10件以下。其中,吴仁杰和周檬主要关注在耳带和鼻线领域的研发,王爽主要涉及呼吸阀焊接领域的研发。(4)后期处理设备全球专利中,国内相关专利申请量靠前的研发人员主要集中在深圳市维图视技术有限公司(拥有曾庆好、张勇、汤奇、赵东宁以及马亮等研发人员)和浙江省纺织测试研究院(拥有叶翔宇和姚宝国等研发人员),两家申请人均主要致力于口罩检测方面。国内相关专利申请量靠前的研发人员还有苏州百利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的张荣娜(6项)、汕头市泰恩康医用器材厂有限公司的郑汉杰(4项)、建德市朝美日化有限公司的林锦祥(4项)、江阴市檬佳非织布制品有限公司的周檬(4项)和仙桃市道琦塑业有限公司的别道奇(3项)等人。


主要结论:口罩生产设备的专利技术发明人,他们所擅长的技术领域,也是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的重点领域,这些专利发明人是口罩生产设备行业的专利技术骨干和创新根基,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报告建议: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企业及相关部门,应将这些专利技术骨干人才,作为行业重点人才给予关注,加大培养和引进的力度,为其研发工作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使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高效开展行业技术的深入研究,并组织行业交流、技术培训、职业资质认定、职称评审等多种形式,带动和提升同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此外,充分利用广东省良好的创新创业政策和环境,吸引和聚集省外、国外创新人才的加入,尤其是个体专利权人,通过专利质押融资、许可转让、作价入股等手段,激励、激活个体专利权人在行业内创新、创业,以此提高行业技术创新活跃度,同时,整合广东省各技术领域专业技术人才丰富和产业齐全等优势,推动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的良性、快速发展。


9.6 加强创新培育,实施规范管理


结合前期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由于以往行业关注度低、市场饱和度高、科技创新资源少、企业知识产权人才缺乏等原因,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企业在知识产权创新过程中,长期受到掣肘,企业知识产权战略难以开展和实施。为此,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发展,应当紧扣行业核心环节,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逐步构建高价值核心专利与大量外围专利共同支撑的高质量专利组合,并通过规范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等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水平,着力提升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9.6.1 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目前,口罩生产设备行业领域及其整体生产设备、罩体加工设备、配件加工设备和后期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全球专利中国申请人类型中,企业申请人占比分别为74%、76%、80%、83%和65%,大约七成以上的技术创新来自企业,而其余大专院校、个人、科研单位和机关团体等创新主体的专利技术产出量在30%左右,参与该产业领域的技术研发少且分散。国内在该领域有一定技术涉足的高校主要有:青岛科技大学(4项),技术领域主要涉及配件加工设备和罩体加工设备等;其次是东北大学(3项)、北方民族大学(3项)、南华大学(3项)、湖北工业大学(3项)等。广东省内高校中,有技术涉足的有:深圳大学(1项)和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1项),均在后期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主要结论: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技术研发活动主要集中在企业,省内高校在口罩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的专利成果不多,此外企业与本地科研单位以及大专院校的技术合作也较少。


报告建议:广东省以及各地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支持深圳大学、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等高校,充分借鉴海外相关学科的建设经验,加强口罩生产设备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尤其应加强口罩生产设备后期处理技术相关的消毒、检测、包装等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及人才引进,同时推动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研发、教育、培训合作,根据口罩生产设备产业需求,培育产业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同时,要加强本土企业与本地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之间的技术合作,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推动形成区域产学研集群,完善产学研创新体系建设。同时,加强企业间的战略合作,根据现有专利布局情况,进行优势企业联合与互补,比如:东莞快裕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和东莞市宏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可以根据对方的专利布局进行互补合作,完善各自在罩体加工设备等领域的布局,并通过联合申报科技项目,共同探索在后期处理设备等技术领域方面的突破。


9.6.2 加强海外专利布局,注重高价值专利培育


根据口罩生产设备行业领域在全球主要国家地区的专利技术来源和目标数据显示,中国内地、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主要国家地区分别有1%、49%、30%、23%和6%的专利技术向外输出,进行全球化布局。中国的技术输出最少,仅占1%,绝大部分的专利在国内申请;而广东申请人在全球申请的208件专利中,全部是在国内进行布局的,没有海外布局,技术输出占比较低。相应地,其他主要国家地区的专利技术输出占比均有5%以上,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广东乃至全国申请人相对其他主要国家地区,全球专利布局意识较弱,全球化专利布局力度不够。同时,广东申请人在口罩生产设备行业领域申请的中国专利中,发明专利占比23%,实用新型专利占比72%,外观设计专利占比5%,实用新型专利超过七成。


