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凯文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原标题:致敬少数专利代理人
王小波的杂文《沉默的大多数》的一开头讲述了《铁皮鼓》里的小奥斯卡,他发现周围世界过于荒诞而暗下决心永远做个小孩子,结果他成了个侏儒。当然这篇杂文并不是为了讲《铁皮鼓》,而是描述了文革期间一个个荒诞悲凉的民众不敢发声的故事。我尤其喜欢最后一段,摘抄如下:
“几年前,我刚刚走出沉默,写了一本书,送给长者看。他不喜欢这本书,认为书不能这样来写。照他来看,写书应该能教育人民,提升人的灵魂。这真是金玉良言。但是在这世界上的一切人之中,我最希望予以提升的一个,就是我自己。这话很卑鄙,很自私,也很诚实。”
接下来我要写的这篇文章,也不是给所有人看的,我只想给自己看,给少数人看,给少数专利代理人看。
专利代理人的定位
众所周知,盲道在中国基本都是摆设。一条盲道平均一年一人次的使用频率都可能达不到。这是一个现象,另一个现象却是:一条盲道上总有那么几块砖有问题,不是把盲道导向电线杠,就是让盲道通往下水道,等等。如果这时恰巧有位盲人经过这条盲道,他/她很可能就会因为这几块砖而无路可走、摔倒、甚至发生更可怕的事情。
如果把每一个专利,比作盲道上的一块砖,那么绝大多数的专利都是躺在那无所事事、不为人知的砖块。但是,如果把处于专利纠纷诉讼中的企业比作在盲道上行走的盲人,那该企业极有可能会因为几个专利没写好而陷入困境。
这个比喻大家一看就懂,强调专利质量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今天,我也不是要和大家讨论专利质量的重要性。我想和大家谈的是专利代理人这一行,我想和大家说的是专利代理人就好比盲道的铺路工。
有人可能会说把专利代理人比作铺路工人,是不是太夸张了。但我觉得一点也不夸张,目前的专利代理人其实就像个工人,流水线作业,劳动强度高,还不断被剥削。
专利代理人的痛处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工作了十多年的优秀代理人突然提出辞职。大家都很不解,因为这个代理人的提成很高,客户对他的评价也不错,为什么会突然辞职呢?于是,他的主管马上找他聊天,试图挽留。但是,这位代理人却毅然决然地要走,不是因为薪水,也不是因为业务能力,而是这一行实在太苦了,每天都要学习新的知识;实在太累了,每天都有一堆期限逼着。他想换一个不用“动脑子”的工作,譬如做个超市的收银员,钱少也没有关系……
行业外的人,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如果你是个有经验、负责任的专利代理人,你应该能感同身受吧?如果你点头同意,我觉得专利代理行业的所有从业者都欠你一个拥抱。如果你是老板或团队主管,我建议你赶紧给自己的代理人们发个红包。
专利代理人的困境
作为一个合格的专利代理人,每天必须面对不同客户发过来的领域各异的技术研发成果,理解和掌握技术内容后进行思路升华,然后构思权利要求,最后再撰写专利说明书和绘制附图。先不谈撰写工作的寂寞,就拿先期理解技术就是件非常头疼的事情。如果遇到自己熟悉的领域或者碰到会讲故事的发明人还好;如果技术领域陌生或者发明人只言片语,那么这个案子可能会让你一个月的心情都如江南的湿冷冬夜,难熬。更别提,接下来还要面对各个企业不同发明人和专利工程师标准不一的质检要求,还有各种自定和法定的期限压迫。
可能有人会说我太矫情,哪个行业没有苦衷。你看金融行业,收益高风险也高啊;你看财会行业,收入高工作强度也大啊!可是专利代理行业,却是典型的赚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而更重要的是,大家明明都明白这一点,却都选择做沉默的大多数。
我有一位美国朋友,前几年在中国企业做知识产权主管,可谓是真正赶上了中国知识产权腾飞的黄金时代。最近他回美国了,做回美国的专利代理人。他告诉我,现在他就写专利,每个月的收入并不比在中国做知识产权主管时少,虽然是累了一点。我听了这个消息,心里是很不好受的,因为我知道中国专利代理人的收入是怎样的情况。
经常会有人来问我,一件发明的代理费,为什么有的所要一万,而有的所只要五千呢?用一位好友的经典回答就是:去医院看病,您是挂普通号呢,还是挂专家号?
