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知产那些事儿#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吁: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侵权假冒
在今年的政协提案中,全国政协委员、贵州岩博人民小酒董事长余留芬针对保护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提出建议,希望政府能加大打假力度,提高侵权假冒的违法成本;建立假货线索举报制度,对于提供重大制售假线索的举报人给予表彰或奖励,提高全民参与打假的积极性;推广已经取得成效的打假新技术和新模式。“目前侵权假冒的违法成本太低了”,余留芬说,如果对制售假团伙施予类似信用黑名单之类的制度,像对付那些欠钱的老赖一样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限制他们乘坐飞机、高铁等,一定会收到明显效果。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劳动南路派出所民警、副调研员郝世玲也提出了“加大打假力度、让制假者直接入刑”的建议。她举例说,西安警方破获的假鸡精案中,制售假主犯原本是协助警方打假的正规鸡精厂工作人员,后因高额利润制售假,10年间被抓3次。“很多制售假案件中,或多或少都有惯犯、累犯,为什么?罚得太轻,利润太高!”郝世玲说,警方在基层执法实践中发现,假货认定难,打假难,执法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普遍存在。“假货屡打不绝,但警方从未降低过打假力度,没有人比我们警方更迫切地希望减少制售假犯罪了。”郝世玲建议,加大打假力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制售假犯罪成本,降低制售假入刑门槛,让制假行为直接入刑。加大惩罚性赔偿力度,尤其对涉及食品药品等人身安全的制假售假者要从重处罚,对屡教不改、累犯惯犯从重处罚,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
郝世玲建议,为避免浪费执法资源,提高执法效率,要在传统的执法中应用、推广数字经济时代的打假新技术、新模式,加大对电子证据认定的实践应用。余留芬也提到,一些互联网企业如阿里巴巴已创立一套新兴的打假技术和模式,积极与执法机关、品牌权利人联合打假,共建打假共治系统,在降低企业维权成本的同时,也节省执法机关的执法资源。“要用这些创新的模式、科技的手段去打假,一些好的打假新技术值得大力推广”。(来源:人民网)
全国政协委员蔡金钗:加强跨省知识产权维权机制建设
住闽全国政协委员蔡金钗提交提案,建议加强跨省知识产权维权机制建设,让企业跨省维权更加便捷、高效、有保障。
蔡金钗认为,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日益完善,但企业跨省维权难的问题仍很突出,存在跨省维权时间长、成本高、收效差,跨省维权取证难度大、容易出现侵权产品被转移,各地判罚尺度不一、部分地区对侵权行为处罚力度较小致使不良商家侵权成本低等问题。
蔡金钗建议,建立跨省维权协作调度机制,将中央、省、市、县四级知识产权执法主体的力量形成工作合力、监管合力、打击合力,统一处罚尺度,对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追根溯源,斩断利益链条,有效破解跨省维权协调难、取证难等问题。推进跨省区知识产权审判机构建设,增加知识产权法院(法庭)在全国的布局,适当扩大知识产权法院(法庭)的管辖范围,加强各级知识产权审判队伍建设,让司法在跨省维权中发挥更好作用。构筑“行政+司法+技术”三位一体的保护机制,充分利用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实现知识产权保护监测、确权、维权一体化服务,让跨省维权多走“网路”、少走“马路”,用“互联网+”打造诚信创新环境。(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网站)
全国人大代表李翠枝:食品企业“走出去”面临知识产权风险考验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控制中心主任李翠枝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目前中国食品企业国际化经验不足,而政府战略指导、信息指引和企业间交流机制有待完善,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李翠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食品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虽然迎来重要机遇,但也面临不少挑战,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食品企业国际化经验不足,而政府战略指导、信息指引和企业间交流机制有待完善;二是食品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知识产权风险管理与权利保护方面的考验;三是受东南亚国家准入政策的影响,食品企业的海外市场开拓遭遇阻碍。
李翠枝建议,建立国家“一带一路”联署办公及出海企业交流机制,为食品企业“走出去”提供战略性指导和外交政策保护。由国家牵头建立“一带一路”国家知识产权数据平台,帮助食品企业进行知识产权风险管理。国家协调东南亚国家放宽对我国出口农产品及食品的准入政策,支持食品企业加快“走出去”。在国家加速奶业振兴的部署下,整个奶业产业链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李翠枝对记者表示,中国奶业的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组织化水平大幅提升,品牌建设持续推进,质量监管不断加强,产业素质日益提高,龙头企业与农牧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但也面临着供需矛盾突出、现代化程度落后、产业发展不均衡等急需解决的问题。”(来源:中国网财经 )
