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专利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局组织世界知识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知识产权
#本文经GLOBAL君授权转载#
原标题:「一文打尽」Global君带你盘点2016全球专利大事纪
2016年的全球专利圈并不平静,既有狼烟四起也有恩仇相泯,可谓精彩纷呈。
在亚洲,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东方战场逐渐崛起,成为全球专利世界除美欧之外当之无愧的「第三极」;中国的华为公司厚积薄发,搅动风云,更是和三星电子展开全球专利战;美国高通公司向魅族发难,雄心勃勃的誓要获取中国许可业务的最后一块拼图;而苹果和三星这一对老对手的战争却在今年悄然收尾,三星在最后时刻绝地反击,取得关键胜果;平衡车市场,小小车轮间诸强逐鹿,已杀得血光四溅。
除了刺刀见血的厮杀之外,今年美国的Enfish案使得频临绝境的计算机软件专利重遇曙光,以及大洋彼岸的中国土豪们这一年挥金如土的买买买,也为2016年的专利世界添加了不少暖意。
来来来,以下是Gloal君的年终专利大事盘点,排名分先后哦。
2016年的专利大事有一多半都发生在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东方国家,虽然客观上说,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专利保护环境和美欧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两个新兴市场,无与伦比的市场地位使得任何公司都无法避开这个战场;再者,除了美欧和中印之外,其他国家(比如日韩)的专利运用和保护现状也已经多年不见起色,中国和印度更是频繁推出知识产权战略和立法,当仁不让的迅速崛起,站稳第三极的位置。
A. 战略和立法:
从去年底到年初,发改委、工商局等多部委发布《关于滥用知识产权的反垄断指南》的征求意见稿;
3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其中对权利要求解释、间接侵权、标准实施抗辩、合法来源抗辩、停止侵权行为、赔偿额计算、专利无效对侵权诉讼的影响等问题做出了新的规定。
6月24日,中国发布《2016年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推进计划》,对今年的知识产权相关大事进行了重点部署;
10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专利审查指南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正式就审查指南的修改征求公众意见。
无独有偶,5月13日,印度政府公布首个统一的知识产权政策(IPR Policy),由新成立的工业政策和促进局来协调所有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和政府部门 。政策旨在提升公众对商标、版权、专利的认识,以鼓励创新。根据该项政策,注册专利和商标都将得以提速,其中注册商标将由以往的耗时数月乃至数年改变为在一个月内完成。与此同时,印度成功抵制了来自国际大药商的压力,拒绝修改专利法中的有关药品仿制的内容。
5月14日,印度知识产权局正式发布了专利法细则的修改版本「The Patent (Amendment) Rules, 2016 (Revised Rules)」,该修改后的专利法细则于5月16日正式生效。
B. 专利侵权诉讼案:
a.大案要案频出:
5月25日,华为在深圳(同时在美国)起诉三星;7月6日,华为终端在泉州中院起诉三星专利侵权,索赔8000万元。7月21日,三星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反诉华为,涉案专利共6件,共计索赔1.61亿元,三星同时还在深圳和西安也对华为提起专利诉讼。
6月24日,高通向北京市知识产权法院提起反垄断民事诉讼。6月30日,高通同时在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和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对魅族发起专利侵权诉讼,涉案专利共有17件。
与此同时,继2015年搜狗诉百度案请求天价赔偿之后,2016年也出现了赔偿金较高的初审审结案件,12月8日,北京市知识产权法院依法判决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在诉恒宝股份的专利侵权诉讼案中获胜,并判决共计5000万的赔偿金。
b.老牌NPE也看好中国专利诉讼战场,有所行动:
