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文章不代表IPRdaily立场#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赵文侠 陆穗峰
原标题:浅谈商标题材的民族性——从潘保春代表建议想到的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消费者投诉中,超过8%是因为商标使用不规范、误导消费者。针对这样的现象,全国人大代表潘保春建议:汉字商标使用应纳入强制标准。
日前,两会代表潘保春说:有时候走进商场几乎没有一个店名、一个品牌是普通消费者所能认知的,全是各式各样的‘洋品牌’。一些国内商家甚至依靠“外国名”冒充国外品牌,诱导消费者、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潘保春代表所说的其实是商标题材的民族性问题。
俗语云“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商标的文字、图形、名称等方面,中国企业应当使用富有民族性的商标题材。就像一对中国夫妇生的孩子,如果取名叫什么“查理”、“彼得”、“汤姆”、“约翰”之类,这孩子的爷爷、奶奶就未必能接受;同样我们有理由认为,中国人办的工厂,生产的产品不必也没有必要都使用“洋名”、“洋牌”。
例如:有一家工厂生产的自行车叫“斯波茨曼”(Sports man),意为“男运动员”,懂英语的女性就未必喜欢。
如今,我国政府和广大消费者都支持发展民族工业、创立民族名牌。民族企业的商标题材也应是民族性的。如果连个名字都不愿意用中文词汇,这样的企业、这样的牌子怎能得到国人的支持?
与商标取洋名相似的事情还有:明明是地道的国货,但搞得太“洋”、通篇都是“洋码”;有的企业甚至用汉语拼音冒充洋文(连说明书都通篇使用拼音),弄得不识洋文的中国人和不懂汉语拼音的外国人反而不敢买了,这同样是不可取的。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当看到真正的“洋品牌”进入中国后几乎都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七喜”、“家乐福”等,可谓“入乡随俗”。这些“洋品牌”在本土化过程中,不仅尊重当地的民族风俗、文化传统,而且不伤害当地民族的感情。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国已经加入WTO十多年,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但我们产品或服务的对象仍以中国消费者为主;虽然中国消费者已经逐步接纳了洋品牌,但在国际化的同时保留中国名牌的民族特色仍是非常必要的。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赵文侠 陆穗峰
编辑:IPRdaily赵珍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推荐阅读
“投稿”请投邮箱“iprdaily@163.com”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媒体+产业服务平台,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人,用户汇聚了中国、美国、德国、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成长型科技企业IP高管、研发人员、法务、政府机构、律所、事务所、科研院校等全球近50多万产业用户(国内25万+海外30万);同时拥有近百万条高质量的技术资源+专利资源,通过媒体构建全球知识产权资产信息第一入口。2016年获启赋资本领投和天使汇跟投的Pre-A轮融资。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IPRdaily.cn 中文网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