主要结论:广东省在口罩生产设备行业领域的专利类型布局以及全球化专利布局,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海外布局较少,专利质量也有待提升。


报告建议:广东省口罩设备生产行业应加强海外专利布局意识,积极开展口罩生产设备技术在产品出口市场国的专利布局,依据前文专利态势分析结果,提前做好相应的专利保护措施,在涉及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及产品贸易往来时,要联合专业服务机构做好专利分析预警工作,有效规避出口产品侵权风险。同时,广东省应基于口罩生产设备行业特点,推动研究制定科学的专利价值评估方法,依托产学研协作,重点培育一批高质量专利组合,为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运营,探索切实有效的范式,助推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9.6.3 贯彻企业标准,规范知识产权管理


调查显示,广东省拥有专利申请的口罩生产设备企业超过56家,企业平均专利申请量3.2件,平均发明申请量仅0.7件。此外,专利申请总量在平均值以下的企业有44家,专利申请总量在5件以上的企业仅11家,10件以上的企业仅5家。此外,通过访谈我们发现,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并且,虽然企业普遍缺乏知识产权人才,但均表达了对于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化的意愿。


主要结论:总体上来说,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差距较大,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化程度较低。


报告建议:广东省应着力推动口罩生产设备企业的知识产权“贯标”工作,扶持一批行业企业实施国家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标准,建立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规范体系,形成行业示范效应。同时,组织专业服务机构加强对行业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工作,帮助企业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并推动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激励、推动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企业提升知识产权制度运用能力,实现对企业知识产权的科学和规范化管理,构建行业知识产权文化,切实提高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后 记


——口罩及其生产设备产业政策建议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口罩是抗疫物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到本报告形成时,我国已初步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并初步从“防扩散”转向“防输入”的良好态势。在2月19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表示,涉及疫情防控相关物资的行业复工复产成效比较明显,口罩近来的产能一直在100%以上,19日的产能利用率达到了110%。但是,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在国内复工复产的大趋势下,返岗、返工、返学人员的需求刺激下,以及国外疫情形势日益趋紧的态势下,短期口罩供给制约难以很快解决。


本报告后记正是在基于前期口罩生产设备及相关专利数据现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抗疫形势、口罩及其生产设备相关技术演变及中国口罩行业发展趋势,从政策制定与实施的角度,补充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口罩及其生产设备技术发明创造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近期发布的《2020年中国口罩产业供需深度研究报告发展趋势》认为,经历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国内口罩产业将呈现两大发展趋势:一是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竞争水平。巨大的生存压力将倒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来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从而提升整个口罩产业的竞争水平。二是“专业化+品牌化”。经过抗疫熏陶,民众对口罩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在口罩选择中,对口罩的要求将会有所提升。口罩及其生产设备企业也将会向专业化和品牌化的方向发展。无论是国民需求,还是口罩行业转型升级需要,科技创新都是行业发展和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


(1)省市应急管理主管部门应结合疫情发展,充分利用抗疫的有利时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63号),加快实施工信部《应急产业培育与发展行动计划(2017—2019年)》(工信部运行〔2017〕153号),优化省市应急产业发展布局,切实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适时发布省市《应急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将口罩及其生产设备相关产品纳入重点目录进行管理,从各方面推动口罩及其生产设备相关产品的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


(2)省市科技主管部门可通过发布《“科技抗疫”项目专项计划》或《年度科技计划》,将应急产业列入扶持领域,将口罩及其生产设备等相关技术列入扶持对象,推动全社会加大口罩及其生产设备相关技术研发投入,促进口罩及其生产设备技术发展。重点扶持范围包括:专用(医用)口罩及其生产设备技术、口罩新材料、口罩新设计(透气性、人体工学设计等)、口罩生产工艺、口罩生产设备、智能化口罩技术等。


