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原标题:2018年值得关注的18个创新趋势
看似缓慢的变化背后也集聚着巨大的能量,一旦释放将会导致市场格局和走势的剧变。2018,哪些值得我们期待?
2018年,我们将看到人工智能、增强现实、区块链、数字孪生、基因编辑、人造肉等技术的继续进化,也将看到即服务(as-a-service)、定制化等商业模式与传统产业更广泛的融合。
同时,值得我们关注的还有:如何通过产业间的跨界为消费者开发出更多好的新产品与新服务?如何在消费升级的同时推动新技术的企业级应用?如何将可持续发展与盈利需求完美结合?如何在一个日益多样化的世界,避免因短视和偏见带来的风险?……
1、从手机优先到人工智能优先
商业思维的一个重大转变是将人工智能置于商业战略的核心。
2017年,谷歌和微软等科技巨头专注于“人工智能优先”战略,引领其它主要企业效仿。各企业纷纷表明乐于使用人工智能和相关工具的意愿,如自动化流程机器学习、减少管理任务、收集和组织数据。
在大数据时代,了解大量信息至关重要,而人工智能被证明是一个高效的解决方案。虽然媒体仍有不少关于人工智能将威胁诸多人类岗位的怀疑,但许多企业已经转变了想法,认为人工智能将优化而非威胁人类劳动力。
2、个性化&定制化服务
个性化已成为一种主流消费者的需要,公司要想保持具有竞争力就需要提供这种服务。尤其是在在生活日用品、生命科学、航空和金融服务领域,企业将继续推出个性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不会过度增加成本或浪费。
这将对端到端供应链、以及数据流产生积极影响,并促进资本投资到这些领域。
3、肉类替代食品
直到最近,基于植物的肉类替代品的选择还是非常有限的。对那些追求素食的人,豆腐、Quorn素肉通常被认为是最好的蛋白蛋替代品。
现在,一批新的食品生产商正在创造一些新的肉类替代品,不论是色、香、触感,以及最重要的味觉与真实肉类无异。人造肉公司的增长反映了围绕肉类消费带来的环境担忧,以及对更多选择的需求。
像Impossible Food、Beyond Meat和Memphis Meats等公司已引起投资者广泛的兴趣,也从包括比尔·盖茨和理查德·布兰森等支持者处获得了巨额投资。
4、个人数据价值平台
个人数据已成为一项经济资产。然而,消费者对数据用途和数据价值知识的匮乏会导致他们不愿共享数据。
个人数据价值平台将帮助个人了解其数据的价值,帮助消费者获取个人信息的所有权,推动一波新的产品和服务的产生。相关立法的介入,也将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因为企业将不得不遵守严格的数据保护规则。
5、即服务模式大量增长
即服务(as-a-service)商业模式的增长源于企业和消费者各自需求的变化。
例如,消费者对资源的需求反映了环保意识的变化,和获取所有权的意愿,并激发商品再利用和再制造的创新,对企业来说,即服务解决方案则可以通过简化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来削减成本。
在2016到2020年间,全球XaaS(一切皆服务)市场预计将每年增长40%。
6、可持续性成为创新的重要特征
根据商业和可持续发展委员会(Busines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mmission)的一份报告,可持续商业有潜力释放12万亿美元的新市场价值。
众多企业已经意识到追求可持续发展,实行可持续战略的重要性,以回应消费者对环保的需求并支持循环经济的实施。这种意愿与官方的努力不谋而合。
7、语音虚拟助手变得无处不在
像Alexa和Google Home等家庭虚拟助手的广泛应用,使消费者习惯了与技术无缝交互的方式,也已经表明人工智能会话接口的重要性。
同时,亚马逊和谷歌已经利用人工智能会话的便利,在品牌和顾客之间占据了重要地位。这种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将在公司和消费者间建立起更为直接的联系,并促进个性化广告和销售。
8、迈向工业4.0和未来工厂
安装智能传感器,应用数据分析将加速迈向未来工厂的步伐。更广泛应用由人工智能、先进机器人技术,以及物联网连接推动的自动化流程将有助于实现工业4.0的雄心。
此外,被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工业4.0承诺一个联系更加紧密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大部分平凡的任务都由机器完成。许多公司,如亚马逊,已经在自动化仓库采取了众多切实的举措来实现这一目标。
9、区块链应用拓展
跨越多个领域的许多组织已在试用区块链技术建立信任网络,提高透明度,并减少摩擦和成本。
尽管争论激烈,但对由区块链支持的加密货币的兴趣依然浓厚,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接受以比特币和以太坊为首的加密货币支付。
基于区块链的企业级应用将继续扩展,包括金融、能源、贸易、营销、医疗、安全等方面的创新解决方案。
10、规范性分析提升决策效果
智能数据发现功能、机器学习,以及整个分析工作流程自动化的出现,使得企业能够处理海量信息。尤其是智能数据发现功能,正推动我们对非结构化数据和暗数据的理解方式的巨大进步。
