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原标题:「2018中国·海淀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复赛入围项目(十一)(十二)
2018中国·海淀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进入复赛准备阶段,本系列将对入围复赛的项目围绕项目情况、专利布局、项目团队等内容逐一进行展示,复赛阶段将由专家对每一个项目的专利情况重点考察,感谢关注“海高赛”。
项目名称:大数据人流量测算及行为相似度分析
牵头单位:北京融信数联科技有限公司
作者:北京融信数联科技有限公司
1、公司团队介绍
北京融信数联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构建数据生态,提炼数据价值。借助卓越的数据挖掘能力,为客户提供多源数据融合的大数据服务;同时基于专业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模式,构建数据生态,挖掘数据价值,帮助数据所有者实现数据价值变现。
团队汇集了来自华为、微软等行业内一流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具备10年以上的计算机和通信行业经验,业务模型算法积累深厚。团队包含多名专业领域内的博士和硕士,目前已申请12项专利。
于笑博现任融信数联CEO,北京邮电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硕士,清华大学EMBA在读,通信行业10余年工作经验;曾就职于Motorola、华为等国际知名通信公司,曾任负责华为中国区TOP3以上项目的交付与管理工作,获得华为市场部2008年特殊贡献奖;具备极强的战略规划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在任职北京拓明科技期间将公司的业务规模从2010年的7个省份扩展到2013年的26个省份,整体销售收入从2010年的3000万,提升到2012年的1.4亿,并在公司引入第4轮6000万元的PE投资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
成立立CTO,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学士,计算机和通信行业10余年技术研发经验;基于其在产品研发领域的经验积累,先后主导了公司基于移动通信网络大数据分析的行业应用方案和产品的论证,对于产品实现、架构设计、研发管理等有深刻的认识,能够很好的把握客户需求及产品发展方向。
张广志 数据挖掘总监,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从事大数据挖掘与知识工程方向的研究工作多年;聚焦数据挖掘算法与智能计算模型的创新,擅长多数据源融合的数据分析研究,在移动通信、地理空间、企业信息化、社交网络、金融、医学等行业。数据挖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曾获得国家奖学金、Google Excellence Scholarship等荣誉奖励。
2、参赛项目介绍
基于专业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模式,以用数据驱动未来为愿景,致力于构建数据生态,挖掘数据价值。借助卓越的数据挖掘能力,为客户提供提供多源数据融合及深度数据分析服务,为政府(2G)管理和企业(2B)运营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撑。构建了一整套贯穿数据融合、清洗、建模、调优等环节的大数据核心技术体系。积累了数十项核心知识产权,持续创新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算法模型。
技术创新点1:协同定位算法,精度高
技术创新点2:D.L.模型学习算法,模型准
技术创新点3:多网用户去重算法,不重不漏
技术创新点4:地理信息栅格化,粒度细
技术创新点5:轨迹补偿算法,记录全
技术创新点6:边界乒乓统计抑制算法,波动小
产品和服务紧密围绕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旅游、交通、人口等行业的管理和服务,实践了大数据在智慧旅游、智能交通、人口统计等方面的创新应用。形成一套“以人为聚焦点、行为为线索链、城市为思考面”的城市发展评估分析体系,为城市发展提供系统、及时、精准的大数据智能决策支撑,助力新时代下的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
1) 实时游客行为分析及客流量监测系统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行业深层次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这些矛盾主要表现在:大量的散客游成为了旅游的主导,传统团体游的比例日益减少。而我国目前旅游行业运营模式和管理均是建立在旅行社为主体的传统观光游基础上的,在缺少了旅行社对于旅游人群的组织和管理之后,旅游行业的资源组合方式、运营模式、服务模式以及政府的管理方式均面临着迫切的转型的要求。
实时游客行为分析及客流量监测系统将多源数据进行融合、清洗,转换为属性数据、时空数据、行为数据等多个基础数据源,在此基础上通过大数据挖掘实现游客数量分析、来源地分析、目的地分析、热门游览线路分析、团/散客识别、交通工具分析、游客驻留时长分析、游客消费能力评估等功能。提升旅游主管部门的管理以及对游客的服务水平,促进旅游经济活力和信息化消费,是业界领先的智慧旅游综合解决方案。
图:实时游客行为分析及客流量监测系统
2)智能交通综合管控与信息服务系统
现有交通路况的信息主要通过部署地感线圈、交通摄像头、及浮动车GPS数据等三方面获得,建设成本高,无法有效覆盖全部道路,无法精确对交通出行个体进行全流程的关联分析。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智能交通综合管控与信息服务系统,通过数据挖掘将人流、车辆、道路交通三要素有机联系在一起,实现智能化交通应用。主要包括道路状态实时监测、早晚高峰出行分析、拥堵原因研判、OD分析、交通小区职住属性分析、智能红绿灯交通管控等功能和服务。
图:智能交通综合管控与信息服务系统