(3)积极发挥新型研发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口罩及其生产设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目前,制约口罩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问题彻底没有解决。如口罩原材料阶段的熔喷布(熔喷无纺布)生产新工艺、口罩新材料(熔喷布替代品,如纳米纤维技术等)、熔喷生产设备及关键部件、可重复使用口罩材料及关键技术等。科技主管部门可主动组织新材料、机械、电子、能源等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开展技术攻关和联合攻关,提升我省在口罩及其生产设备产业领域的科技主导地位。抗击疫情期间,省科技厅组织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开展核孔膜在口罩中的应用研究,成功研发出可用沸水消毒清洗,多次反复使用的高效防护离子膜口罩,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近日,中国化工集团官网披露,旗下所属中昊晨光院紧急立项,成功研发可替代熔喷布的口罩材料——膨化聚四氟乙烯(e-PTFE)微滤膜。安徽科研机构研发出可以重复利用的纳米纤维口罩等。都证明在口罩及其生产设备关键技术领域开发的可行性。下来,就是获得专利,并在生产领域应用。


(4)省市市场监督部门(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可制定《重点专利发明指引》,引导个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发明主体为全民抗疫贡献才智,加快相关技术和产品研发。可将产业应用价值较高的发明创造(申请和获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纳入《重点专利保护名录》,加大专利保护力度。协同公检法机构,加大对侵犯口罩及其生产设备知识产权案件,与快速查处口罩及其生产设备假冒伪劣产品一样进行快速查处,推动知识产权有效保护。可采用后奖励办法,对为抗击疫情做出突出贡献,生产应用较好的专利,在年度专利奖励中予以表彰和奖励。


2、加大知识产权服务和保护,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


知识产权是保护发明创造的重要手段。科学抗疫离不开科技支撑,知识产权服务业可以为推进科学防控、科学救治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有利于科技工作者更快速地了解相关技术的知识产权分布,可以有效地利用专利信息,加快科技研发;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科技工作者在研发的同时,加强和建立对创新成果的专利保护。


(1)大力推进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我省建设的各类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发挥广东省知识产权公共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金融创新(横琴)试点平台(华发七弦琴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汇桔网等线上平台服务功能,实现信息发布、供需对接、资源共享、信用评价、综合服务等多种功能。完善疫情防控专利信息平台,强化信息发布功能,推进信息共享,促进全社会对疫情防控专利的有效利用。发布《疫情防控专利指引》深化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为口罩及相关技术科研攻关提供更加精准的支撑服务。


(2)对抗疫期间有关口罩及其生产设备相关技术的专利申请提供便利。联合专利服务机构,积极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对涉及疫情防控的专利申请“绿色通道”,协助技术发明人,加快专利申请,提请专利受理部门加快受理,加快审查。通过加快专利申请,为口罩及其生产设备相关技术发明提供临时性法律保护。鼓励专利服务机构积极利用知识产权便利化救济措施,协助、指导和支持企业开展专利业务。对在疫情期间贡献突出的专利服务机构进行表彰和奖励。


(3)加速推进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等口罩及相关技术专利发达地区,加快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布局,切实完善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开展集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于一体,审查确权、行政执法、维权援助、仲裁调解、司法衔接相联动的产业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


(4)积极推动推动口罩及其生产设备相关技术专利成果的许可实施。由省市经信主管部门提供政府信用担保,鼓励省内专利发明人,对省内企业利用其专利开展口罩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制造许可实施。对实施效果突出的企业进行补贴和奖励。市场监督(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对专利发明人(专利权人/专利许可人)在年度专利奖励中予以表彰和奖励。探索在紧急状态下,专利实施强制许可的工作方案和政策措施。


(5)积极借助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的行业集聚优势,充分利用省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中心、知识产权服务企业,开展专利导航等知识产权服务。市场监督(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可发布项目指引,鼓励和引导相关机构提升专利信息服务水平,加强涉及疫情防控的专利信息挖掘分析,提供精准服务。引导企业利用专利信息开展科技合作、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对有价值的项目提供项目资金扶持,对有价值的项目成果进行奖励。


