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发布: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供稿:三友知识产权
原标题:2017知产数据出炉,2018科技风往哪吹?
科技的风口上,不在互联网圈内的人就能对趋势置之不理?No,No,No,每个人都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网络中都会焦虑,只有不断变化的人才真正属于这个时代!
中国专利崛起,引起外媒关注!
2017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138.2万件,同比增长14.2%,审结74.4万件,授权周期稳定在22个月。
PCT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5.1万件,同比增长12.5%。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申请量分别为168.8万件和62.9万件。
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35.6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8件。受理专利无效宣告案件4565件,同比增长15%,审结4216件。专利行政执法办案量6.7万件,同比增长36.3%。专利质押融资额720亿元,同比增长65%。
2017年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额超过40亿美元。知识产权贯标企业达到2.6万家。知识产权示范和优势企业达到2788家。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达到112家,培训各类知识产权人员超过50万人次。
新评选出中国专利金奖20项,外观设计金奖5项,优秀奖870项,金奖获奖项目实现新增销售额939亿元。
比利时布吕格尔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的一篇文章中称:中国的科技崛起并不意外。
在全球化和多极化的趋势下,科学知识及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正在不断增加。尽管美欧依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传统领导者,但中国正在逐步成长为新兴科技大国。
中国特别注重对研发的投入。在过去的20年,中国在科技研发领域的支出呈现显著增长态势。现在,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研发的投入已经占到全球研发经费的20%,其增长速度已经远超欧盟和美国。
在过去几年里,中国的科学出版物快速增长,尤其在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领域。中国每年培育大量科学和工程学方面的高等教育人才,获得科学与工程学位的人数约占全球的1/4。自2007年以来,中国在自然科学和工程学方面授予的博士学位也多于其他国家。
一直以来,中国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已经着力推进与之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政府重视培养和利用本土科学人才,并不断将人才输送到世界各地。其坚定不移加大对高等教育和科技发展投入的努力,也促进了全球科学发展多极化局面的形成。同时,中国在国内也加大培育和吸引人才的力度,推动本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中国的科技发展直接增强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企业华为就在很短时间内进入全球企业研发投入的前十名,近几年还成为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交专利申请最多的企业。
中国的科学技术崛起将给全球科技创新带来积极影响。欧盟应该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合作,以便在未来多极化科技世界中占据一席之地。
看到日渐上涨的科技创新量与专利申请量,顿时觉得自信心满满了!
过去的2017年是跌宕起伏的一年, 面对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边界的日趋模糊,竞争的无处不在,2018年科技行业都有哪些趋势呢?
1、你永远预料不到谁会是你的对手!
过去,互联网、科技行业的规则是“井水不犯河水”,各自都有自己的护城河和围墙。比如京东不会跟美团撕逼,头条的战火也烧不到小米的头上。
但进入2018年,竞争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年底前美团在十大城市上线了打车服务,滴滴也准备送外卖了,过去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家,可能马上就会站到对立面上,千万不要画地为牢。
2、共享经济快退潮了
2017年,共享经济是最火爆的一个领域,资本推动下,睡眠仓、健身、雨伞、衣服、孩子、停车位......无一能够幸免。
但进入2018年,共享经济理念所代表的的诸多跟风式、运动式商业模式都会面临“破产”的拷问。哪怕是摩拜、ofo这样达到单日3000万订单体量的共享单车平台,也将结束一味的扩张脚步,最终必将走向合并,寻找盈利的出路。
其中在2017年崭露头角的共享汽车单一平台将碰到“模式到底成不成立”的问题,摩拜、滴滴等都可能会是隐藏在暗处的猎手,让单一平台很难招架得住。
3、新零售,新变局
新零售在2017年已经成一股新势力,从无人货架、自动售卖机到无人便利店、生鲜超市。在创新零售这个新旧面孔角力的大竞技场中,已经继将银泰、新华都、联华超市、高鑫零售等传统零售实体收入囊中的阿里,会在2018年继续“买买买”模式,入股更多零售实体。
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在”新网商峰会”上解读新零售的未来
而过去在线下零售方面布局不多的腾讯和京东将在2018年加速“补课”,京东首家线下生鲜超市已亮相,正面叫板马云的盒马,接下来,“腾讯+京东”在线下零售的布局会更加频繁。
4、很多工作可能会被机器人取代
过去的2017年,人工智能喧嚣一时,几乎每一个领域,每一家企业,都贴上了AI的标签。
2018年的人工智能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工智能不再停留在概念和技术层面,而会下沉到更多的应用场景,场景和数据将变得比技术本身更重要;二是很多繁琐性、重复性的需要人工支持的岗位会逐步被机器所取代。
京东智能搬运机器人AGV,力大无穷的“绿巨人”
5、线下或将碾压线上
互联网的最大优势是轻资产模式, “轻资产”模式的最大好处是成本低,且能快速扩张,只要资本给力,就能迅速裹挟起庞大用户量。比如滴滴通过平台、大数据智能匹配了司机与用户两端的需求;再如,大众点评平台匹配了餐饮等生活服务商与用户。
但进入2018年,这一规则可能就不再奏效了,未来各大平台也会在重资产上加大投资。滴滴自己搞车队,与租赁公司合作,染指智能汽车;小米开设线下店面,互联网金融用门店覆盖线下,新零售走向线下。
6、智能音箱会是一个入口吗?