人大代表蒋胜男:建议高校应设专业培养知识产权应用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市文化艺术研究院编剧、市文联副主席蒋胜男昨日接受记者采访。蒋胜男透露,今年她最关注知识产权、温州技术产权交易所建设以及食品安全监管三方面的问题。今年是蒋胜男履职的第二年,过去一年来她关心民生实事、坚持为作家群体发声、为网络创作者争取权益。“在履职期间,我与知识产权领域的专家多有交流,除了网络作家所关注的版权保护问题,我还了解到我国在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领域的探索实践和维权案例。”为此,今年蒋胜男提出《推进知识产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建议。
蒋胜男认为,我国在保护知识产权上做了很多法律、社会制度方面的探索,但我国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却是知识产权应用型人才的捉襟见肘,大部分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应用人才几乎是空白。“我建议,在新形势下要努力探索我国高校通过创新设置知识产权专业学位、创新设置培养课程以及实现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等方式来大力探索培养知识产权应用专业人才的时代新路径。”
身为温州人,蒋胜男十分关注温州技术产权交易所建设。“我的第二个建议与支持温州中国(浙江)技术产权交易所相关。为推进中国(浙江)技术产权交易所建设,努力成为全国的技术产权证券化试点,我建议科技部、证监会等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将中国(浙江)技术产权交易所筹建工作作为先行先试工作项目列入国家自创区部际联席会议,对交易所建设方案给予专业性指导,得到证监会、科技部等部门一致审核通过后报国务院。”(来源:温州网)
#知产大省那些事儿#
《陕西省知识产权军民融合试点工作方案》印发
日前,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陕西省知识产权军民融合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提出了探索具有陕西特色的知识产权军民融合新模式,实现知识产权领域资源整合、要素融合、优势聚合的主要目标。
《试点方案》明确,按照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规划部署,以陕西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发展、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和全面提高创新供给能力为导向,做好知识产权军民融合发展顶层设计。着力破解知识产权在军民融合发展方面的制度性壁垒、政策性障碍和体制性问题,推动知识产权领域军地政策互通互利、资源共建共享。建立省部级省级部门间合作机制,强化促进军民创新主体协同激励机制,构建便捷的利军利民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探索支撑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运行机制。大胆探索国防知识产权军地军民双向转化新机制新模式,推动形成知识产权军民融合开放新格局。
《试点方案》提出国防知识产权享受地方同等优惠政策待遇,利用地方资源开展国防专利申请受理业务,完善申报国防专利定密渠道,开展地方普通专利申请保密审查,承接国防专利实施备案及转让审批职能,建立国防知识产权军地联合维权工作机制,逐步开放国防专利代理服务行业,开放国防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引导地方专业机构开展国防知识产权转民用服务等8项重点任务。通过试点,到2021年7月,探索形成知识产权“军转军”“军转民”“民参军”三个机制,建立健全军民融合知识产权政策制度体系、组织管理体系和工作运行体系,形成“军工+地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举措。(来源:陕西省知识产权局网站)
重庆汽车产业专利数据中心上线 向社会免费开放
近日,由重庆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建立的汽车产业专利数据中心(http://www.patentcloud.net/)正式上线,面向社会免费开放,金康、华晨鑫源、长安等重庆车企试用平台后反响较好。该平台上线后,将给全市汽车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和各类创新者提供优质、公益的专利数据服务支撑。
据了解,汽车产业专利数据中心构建了传统汽车摩托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三大数据库,包含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等102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利数据,数据同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实时更新。收录的专利数据经过了专业检索和筛选,并按照行业标准,结合重庆产业特点建立了技术分类导航。该平台可还实现专利检索、技术主题导航、综合分析、重点企业跟踪等功能,可快速准确地获取国内外最新的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和法律信息,便于跟踪竞争对手、行业动态、技术发展和区域比较。
重庆知识产权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汽车产业专利数据中心的建立帮助企业筛选出了不同技术类别的专利,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数据服务,帮助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检索时间。目前市面上很多专利行业数据库都是收费的,年费价格从几千到数万元不等,免费行业数据库的开放,有助于重庆车企加快运用专利导航工具促进产品研发。利用专利数据导航等欧美日通行模式,可以辅助企业确认技术发展方向和选择最优技术路线,对专利蕴含的技术、法律和市场等信息进行深度挖掘,进一步锁定竞争对手、判断技术要点、细化技术路径、增加技术来源、减少重复研发、调整优化研究方向,形成更加适合转型升级的解决方案,能够凭借技术优势获得产业发展的主动权。(来源:腾讯大渝网)