下面我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谈谈这个问题: 如果有一位一流高等院校毕业的本科或硕(博)士,从事专利代理这一行已有三五年,责任感强,业务能力佳。你作为一个申请人,有重要的研发成果要申请专利时,一定希望能委托这样一位优秀且熟悉贵司技术领域的代理人来处理。假设符合这样资质的代理人,月薪在一万五六(各地各所都有差异,这里只是作个假设)。若他一个月能处理八件专利撰写工作(这个工作量应该是业界平均偏上的水平),那么平均到每件申请的提成大约就在两千左右。
从事务所(这里特指专利代理事务所)经营层面来看,除了支付这位专利代理人的提成外,还需要支付包括流程/人事/IT等支持部门的费用、办公室的成本、企业和员工的税金以及年奖金福利等。根据我之前的研究测算,单件发明的提成与事务所承担的刚性成本之间的比例约为2:3,甚至更高(每个事务所的经营情况不同,比例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我认为一件发明专利申请阶段的费用如果在六千以内,事务所是不赚钱的,甚至是亏本的,因为以上还没有把管理成本以及市场成本等计算在内。
根据这样的测算,再加上两次OA,一件发明专利申请在有审查结论前的代理费应该在一万以上,事务所才可能有利润。所以之前在朋友圈广为流传的“代理费在一万五以下的专利都是垃圾”的说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这个价格才是考虑到行业生态健康的合理价格。
但是实际情况呢,在我们现在的专利代理行业内,撰写一个发明专利的代理费在二三千,代理人单件提成在三五百的事务所仍不在少数。代理人如果想获得一定的收入,每个月至少需要刷二三十个案子。靠机械地刷案子来换取收入,这是可悲的,也是不可救的。可能在当事人(包括代理人及其老板)看来,这是形势所迫。但是太多这样的事务所,最终都走向没落或消亡。
行业需要破局和坚守
几乎所有优秀的企业都会注重一点:供应商的合理利润。这是因为他们知道,若供应商在一个项目中没有合理利润,则这个项目将无法有序进行下去。有些企业的知识产权主管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可惜的是这部分人的数量着实不多,而真正有能力去抗住公司COST DOWN压力为事务所争取价格的更是少之甚少。
如果我上面说的,大家都同意,那么我想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整个知识产权行业内,基本上专利代理人干的是最基础、也是最脏最累的活。他们拿铺路工人的价格,却产出企业知识产权的基石。各位诉讼大律师炫技烹饪所依赖的原材料,却交给了这么一群人,这是整个行业的从业者都值得思考的一个话题。
我们都需要好好想一想,到底是谁导致了当下这个局面?波兰诗人斯坦尼斯洛说过,“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却也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而我想说的是,时至今日,我们每一个与专利代理行业有关的从业者,可能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今天,我写下这篇文章,依然怀着美好的憧憬:能不能通过我们的不懈坚持,在未来五到十年之内,让国内专利代理人的薪水比肩欧美同行?
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扎克伯格在哈佛演讲时说到,他当时创办FACEMASH的时候,觉得会是某个大型技术公司开发一款产品把世界联系在一起,但是他完全没有想到这个人会是他。他还提到,没有人从一开始就知道,如何变得伟大。
我也不知道如何变得伟大,好像专利代理人也和伟大沾不上边。但有一点我知道,我们必须要有所行动,否则上面那个问题的答案将永远为“不能”。在此,我呼吁大家:
从今天起,让我们追求专业品质。
从今天起,让我们学会坚持和团结。
从今天起,让我们更加关爱员工。
我知道我们要做到这些会很累,因为追求目标的自由,从来都不是免费的。 伏尔泰说过“上帝为了补偿人间诸般烦恼事,给了我们希望和睡眠”。只要我们满怀希望,累的时候好好睡一觉,然后重新上路。如果我们认为坚持专业品质是正确的,那么只要我们在这条正确的道路上多坚持一会,这个社会就会还专利代理行业一个公道的价格。
最后,请允许我致少数人。让我们不畏孤独,因为我们今天的每一步都在创造通往未来的路。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凯文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编辑:IPRdaily赵珍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活动推荐(点击图片或者文字查看详情)
“投稿”请投邮箱“iprdaily@163.com”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媒体+产业服务平台,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人,用户汇聚了中国、美国、德国、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成长型科技企业IP高管、研发人员、法务、政府机构、律所、事务所、科研院校等全球近50多万产业用户(国内25万+海外30万);同时拥有近百万条高质量的技术资源+专利资源,通过媒体构建全球知识产权资产信息第一入口。2016年获启赋资本领投和天使汇跟投的Pre-A轮融资。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IPRdaily.cn 中文网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