3)大数据人口动态分析系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人口统计的数据采集周期、采集成本以及灵活性等受到一些挑战。作为人口统计手段的补充,结合统计学原理,借助大数据的分析,可动态观测区域人口变化趋势,为人口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大数据人口动态分析系统主要包括职住人口数量、属性、通勤规律分析等功能,同时可对不同时段的人口进行比对,完成增加/减少人口的统计,包括同比、环比、基期比等。此外,积极探索“大数据+”扶贫模式,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扶贫政策精准投放、扶贫效果持续监测。同时,通过分析城镇/农村不同覆盖场景下人口比例的变化情况,进行城镇化人口的分析统计,关注城镇化进程。满足新时代对人口管理工作的新要求,为新时代下政府的社会治理提供决策支撑。
图:大数据人口动态分析系统
3、对高价值专利的认识和理解
所谓专利,重点在于创新;
高价值专利,除了创新,还应具备两点:
1、明朗的商业价值转化潜力;
2、持续产生突出的社会效益。
4、专利布局情况介绍
作为一家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及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融信数联一直坚持磨练多源异构大数据分析能力,直面行业痛点,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数据分析服务。
在项目推进和交流的过程中,客户多次提出有关专利的问题,例如“这项技术你们有对应的专利吗?”、“我们见过不同的方案,你们这个效果最好,有没有申请专利保护起来?”。以上问题,一方面反映客户希望“用专利增强信心”——有了专利,技术更让人放心;另一方面则是出于信任,为公司出谋划策——“用专利保护成果”。类似这些一次次的“专利意识冲击”,让我们逐渐认识到不仅要申请专利,而且要开展专利挖掘布局。
融信数联的业务涵盖统计、旅游、交通、公安、商业等领域,归根结底都是围绕“人”的行为进行分析。经过综合分析,我们形成了一套专利布局思路:
1、基于地理位置的基础专利:将基站扇区、移动终端定位等地理位置数据映射至统一的地理栅格,为后续深度挖掘分析提供基础支持,例如区域人流量分析;
2、面向社交属性的画像专利:利用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行为数据开展多个维度的画像分析,力图从不同视角刻画出带有社交属性的特征,例如行为相似度分析;
3、面向复杂行为的预测专利:根据历史数据,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对人的复杂行为开展预测,例如话务量预测、人口变化预测等。
项目名称:云端智能手机拉曼系统
牵头单位:北京云端光科技术有限公司
作者:北京云端光科技术有限公司
凌晰之光:专注云端AI检测终端
凌晰之光团队来自于北京云端光科技术有限公司,CEO&CTO“牟涛涛”为北京理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博士毕业,被聘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光电学院“副教授”,在拉曼技术领域有着多年丰富的科研经验。在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以拉曼系统的创新技术为核心点,创立“北京云端光科技术有限公司”。公司为初创型企业,现有团队成员15人,均为80、90后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6人,占到总人数的40%。技术团队专业涵盖光学、计算机、结构设计、化学等多个方面,搭建多领域高端技术人才架构。参赛项目为世界首款云端AI拉曼检测终端:凌晰MR-5S。
当“物质检测”成为诸多应用场景的必需后,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方法来高效地解决问题。
拉曼光谱,作为一种“无损、高速、稳定”的检测技术,被市场推崇,并应用于缉毒、反恐、安检、生物医药、化工、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的国内市场,手持拉曼检测终端销量飞速增长,由2016年的不足1000台,到现在的近万台。预计,2019年,这一数字仍将翻倍。
巨大的市场需求,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仪器厂商纷纷入局,终端产品层出不穷。但数量上的大幅增长,却未带来使用体验上的同步提升。多存在体积大、不易携带,识别时间过长,检测物质有限等问题,如在经历“毒品现场快检”这样的场景时,效率上就会稍显不足。而且产品差异化仅仅体现在数据库的大小,检测分辨率高低等等细节技术参数,却没有从量变到质变的产品,这是拉曼检测终端行业近几年的写照。
随着应用场景增多,市场对拉曼检测的技术与设备要求越来越高,以致供需双方存在较大的缺口。作为探索前沿技术的先行者,云端光科正是嗅到了这一点,并于2018年初推出了世界首款云端AI拉曼物质检测终端——凌晰MR-5S,该产品结合了云端光科先进的云端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在多方面取得突破,实现了质变,为拉曼检测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
凌晰MR-5S采用了自研独创性的设计,大幅提升了光学收集效率,提高信噪比,并自行开发云端深度学习识别算法,使分析时长缩减至1s,远小于行业平均水平的10-20s,检测效率巨幅提升。此外,仅仅410g的重量,与智能手机相仿的投影面积和操作方式,也使得凌晰MR-5S更加便携,易用。
同时,为了从多方面补足市场现有产品的短板,凌晰MR-5S在小巧的机身内部,还藏着更大的“学问”。
采用云端检测架构,破除识别局限,速度、精度全面提升
基于云端光科强大的技术实力,凌晰MR-5S采用了独创性的云端检测架构,结合深度学习算法和大数据分析的优势,可更快速更准确地检测物质,并可以方便的实现以前无法实现的场景。
GPS定位上传功能的加入,使设备在识别物质的同时还能准确记录地点信息,使分析和统计工作变得易如反掌。
对于终端与服务器间的网络数据传输也同样不简单。
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用户隐私,高效传输,凌晰MR-5S采用了VBN高速专用网路,通过该网络,可将分析检测的时长降至最低,同时,避免检测数据在上传云端过程中被窃取。
除去网络方面,凌晰MR-5S在本地终端方面的安全也是不敢马虎,尽管设备处于随时工作状态,却仍能保证数据的安全。这要得益于“双域隔离”的重重安全防护,个人域是旗舰终端,检测域则是专业仪器。
而随着对它探索的深入,它还能给你更多惊喜。
深度学习平台+海量数据存储=全球首款云端AI拉曼检测终端
当检测的速度、精度、使用便利度都得以保证后,还可以做什么呢?
