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李银惠 专利神教掌门
原标题:反创新型专利研究
按专利的使用目的不同,世界上有三种专利。
第一种是正向研发的创新型专利,体现了人类为了解决某个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创造性技术贡献,具有技术价值(也就是同行们都倾向于使用这种技术)。所谓正向,指的是先有技术问题,然后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问题而研发技术方案,从技术问题朝向技术方案,是为正向。
第二种是逆向的反创新型专利,是市场竞争主体为了避免竞争对手进入某个市场而人为创造出来的一些专利,这些专利所代表的技术,毫无技术价值(也就是同行们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采用这些技术的),但是却能排斥竞争对手进入某个市场。所谓逆向,指的是先编造出来技术方案,然后为这个技术方案赋予一个技术问题,看起来好像这个专利能解决技术问题似的,从技术方案朝向技术问题,是为逆向。
所谓反创新,指的是这种专利实际上限制了竞争对手进入某个行业,从而限制了行业内在这个技术方向上的进一步研发,抑制了整个人类社会的技术发展。专利制度有时候并不是促进技术创新的,而是反创新的。但不能因噎废食,吃饭也有不小心呛死的可能性,那也得吃饭。
第三种是乱向的不创新型专利,目的是赚政府资助,这种专利在特定历史时期有其积极意义,主要是锻炼了专利代理人的队伍,但持续十多年的这个阶段快要结束了,随便两三个小伙就能搭个公司成立专利代理机构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
上述第一种和第二种,其实都是专利的常规使用目的,但是第二种专利基本上很难遇到,并不常见。这就好像笔者写的《专利禁忌魔法之四大邪术》一样,这些顶尖法术一般都是在顶级企业的知识产权部专家内部使用的,根本流传不到专利代理机构的专利代理人手里。
一法通则万法通,让我们猜猜这个反创新型专利应该怎么做。
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法家,最终由韩非子总结了法、术、势三种功利主义的成功秘诀。就专利制度来说,什么是法、什么是术、什么是势?
在专利领域,所谓法,就是办法,就是当你遇到专利纠纷的时候,可以选择积极挖掘和布局专利,可以提出竞争对手专利无效,可以许可谈判拖延时间,可以故意侵权以显示自己的强硬姿态,也可以故意示弱以显示自己占据正义……
所谓术,就是具体操作技巧,比如专利如何挖掘和布局,诉讼怎样搜集证据确保胜诉,许可谈判中怎样影响对方心情和施加压力,如何暗度陈仓与竞争对手的敌人达成联盟……
所谓势,就是行业发展或者企业经营,就好像占据了标准必要专利的企业(比如高通),占据了行业发展核心专利技术的企业(比如日亚光学),或者说行业变化导致的企业优胜劣汰(比如柯达、诺基亚)……
逆向的反创新型专利就是法的范畴,是一种在市场竞争中,利用专利获得竞争优势的办法。但如何打造逆向的反创新型专利布局,就是术的范畴。但即便是懂得这个法,也懂得这个术,如果势不在,也没什么用。就好像雅虎、诺基亚、北电、柯达,专利很多,甚至很多技术都是他们原创的,但经营不善,这些专利只能用于卖钱换钞票。如果他们正常经营,从市场上赚到的钱,肯定远远比最终卖这些压箱底的专利更多。
专利的用处其实是,要么让竞争对手不能与我卖相同的产品,要么是让竞争对手就算是卖跟我相同的产品,至少也不会影响我正常的市场获利。至于竞争对手是否侵犯我的专利权,我是否侵犯竞争对手的专利权,根本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赚钱。
归根结底,专利的根本目的是保障盈利,而不是保障不被侵权。
以下四个案例可以管窥反创新型专利的魔影,但我不能保证所说的一定是真的。
中国温州的打火机曾经占据了整个欧洲市场,因为实在是便宜,导致欧洲的打火机制造商基本都完蛋了。于是,欧盟的打火机制造商们忽悠欧盟议会出具了这样的一个法案,要求所有在欧盟销售的打火机,必须安装有儿童安全锁装置,也就是增加一个让小孩子无法独自点燃打火机的装置。技术上很简单,温州打火机厂商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造出来,成本也会很低。问题是,各种关于打火机安全锁的专利都在美日欧企业的手里,如果温州打火机厂商要制造带有儿童安全锁的打火机,这些专利权人要收取比打火机的售价还要高的专利许可费。于是,中国温州的打火机就此退出了欧洲市场。