2017年,智能音箱一下子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海外的亚马逊Echo和谷歌Home、苹果Homepad纷纷入局,国内的小米、科大讯飞也推出了相关的产品。因为所有人都认为智能音箱可能是未来智慧家庭的一个大入口。
小米智能音箱
京东智能与科大讯飞联手推出的叮(Ding)咚(Dong)智能音箱
当语音交互技术走向成熟并植入到音箱产品中后,用户只要与音箱“说句话”,就能看电视、订餐、订票、打游戏,但这会成为未来的现实吗?
7、智能手机的日子不太好过
2017年的智能手机的增长势头已大幅放缓。由于有双摄拍照、全面屏等概念的推波助澜,尤其是智能手机从千元机向中高端机型的升级,智能手机市场尚存在增长的动能。
但随着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整体向中高端产品迁移,又缺乏刺激用户购买新产品的技术等因素,中国手机市场的增长动力将减弱,产量和销量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小米、华为、OV会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以缓解国内增速下滑带来的压力。
8、传统汽车将放下身段,单兵作战要警惕成牺牲品!
2017年的汽车产业链的变革才刚刚开始,从二手车、保险、金融、维保到汽车消费、出行运营、无人驾驶,这会是2018年最火爆的一个赛道。
短期看,瓜子、优信、人人车等在二手车领域,滴滴、神州在出行领域,易车、汽车之家探索汽车电商模式,百度、高德从无人驾驶切入,蔚来汽车、威马汽车、奇点汽车等涉足新能源、智能汽车。
表面看,各自有各自的出发点和优势,但明年可能就不一样了,彼此交叉、投资入股,甚至混战到一起的现象会更加明显。
9、请关注5G!
进入2018年,5G的声音会更加浓重, 5G并非是在4G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功能延伸,应用场景将一进步扩展。
5G提供了至少10倍于4G的峰值速率,毫秒级的传输时延和千亿级的连接能力,网络容量大、延时短、低功耗等特点,能为可穿戴设备、工业4.0、智慧城市、远程医疗及教育等设备的物联化提供支撑。
可以说,5G与各大产业的关联度更高,能量更大。
10、To B商业模式将迎来爆发!
过去几年,所有互联网创新的商业模式,凡是能做到10亿美元估值以上的几乎都是To C的模式(Business to Consumer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商业零售,由企业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例如:当当、卓越)。
而To B(Businessto Business,大多是为企业与企业间交易提供供求信息交换的第三方平台,例如阿里巴巴)的企业级互联网市场往往由于成长周期长,爆发力弱,且受制于长的产业链条束缚,并不被资本方所看好。
2016年企业级市场经历过一轮的增长,也在销售CRM、人事管理HR、供应链、在线客服等领域出现过纷享销客、销售易、钉钉等代表性的企业,也拿到了多轮融资,但随后归于沉寂。
2018年,To B商业模式将迎来爆发期,因为用户、流量增长红利结束了,精细化运营、超级用户会成为竞争的焦点,这个时候,To B的产品和服务就有了用武之地。
科技的风口上,不在互联网圈内的人就能对趋势置之不理?No,No,No,每个人都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网络中都会焦虑,只有不断变化的人才真正属于这个时代!
发布: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供稿:三友知识产权
编辑:IPRdaily赵珍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投稿”请投邮箱“iprdaily@163.com”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媒体+产业服务平台,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人,用户汇聚了中国、美国、德国、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成长型科技企业IP高管、研发人员、法务、政府机构、律所、事务所、科研院校等全球近50多万产业用户(国内25万+海外30万);同时拥有近百万条高质量的技术资源+专利资源,通过媒体构建全球知识产权资产信息第一入口。2016年获启赋资本领投和天使汇跟投的Pre-A轮融资。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三友知识产权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