凌晰MR-5S有了新的思考——混合物及成分比例识别!
在云端检测的架构保证极致安全的基础上,依托云端强大的计算分析能力,凌晰MR-5S可对被检测物质进行急速精准匹配,快速识别混合物,获取成分比例,并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将精度控制在10%以内。
研发团队表示,之所以能做到世界第一家可识别混合物成分比例的厂家,主要是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完全自研了强大的匹配算法。没有优秀的算法,正确的识别物质都是问题,就更别说识别出比例了。
据调查显示,随着拉曼光谱研究进展不断加快。2020年全球实验室和手持拉曼仪器的市场将达5.24亿美元,尤其在亚太地区,拉曼仪器市场将呈现高增长率。
专利的布局与挖掘
1、发明专利的培育思路
基于拉曼系统的行业现状以及拉曼技术的创新进行了一套完整的云端AI拉曼检测系统的专利布局。
研发的最初先布局了拉曼光谱仪光机结构,进行光路结构的独特设计;然后对另一个核心——算法,进行布局;要实现深度学习算法必须用服务器,紧接着对云端架构进行布局;要实现光谱的识别,必须对数据库构建进行布局;最后对智能化设计、场景应用、拉曼增强技术进行了相应布局。
根据研发内容,从硬件、软件、算法、云端、数据库、场景及未来的拓展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智能拉曼光谱检测仪的布局。实现拉曼光谱仪硬件上的高灵敏度,软件及应用上的良好用户习惯,傻瓜式一键操作。
和国内竞争对手相比,我们的拉曼设备是完全自研的产品,因此在如上多个核心部分,我们都具备自己的核心技术,在研发的同时就通过专利申请把我们的知识产权保护起来,并在公司内部构建了一套奖励体系,作为公司文化的一部分,以形成演进发展的良性循环。
2、发明专利的挖掘
首先,在整个拉曼技术研发的初始阶段,我公司对最为核心的基础技术点---光路结构的独特设计进行了专利保护。
其中,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核心专利为中国公开号CN107884387A的专利。
首先,通过光谱仪光路一体化设计,将光谱仪的准直部、光栅、聚焦部均加工在一块透光基体上,并将入射狭缝和探测器设置在该透光基体上,这样,光谱仪不再需要复杂、反复的装调,提高了生产调试效率和光谱仪检测设备的稳定性,进而提升了光谱仪检测设备的抗震、抗冲击能力。
在该专利达到较好的光谱仪检测设备的抗震、抗冲击能力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该拉曼技术应用到特殊场景中,如在化学品泄漏事故、化学品仓库大爆炸事故、9·29特大恶性氰化钠泄漏事故,天津大爆炸事故等现代战场及事故现场。
另外,该光谱仪检测设备中的聚焦部、准直部等不再需要单独加工,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为批量生产起到很好的技术支持。
在该核心专利达到光谱仪体积小型化目的的基础上,我们从一开始就把产品定位为最小的体积,并为批量生产考虑,而不是仅仅做个demo,之后再去优化。因此,该专利是我们产品微型化,易量产的根本。
其次,在以上述所提及的核心专利CN107884387A的纵向上,公司在同一时期先后又布局了多项有关光路结构独特设计的专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专利为中国公开号CN108007570A的专利。该专利通过将光谱仪的聚焦件为用于聚焦的第一透镜组,使得包含有多片透镜的第一透镜组中可优化变量的数量会随该第一透镜组所包含透镜的片数的增多而成倍增长,从而达到降低光谱仪的光圈数,提升光的收集能力,从而提高光谱仪的探测灵敏度、信噪比,进而提高了光谱仪的检测效率。
再次,在以上述所提及的核心专利CN107884387A的横向上,公司伴随着技术的研发,先后从场景/智能化、 终端-光学结构/系统、云端架构、场景-混合物检测、云端架构、识别算法/智能化、分析算法/方法、检测方法、用户体验及其生产等多个板块进行了专利布局。
公司对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极为重视,在技术研发创新的同时,对行业现状进行分析,针对行业痛点寻找突破点和发展方向,及时进行专利挖掘和布局,形成一套完善的高新技术研发和高价值专利培育的体系。
基于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完备的专利培育流程,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相辅相成、相互融合,以从主观上不断增强研发人员的创新能力和专利管理水平;进一步地,通过与搭建的知产管理体系共同促进,形成良好的高新技术生态链,有利于创新技术的不断开拓和高价值专利的孕育培养。