11月4日,加拿大老牌专利许可公司WiLAN旗下子公司Wireless Future Technologies Inc(无线未来科技公司)在南京中级人民法院正式起诉日本手机厂商:索尼移动(Sony Mobile)。这也是国内首个NPE主动发起的标准必要专利诉讼。无线未来科技公司起诉索尼移动的两款Xperia Z5手机产品侵权其专利权,并要求法院给予禁令以及800万人民币的赔偿。
c. 在“有中国特色”的专利诉讼策略的指导下,今年以弱胜强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5月10月,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依据《专利行政执法办法》审理后,作出一份《专利侵权纠纷处理决定书》。在决定书中,北京知识产权局声称同意深圳市佰利营销服务有限公司的请求,认定苹果公司存在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行为,责令苹果公司和中复公司停售iPhone6和iPhone6 Plus。
11月25日,福建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伊时代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声称收到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其起诉三星公司专利侵权一审胜诉,被告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被判决停止生产、销售四款侵权手机,并赔偿伊时代1000万元。
d.印度专利诉讼也是风波犹在:
11月10日,全球领先的音频技术研发企业杜比公司(DOLBY INTERNATIONAL)在印度新德里高等法院起诉两家中国智能手机厂商:Oppo和Vivo专利侵权,起因是经过谈判,后者仍然拒绝向杜比公司缴纳音频技术相关的专利许可费。Oppo和Vivo向法院表示愿意交纳每台设备34卢比(3.44元)的保证金,以换取在印度境内继续生产制造、销售和进口相关的智能手机产品。另外,Oppo和Vivo也向法院表示愿意继续与杜比公司进行FRAND(公平合理无歧视)的专利许可条款谈判。而此前,中国的小米、金立等,以及印度本土智能手机厂商Micromax、Intex等,也都曾经被卷入智能手机专利侵权诉讼中。
C. 当然,比数量我们一向谁都不惧:
11月23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开数据称,在由亚洲带动的全球创新潮流中,中国扮演了主力推手,成为首个在一年内(2015年)提出一百万件专利申请的国家。
华为一向是个有争议的公司,誉者有之贬者更甚。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经过多年的积累,2016年对于华为来说是个厚积薄发的年头,多个全球专利大事均和这个IT巨头密不可分,华为正在以自己的专利实力搅动全球知识产权风云。
A. 与宿敌们“化干戈为玉帛”:
1月14日,华为宣布与爱立信续签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该协议覆盖了两家公司包括GSM、UMTS及LTE蜂窝标准在内的无线通信标准相关基本专利。根据协议,双方互相交叉许可对方在全球范围内使用自身持有的标准专利技术。作为续签协议的一部分,华为自2016年起将基于实际销售向爱立信支付许可费。协议的进一步细节保密。
9月初,InterDigital宣布和华为签署了全球性的、多年的、非排他专利许可协议。协议的签署方涉及InterDigital及其所有子公司,华为这边的签署法人是华为投资和控股公司(Huawei Investment & Holding Co., Ltd)。根据协议,华为及其子公司的所有3G和4G终端设备的销售将需要给InterDigital支付专利许可费用(cash payment),华为将向InterDigital转让部分专利。此外,华为和InterDigital就未来共同研发合作的谈判已经达成了初步框架协议,也就自2013年12月开始的双方仲裁达成全面和解(settled all proceedings related to the arbitration initiated in December 2013)。
B. 向苹果收钱:
5月初,国内媒体纷纷报道,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备案信息,华为和苹果签署了全球专利的交叉许可协议,且华为公司许可给苹果公司的中国专利是769件,而苹果公司许可给华为的却只有98件。国内多数媒体据此推测,苹果公司在这个专利许可协议中,需要给华为缴纳数目不小的专利许可费。
C. 强势诉讼:
5月25日,华为公开宣布在美国和中国对韩国IT巨头三星电子发起专利侵权诉讼,美国方面,华为在加州北区地区法院状告三星电子、三星电子(美国)和三星研究院(美国),华为在起诉书中声称三星侵权了其11项美国授权专利,这11项专利大部分都和LTE(4G)技术相关,也有涉及2G/3G技术的。起诉书中除了专利侵权诉求,还有一项被保密的民事诉讼请求;7月6日,华为终端在泉州中院起诉三星专利侵权,索赔8000万元。
