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不代表IPRdaily立场#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李艳芬
原标题:浅谈企业IPR的发展之道
在行业外,企业IPR是神秘的存在,却往往被认为纯粹在做事务性工作。在行业内,企业IPR是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标配,是处理所有与知识产权工作相关的综合体,甚至还是专门对合作的代理机构进行“挑刺”的监督者。笔者肯定不认同行业外的说法,也一直认为行业内的评价或多或少都有偏颇,以致于在最近的面试中总是会不由自主地问一下求职者“你认为作为一名合格或者优秀的企业IPR应该怎么做”,得到的回答往往是“先把知识产权贯标做了”、“下达计划让知识产权工作涉及所有部门”、“写好申请文件”等几句简单的话,然后就不停地问“这个岗位工资多少”、“这个岗位在公司的地位高吗”、“晋升、涨薪频次怎么样”、、、、、、其实并不是觉得这样回答不好,而是我一直认为如果自己真的有实力或者你的工作能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较高的价值,相信待遇和地位自然而然就有了。
实际上,很多中小型企业都已逐渐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也想做好知识产权,才愿意花代价去培养、去招聘人才,但是又由于我国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起步较晚,鲜有完善的管理方法或较成熟的经验作为参考,以致于这些企业的高层也不太清楚知识产权该如何发展,所以才让你来。那么,企业IPR该拥有哪些能力、该如何做才能让自己“不被遗忘”,成为我们想象的那种可爱和可敬的知识产权工作者呢?笔者中南大学工科小硕一枚,已用了六年时间从三一的研发人员成长为芯片领域的企业IPR,经历虽短,也先抛砖引玉简单谈下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如有不足还请同行多多补正与交流。
能力篇
1、知识产权专业知识
作为企业的优秀知识产权工作者,具备扎实的知识产权专业知识、拥有对公司主类知识产权的全流程进行妥善管理肯定是基本要务。首先要掌握各类知识产权的定义、保护客体及具体特点,做到既能对公司内部的人员准确讲解,又能和代理机构顺利对接。其次还要清楚企业常见的几种知识产权类型(如专利、商标、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的官方申请流程、费用缴纳及费减等政策,以免无法清楚地向公司内部相关人员做出解释或者无法顺利审核代理机构的账单。当然,掌握专利的实务知识也是企业IPR必须拥有的技能之一,既能对企业内部的研发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书撰写进行培训,也能对代理机构撰写的申请文件或者答复的OA提出创造性意见。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利挖掘、布局甚至是专利深度检索及预警分析能力也是企业IPR能够胜任相关岗位的需求。如果还希望自身的价值再上台阶,对知识产权的运营、诉讼、无效、应诉等后端业务也应耳熟能详,最好具备相应工作的处理能力。
2、理工科技术功底
对于大多数科技型创新企业而言,专利始终是最重要的知识产权类型之一,特别是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肯定与技术挂钩,如果自己没有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无法准确理解创新成果,何谈全面保护?故笔者始终认为,作为优秀的企业IPR(主要针对只设置几个IP岗位的中小型企业而言)应该有理工科背景,最好做过企业、科研院校的研发,这样更能深刻理解相关技术方案,甚至通过和研发人员的技术沟通碰撞出新的火花(吼吼,新的idea就这样产生了,别不信,笔者真的有这样的经历,而且方案最终还落地实施,效果不错呢)。具备良好的理工科知识或研发经验也能换位思考了解研发的需求,以便快速做出响应,提升知识产权对研发创新的辅助层次。当然,对于专利撰写、挖掘布局、专利申请文件审核或OA答复等工作更离不开理工科技术的支持,并且所具备的知识和所从事的领域越相关越好。
3、良好的交流能力
知识产权来源于研发,却又不同于研发。知识产权当然是通过法律的手段把研发创新成果以合适的范围进行保护。所以企业IPR就需要和多方沟通(至少研发人员、代理人、知识产权顾问)以确保保护形式、保护范围的合理性,这也就要求企业IPR要学会以不同的技巧、不同的专业素养和不同的人员进行交流。
4、创造性的思考力
知识产权是创新性成果的代表,作为企业IPR不止要与创新成果打交道,自己也需要拥有创造性的思考能力。如果作为企业的IPR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日常工作,领导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天天填几个表格、转发一些邮件,做一些流程管理的工作,那这些表现如何让公司重视你的工作,提高你的地位?所以笔者认为想了领导想到的,也想了领导没想到的甚至还给出了比较合适的解决方案,经常反思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提高工作价值、如何提升专利质量等才是优秀的企业IRP应该做到的。
5、持续学习能力
作为知识产权工作者,需要涉及不同的技术领域或者不同的专业知识,当然也就要求自己有主动学习的意识,不断接受新的知识、不断汲取同行甚至他行的优秀经验,才能使自己的价值度不断提升,否则个人的上升空间也会停滞不前。当然,除了有主动的学习意识,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也非常重要,笔者就曾遇到过很努力、很负责的同行,但总是抓不住学习重点或者摸不清学习门道导致提升极慢。我觉得这和个人已经养成的学习、工作习惯相关,需要旁人指点迷津以提高效率。当然,不仅企业IPR需要拥有主动持续的学习能力,实际上任何职业、任何岗位都受用,笔者也认为只要具备了这种能力的人的发展一般也不会太差。
工作篇
1、知识产权战略规划