3、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布局优化,推动口罩及其生产设备产业发展


从国内口罩市场和口罩及其生产设备产业链分析,我省除了在口罩上游原材料市场,如高熔指聚丙烯纤维原材料供给方面尚占有一定份额外,无论在熔喷布(熔喷无纺布)市场,医用口罩生产供应等方面,都处于市场弱势。医用口罩属于医疗器械产品,其生产制造需要批文。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数据库(国产医疗器械数据库),截至2020年2月20日的数据显示,我省共有35个医用口罩批文数量,排名第7位。共有26家企业拥有医用口罩批文,排名第5位,市场供给也有不足。无论是从短期市场,还是长期发展趋势上看,口罩(尤其是医用口罩、专用口罩)都具有较大的缺口。


我国口罩行业的一大特点就是大型口罩及其生产设备企业较少。比如,目前A股市场上并无以口罩及其生产设备为主业的企业,大部分生产商的口罩业务收入占比极小。发展我省口罩及其生产设备产业,优化口罩产业布局,对我省抗击疫情形势,以及未来促进社会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推动口罩及其生产设备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就是加强产业联动,通过口罩产业大力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就是要坚持科技创新,借助我省口罩及其生产设备相关技术的专利优势,消除生产制造领域的技术壁垒,加大口罩及其生产设备的技术含量和科技价值,提升市场竞争力。


(1)推动日用化工、纺织服装等传统相关产业,扩大口罩市场份额。目前,国内生产口罩的企业大多来自于医药行业、日用品行业,以及服饰行业。日用化工、纺织服装是我省传统产业,利用现有技术和设备转型生产口罩及相关产品,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和条件。同时科技主管部门和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还应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尤其在利用现有技术和现有材料转型口罩生产用途方面,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发明创造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转战口罩市场。在生物医药市场和技术创新领域,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等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在优化生物医药产业布局,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加强医疗器械产业规划,布局和建设口罩(尤其是医用口罩和专用口罩)生产企业。对有条件的生物医药企业和医疗器械企业,鼓励引进和增加口罩生产设备(口罩机),扩大口罩产能。鼓励和引导相关企业利用科技发明和专利,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


(3)推动其他产业跨界发展,转型口罩及其生产设备市场。为应对社会对口罩的抗疫物资需求,当前有许多企业跨界转型口罩及其生产设备市场。为发挥我省在口罩生产设备方面的专利优势和技术优势,相关部门应特别鼓励和引导具备一定条件的工业生产基础较好的机械制造和科技公司,跨界生产口罩生产设备(口罩机)。目前,我省已有大族激光、正业科技等转型口罩机生产。一般来说,这些机械制造和科技公司大都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相关部门(主要是经信部门)应当鼓励具有一定条件的机器人公司、AI公司、可穿戴企业等,充分利用和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和发明创造转型口罩及其生产设备市场。


(4)加快口罩及其生产设备供应链建设、应用与发展。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强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组建创新联盟和产业联盟,实现技术共享(专利共享),生产共享,市场共享、加快口罩及其生产设备供应链建设、应用与发展,并提供政府服务和政策性支持。比如,上海市经信委就引导上海巨臣婴童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转型生产可循环使用口罩。为此,市经信委、奉贤区主动服务,牵线搭桥,让巨臣与同在奉贤区的新型高分子材料企业上海汉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对接。利用汉圃2018年授权的发明专利,生产口罩滤芯。这款可循环使用口罩的研发,是政府与市场携手、产业链跨界合作的一个范例。本次抗疫的经验之一,就是在国家急需抗疫物资时,在各地封闭的情况下,产业集聚和供应链完整祈祷决定新作用。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以及完整的供应链,是我省产业发展的巨大优势。今后,仍将需要将产业集群建设作为我省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将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补链、延链、强链”,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4、加快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要针对这次疫情应对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疫情发生后,许多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迅速组织转产口罩等医护用品。也为各级政府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课题。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是一项长久及复杂的工作。其中,提升政府行政能力,加快行政体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重要内容之一。


(1)需要建立长效应急管理机制,以及防控物资战略储备机制。在抗疫期间,由于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等缺口较大,因此成为国家管控物资,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了社会对口罩缺货的紧张情绪。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认为,随着口罩及其生产设备产能的提升,在迅速弥补前期缺口的同时,未来对口罩的需求将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届时现有口罩产能将面临选择,口罩及其生产设备产业将会迎来产能的压缩和调整。当前,政府承诺对疫情过后富余的口罩产量进行收储,短期解决了企业的疑虑。但我们认为,在经历新冠病毒之后,民众对口罩的需求,尤其是专用口罩,如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等需求会答复提升,尤其在每年冬季——流感爆发季节,需求量会较之前有大幅激增。各级政府应将口罩及其生产设备纳入战略物资进行管理,进行物资储备,需要进一步刺激和鼓励口罩及其生产设备产业发展。对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如熔喷布等口罩材料、口罩机等口罩生产设备,以及重点口罩及其生产设备专利等一并纳入战略物资进行管理。