云端光科将继续突破技术壁垒,发展核心竞争力,扎根于本土,推动整个拉曼检测行业的发展,并在技术丰富未来的理念上坚定地走下去。
后附:海高赛复赛决赛阶段合作伙伴征集通知
2018中国·海淀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
复赛决赛阶段合作伙伴征集通知
2018中国·海淀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简称“海高赛”)海选阶段已经结束,为了更好地做好大赛复赛、决赛阶段的组织工作,海高赛组委会及所属各专项工作组计划面向社会各界征集复赛、决赛阶段的合作伙伴,具体方案如下:
一、 复赛专利评议合作机构征集
大赛复赛阶段将设置针对参赛专利的评议答辩环节,将邀请专利检索分析专业机构对参赛项目的专利挖掘、布局和撰写情况进行分析点评,并由参赛队伍进行答辩。
现征集该环节中参加参赛项目专利评议的专业服务机构现场提供专家咨询,每个机构提供一名专利检索分析专家参加专利评议。
征集条件:
(1)从事专利检索分析和知识产权评议工作的专利代理机构、专利咨询机构和信息服务机构等。
(2)参加评议的专家应至少具有十年以上本领域工作经验。
(3)能够严谨、客观、公正和专业地对项目专利进行评议。
有意参加复赛专利评议的机构请于2018年7月2日(星期一)下班前将机构简介、评议专家简介和联系人信息发送到以下邮箱:izhiliao@cnipr.com;huangwc@mqpat.com。
组委会在对申请参加的评议机构进行审核后确定合作对象,并在大赛复赛环节对评议机构进行介绍,以及在复赛和决赛环节宣传活动中注明评议合作机构名单。
组委会咨询电话及联系人为:
冯琳琳:18501358115;
黄伟才:13683600172。
二、复赛、决赛赞助合作机构征集
大赛复赛和决赛阶段采取公开比赛形式,并将通过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宣传推广,为了进一步扩大大赛社会影响力,特在复赛和决赛阶段征集大赛赞助合作机构。
主要赞助内容包括:
(1)大赛独家冠名权:最晚从复赛举办当天起,独家冠名机构获得大赛“XX杯”独家冠名权,并享受大赛全部赞助合作权益支持。
(2)大赛赞助合作单位:最晚从复赛举办当天起,赞助合作机构成为大赛复赛和决赛阶段的赞助合作单位,并享受大赛部分赞助合作权益支持。
有意参加赞助合作的机构请于2018年7月2日(星期一)下班前与组委会联系了解详情。
组委会咨询电话及联系人为:
黄伟才:13683600172;
周 鹏:13426108820;
冯琳琳:18501358115。
三、 决赛展览展位合作机构征集
大赛决赛阶段将邀请国内著名企业家、科学家、投资人等担任评委,参赛项目采取现场路演和答辩形式比赛,重点考察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和市场竞争力等。决赛现场为满足创新创业项目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展览展示的需求,现提供部分展位和展览空间。
有意参与展览展示的机构请于2018年7月2日(星期一)下班前与组委会联系了解详情。
组委会咨询电话及联系人为:
周 鹏:13426108820;
江 娟:13121424007;
冯琳琳:18501358115。
2018中国·海淀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海选阶段入围公告(点击标题可直接阅读)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编辑:IPRdaily赵珍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推荐阅读
“投稿”请投邮箱“iprdaily@163.com”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媒体+产业服务平台,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人,用户汇聚了中国、美国、德国、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成长型科技企业IP高管、研发人员、法务、政府机构、律所、事务所、科研院校等全球近50多万产业用户(国内25万+海外30万);同时拥有近百万条高质量的技术资源+专利资源,通过媒体构建全球知识产权资产信息第一入口。2016年获启赋资本领投和天使汇跟投的Pre-A轮融资。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IPRdaily.cn 中文网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