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文章不代表IPRdaily立场#
发布: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廖灿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供稿:中国企业知识产权研究院
原标题:研发体系中的知识产权管理
关注“研发人”的意识成长,才能将保护技术创新成果,管控潜在知识产权风险,培育核心竞争优势落到实处。本文从研发管理体系角度出发,分享几点研发体系知识产权管理的观点。
2017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广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的通知》,近两年来,为进一步加大支持创新的力度,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国家颁发了一系列的制度、政策,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机制保障。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关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再是一句口号。而企业大部分的知识产权发端于研发,企业研发体系的知识产权管理无疑成为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从研发管理体系角度出发,分享几点研发体系知识产权管理的观点。
一、人员的学习和培训
1、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学习
大部份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专利工程师的学习,主要针对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布局、运营;以及各国法律法规、流程,撰写技巧等。
而这里说的学习,是指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和专利工程师要学习研发体系流程、IPD流程,熟悉研发的开发过程,了解研发人员的思维模式。例如负责创意设计的研发人员往往思维非常活跃,不守常规;结构设计人员非常注重原则,讲究合理的数据依据等。因此,要根据不同研发人员的特质,施以不同的沟通方式,使其易接受、易理解,减少沟通壁垒,从而更好的深入业务细节,开展知识产权工作。
2、研发人员的培训
以往知识产权部门对研发部门开展的培训,主要是专利挖掘、技术交底书的结构及内容要求,采取的形式是全员培训。
而实际工作中,项目经理、工业设计工程师、结构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包装设计工程师等,因职责和工作内容不同,涉及的知识产权内容和重要性亦有所区别,应按不同岗位需求准备与其相关的知识产权培训内容。
例如,项目经理是产品开发项目的负责人,管控整个项目进程及过程的输入、输出,面对人群涉及多个部门,应对其培训知识产权的概念、专利、商标、版权的基础知识,让他们清楚知识产权整体概念,使其能简单辨析哪个项目阶段应输出哪些知识产权以及相应的要求等,把产出知识产权作为项目管理过程管控内容之一。
对结构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知识产权的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专利技术挖掘;技术交底书撰写;技术检索;如何快速阅读专利文献;以及如何获取关键信息等。而工业设计工程师和包装设计师根据其岗位职责,可针对商标和版权知识进行培训。
此外,对于从事技术开发的工程师,除了培训前面所述的技能,以下一点也尤为重要:引导研发人员对技术替代、技术延展的思考。可以以案例的形式带领他们看清系统的技术发展和完整的专利布局形态,为技术发展、下一代产品研发打开思路。
通过学习和培训,改变研发人员以往对知识产权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在研发体系中营造共同的知识产权语境氛围,为做好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二、研发项目过程的知识产权管理
1、整体规划
通常知识产权部门制定年度知识产权目标,再分解到产品研发部门,产品研发部门按接到的指标提交专利交底书。很多企业的知识产权部门甚至是为了完成知识产权申请任务进行跟催动作,平时与产品研发部门的关系就像两条平行线,偶尔相交。
笔者认为要做好研发体系的知识产权管理,先要对研发体系的知识产权做整体规划,主要分为几下各个方面:(1)建立研发团队的知识产权意识;(2)制定知识产权检索策略;(3)制定布局申请规划;(4)绩效评估;(5)激励方案。把知识产权管理与项目管理相结合,与产品研发团队共同规划,兼顾全局,系统地进行管理。
2、项目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管理
研发项目周期长,涉及部门和人员多,且内容复杂,这些项目过程活动和过程成果,哪些是知识产权管理的“点”呢?所以,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或专利工程师一定要融入研发整个IPD流程,成为研发项目团队一员,与项目团队一起开展和完成项目过程中的知识产权工作。要清楚每个阶段的主要活动是哪些?输出哪些成果?会有哪些风险?
产品开发主要由概念阶段、开发阶段、验证阶段、发布阶段、生命周期阶段组成,各阶段知识产权管理的工作量不一,侧重点不一样。概念阶段,设计概念功能原型样机,产品核心体验初步整合成形,适合设计概念的软、硬件布局、选型、设计实施的技术难点已呈现,应制定初步检索策略,针对实施难点提供专利情报;计划阶段,设计概念功能原型样机定型,产品核心体验优化,设计方案整合优化,适合设计概念的软、硬件定型;阻碍设计实施的技术难题解决方案定型,应确定检索策略,开展检索、分析工作;开发阶段是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最为核心的一部分,不仅要紧跟项目进度,及时检索排除知识产权风险,同时还要启动专利申请布局;验证阶段要查漏补缺,是否有新的替代方案;生命周期阶段虽然产品已经上市,但是产品的改良也不能忽略,仍需检索、申请专利等。
只有切身深入这些业务细节,才能非常明确什么时候开展检索分析,定什么样的检索策略;哪些技术是核心技术点,要作为申请和布局的重点;哪些技术方案要进入相应的专利组合;哪些技术方案要进行规避设计,哪些零部件要采取风险转移等。只有将这些问题思考清楚,在脑海中清晰构绘出一张知识产权管理全景图,而不是一个产品、一个技术方案,碎片式的管理,真正做到贴合企业家的思维,掌控全局,为企业战略发展助力。
三、研发人员的激励
专利法规定职务发明应给予发明人相应的奖励,但在实际工作中,有利有弊,研发人员在知识产权工作上的参与积极性有所改变,但是缺少极大的主观性。因此,除了物质性的激励,还要精神激励。因此,知识产管理人员要将与研发相关的知识产工作对研发人员进行有“质量”的反馈。
这里讲的反馈,不是将所有的知识产工作事无巨细的告之,而是要注重“质量”:
1、要将那些能激发研发人员不断创新的信息,高调反馈。
如获得专利奖项,获得设计奖项,品牌获奖荣誉,内部专利评级奖励等。不仅让研发人员知道,还要在公司大范围宣传,提升研发人员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2、拉动研发人员主动参与知识产工作的积极性的信息,及时反馈。
哪些技术被列为核心技术?哪些技术被竞争对手抄袭、规避?要及时让研发人员知晓并参与技术讨论,对最终的处理结果也要及时反馈,让研发人员从整个事件的全局来看自己部分的重要性及与知识产权工作其它部分的关联性。
知识产权激励要实时,激励是为了促进创新,为研发人员增加动力,所以激励一定要及时兑现。在研发的概念、开发、验证、发布、生命周期几个不同的阶段,分别设立知识产权目标,对每个阶段目标的达成进行各种方式的激励。知识产权相关的事务对研发人员不再是一个个被动的工作任务,一项头痛的绩效考核指标;而是一项非常激情,有意义的自我提升过程。
企业的技术创新方案,PCB布图设计,软件源代码等知识产权的来源大多来自于研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成果,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嵌入整个研发项目的全流程并贯穿研发项目的各个阶段,通过检索、分析和布局,配合研发解决产品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关注“研发人”的意识成长,才能将保护技术创新成果,管控潜在知识产权风险,培育核心竞争优势落到实处。
发布: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廖灿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供稿:中国企业知识产权研究院
编辑:IPRdaily赵珍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推荐阅读
“投稿”请投邮箱“iprdaily@163.com”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媒体+产业服务平台,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人,用户汇聚了中国、美国、德国、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成长型科技企业IP高管、研发人员、法务、政府机构、律所、事务所、科研院校等全球近50多万产业用户(国内25万+海外30万);同时拥有近百万条高质量的技术资源+专利资源,通过媒体构建全球知识产权资产信息第一入口。2016年获启赋资本领投和天使汇跟投的Pre-A轮融资。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中国企业知识产权研究院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