一言不合甚至敢把本该是客户的运营商诉至法庭:7月5日,华为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法庭,对美国无线运营商T-Mobile提起诉讼,指控T-Mobile侵犯了华为的4G专利。
苹果和三星的「世纪专利大战」虽然谈不上已然落幕,但是的确是已经渐渐收尾。收尾阶段虽然双方互有胜负,但是三星在最高院重审外观设计案中取得关键的胜利,也可谓绝地反击了。不过专利诉讼打到这个份上,双方已是疲态尽显,再加上手机业务的共同萎靡,相信最终任何诉讼结果,都只能让大家相逢一笑泯恩仇了。
10月初,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CAFC做出的全席判决(en banc)推翻了2月份CAFC的Prost等三位法官做出的不侵犯裁定,恢复了原地院陪审团的关于1.2亿(准确的说应该是1.196亿)美金的判决,重新裁定三星电子侵犯苹果公司三项功能性专利,仍需按照地区法院的原裁定赔偿对方上述1.2亿美金。然而,在全席判决的决定书中,原审法官Prost(现任CAFC首席法官)等三人言辞激烈的表达了自己的不同意见(dissent),长达107页的决定书中,有超过半数(55页)的dissent,在美国专利案件中也属罕见,可见此案争议之大。
12月6日,在时隔122年之后重申外观设计专利案的美国最高法院公布最终判决,判定美国专利法第289条中的工业产品「article of manufacture」可以仅仅是产品的一个组件「component」,从而推翻了美国巡回上诉法院CAFC的先前判决,也意味着三星的最终获胜。最高院的结论简短而又一致,短短11页的判决加上了8:0的全票支持,无疑表明了最高院对本案的态度。最终判决的出炉也意味着苹果公司此前因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而获得的4亿(3.99)美金的赔偿已然打了水漂,最终能赔多少钱还需要下级法院的进一步审理。
▎4、曲径徐行渐有村:Enfish案后美国软件专利终见曙光。
用「山穷水尽」来形容后Alice时代之后的美国计算机软件专利,好像是十分贴切的。美国专利局利用Mayo两步测试法,对美国软件专利可谓是赶尽杀绝。在这个背景下,Enfish案的出现犹如黑暗中的一缕曙光,继其之后出现的Bascom、Mcro和Amdocs案,渐渐的把软件专利的可专利性拉回正规。
5月13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在Enfish起诉Microsoft案中,认定涉案专利US 6,151,604以及US 6,163,775不属于抽象概念「abstract idea」,因此也没有必要进行第二步测试的讨论。涉案专利属于适格主题。CAFC认为最高院在Alice案中并没有排除所有软件专利的可专利性,下级法院也不应该这么认为。实际上,很多重要的计算机技术的发明都涉及对软件和程序的改良,这些改良往往仅仅涉及逻辑架构或者处理方法。如果使用抽象概念把这些发明都一棒子打死,显然将否定计算机领域的很多优秀发明成果。CAFC在Enfish案中采取了对软件专利相对正向的态度,更希望地区法院能够从技术的本质去公平的看待软件专利,如果该专利确实带来了很大的、不一般的技术改良,则不应该滥用专利适格专利来打压其有效性。
9月13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对MCRO,INC vs BANDAI NAMCO GAMES AMERICA INC一案作出了判决, 推翻了加州中区的地区法院关于MCRO的两件专利US6307576以及US6611278的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主题因不具备美国专利法第101条要求的可专利性而宣判专利无效的结论,认为上述两件专利的请求保护的主题并不属于抽象概念(Abstract idea),并结合权利要求的内容,明确其符合第101条所规定的可专利性。本案中,联邦巡回法院明确了权利要求解释(Claim construction)有助于对于解决专利法第101条问题。同时强调利用Alice案的two steps原中,第一步和第二步两者的关系,并且明确了,在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判断中,都应当将权利要求当作整体来看,而不是孤立地考量单个特征。
在被中国发改委反垄断调查之后,高通乖乖的交了罚金,降了费率,此后的中国许可业务可谓开展的顺风顺水。然而,无论是拆迁还是专利许可,事实证明「钉子户」总是有的。对于死也不交钱的魅族,高通果断的在多国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杀鸡儆猴之心昭然若揭。
