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枪支弹药库全球首曝光:这七款武器,威震四方!
今天的中国,发射一颗远程火箭弹,70公里外地动山摇;
中国自主研制的7.62毫米转管机枪枪身全长1.1米,有效射程1000米。每分钟可发射子弹6000发;
中国造出“轿车式”坦克 山上下水自由如风,70度陡坡360度原地调头;
中国铁甲“无懈可击”!咱们的“防雷车”24公斤TNT当量地雷轰炸毫发无伤!
从装配一支简单的步枪开始,到今天制造一枚误差不到一米的激光制导炸弹,打破军事大国垄断,中国在军事装备制造领域,短短数十年时间里完成的这场跨越,似乎很难让人相信,这就是东方大国正在发生的事实。
中国机枪,轰动世界!每分钟发射子弹6000发!
按照统计,近代战争用一般的步兵武器击毙一名对手,平均需要消耗2000发子弹,而使用狙击步枪则只需要消耗1.7发子弹。共和国的军事装备,在70年代末,就开始着手自主研制开发自己的高精度狙击步枪,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7.62毫米高精狙击步枪项目负责人范方梅手中的这支步枪,800米内可以精准击中目标,是20年前中国开始出口的第一支狙击步枪。
2009年,国际狙击大赛,中国选手持用国产7.62毫米口径狙击步枪参加比赛,令人意外的是,由于枪支的精度不够,中国选手第一轮就被淘汰出局了。衡量一款狙击步枪的精准度,国际上通常使用的指标是MOA。如果射手所持狙击步枪精度为1角分,则意味着该枪在100码距离上的射弹散布直径为2.9厘米。而我国仿制的这款85式7.62毫米狙击步枪在100码内的精度水平只有3-5MOA,而国外狙击步枪却能达到1MOA,远远超出中国狙击步枪的精度。
2009年,范方梅担任狙击步枪项目负责人,这位爱枪胜过爱口红的女设计师,开始查阅85式7.62毫米狙击步枪研制阶段的资料和试验数据,收集国内外狙击步枪发展动态,凭借女性独有的敏锐,终于找出了这款步枪精度不够的内在原因。半自动装填方式让步枪在射击过程中存在运动,而枪弹瞄准镜也没有匹配设计。
优化后的7.62毫米口径高精狙步枪,能不能达到国际精度标准呢?今天范方梅要带领设计人员一起去进行户外打靶试验,范方梅屏气凝神地观望着观靶镜,帮助射击手做最后的准备。百米开外,三发子弹连续击中靶心,这次打靶成绩达到0.5角分的国际精度先进水平。
2012年7月27日,中国代表队第一次带着这支国产7.62毫米高精狙击步枪,在哈萨克斯坦参加了国际特种狙击手比赛,两个小组以绝对优势分获总分第一名、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对于比赛来说,这仅仅只是一场胜负,但对于中国军工制造来说,这却是工业制造水平的巨大进步。
2016年11月,中国自主研制的7.62毫米转管机枪在珠海航展上亮相,枪身全长1.1米,有效射程1000米。每分钟可发射子弹6000发。这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枪械,中国军工制造人员用了整整十年。
6根枪管,每一根都相当于一支机枪。最高射击频率能达到每分钟6000发子弹,是普通机枪的8-10倍。正是这种射速高、火力猛、命中率高的机械设置,中国的军工研发制造人员,用了将近10年的时间。7.62mm转管机枪的诞生不仅弥补了我国小口径转管机枪的空白。技术水平和美国的同类枪械旗鼓相当。在最基础,但也是最艰难的步兵枪械领域,中国制造最终实现了世界级水准的突破。
火药发明者,却成世界落后国?中国一雪前耻,“高能炸药”腾空出世!
这是西安古城里很普通的一条街道,如果不是专业人员的介绍,几乎没有人知道,这里就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炸药诞生的地方。
每天晚上下班,中国兵器第四研究院的院长张联社,都会路过办公楼前这面写满了文字的警示墙。
墙上刻的是美国科学家亨利·奥古斯特·罗兰的一段话,他说:中国人知道火药的应用已经若干世纪,因为只满足于火药能够爆炸的事实,而没有寻根问底,中国人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的进步。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四研究院院长 张联社:“我们当时的四大发明,其中就有火药,但是我们只能知道火药的应用能够爆炸,能够燃烧,但是没有追根问底,真正找到它的原理。”
炸药,对于中国人来说,几乎是一个很少人关注的名词,1863年,第一代含能材料由德国科学家成功发明,1941第二代炸药奥克多金相继问世,而此时的中国,几乎还没有展开任何炸药的研究,关于火炸药的研究,中国比西方国家晚了将近100年。张联社将这段文字刻在了研究院的墙上,时刻激励着中国的科研人员。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四研究院院长 张联社:“作为血性男儿,如果看到有耻辱,他就会化悲痛为力量,都有这种内在的能量在激发他。”
今天,化学博士梁振要进行一次新型含能材料的氧化反应实验,他要做的是把含能材料中最重要的部分通过真空方式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白色的粉末还有一个名字——高能炸药。随着一声闷响,爆炸引起的灰尘和烟雾从缝隙四散而出,金属射流把整根钢制靶柱击穿。今天的中国火炸药研究领域,技术研发水平已经和世界先进技术比肩同行。
中国远程火箭炮世界第一:射程70公里,全球各国无可匹敌!