利用这些数据,企业能预测市场发展,加深预测深度。规范性分析则可以基于先前数据,推荐应对措施,以获得特定的结果。
11、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能精确地改变、删除和重置生物体的DNA。
Synthego于2017年发布了《CRISPR研究的未来》,调查发现:在新的CRISPR用户中,87%表示刚开始接触基因编辑,这表明CRISPR的简单性促进了该技术本身的进一步发展。
2018年,我们将看到CRISPR的用例扩张,以更好地对抗疾病和饥饿。
12、产业融合
随着新兴技术和新型商业模式改造传统产业,以前截然不同的行业之间的界线正在变得模糊。产业融合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巨大机遇,使得他们能够为其客户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
例如,汽车企业正在投资出行共享应用,以寻求自我再创新,重塑移动解决方案;而银行正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以满足随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13、商业无人机和无人驾驶飞机
不再局限于业余爱好者和战争应用,商业无人机已经开始扩展到广泛的工业领域。无论是建筑工地测绘与现场监测、农田调查,还是城市中心的紧急援助,无人机都在成为一个成本更低、更友好的解决方案。
只要合适的法规得以出台,无人机的应用将进一步激增。
14、多样性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2017年,我们已经看到相关公司推出的人工智能应用引发的种族与性别歧视问题,这也是我们意识到全球缺乏多样性和平等的一年。
2018年,多样性将受到重要组织与企业的更多重视,不仅将在内部提升员工团队多样性,以更好地激发创造力、生产力;同时,对于消费者,这些机构也将更加重视其产品与服务是否符合平等与多样化的特征。
15、对数字孪生日益增长的兴趣
数字孪生是一种仿真模型,随现实世界资产更新和变化,以获得更佳决策,并提高对系统状态的理解。
数字孪生能用来模拟一个复杂的机器,例如,预测这台机器将如何回应特定场景的变化,以及如何最好地优化性能。总之,数字孪生将为企业提供应对变化、改善运营和增加物联网价值的能力。
16、走进增强现实的世界
目前,高质量的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已经出现,但这不只是让工业工人戴上谷歌眼镜。一些大公司都采取了引人注目的措施,如MagicLeap发布了期待已久的头戴设备,苹果公司则致力于开发可移动增强现实。这些动作都将为企业提供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有了智能手机或智能眼镜打开门户,提供向导,我们正处在与现实世界互动方式的重大转变之际。我们将见证,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的商业应用将实现爆发式增长,规模远超过娱乐应用。
17、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
随着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板效率的提高,可再生能源成本骤降,而且比预期的要快得多。加上储能技术取得的巨大进步,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使用将继续减少。传统石油巨头,如壳牌集团(Shell)和英国石油公司(BP)正将其业务重心转移到可再生能源。
当前,可再生能源事业最为显著的成就之一便是经济实用的电动车辆,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日益增长。
18、跨领域协同创新增加
融合、协作和开源运动都有助于鼓励跨领域创新。众多企业都在寻找其它行业具有洞察力和专门技术的业务,以升级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例如,农业技术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正在协同合作,以解决农业领域的融资问题。
随着跨领域创新越来越成为常态,我们将会看到成功的战略和商业模式从一个行业到另一个行业的更充分的应用。
延伸阅读
2018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大趋势
作为多个产业链的上游环节,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受到下游应用场景的极大制约,很少出现新研发成果快速投入大规模使用的情况,因此往往存在前期投资大、中间环节多、转化周期长等特点,同信息等高速迭代的行业相比显得市场节奏较为缓慢。
但看似缓慢的变化背后也集聚着巨大的能量,一旦释放将会导致市场格局和走势的剧变。我们梳理了以下五类材料市场的潜在发展趋势,并从市场增长潜力以及下游产业规模两个角度做出了评定,值得在2018以及接下来的一段时期内重点关注。