(2)推动相关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级政府应切实落实“放管服”改革,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企业注册登记“绿色通道”,简化注册登记流程,缩短注册登记时间,加快注册登记速度,使抗疫物资生产企业可以快速生产,以满足抗击疫情需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为口罩及其生产设备企业扩大经营范围,拓展防疫物资生产制造业务范围提供便利,支援疫情防控。食药监主管部门应对医用口罩等防控急需医疗器械实行应急审评审批,使防控器械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投入疫情使用。


附 录


1、专利检索要素表


本项目的专利检索主要采用总分式策略:首先是对口罩生产设备产业进行总体检索;然后对口罩生产设备产业中的技术进行分支检索,具体的检索要素如下表所示:


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第三部分)

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第三部分)

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第三部分)


2、专利检全率与检准率


检全率和检准率是目前衡量检索效果的相对合理的指标,检全率是指检出的相关文献量与检索系统中相关文献总量的比率,是衡量信息检索系统检出相关文献能力的尺度;检准率是指检出的相关文献量与检出文献总量的比率,是衡量信息检索系统检出文献准确度的尺度。检全率和检准率的样本数据需要进行人工阅读与筛选,只保留其中与检索主题相关的数据,即前文提到的“相关文献”。此外,在检全率和检准率之间存在着相反的相互依赖关系,如果提高检全率,就会降低其检准率,反之亦然。


(1)检全率


专利文献集合的检全率定义如下:设S为待验证的待评估检全专利文献集合,P为检全样本中相关专利文献集合(P集合中的每一篇文献都必须要与分析的主题相关,即“有效文献”),则检全率R可以定义为:R=(num(P∩S)/num(P)))*100% 。其中,P∩S 表示P与S的交集,num()表示集合中元素的数量。


以申请人“东莞快裕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为校准公司,检索筛选后此公司相关专利为25件;用“东莞快裕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作为申请人在数据库检索得到39件,经过数据筛选后得到相关专利27件,则该样本的检全率为(25/27)*100%=92.59%。


以申请人“江阴市檬佳非织布制品有限公司”为校准公司,检索筛选后此公司相关专利为18件;用“江阴市檬佳非织布制品有限公司”作为申请人在数据库检索得到30件,经过数据筛选后得到相关专利19件,则该样本的检全率为(18/19)*100%=94.74%。


以申请人“东莞市利瀚机械有限公司”为校准公司,检索筛选后此公司相关专利为15件;用“东莞市利瀚机械有限公司”作为申请人在数据库检索得到29件,经过数据筛选后得到相关专利13件,则该样本的检全率为(14/15)*100%=93.33%。


总检全率为(92.59%+94.74%+93.33%)/3=93.55%。


(2) 检准率


专利文献集合的检准率定义如下:设S为待评估专利文献集合中的抽样样本,S'为S中与分析主题相关的专利文献,则待验证的集合的检准率p可定义为:p=(num(S')/num(S))*100%。


选取2008年01月0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申请的专利进行查准评估,总数据量即num(S)=27,经人工筛选后得到num (S’)=23,则该样本的检准率为(23/27)*100%=85.19%。


选取2012年01月0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申请的专利进行查准评估,总数据量即num(S)=33,经人工筛选后得到num (S’)=28,则该样本的检准率为(28/33)*100%=84.84%。


选取2017年01月0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申请的专利进行查准评估,总数据量即num(S)=220,经人工筛选后得到num (S’)=183,则该样本的检准率为(183/220)*100%=83.18%。


总检准率为(85.19%+84.84%+83.18%)/3=84.40%。


广东(东莞)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中心


广东(东莞)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在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指导下,经东莞理工学院批准设立、统筹管理的科研机构,中心负责人为学校分管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副校长李忠红教授。中心依据学科分类和业务规划,挂靠图书馆管理,由图书馆按相关规定和要求设置了相关部门和岗位。


