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文章不代表IPRdaily立场#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韩百科君
供稿:百科君的IP杂谈
原标题:从一件专利的无效检索,说中国芯片创新有多难
关于中兴被封杀的文章,媒体圈已经有很多文章了。笔者既不是公知,也不是芯片行业专家,所以不会写一篇非常高大上的文章。但是,笔者也不是对科技创新一点都不懂的“热血小白”,所以也不会特煽情地鼓动说,抛开美国,造咱自己的“中国芯”。所以,眼界并不宽的笔者,只是一个离这场纠纷貌似还有点远的知识产权从业者,只能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身处知识产权圈的感官与认识。
以下的故事都是真实的,所以具体信息必须要隐去。
1、一件美国专利
之前的东家有位客户,是国内芯片制造领域的大公司。三年前的一天,他家收到了一家美国公司发起的专利侵权诉讼。于是,一件需要进行无效检索分析的美国专利就放在了我的面前。
这是一篇有关半导体开关器件的美国专利。通常会有同行调侃说,“世上本没有无效不掉的专利,如果有,那就再去无效一次”。但是这次,无效不掉的专利可能被我遇到了。首先,我先调查了一下专利的背景,发现光在欧洲,这篇专利的同族专利就被无效了n次,居然都还都屹立不倒。
这是不太正常的。所以笔者只能追着技术工程师问。才知道,这件专利的发明人是美国某大学的一位技术大牛,这篇专利的申请日很早,从那个时间点来看,他设计的器件结构是个好东西;但是结合当时的制造水平,基本上是谁家都造不出来,也不敢想的。然而,十多年过去了,早先造不出来的器件,不但被造出来了,而且在市场应用的前景还很大,所以大家还都得用它。
所以,明眼人可能就看出来,这件专利很可能就是那位大牛,在历史的某一刹那,拍了一下他那灵光到不行的大脑,设想出来的。没有引用文献,没有留下任何线索,要找那个时间节点的现有技术,简直难哭了。
这可能是笔者对芯片行业最深刻的一次认识了。之前看到过得各种国内半导体类专利都可以pass,但是这篇笔者却从没忘掉。
2、神奇的行业
故事讲到这里,从专利无效检索的角度,并不用再细说。但是从这件专利背后的故事,我们是不是可以窥探到美国半导体行业的一点皮毛呢?
首先,为什么这样的牛逼专利会诞生在美国高校?
公认的,高校里的半导体研究是干不过大企业的。企业最大的资源就是有钱、有地、有资源,关键赚了钱还舍得再砸出去。
以前就曾有位中科院的老师抱怨说,我们的课题组30个人,规模不小了,但是某某公司的实验室我去看了,人家是一栋楼的人全都研究我们一样的课题的,这怎么搞得过?
当然对于半导体行业,芯片的研发还在于高昂的试错成本,因为要研发就得不断的设计,不断的试。芯片设计万一出问题了,花费的时间代价和金钱成本都是一般企业承担不了的,不是卖一两套北京大House能解决的事儿,也不是几个摩拜、ofo的量级。
中国从美国进口芯片,每年大概花2000亿美金,而美国政府为了促进高校在芯片方面的技术创新,投入的资金是万亿美元级别的,就因为那里集中了全球最顶尖的大脑和idea,即使未必把芯片造出来,写几篇专利够不够呢?
这个还真是够的。因为,一篇专利只要逻辑合理,只要不是有违基科学原理,都是可以被接受的。而且半导体行业大名鼎鼎的“摩尔定律”,像神一样预言着这个行业过去50年的发展趋势;那些顶尖聪明的大脑,在这本Bible的指引下总能窥探到一些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吧。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别人家的教授,可以提前十年来布局未来技术的专利。恐怕国内很难有这样的人才、创新机制,以及资金扶持来做这个事儿的。而当我们的企业十多年后再拿起这些技术的时候,发现别人家的“专利坑”早已等在那里了。
而我相信,这件专利一定不是孤例。
3、到处是坑
别人有了专利壁垒,我们做绕道设计行不行?改一改,可能可以绕开别人的专利保护范围,但是芯片的性能和稳定性,未必能保证和别人家的一样好,商用价值未必高。而如果一拍桌子,说我们另起炉灶,完全设计套新的东西出来?这个可能只是痴人说梦,摩尔定律就在那里呢,一个个懵逼的硅原子就在那里。人类现在在半导体领域的精尖技术,都是对工业革命以来西方所有技术的高度结晶,我们如何能超越当今人类的智力和技术极限呢?
所以横在我国芯片创新,或者半导体行业面前的,首先是专利关。别人的专利已经提前布局在那里了,既然加入了全球化的游戏,我们就得按照游戏规则来。
许可费是少不了的。前文那家客户当时就获得了大量的知识产权许可(注意,要干实业可不只是专利许可),来去做代工。当然,代工或者组装的投入也是高的惊人的,但是产品的利润很薄,不过量大了,还是可以赚钱的。但是问题在于,越是这些许可的技术,越是说明技术越成熟,而越是这样成熟的技术越,可能不是真正的前沿核心技术。所以,代工厂每天还要担心被许可的技术会不会明天就被淘汰,还有没有新的有市场前景的技术可以获得许可。这可能就是我国半导体行业的难处。据说国外大的半导体企业,华人是接触不到核心技术和产品的,所以外国人是提防着中国人在这块领域的进步的。
当然,国人被提防的不止是核心技术,还有核心设备。妖一样的《瓦森纳协定》限制了国外高精技术、设备进入中国。为什么说是妖,因为它原本是防止武器扩散的。所以,国内半导体企业、高校,能不能进口全球最高精尖的光刻机来研发芯片,还得先去翻翻这个协定的目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这个“米”我们自己也是“种”不出来。
4、叹
所以即使在现在,我国半导体的创新,在设备上被外国人管控,在技术上被外国人提防,在知识产权上还受到了重重限制,简直是50年前研发原子弹时候的“一穷二白”的状态,甚至更惨。
当然,芯片自主研发这事儿跟当年研发原子弹还不一样。就像去年C919飞上天时,会有人问,神舟都飞上天了,造出个飞机有啥稀奇。问题就在于,这些国家层面的研发项目,说不好听点,不用管什么知识产权,因为不是市场上的商品会有人惦记侵权。只要原子弹能爆炸,飞船能上天,任务就成功了。但是国产芯片不一样,它是市场化的商品,盯着的人太多。干反向工程,想抓侵权证据敲侵权赔偿的人也不要太多。关键商业化的芯片,未必要求的是技术多么高精尖,而是这个技术足够可靠,不会再关键的时候掉链子出人命,而且还要能与成本实现完美的平衡。
这一切,都不是喊几句口号,几个媒体说时机到了,国家投入些资金,立马就能实现的。中国芯片的研发与创新,唯独不缺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嘴,缺的是有毅力、肯实干、高水平的人。当然,还要有历史给我们的机遇。
然而,最值得怀念的,还应该是1950年代的天空,中国那些科技元勋们星光熠熠.....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韩百科君
供稿:百科君的IP杂谈
编辑:IPRdaily赵珍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推荐阅读
“投稿”请投邮箱“iprdaily@163.com”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媒体+产业服务平台,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人,用户汇聚了中国、美国、德国、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成长型科技企业IP高管、研发人员、法务、政府机构、律所、事务所、科研院校等全球近50多万产业用户(国内25万+海外30万);同时拥有近百万条高质量的技术资源+专利资源,通过媒体构建全球知识产权资产信息第一入口。2016年获启赋资本领投和天使汇跟投的Pre-A轮融资。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IPRdaily.cn 中文网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