在这个案例中,法是反创新型专利,打火机上装个锁,这玩意也能叫创新?走遍全世界,你看哪个国家会傻到在打火机上装个锁?没有任何市场推广价值。但就是这么白痴的技术,也能获得发明专利授权,而且为数不少。
术是儿童锁打火机的专利布局。其实,给叶良辰下个任务,我良辰可以有100种办法在打火机上装个锁,都不重样的,技术上没有任何难度。
势是能够说得动欧盟议会毅然决然不要个脸,颁布一项让谁蒙羞的法案,理由竟然是怕儿童玩打火机放火,可能是EQ着实太低。
能够说服欧盟议会,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但如果没有事先准备好足够数量的专利,就算是找借口也找不到啊。这个案例说明,有时候一些明明没什么市场推广价值的技术,也得申请专利。
日本在1960-1970时大约就相当于中国的2000-2010年代,制造业很发达,但自主研发实力不强,总是跟随着美国的脚步,模仿美国的技术。美国被日本抄袭得要死,所以极力在世界范围内强化专利保护制度,以抵抗日本的抄袭。但日本人着实是niubility,在强大的专利保护制度下,依然有办法抄袭,主要就是两点:专利分析和外围专利。
说句题外话,专利制度或者知识产权制度,是商业问题,不是道德问题。我比较喜欢的日本美女深田恭子演过一部电影《下妻物语》,里面她爸就是靠卖假货发财的,才能支持她像个公主一样整天打扮成洛可可风格到处闲逛。德美日韩都曾经是假货横行的世界,凭什么中国就不能卖假货。知识产权从业人员也要学点历史,作为中国人不要坐歪了屁股。
我看到一些车评人总是批评比亚迪众泰陆风等国产车商抄袭本田保时捷路虎,我想说的是,既然本田保时捷路虎在中国没有外观设计专利权,那就不叫抄袭,那叫借鉴。先借鉴,赚点钱,赚到钱了再研发,这才是正确的道路。在既没技术又没钱的时候,借鉴是最好的企业经营策略,不要盲目花钱搞创新。
转回正题:中国目前盛行各种专利预警分析技巧什么的,我曾经也好好研究过,却发现,为什么欧洲和美国根本没人提专利分析报告,凡是专利分析专家,全都是日本、韩国、台湾省最有名。这才让我意识到,因为日韩台在创新技术上是后发的,后发的要追赶,就必须分析在先强者的漏洞,然后再加以改进和超越啊。
日本人擅长玩专利分析,分析完之后做外围专利布局。比如美国公司曾经发明了开天辟地的一种新材料,其制备工艺已经申请了专利。按照常理,日本公司就无法合法地到美国销售这种材料了。但日本公司为这种材料制造的各种产品申请了无数件外围专利。其结果,就是日本公司不能使用这种材料的制备工艺,但美国公司也不能用这种材料制造各种产品,因为各种产品都会落入日本公司的外围专利的保护范围。最终,美国公司只能与日本公司相互许可,平等地进行市场竞争。
在这个案例中,法是反创新型专利,因为用这种新材料去制造各种已有的产品,实在不算什么有创造性的工作。在这种材料的制造工艺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任何本领域的企业都可以很容易地制造各种产品,这些产品的专利不构成什么创新。
术是这些产品的专利布局,只要给足够的技术人员和专利代理人,以及专利代理费,叶良辰可以分分钟教你怎么做专利布局。
势是日本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攻城略地,依靠着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制造效率和更好的用户体验等企业经营方面的优势,日本企业有信心在没有专利方面的贸易壁垒的情况下,公平竞争,打败美国公司。所以,日本人才愿意花费很多的精力、很多的人力、很多的财力,去打造一个足以反制核心专利的外围专利群。
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正面硬刚美国公司,这才是最关键的一步。有了这样的市场竞争能力,才能依靠外围专利打败核心专利。若企业自身的市场经营能力不行,专利玩得再好也是别人的嫁衣。
中国专利第一人邱则有的案例是我在很多文章中都提到的。实际上,空心楼盖板这种技术也并不是他发明的,但他为这种技术所采用的零配件申请了7000多件中国发明专利,其中3000件左右获得授权,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国120多件专利侵权诉讼,其中90%胜诉。其结果,就是他的企业主导了全国的空心楼盖板的建筑市场,以他为首的专利联盟具有行业定价权,成功地抑制了低价竞争,提高了整个行业的利润率。当然,换个角度的话,也许正是因为他的专利联盟的存在,导致了空心楼盖板技术在整个建筑行业的普及率不高,因为专利联盟抬升了空心楼盖板的价格。
