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文章不代表IPRdaily立场#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田也
原标题:扫码机具市场迎政策红利 设备竞争升级现专利纠纷
近日,一起扫码支付设备“小白盒”的专利纠纷引起市场关注,北京意锐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向苏州斯普锐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发出警告律师函,要求对方停止一切涉嫌侵犯自助扫码支付设备“意锐小白盒”专利权相关的产品生产、销售及许诺销售活动,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据南方都市报5月17日日报道文章显示:北京意锐新创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意锐)向苏州斯普锐智能系统有限公司(下称斯普锐)发送警告律师函,要求对方停止一切涉嫌侵犯自助扫码支付设备“意锐小白盒”专利权相关的产品生产、销售及许诺销售活动,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此斯普锐方面表示,其产品不构成外观侵权。
南方都市报截图
律师函指出,近期公司发现市场上出现了标有斯普锐公司商标的产品,经比对,这些产品与意锐小白盒相关外观设计专利相同或者近似,涉嫌构成对意锐专利权的侵犯。据此,意锐要求斯普锐停止一切与对意锐产品侵权相关的生产、销售及许诺销售活动,并依法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
此外,意锐不排除对自身已有专利权的多项专利,采取专利组合的方式对斯普锐进行进一步专利侵权诉讼工作。必要时,意锐将联同业内多家被侵权企业通过联合诉讼等扩大方式,维护自主创新企业的合法权益。
律师函
关于意锐
公开资料显示:意锐成立于2002年7月,是二维码快速识读产品与解决方案的领导者。是中国自动识别协会会员企业,具有多年专业从事自动图像识别技术的开发与研究经验,在自动识别及光机电一体化领域中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产品。2015年,成功推出支付设备——意锐“小白盒”(又称”“派派小盒”)重新定义了移动支付终端理念,此产品以品质优良,用户体验好,价格明显低于国内外同类产品而在移动支付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意锐“小白盒”不仅2016年成为微信支付的首家二维码设备服务商,2017年更是率先成为银联二维码支付设备服务商。目前,在人们城市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都能看到意锐“小白盒”的身影,如超市百货、餐饮、酒店、咖厅酒吧、加油站,学校、医院……同时,意锐“小白盒”正在逐步渗透到公交车、地铁、高铁、景区、药店、医院等场景。
关于斯普锐
公开资料显示:苏州斯普锐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2月,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一家集产品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为一体的现代高科技企业。SuperLead斯普锐作为专业的影像读码设备研发设计制造商, 致力于为各行各业提供更优质、高效的解决方案,打造中国最优质、专业的影像读码设备品牌。SuperLead专注于二维码扫描读取设备和机器视觉检测设备为主的创新与研发,目前已有8大产品系列,通过多年的研发积累,苏州斯普锐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拥有发明专利22个,实用新型专利8个,软件著作权2个,获得RoHS,IP54,CE,FCC,防爆测试,以及ISO9001/14000质量环境体系认证及最新的知识产权体系认证等。
意锐:斯普锐“小白盒”涉嫌外观侵权
据悉,意锐小白盒于2008年研发,2016年8月,意锐就 “意锐小白盒”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外观专利申请,并在2017年4月12日获得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630376013.9)。目前,该专利合法有效。
派派小盒专利
近年成为了被广泛应用的自助式扫码支付设备,并服务于微信支付、支付宝、银联商务、美团等主要移动支付平台。目前,意锐小白盒已覆盖中国内地所有省、直辖市与自治区,并开始在海外落地,其标志性的白色扫码盒造型更是已被移动支付业界、商家与消费者所熟知。
意锐CO O关恒接受采访时表示,因为斯普锐“小白盒”的外观相似且更廉价的产品入市,意锐方面的商誉、品牌的认知度和销量都有一些影响。
意锐认为,中国的自动识读设备行业已形成了一批创新企业,有力推动着中国移动支付的高速发展。一旦业内恶意抄袭蔓延,必将造成劣币驱良币的后果,危害我国移动支付行业的健康发展与产业竞争力。然而,移动支付产品的市场需求快速放大,吸引了一些未具备技术积累的企业进场,这些企业生产、出售的产品不少存在侵犯知识产权,甚至假冒伪劣的问题,意锐正是基于这一严竣现状,而首先针对斯普锐发出律师函。
据悉,意锐的自助式二维码支付已经占了70%的市场份额。
斯普锐:产品不构成侵权
对于意锐的指责,斯普锐相关负责人回应说:斯普锐多年来一直坚持技术研发和创新,已就相关技术和产品等提交了诸多专利申请,不少申请已经获得授权。意锐律师函中声称涉嫌侵权的产品,一方面,经过对两款产品进行比对,两者差距较大,不存在专利侵权情形;另一方面,相关产品是根据客户要求生产的,相关的专利权已经转让给客户。接下来,斯普锐将针意锐相关产品提起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
同时斯普锐称已向意锐发送律师函,并发布了关于意锐创新ZL2016303760139 VS 斯普锐Superlead 7180的专利侵权对比分析报告。
关于意锐新创要求苏州斯普锐停止产品侵权的回应:扫码“小白盒”不存在外观专利侵权纠纷
据北京意锐新创有限公司于2018年5月13日在其官方微信公众上发布“北京意锐新创科技有限公司以涉嫌侵犯自助扫码支付设备“意锐小白盒”专利权为由,于近日向苏州斯普锐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发出警告律师函,要求对方停止一切与侵权相关的产品生产、销售及许诺销售活动,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现苏州斯普锐智能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斯普锐)对此做出如下回应:
首先,苏州斯普锐产品并未侵犯北京意锐新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意锐)的产品外观专利权(专利号:ZL201630376013.9),北京意锐提及的苏州斯普锐产品扫码“小白盒”从外观至技术,苏州斯普锐都拥有完整的知识产权及核心技术。苏州斯普锐从创立之初,一贯注重知识产权保护,苏州斯普锐产品均有相应专利。北京意锐提及的苏州斯普锐产品扫码“小白盒”与北京意锐的小白盒外观专利权(专利号:ZL201630376013.9)的外观有显著差异,不存在侵权。两公司扫码“小白盒”产品具体如下图所示:
目前苏州斯普锐拥有各项专利6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30多项,行业遥遥领先,核心研发人员来国内外知名高校并拥有多年行业研发经验,一直致力于将科技研发、设计创新作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持续的创新,苏州斯普锐致力于为条码扫描行业用户、扫码支付以及各行各业提供性能更强、体验更高效的影像读码产品和解决方案。
在二维码识读市场竞争白炽化的今天,苏州斯普锐凭借实力获得互联网巨头、制造业各大企业的认可,并在新零售、泛金融、公交地铁、仓储物流、工业领域等都有广泛应用。目前已有8大产品系列,客户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
作为市场的参与者,苏州斯普锐致力于通过自主创新提升产品的客户体验,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最终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参与市场竞争。而不是通过抹黑友商,采用“乌贼战术”炒作自己。对此,苏州斯普锐对这种市场竞争心态和手段表示强烈谴责和愤慨。如果北京意锐坚持认为存在所谓的“侵权”,苏州斯普锐欢迎意锐尽快走法律诉讼程序。否则,请北京意锐立刻停止抹黑和诋毁苏州斯普锐企业声誉的行为。苏州斯普锐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
最后,苏州斯普锐呼吁北京意锐更多地把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中去,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和苏州斯普锐共同维护好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为“中国制造2025”和实体经济的发展创造价值,做出贡献!
特此声明!
苏州斯普锐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2018年5月14日
专利侵权对比分析报告
意锐创新ZL2016303760139 VS 斯普锐Superlead 7180
一、ZL2016303760139专利保护范围(外观线稿图片)与Superlead 7180产品图示详细对比如下:
1、主视图
2、后视图
3、左视图
4、右视图
注:倾斜视窗与侧面内凹弧形构造的区别如左视图对比,在此不作重复对比叙述。
5、俯视图
6、仰视图
注:侧边及顶部倒角之区别如俯视图对比结果,在此不作赘述。
二、侵权对比结果总结:
从上述的各视图的一一对比结果来看,ZL 2016303760139专利保护范围(外观设计图片)与Superlead 7180的外形构造存在显著的区别特征,本公司的产品与意锐专利的区别特征主要包括:
1、 更加符合人体工学的倾斜视窗设计;
2、 侧边的直线接圆弧形式的美观造形设计;
3、 底部内凹圆弧及小平台设计;
4、 视窗边框部的倒角设计。
上述显著的区别特征,从一般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也足以构成本公司产品与所述专利的显著区别,本产品(Superlead 7180)不构成对专利权ZL 2016303760139的侵犯。
结语
由于移动支付发展以及监管政策等原因,扫码机具设备正迎来发展机遇。去年央行发布《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以及配套技术安全规范文件《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上述规范已于今年4月1日起实施。出于防范安全风险的考虑,央行将条码支付业务进行风险防范能力分级,对“静态条码”做出单日支付限额500元的规定,并鼓励使用安全风险防范等级更高的“收款扫码”方式,即收款人通过专业的二维码扫码机具,识读付款人移动终端上的动态条码实现支付的行为。
在此背景下,条码自动识读设备行业迎来发展。由于扫码支付的盛行,这两年很多扫码机具公司都因此而成长起来,由于央行的风险限额规定,更让扫码设备成为了刚需。除了小公司取得了快速发展之外,传统的POS厂商如新大陆、联迪纷纷转型,也成了扫码设备供应商的主力。
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扫码设备行业的发展,各类厂商都会来争抢市场,以后免不了此类专利纠纷的问题。近年来移动支付产业快速崛起,图像自动识别是其中的关键产业环节,需要长年的研发积累与自主创新才能开发出新的产品。然而不断放大的市场需求,也吸引了一些未具备技术积累的企业进场,产生了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等纠纷问题。
各位看官,你们对此事怎么看?
咱们留言墙见!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田也
编辑:IPRdaily赵珍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推荐阅读
“投稿”请投邮箱“iprdaily@163.com”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媒体+产业服务平台,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人,用户汇聚了中国、美国、德国、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成长型科技企业IP高管、研发人员、法务、政府机构、律所、事务所、科研院校等全球近50多万产业用户(国内25万+海外30万);同时拥有近百万条高质量的技术资源+专利资源,通过媒体构建全球知识产权资产信息第一入口。2016年获启赋资本领投和天使汇跟投的Pre-A轮融资。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IPRdaily.cn 中文网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