石墨烯
泡沫投资告一段落,标准设定将成焦点
石墨烯产业在近年来经历了一场爆发式的扩张,但同时也带来了应用场景不多、产能严重过剩、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评价标准混乱不一等问题。一些号称产能极高的企业生产的是层数多、缺陷多,甚至仅能称之为多层石墨的低劣产品,极大的扰乱了石墨烯市场的秩序和下游产业的发展。
石墨烯业内也逐渐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开始努力做出改变。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领导制定并出版了全球第一个ISO石墨烯标准,定义了用于描述许多不同形式的石墨烯和相关2D材料的术语,为石墨烯的测试和验证提供依据和标准。加拿大国家研究理事会也组建了一个石墨烯标准特别研究小组,其工作重点是开发一套从石墨剥离出石墨烯的标准方法,采用先进的设备研究并表征石墨烯材料的特性。这些举措虽然只是个开端,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整个石墨烯行业发展路线将逐步从体量上的暴增转为标准化、规范化的质量增长。
据BCCResearch、中科院等不同机构预测,全球石墨烯材料的市场规模将在2023年超过13亿美元,其应用市场则在2020年就可能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不过在近期,国内以石墨稀为主营业务的四大上市公司第六元素、华高墨烯、二维碳素、厦门凯纳还均处于亏损状态。这也说明了整个石墨烯行业提升发展质量、推进下游应用场景实现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当前,我国在产能和专利数量方面均处于全球石墨烯产业的引领地位。国内从事石墨烯粉体材料的公司主要有宁波墨西、常州第六元素、常州二维碳素、厦门凯纳、鸿纳新材料、德阳烯碳等;从事石墨烯薄膜的有常州二维碳素、无锡格菲、重庆墨希等。
技术创新性:★★★★★
产业影响力:★★★☆☆
半导体材料
集中攻关共塑未来
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也对其硬件基础——半导体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硅基半导体技术已逐步迫近物理极限,二维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等技术仍不够成熟。整个半导体行业都急需一场在材料这一最基础层面的革命性突破,从根本上解决未来信息化社会对计算能力的巨大需求。
不久之前,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SIA)和半导体研究联盟为首的全球科技、国防及航空航天工业领导者联盟(SRC)发布了名为《半导体研究机遇:行业愿景与指南》的报告。该报告呼吁政府和业界加大在超越硅基半导体技术及发展下一代半导体制造方法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同样地,韩国也即将启动预算高达22亿美元的半导体研发国家政策计划,自2018年起为期10年。作为半导体技术领先的两个国家,美韩的相关行为可被视为整个半导体行业加强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和相关工艺技术研发的信号,有望在较近的一段时期内实现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全面换代。
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统计,包括晶圆材料和封装材料在内的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在2016年即达到了443亿美元的规模。在下游应用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以及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和实用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双重推动下,半导体材料有望产生市场规模和产品结构上的显著发展。
目前全球市场领先的半导体材料企业包括巴斯夫、住友化学、信越集团、陶氏化学等。国内较为突出的半导体材料企业包括浙江金瑞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国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等。
技术创新性:★★★☆☆
产业影响力:★★★★☆
车用新材
政策压力催生的高增长