但专利是一个商业问题,死道友不死贫道。
在这个案例中,法是反创新型专利,我曾经仔细研究过这7000件发明专利申请、3000件授权发明专利和120件专利侵权诉讼。从专利文本质量上来说,每个专利都写得比较粗糙,但我在《拿什么来拯救专利质量》这篇文章中也说过,没有完美的专利,只有完美的专利布局。实际上,这7000多件发明专利申请,单独拿出来说,每一件专利都是看起来没什么用的东西,无非就是建筑工地水泥浇筑过程中所采用的一些模壳件,每一种专利模壳件,叶良辰都可以轻易地找到100种替换方式以避免侵权。问题就是,人家已经把叶良辰可能采用的100种替换方案都写在这3000件授权发明专利中了,结果就是叶良辰日了狗了。
术就是,到底是采用什么样的专利布局手段,把小小的建筑零部件,扩展到7000多件发明专利申请?这个问题说起来很简单,无非就是寻找惯用手段的替换嘛,只要提供充分的技术人员、专利代理人和专利代理费,自然是能够实现。
但更具体一点说,是因为邱则有具备了三位一体的条件。他本人就是公司老板,他的建筑公司本来就做得很好,他具备商业上的判断力和决定权;他又是技术人员出身,在技术也具有判断力和决定权;同时,他还真正懂专利,在专利上也具有判断力和决定权。想想我们普通公司做专利布局是一个什么状态。老板只能根据下属的汇报判断专利写得好不好,自己是根本看不出来的,而且实际上也没空看。技术人员只知道写技术交底书,并不知道这个技术的市场推广前景。专利代理人只管这个专利能不能授权,至于可替代技术方案和专利整体的布局,完全没有能力干预,而且费用上也不允许。在商业、技术和专利三个方面相互割裂,恐怕很难做得出来真正有效的专利布局。
势就是他的公司本来经营的就蛮不错的,而且空心楼盖板这个建筑技术还是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的,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无所谓技术。
在这个案例中,作为术的专利布局才是最关键的一步,而不是势。以我现在的经验来看,完美的专利布局,只能是由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部主导,纯粹由外部的专利代理人主导是做不到的,原因就是外部的专利代理人不懂技术也不懂商业,技术是技术人员懂,商业是老板懂,专利代理人只懂得写专利。当然,除了我以外!
我神马都懂!
打印机的品牌很少,国内看到比较多的就只有惠普、佳能和爱普生,此外还有联想,但实际上是日本Brother公司代工的。打印机行业还有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打印机一台200元,但新买一个墨盒就要50元,也就是说,那么大一台的打印机,竟然只值四个小小的墨盒的钱吗?
非也非也!打印机与吉列剃须刀采用了相同的市场策略,剃须刀的刀柄极其便宜,真正赚钱的是作为消耗品的刀片。打印机的价格几乎相当于白送,但墨盒的售价远远超过其制造成本。实际上,一个墨盒的制造成本仅为几块钱而已,但美国佬和小鬼子的售价上百,利润超过卖白粉,在伟哥专利过期之后,这门生意的利润率可以媲美奢侈品香水。
按理说,墨盒这种破玩意,无非就是个塑料制成的墨水瓶,附带个与打印机通信的信号电路即可,中国企业可以分分钟教美国佬和小鬼子怎样做人。但这并不是单纯墨盒的问题,更是打印机的技术垄断和墨盒的专利垄断共同造成的。
最开始的时候,中国厂商在技术上是没有能力制造打印机的,但制造墨盒的技术是绰绰有余的。因此,美日的打印机企业把墨盒与打印机的通信和连接等方面的特定技术要求都申请了墨盒的专利。这些技术要求本来并不构成什么创新性的技术,只不过是要与打印机进行通信与连接的技术要求而已。但这样下来,中国企业凡是想要制造能与这几个美日品牌的打印机通用的墨盒,就必然要用到这些并没什么创新技术的专利。所以,即便在技术实力上已经足够,依然无法进入墨盒制造这个行业。而美日的这些打印机企业,在打印机技术本身已经无从进步,因此他们的一切研发目标都变成了如何编造出各种稀奇古怪的打印机与墨盒的通信方式,以尽可能地维持墨盒的垄断地位。
在这个案例中,法是反创新型专利,美日的打印机企业在打印机和墨盒上申请的很多专利都并非是技术创新,而是要人为地制造专利困难,尽可能地搞出不同方式的墨盒,以延长专利的持续时间,维持高额垄断利润。