#海外知产那些事儿#
欧盟各国表示支持欧盟《版权指令》
近日,欧盟委员会、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三方达成一致,确定了欧盟《版权指令》的最终版本。该指令将对欧洲网络版权有关法律进行改革。大多数欧盟国家已经表示支持拟议的欧盟《版权指令》最新版本,该指令将要征收所谓的“内容片段税”,并要求在线平台对其网站上的侵权内容承担责任。
欧洲理事会确认欧盟各国已经签署了《版权指令》最终版本。芬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和波兰政府表示不支持该指令。该指令中的提议事实上颇具争议,已经引起了科技公司和互联网自由活动家们的强烈反对。WIPR近期的报告中指出,计算机和通信行业协会(CCIA)认为通过的版权指令版本失去了实现公平和平衡改革的机会。CCIA表示,“我们担心新法律会损害欧洲的网络创新和成长,并限制网络自由。”
代表文化和创意部门的机构对协议的达成表示欢迎。代表作者、作曲家、作家、记者和摄影师的组织也发表了公开信,呼吁欧盟机构批准该指令。公开信于2月21日发表,信中称该指令是确保互联网“对所有人都公平并且可持续的历史性机会”。签署公开信的机构包括独立音乐公司协会(IMPALA)、欧洲作家委员会和欧洲记者联合会。公开信指出,“长期以来该指令一直致力于为欧洲数字单一市场创意部门的所有参与者创造一个其迫切需求的公平竞争环境,同时让大众更好地获取更广泛的内容。”公开信指出,“长期以来该指令一直致力于为欧洲数字单一市场创意部门的所有参与者创造一个其迫切需求的公平竞争环境,同时让大众更好地获取更广泛的内容。”IMPALA执行主席海伦.史密斯(Helen Smith)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该指令的最新版本“兼顾了代表不同利益的相关方的意见,是平衡与妥协的结果”。史密斯进一步指出,“网络平台在创作者与大众之间的关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而《版权指令》为此提供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框架”。(来源: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
高通再诉苹果侵犯三项专利 索赔数千万美元
据路透社报道,高通3月4日在圣迭戈(San Diego)联邦法院对苹果公司提起诉讼,指控苹果侵犯其三项专利权,要求赔偿至少数千万美元。毫无疑问,这起诉讼让两家公司之间的紧张关系再度升级。这起专利诉讼案件也是两家公司之间长达两年的一系列诉讼的一部分。
2017年初,苹果指控高通从事非法专利活动,以保护其在芯片市场的主导地位;而高通则指控苹果在没有支付费用的情况下使用其专利技术。
下个月,双方的诉讼大战将达到一个顶点。届时,法庭将对当苹果2017年初提出的一起反垄断案件进行审理,可能对高通商业模式的基础构成威胁。在苹果提起诉讼之后,高通也发起一系列反击。如今,双方的专利纠纷已拓展到全球多个市场。到目前为止,高通已在美国、中国和德国赢得官司。之前业界普遍认为,最终两家公司和解的可能性较大。但路透社去年11月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针对双方的法律纠纷,两家公司并未展开“任何层次”的谈判。(来源:新浪科技)
苹果收购Lighthouse大量专利 或开发AI用户识别技术
据科技媒体Appleinsider报道,苹果从一家已停产的家庭安全摄像机公司Lighthouse AI收购了大量专利,公司极有可能将进一步开发其人工智能用户识别技术。苹果在2018年12月之前购买了这批专利组合,只不过官方的知识产权转让信息直到2月末才在美国专利商标局的数据库中显示。
苹果一共收购了八项专利。据外媒IAM周一的报道,虽然有些专利为标准安全类,但也有不少涉及深度传感技术,包括美国专利号为9396400的“使用深度摄像机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安全系统”的专利,专利号9965612的“使用深度感应摄像机在弱光条件下捕捉视频图像的发光方法与系统”的专利。公司还收购了目前仍在检查中的应用。这些专利和应用的发明者之一为Lighthouse前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泰奇曼(Alexander Teichman)。
尽管外界一直相信苹果不会进军安全摄像头市场,但公司可以使用这些专利来规避诉讼并改进iPhone、iPad和Mac设备上的摄像头技术。据传,苹果正在为2020年推出的iPhone开发后置3D摄像头。也有消息称,公司正在开发AR头戴设备。对于这些项目,深度检测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来源:新浪科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编辑:IPRdaily赵珍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推荐阅读(点击图文,阅读全文)
开年重磅!寻找40位40岁以下企业知识产权精英(40 Under 40)
“投稿”请投邮箱“iprdaily@163.com”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媒体+产业服务平台,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人,用户汇聚了中国、美国、德国、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成长型科技企业IP高管、研发人员、法务、政府机构、律所、事务所、科研院校等全球近50多万产业用户(国内25万+海外30万);同时拥有近百万条高质量的技术资源+专利资源,通过媒体构建全球知识产权资产信息第一入口。2016年获启赋资本领投和天使汇跟投的Pre-A轮融资。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IPRdaily.cn 中文网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