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不代表IPRdaily立场#
原标题: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展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工作可复制、可推广相关经验做法
在2018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国家知识产权局申长雨局长指出“深化中新广州知识城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举措”。2017年,广州开发区以“构筑生态、集聚资源、释放功能、服务企业”为工作主线,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初步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知识产权工作发展新格局,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探索出部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一、实现“三合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单独设立区级知识产权行政主管部门,实现中新广州知识城范围专利、商标、版权行政管理职权“三合一”。
围绕知识产权综改提出打造“知识产权制度创新实践探索区”的核心战略目标,广州开发区积极推动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逐步实现全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职能从分散管理向专利、商标、版权“三合一”综合管理模式的转变。
2017年7月,经新一轮区机构优化调整,广州开发区单独设立了区知识产权局,设行政人员编制16人,实现全区专利、版权行政管理职能“二合一”,成为全市唯一单独设立区级知识产权局的行政区。
2018年2月,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发文明确,将中新广州知识城范围内的商标和特殊标志日常管理职责从区市场和质量监管局划入区知识产权局,区知识产权局增设商标处作为内设机构,在中新知识城范围内实现专利、商标、版权行政管理职能“三合一”。通过实现知识产权“三合一”管理改革,提高知识产权工作管理效能,统筹推动知识产权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工作。
二、主动对接、承接职权下放,行使省级知识产权管理权限
承接上级(含省下放给市)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权限,拓展专利案件查处种类,加强对专利代理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围绕知识产权综改“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样板区”的战略核心目标,为强化行政执法效能和效率,进一步提升对全区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和水平,广州开发区积极对接并承接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权限下放,成为广州市唯一承接省、市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权力的区域。
2017年,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将对专利代理机构、代理人的4项执法权限的下放广州市知识产权局。
2017年12月29日,广州市政府决定将对发明专利案件、涉外案件、其他重大、复杂或在全市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专利案件的行政裁决权(1项),以及省下放到市的对专利代理机构及代理人的行政处罚权(3项)、行政检查权(1项)下放给广州开发区,增强了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的深度和广度,特别是对专利代理机构执法权限的下放,有助广州开发区加强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监督管理,为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提供重要抓手。
通过事权下放,一方面利于摸清区内专利代理机构的经营状况,依法加强对区内专利代理人、专利代理机构的管理,加大高层次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培育,为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广州开发区将加大对发明专利和涉外专利假冒侵权纠纷案件的查处力度,保护创新主体权利,着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将放权改革的政策措施转化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构建国内最完善、支持力度最大的知识产权全链条扶持政策体系
发挥政策引领作用,构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政策扶持体系,助推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围绕知识产权综改“打造知识产权运营业发展先行区”的战略核心目标,广州开发区不断优化和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
2016年3月,广州开发区出台《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知识产权创造、管理和服务环节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2017年5月,又制定颁布《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促进办法》,简称知识产权“美玉10条”,重点支持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环节。知识产权“美玉10条”有效针对知识产权运营发展的薄弱环节,首创知识产权交易、评估、保险、质押融资、基金、信息分析于一体的扶持链条,构建出一套系统、完善的知识产权运营扶持体系,支持力度全国领先。
以上两个政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使广州开发区成为知识产权政策覆盖面最宽、链条最全、资助力度最大的区域。
2017年,广州开发区向区内1618家企业和个人兑现政策扶持资金达1.01亿元,同比增长187.6%。
2018年,全区知识产权工作经费预算超过2亿元。在政策激励下,广州开发区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发明专利授权、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分别占全市总量的30.5%、37.5%、58.1%,均居全市第一;完成专利质押融资额3.19亿元,占全市比例35.1%,位居全市首位;新增通过贯标认证企业466家,占全市贯标企业总量的41.9%,全市最多。