中心现有研究人员27人,包括专职研究人员5人、兼职研究人员22人。专职人员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2人。兼职人员中,高级职称10人、律师2人、专利代理人2人。中心成员中,具有科技查新员资质的有3人、查新审核员2人。中心成员近5年,承担各类课题项目近20项,完成学术论文近50篇、专著2部。


依据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指南要求,结合图书情报学科与分析评议工作的紧密关联,中心明确了以分析评议为核心的五项基本业务: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专利信息分析、科技查新、成果审核和学科服务。同时,其他与知识产权、科技信息、学术成果相关的分析、评价等咨询活动,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办公地点: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图书馆5楼5A636室

办公电话:0769-22861800


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第三部分)

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第三部分)




合享汇智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专利信息服务为核心,综合提供全方位知识产权咨询服务的高科技公司。公司致力于开发高质量的专利信息数据库和检索分析系统,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打造各技术领域创新信息平台和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并提供专业化的数据加工、专利检索、专利分析、专利预警、文献翻译、知识产权咨询和培训等服务。


公司的业务团队成员具备各学科专业技术背景和多年知识产权从业经验,其中80%以上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人员结构包括专利数据加工人员、软件工程师、检索人员、专利分析师、专利代理人、翻译人员,专业背景涵盖电子、通信、化学、生物、医药、机械、材料等各技术领域。


公司建有大型中外专利文献数据库,收录了全球120个国家/组织/地区1.37亿余件专利数据,开发有专业的专利信息检索分析系统,同时拥有多个国际著名的深加工专利数据库检索权限,具备雄厚的专利信息服务资源基础和技术实力。


公司秉承“诚信、专业、优质”的服务理念,依托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规范的作业流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知识产权信息产品和综合服务。

 

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第三部分)



注:

【12】王丽,《普通外科口罩可改造成病毒灭火装置》

【13】李一帆,《活性炭复光催化防雾霾空气净化口罩的研制》

【14】王永明,《负载纳米TiO2 –ACF 口罩的设计与应用》


相关阅读:

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第一部分)

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第二部分)


如需报告全文请添加小编微信,新鲜内容双手奉上!(微信号:15650078897)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编辑:IPRdaily王颖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第三部分)

点击图片,查看专题详情!



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第三部分)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媒体,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人才。汇聚了来自于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长型科技企业的管理者及科技研发或知识产权负责人,还有来自政府、律师及代理事务所、研发或服务机构的全球近100万用户(国内70余万+海外近30万),2019年全年全网页面浏览量已经突破过亿次传播。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阿耐投稿作者
共发表文章7492
最近文章
关键词
首席知识产权官 世界知识产权日 美國專利訴訟管理策略 大数据 软件著作权登记 专利商标 商标注册人 人工智能 版权登记代理 如何快速获得美国专利授权? 材料科学 申请注册商标 软件著作权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专利侵权纠纷行政处理 专利预警 知识产权 全球视野 中国商标 版权保护中心 智能硬件 新材料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躲过商标转让的陷阱 航空航天装备 乐天 产业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著作权 电子版权 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中国专利年报 游戏动漫 条例 国际专利 商标 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费用 专利管理 出版管理条例 版权商标 知识产权侵权 商标审查协作中心 法律和政策 企业商标布局 新商标审查「不规范汉字」审理标准 专利机构排名 商标分类 专利检索 申请商标注册 法规 行业 法律常识 设计专利 2016知识产权行业分析 发明专利申请 国家商标总局 电影版权 专利申请 香港知识产权 国防知识产权 国际版权交易 十件 版权 顾问 版权登记 发明专利 亚洲知识产权 版权归属 商标办理 商标申请 美国专利局 ip 共享单车 一带一路商标 融资 驰名商标保护 知识产权工程师 授权 音乐的版权 专利 商标数据 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法 专利小白 商标是什么 商标注册 知识产权网 中超 商标审查 维权 律所 专利代理人 知识产权案例 专利运营 现代产业
本文来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为http://www.iprdaily.cn/article_24375.html,发布时间为2020-04-11 10:39:30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

    我也说两句
    还可以输入140个字
    我要评论
    回复
    还可以输入 70 个字
    请选择打赏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