很多人提起战略规划,第一印象便认为其一定很高大上,其实对于知识产权而言,企业领导更看重的是它如何与企业实际结合,如何才能落地实施。因为知识产权毕竟是长期投资后才能看得到的回报甚至看不到它的直接回报,如果一味地讲述如何利用知识产权获取经济利益、如何利用知识产权确保企业的竞争优势、如何在几年之内利用知识产权诉讼取得相应的效益等肯定会让成长中的中小型企业决策层觉得不靠谱,所以建议多提一些短期内可以实现的规划:如根据研发进度确定未来几年的专利申请量、授权率及提高专利质量的一些策略;或者根据公司的研发方向进行一些专利检索分析或利用,进行规避设计或利用这些专利信息协助研发;根据研发创新成果及行业专利现状如何布局、挖掘本公司的专利点,预计会产生哪些效应;甚至结合各地政府的政策如何适应性的缩小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前期开支等等。在此基础上再升华为大的战略方向,就会让领导层认为你的规划既务实又有战略层次,也会自然而然会提高对你后续工作的关注度。
2、专利申请文件处理
笔者从业以来,接触过很多知识产权体系制度还不是很完善的企业,既有上市的中国500强,也有发展快速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其IPR对于专利申请文件的处理基本是这样的:发明人递交提案/交底书给IPR→IPR粗略检索(大部分不检索)→IPR把交底书转交给代理机构→代理机构撰写完成后发送给IPR→IPR再转交给发明人审核→发明人直接确认OK→定稿提交、收受通。可以说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现象时真的是直呼“天啊”,怎么可以这样操作?!专利作为公司最重要的知识产权之一,其质量尤其是申请文件的质量关乎着能否授权、关乎着授权后的保护范围、关乎着它的价值,怎么可以这样草草了事?!现在的代理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在增长,代理人的专业水平也良莠不齐,你怎么能保证你的代理人一定是优秀的,就算是优秀者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没有第三方监管如何保证质量(笔者就曾遇到过代理人把“螺栓连接”这一特征直接在独权中进行了限定的现象)。发明人研发任务重时间紧,且大多数研发人员对专利的了解深度肯定不如专业人士,当他看到自己的方案被写成了20几页甚至30几页的文字时,如何审,从何审?肯定是觉得技术方向不偏离就直接确认了。所以只有靠专业的企业IPR(也就是拥有了能力篇所述能力的IPR)来判断:你长期待在企业,对公司的技术了解程度肯定比代理人要深刻,所以首先要判断技术理解是否准确、是否全面,(不确定的要自行和发明人沟通),其次对代理人对权项的上位程度是否合适、布局是否合理(考虑后续答复时的策略)等进行审核判断,并提出建设性意见,OA答复时同样地要充当代理人的角色深入分析申请文件和审查意见,和发明人沟通确定答复策略再最终和代理人沟通达成一致,确保整个过程有监管、由质量,这才是优秀企业IPR应该做的工作,而不是仅仅充当传递文件的角色!
3、专利信息利用
和很多企业的研发进行沟通这方面的内容时,发现他们很乐意从现有的专利技术中得到一些启发,或者看下自己的想法、研发方向是否已经被专利化,如果是,那怎么样进行规避设计。这就需要我们企业IPR或协助咨询机构对研发的相关技术进行检索分析,形成预警报告或者研发建议,这个过程肯定更需要企业IPR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根据研发需求,结合自己在企业中的体会向咨询提需求,组织研发和咨询机构进行高效沟通,并对咨询机构的产出成果从知识产权专业角度进行审核、把关。当然,最终给研发人员的成果并不一定要多很多花哨的图表,反而一些简单明了、直击问题根本的解释更容易引起共鸣。
4、知识产权组织架构、体系制度建设
关于组织架构建设,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很完美的方案,因此前期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确定最急需的知识产权岗位及职责,并创造性的做出一些贡献后再逐步搭建、完善组织架构。体系制度也一样,要先制定公司当阶段最急需的,如纲领性的文件、奖励制度、技术交底书审核制度等,且一定要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拟定,切忌照抄照搬,否则运行起来极其困难。其它的如运营、风险管理、重组知识产权管理等体系制度应随着公司的需求再根据实际情况拟定,而不是一味为了制度而制定制度。
5、其它
最后想谈一谈代理机构的引进,企业IPR起着重要作用,不要一味地追求价格(因为知识产权的代理不是一锤子买卖,也不是一件定型、定价的产品),而应该需要综合考虑代理机构的实力、代理人专业素质、擅长的领域是否和公司业务契合、能够提供的增值服务等因素,甚至可以采用激励法则来确定价格(如撰写的专利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金奖需付费多少,获得了公司内部评比为优秀申请文件的付费多少等等)。当然最终还是要制定出对代理机构的综合评比标准,把对代理机构的管理更加规范化,也能选择出最适合的代理机构与公司协同创新和发展。
啰嗦嗦嗦叙述了一大堆,都是一些很实在的经验之谈,如有不正确的地方还望各位不吝赐教,也希望同行多多交流、相互学习,愿所有的企业IPR及知识产权工作者都能发展的红红火火,实现自己的理想!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李艳芬
编辑:IPRdaily赵珍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投稿”请投邮箱“iprdaily@163.com”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媒体+产业服务平台,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人,用户汇聚了中国、美国、德国、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成长型科技企业IP高管、研发人员、法务、政府机构、律所、事务所、科研院校等全球近50多万产业用户(国内25万+海外30万);同时拥有近百万条高质量的技术资源+专利资源,通过媒体构建全球知识产权资产信息第一入口。2016年获启赋资本领投和天使汇跟投的Pre-A轮融资。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IPRdaily.cn 中文网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