四、首创“互联网+”集体贯标模式
推行“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单位,在孵企业集体贯标,配套推送互联网云平台服务”的集体贯标创新模式,使知识产权管理扎根于中小企业成长的全过程。
围绕知识产权综改“打造知识产权引领性产业高端发展示范区”的战略核心目标,广州开发区大力推动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工作,探索知识产权引领产业高端发展新模式。利用8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集群优势,针对孵化器企业类型相近、便于协作的特点,广州开发区创新孵化模式,推动在孵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工作:
一是动员先行,以孵化器为单位,为在孵企业推广、宣传知识产权贯标理念,取得在孵企业认可支持;
二是园区牵头,发挥管理优势,统一组织在孵企业集体向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购买服务,降低成本,缩短贯标流程及时间;
三是云平台管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以孵化器为依托推送知识产权管理云平台,使企业持续共享知识产权管理在线服务;
四是服务跟进,服务机构对通过贯标认证的在孵企业继续进行专利分析和挖掘,推动知识产权贯标管理与知识产权创造相互结合。
自2016年广州开发区冠昊生物园首次采取“互联网+集体贯标”的创新模式以来,集体贯标的创新模式在全区范围迅速推广和使用。2017年广州开发区华南新材料创新园、纳金科技园等孵化器陆续开展集体贯标,全年广州开发区新增通过贯标认证企业466家,累计达497家,占广州市贯标企业总量的41.9%,占广东省贯标企业总量的17.2%。此模式已得到省知识产权局充分认可,并在全省推广。
五、打造综改特色品牌——知识产权珠江论坛
汇聚多方资源,每年举办“知识产权珠江论坛”,邀请国内外知识产权学界、政界、商界精英共同参与,为改革工作出谋划策,营造浓厚的改革氛围。
围绕知识产权综改“推进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的任务要求,广州开发区积极争取省、市知识产权局支持,全力打造“知识产权珠江论坛”品牌。自2016年创办以来,知识产权珠江论坛已连续举办两届。
2016年7月,首届知识产权珠江论坛在广州开发区举办,以“知识产权产业化与资本化”为主题,吴汉东教授为首的20余位国内外知识产权行业专家、权威学者、实业代表深入探讨知识产权产业发展、资本运营及法律保护等前沿问题。
2017年8月31日-9月1日,在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和广州市政府的指导下,广州开发区与相关单位共同承办2017广东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暨知识产权珠江论坛,将知识产权交流合作与交易展示相融合,并主办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高峰论坛。
会上18家全国优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集体签约入驻广州开发区,新加坡先进数字研究中心副院长Jeremy Heng、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王维颖等知识产权领域专家发表主题演讲,黄埔区委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黄埔区区长陈小华与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副院长吴振、腾讯公司法务总监徐炎、京信通信公司副总裁李学锋等知识产权大咖围绕综改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引发广州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等数十家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目前,“知识产权珠江论坛”已初具影响力,并成为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的一个平台。
六、形成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风险投资集群
引导和鼓励多元化主体投资设立知识产权风险投资基金,建设以知识产权为载体的投资集群,助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端发展。
围绕知识产权综改“探索知识产权引领产业高端发展新模式”的任务要求,广州开发区引导和鼓励设立多元化主体投资的知识产权风险投资基金。
一是区财政出资2000万元,与中央、市区财政共同组建广州市知识产权重点产业运营基金,总规模达6亿元,已明确落户广州开发区,并优先投向区内企业。
二是区财政投入2000万元组建区级知识产权运营发展基金,按照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1:2以上比例放大,力争规模达到1亿元,将重点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知识产权密集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知识产权运营类项目,全面助推区域产业发展。目前,区级知识产权运营发展基金已募资达6500万元,并实现首笔投资意向签约。
三是通过加强与银行金融机构合作,探索设立知识产权特色银行,为创新创业提供专业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3月,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批准在广州开发区设立全省首个“知识产权特色支行”。
来源: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
编辑:IPRdaily赵珍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推荐阅读
“投稿”请投邮箱“iprdaily@163.com”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媒体+产业服务平台,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人,用户汇聚了中国、美国、德国、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成长型科技企业IP高管、研发人员、法务、政府机构、律所、事务所、科研院校等全球近50多万产业用户(国内25万+海外30万);同时拥有近百万条高质量的技术资源+专利资源,通过媒体构建全球知识产权资产信息第一入口。2016年获启赋资本领投和天使汇跟投的Pre-A轮融资。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