术是如何费尽心机地编造这些看起来人模狗样,好像挺有用,但实际上一肚子坏水的垃圾专利。往好听了说,这也是专利布局的一种形态。说句题外话,美日的垃圾专利与中国的垃圾专利不同之处就在于,美日的垃圾专利是看起来不像垃圾,技术上是垃圾,但商业上很有用,绝非垃圾。中国的垃圾专利是一看就是垃圾,技术上也是垃圾,商业上更垃圾。
势是美日企业在打印机制造技术上的垄断性,在中国企业自己还不具备打印机制造的能力时,就必须按照人家的游戏规则来玩。
幸好,中国人民永远都有教美国佬和小鬼子做人的能力,我对此深感自豪。经过珠海人民不懈的努力,技术和专利上的垄断早就被打破了。
我在七年前写的文章《专利代理人和专利代理机构的市场竞争策略》中,曾经提过“五、专利代理机构的市场策略之一:差异化”,“比如说有一家特区的代理机构,主要靠的是专利情报检索和分析,他们对特定行业的专利发展趋势、专利地图这类东西非常熟悉,靠的这碗饭站稳脚跟。当然,这也跟他们生长于特定的环境有关系”。
这里我说的就是珠海智专公司。正因为珠海具有打印机与打印耗材制造产业集群,与美日的打印机企业针锋相对进行竞争,所以特别需要进行专利分析,所以珠海智专在专利分析方面的水平远远超过一般的专利代理机构。因为智专的老板段大姐就是多年奋斗在打印机耗材专利分析和纠纷领域的资深专家,尤其擅长美国的337调查,从打印机公司离职后创立了珠海智专。
目前,珠海的民族品牌打印机“奔图”早就上市销售了,技术与专利方面的垄断虽然被打破,但市场知名度还远远不够,需要继续努力。
从层次上说,法居中,术托底,势最上,三者缺一不可。
以反创新型专利来维持高额垄断利润,是法的本质含义。
以最大力度尽可能地去完善专利布局,是术的本质含义。
以专利来辅助企业运营打造竞争优势,是势的本质含义。
作为企业运营者,考虑反创新型的专利战略,首先要考虑势,行业大势和企业态势,你所处的行业至少是技术比较重要的行业,你所在的企业至少是技术比较领先或者有一定技术优势的企业。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求技术领先全世界,其实只要沾点边就足够了。实话说,我真心觉得专利其实跟技术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紧密,专利其实跟市场竞争的关系更紧密。
适合采用反创新型专利战略的企业着实是不多,势这一条已经筛选掉99%的企业了。
最关键的问题恐怕是术的问题,如何进行反创新型的专利布局,是真正需要专利从业人士下苦功认真钻研的事情。首先,我认为至少专利代理人与技术人员要合二为一才行,也就是专利代理人要彻底了解整个行业和整个企业的技术情况,不是那种纸面上比较了解,到了现场连个零件叫什么都不认得的那种了解。毕竟,要一个人达到商业、技术和专利三位一体的程度,几十年来也就邱则有一人而已,要不然怎么叫中国专利第一人。但专利与技术的合二为一,还是有较多的可能性的。这一点,以我国的台湾企业比较擅长,因为台湾企业的知识产权经理常常是企业内部的技术人员出身,就在企业内部挖专利、写专利、答审、复审无效和诉讼,长期只从事本企业内的技术领域的专利业务,对技术和专利都非常了解。
其次,我感觉,阻碍专业水平提高的主要问题,从来都不是资料的缺乏,从来都是自己的懒。你看还是不看,邱则有的7000件发明专利就在那里,不躲不闪。你读还是不读,打印机墨盒的几万件专利还在那里,不离不弃。在专利布局这一术上,笨功夫恰恰就是最好的功夫,一天读10篇专利,大约700天就读完了,实际上刚开始每天读10篇,但读的很熟之后,一天读100篇也做得到。不建议读墨盒的专利,因为打印机墨盒的主战场在美国,而不是中国,所以如果你英文比较好,去读美国的墨盒专利更管用,要一个不拉地读完。
全文结束,我也并没有研究出来什么子午卯酉,就是个标题党。5个月前,这篇文章开了个头,就写不下去了。今天不知道为什么,翻出来之后,写四个小时搞定,思如泉涌啊,还搞出来一个法术势,我可以当指导员了。本文又是一个屠龙之技,有技无龙,都是胡扯。看完就忘了最好,如果念念不忘,一定犯神经病,我已经犯很久了。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李银惠 专利神教掌门
编辑:IPRdaily.cn LoCo
校对:IPRdaily.cn 纵横君
“投稿”请投邮箱“iprdaily@163.com”
本文来自IPRdaily.cn 中文网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