节能减排是当今全球汽车行业的普遍发展趋势。如我国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就要求到2020年乘用车(含新能源乘用车)新车整体油耗降至5升/100公里;美国政府则规定到2025年汽车企业平均燃油经济性标准须达到每加仑54.5英里(约为每百公里4.32升)。在这些计划的推动下,近年来各大车企均持续加强相关的研发和应用力度。而汽车节能减排的两大途径——车体轻量化和新能源动力归根结底都需要依托新材料领域的不断进步。
在车体轻量化材料方面,高强度钢、镁铝合金、碳复合材料、长纤维增强材料、低密度PP材料、低VOC绿色环保材料、免喷涂材料、无卤阻燃材料等各种新材料都在持续提升自身性能,并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实际产品。在新能源材料方面,锂电池较为成熟,相关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锂电池材料也将持续增长;氢燃料电池的应用进程虽然较为滞后,但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并行技术路线,相关材料有望在未来进入快速增长的轨道,甚至一些机构认为未来会超过锂电池的规模。
据Frost&Sullivan分析,全球轻量化汽车材料市场在2017年达到了953.4亿美元,锂电池材料市场则为150亿美元。
技术创新性:★★★★☆
产业影响力:★★★★★
3D打印材料
3D打印行业最大的受益者
目前3D打印材料的市场规模占整个3D打印产业的37%,是打印材料、打印设备和打印服务三大环节中附加值最高的一环。据IDC估计,整个3D打印市场将在今年保持平均22.3%的高速增长,打印材料市场也将同步扩张。
出于对整个3D打印行业的重视,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联合多家部门共同发布了《韩国3D打印产业振兴计划(2017—2019年)》,其中就提到了在材料领域培养全球主导企业,以及4D融合材料、生物材料、多重复合型多功能材料等方向的材料研发。Frost &Sullivan也建议除了现有的聚醚酰亚胺(PEI)、聚芳醚酮(PAEK)、半结晶热塑性塑料、碳纤维增强材料以及一些高性能金属粉末等通用性较强的材料之外,3D打印材料的供应商应当以不同终端行业的需要为基础开发一些新的应用导向的打印材料。
据IDC预测,到2020年,全球3D打印市场总额将达到289亿美元。打印材料市场相应的也将达到越100亿美元的水平。
技术创新性:★★★☆☆
产业影响力:★★☆☆☆
显示材料
国家战略推动的历史性机遇
经过近十年的长期持续、高强度的投入和扶持,我国在新型显示方面已进入了高速增长的快车道。据欧阳钟灿院士预测,2019年左右中国就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显示器(TFT- LCD+AMOLED)生产基地。到2022年,我国的产能将达到2亿平方米,比2017年增长一倍。同时产品的水平也在快速追赶日韩等先进国家,10代、10.5代、11代生产线已完工或开始建设。此外,国际上OLED的材料工艺尚未定型,我国也同样有发展机会。但在更上游的材料市场,包括光学膜、液晶材料、OLED材料、发光材料等在内的显示材料70%以上依赖进口,我国仍处于大而不强的状况。
我国正在编制《新型显示产业超越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预计显示材料将是其中关注的重点之一。今后几年我国的新型显示材料产业兼具旺盛的需求市场和政府的强力支持,将迎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从历史上看,日本、台湾、韩国的电子产业已验证了“下游兴则上游强,品牌弱则上游弱”的发展规律。
在显示器的整体产值中,光学膜材料占到了20~30%的份额,液晶和OLED材料占到了15~20%的份额。据MarketsandMarkets预测,全球显示器市场到2022年预计将达到1691.7亿美元。相应显示材料的市场规模将达到约600~800亿美元水平。当前主要的液晶生产企业包括日本JNC、德国Merck和日本DIC。国内从事液晶及OLED前端材料的主要企业包括万润股份、永太科技、上海康鹏、瑞联新材等。
来源:综合资本实验室、三思派
编辑:IPRdaily赵珍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推荐阅读
“投稿”请投邮箱“iprdaily@163.com”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媒体+产业服务平台,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人,用户汇聚了中国、美国、德国、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成长型科技企业IP高管、研发人员、法务、政府机构、律所、事务所、科研院校等全球近50多万产业用户(国内25万+海外30万);同时拥有近百万条高质量的技术资源+专利资源,通过媒体构建全球知识产权资产信息第一入口。2016年获启赋资本领投和天使汇跟投的Pre-A轮融资。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资本实验室、三思派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