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特斯拉到底开放了哪些专利,又为何要开放这些专利呢,我们就来一起分析探讨下。
6月12日,特斯拉在官方博客发表《All Our Patent Are Belong To You》一文,宣布“开放所有特斯拉技术专利”,洋洋洒洒几千词,掀起轩然大波。当苹果、三星、Google 为专利官司焦头烂额、锱铢必较时,当大部分公司恨不得把自己的专利藏在保险箱里时,特斯拉反其道而行之,宣布“开放”所有专利。 ┃特斯拉到底有没有“开放”专利? 其实,当我们仔细读完《All Our Patent Are Belong To You》原文,就会发现也许事情并不仅仅只是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那样,其实特斯拉开放背后还有一些没有说开的事。 Yesterday, there was a wall of Tesla patents in the lobby of our Palo Alto headquarters. That is no longer the case. They have been removed, in the spirit of the open source movement, for the advancement of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y. 大家往往首先看到的是这一段比较小清新、小文艺的宣言。翻译成中文是: 昨天,特斯拉的专利还被控制在位于 PaloAlto 的总部内,而现在,这种情况不复存在。受到开源运动的启发,特斯拉将推倒这堵墙,促进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 其实,下面一句比较关键的话,则往往被人忽略。 Tesla will not initiate patent lawsuits against anyone who, in good faith, wants to use our technology. 翻译过来为: 特斯拉将不会对任何怀有善意使用我们技术的企业发起专利诉讼。 这里其实就涉及了两点问题: 1、诉讼权 2、善意的使用 3、其他权利 放弃专利是需要签署正式的放弃专利的文书的,特斯拉只是发表了官方博客,因此该行为并没有法律效力。博客中,特斯拉明确指出,特斯拉放弃的其实不是专利,而是对于善意使用的诉讼权。所以特斯拉还是专利权人,是可以收回“开放”的权利的。只要没有签署正式的“放弃专利”的文件前这些专利都还是特斯拉的。 特斯拉将不会对任何怀有善意使用我们技术的企业发起专利诉讼。那何为善意的使用呢?特斯拉的官方博客中,并没有给出界定。 另外,除了这些专利权以外的其他权利也未有提及。比如,如果有人在这些公开的技术专利的基础上,研发出了新的专利技术,那这些专利的归属问题,也有可能产生纠纷。 ┃特斯拉到底“开放”了哪些专利? 现在,特斯拉可以在美国专利网站上查到的专利大约有 249 项专利。对具体专利有兴趣的童鞋可以点击链接查看。这些专利大都与电池安全控制系统相关,主要包括电池冷却系统,安全系统,电荷平衡系统等。 特斯拉最重要的就是车内的 8000 块电池。根据gigaom2011年的报道,这些电池其实并不是特斯拉自己研发、生产的,而是采购的松下的 NCR18650B 电池。因此,这部分专利仍归属于松下,特斯拉并没有专利,这部分专利其实是特斯拉开放不了的。 另外即使这部分专利开放,是否会采用也值得深思。NCR18650B 采用但是电解液,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电池内部压力升高,发生爆炸。截至今年 2 月,已经发生了 5 起特斯拉爆炸事件。目前,宝马、丰田等其他汽车厂商都选择自主研发锂铁电池,电池密度接近 NCR18650B,安全性也更好。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国内厂商也都拥有自己的电池专利。 ┃特斯拉为什么要“开放”专利? 在商言商,这个肯定是出于特斯拉自身发展的需要。 特斯拉认为,他们真正的竞争对手并不是那些非特斯拉的电动车,而是生产线上每天生产出的汽油车。战胜汽油车,增强用户购买特斯拉的意愿,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充电问题。 特斯拉目前主要通过家用充电桩、超级充电站和目的地充电站充电。但充电桩、充电站的数量还很少。以超级充电站为例,在北美仅有 86 个,在亚洲只有 3 个(都在中国),显然不能满足车主的需求。“开放”专利,很可能加速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 快速充电站除了设施的问题,还有标准的问题。目前主流的 3 级快速充电有三个标准,分别是欧美(福特、通用、大众、奥迪、和戴姆勒等)主推的 SAECombo 标准、日本(尼桑,三菱等)主推的 CHAdeMO 和特斯拉主推的超级充电站。标准之争,胜者往往只有一家,特斯拉以几万辆的电动车去抗衡另外两个标准,胜算并不大。 特斯拉一开始就致力于创立标准,因此与另外两个标准并不兼容,最后的结果就是,特斯拉无法使用公共充电站,其它电动汽车也无法使用超级充电站。 充电标准问题不解决,充电桩不落地,电动车战胜汽油车的前景就不乐观。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欢迎对电动车有兴趣的朋友一起交流讨论。邮箱:syq@36kr.com。
来源:36氪 作者:小石头 整理:iprdaily 网站:http://www.iprdaily.cn/ “IPRdaily”是全球视野的知识产权科技媒体,由一群长期从事知识产权服务的信徒建立,我们中有资深媒体人,有投资者,有观察者,有代理人,有律师、有IPR风险控制专家,还有创业者。我们将客观敏锐地记录、述评、传播、分享知识产权行业的每一天。 微信订阅号: “IPRdaily” IPRdaily|读懂知识产权&未来 ------------------------------------------ 版权声明: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