在中国西北大漠的深处,中国第三代远程多管火箭炮的发射试验场。总设计师杨树兴提前3天就抵达了这里。杨树兴今天要测试的远程多管火箭炮,射程达到了70公里,一般性火炮命中70公里外的一个50平米大小的目标,需要发射65发火箭弹,而中国军工最新研制的这款火箭炮,击中目标只需要一发炮弹。舵片就是火箭弹的翅膀, 4个舵片只有两个火柴盒体积大小。就为了这四个小小的舵片,杨树兴和他团队磨砺了整整28年。
2012 年,具备精确制导能力的第二代远程火箭炮在杨树兴手中诞生,射程从第一代的20公里提升至70公里。
制导火箭系统总设计师杨树兴:“国际上的话,就是射程应该是我们是最领先的,精度的话不次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十年磨一剑!中国发出激光制导炸弹 一举打破军事大国垄断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已经成功地研制了的激光制导炸弹并实战应用。而十年前,陈军的这个团队才刚刚组建,中国版激光制导炸弹的研发领域更是举步维艰。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250公斤激光制导炸弹总设计师 陈军:“美国的制导炸弹保有量大概是70万枚,它的型号大概135种型号。”
眼前的这家工厂,它的前身就是著名的汉阳兵工厂,曾制造了中国的第一支步枪。而在今天,陈军带领的团队,则要在这家历史悠久的兵工厂里,研发世界最先进的激光制导炸弹。现代战争的画面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当飞机显示屏的“ 十字星”对准地面目标时,目标就会立即被摧毁,这就是激光制导炸弹的“功劳 ”。“十字星”对准目标的地方,就是激光束的瞄准点,激光束指到哪,激光制导炸弹就会追踪到哪,真正实现精准打击。
2014年5月的一天,陈军早早地来到试验场地,即将要进行的,是激光制导炸弹静爆试验。随着一声轰鸣,定点位置烟雾四起,炸弹成功击中目标,陈军悬着的心终于平复了下来。
中国人独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激光制导炸弹,历经十年,终于完成了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中国人自主研发的远程火箭炮,历经了十年的磨练,今天已经成为世界最前沿的军事科技。从模仿制造到自主创造,中国军事工业展示给世人的,已经是越来越多的实实在在的成绩。
世界军工史上前所未有!中国造出全地形车 70度陡坡360度原地调头
陆军装备的研发制造,从来都是一个国家军工体系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常规的武器装备之外,保障陆军高效的机动性能,特种车辆的制造,也是军事装备生产中的一项重点课题。
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叫陈劲, 2004年,清华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毕业的他,接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研发制造一种能够用直升机运输装载、降落后能够全域机动的特种作战车辆。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山猫项目总设计师陈劲:“这个就基本上是把一个坦克,缩小到一个轿车这么大,但是它的里面的一些结构原理,还得跟坦克是一样的。”
年轻人的创意,是今天军工制造领域里最宝贵的财富,陈劲设计出的第一代样车,名字叫做“山猫”,陈劲希望自己设计的特种车辆,像山猫一样灵敏。如今的山猫可以360度原地调头,还能攀爬70%的坡度。8个车轮像猫爪一样让它快步上行。
年轻人的创意,似乎永远都不会停止,陈劲更大胆的想法,是要让山猫即能上山,也能下水。实现真正的全能。
2010年8月,李杰驾驶着山猫来到嘉陵江畔。嘉陵江水面150米宽,最深水位20多米。山猫稳稳地在水面上行驶,就像一艘小船。
2014年,山猫诞生的第十个年头,中国人自己设计的这款全地形特种车辆,正式通过了验收,这一天的庆功宴上,已经不再年轻的研发团队,回顾十年艰辛,终于留下了成功的眼泪。
今天的中国制造,已经极大的丰富了军事工业的科技研发,在全国800多家汽车生产企业中,已经有一半的企业能够为军工系统生产特种军用车辆。在成熟的汽车工业基础上,世界很多国家,已经开始使用国际一流水平的中国军用特种车辆。
中国铁甲“无懈可击”!24公斤TNT当量地雷轰炸毫发无伤!
2017年5月31日,在非洲某国的一次武装行动中,一辆防雷车遭遇大约30kgTNT当量的爆炸装置,车辆翻转180度,前桥、前轮胎等被炸飞,但车内6名士兵却安然无恙,这辆危急时刻大显身手的铁甲装备正是中国制造,它的总设计师是位80后,设计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31岁。
这里是全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也是这群年轻人梦想开始的地方。1986年出生的郑旭阳毕业于重庆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2009年凭借一股冲劲和执着的军车梦想担当起防雷车的总设计师。
2012年5月15日上午10:30,这是中国军工制造领域,第一辆防雷车的爆炸测试试验。8公斤TNT当量的地雷被埋在了汽车底盘下部,16公斤 TNT当量的地雷被埋在车轮下方。随着一声巨响,防雷车车体几乎完好,安装在车内替代人体模拟装置上的各传感器测试结果均满足安全指标要求。
当完备的科技力量推动着军事武器不断进步的同时,一个晋身于世界先进武器装备国家序列的民族,更多感悟的,是自己捍卫和平的能力与愿望。
来源:央视财经
编辑:IPRdaily 赵珍 / 校对:IPRdaily 纵横君
推荐阅读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媒体+产业服务平台,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人,用户汇聚了中国、美国、德国、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成长型科技企业IP高管、研发人员、法务、政府机构、律所、事务所、科研院校等全球近50多万产业用户(国内25万+海外30万);同时拥有近百万条高质量的技术资源+专利资源,通过媒体构建全球知识产权资产信息第一入口。2016年获启赋资本领投和天使汇跟投的Pre-A轮融资。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央视财经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