2015年11月,高通和中兴、TCL达成专利许可协议;2015年12月,高通和小米、奇酷、海尔、天宇朗通达成专利许可协议;今年2月,高通和联想达成专利许可协议;4月,高通和格力、酷派、海信达成专利许可协议。
4月,高通高调宣布,和酷派的许可协议是高通第100份中国专利许可协议。8月,在起诉魅族之后,高通和OPPO、VIVO达成专利许可协议。
6月24日,高通向北京市知识产权法院提起反垄断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判决高通向魅族提供的专利许可条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规定和高通所承担的公平、合理和非歧视的许可义务。同时请求法院判决高通向魅族提供的专利许可条件,构成高通与魅族之间针对移动终端中所实施的高通中国基本专利的专利许可协议的基础。
6月30日,高通同时在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和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对魅族发起专利侵权诉讼,涉案专利共有17件。
10月15日,高通官方宣布在美国、德国和法国分别对魅族采取法律行动。在德国,高通选择了曼海姆地区法院(Mannheim Regional Court)作为起诉地。在法国,高通目前执行的是Seizure-infringement侵权扣押程序,这种扣押仅仅是用来收集侵权证据(an element of proof)。在美国高通在ITC发起了337投诉,投诉号为3179,被诉方除了魅族还有两个销售商。高通在ITC诉魅族的5个美国专利中大多与半导体技术和芯片电路相关.涉案产品包括Meizu M1 Note,M1 Metal,M2,M2 Note,M3S,MX4,MX5,MX6,M3 Note和PRO 6。
除了华为之外,其他中国公司虽然诉讼不多,但是架不住有钱,且急于扩充自己的专利弹药库,于是到处买买买的举动也给2016年的专利行当添加了不少暖意。其中,小米的收购专利数量在诸多土豪们位列榜首。
A. 小米
1月份传出消息,美国博通公司Broadcom Corporation的19项美国专利已经被小米收入囊中,交易金额不详,这19项专利包括4项公开未授权专利和15项已授权专利,基本上都是和无线通信技术相关的专利。
2月份传出消息,小米从美国芯片巨头Intel公司购得332件美国专利(。这也是小米继收购博通的无线通信专利之后的又一次美国专利收购行为,而这次的手笔要大的多。
6月传出消息,小米和微软宣布签订专利许可协议,作为协议的一部分,小米声称从微软处购得1500余件专利。根据USPTO的Assignment数据库最新的数据显示,这1500项专利包括560个美国授权专利和专利申请以及它们的全球同族,这些专利的受让人是注册地在开曼群岛的智谷控股(Zhigu Holding),转让时间是今年的5月16日。
根据ROL最新的2016年美国专利市场交易报告,购买美国专利者的排名中,中国的小米和华为榜上有名,分别列第4和第13位。
B.滴滴
10月19日,滴滴通过其关系公司滴滴(香港)科技有限公司向台湾企业神达集团(MiTAC International)收购29项美国专利,这些专利均与导航系统和技术相关,最原始的申请人是神达集团旗下专注于GPS和户外产品的Magellang公司。同时归入滴滴名下的还包括这29项美国专利的同族专利,包括30多项欧洲国家的授权专利和1项台湾专利。
C.OPPO
9月份消息,OPPO在2015年和2016年一共从两家NPE:Inventergy和Intellectual Discovry手中收购了7个专利族,其中包括了10件美国专利,这些专利的技术领域都隶属于无线通信领域。
D.阿里巴巴
4月,阿里巴巴从美国Intel公司购得7项美国专利及其全球同族专利。
2016年,围绕着小小的平衡车,中美各企业之间专利冲突频发,刺刀见红。平衡车大战初期,美国的Segway和Razor用专利武器强势打击中国各厂商;而被Ninebot收购之后,Segway和Ninebot联合发起多起诉讼,大有傲视群雄、肃清市场之势;再然后中国杭州的骑客公司不甘示弱,奋起反击。总之剧情可谓是跌宕起伏,堪比好莱坞大片。
3月21日,美国Razor公司、Inventist公司和ShaneChen向美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337调查申请,指控中国企业对美出口、在美进口或在美销售的电动平衡车(Certain Motorized Self-Balancing Vehicles)侵犯了其在美注册有效的专利权,请求美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普遍排除令及禁止令,中国大陆有10家企业涉案。
5月18日,平衡车行业又迎来一轮新的337调查,这次出手的原告是:美国的Segway和DEKA Product以及中国的Ninebot公司。DEKA是原Segway创始人Dean Kamen的公司,平衡车的多个原始基础专利都属于DEKA和Dean Kamen本人,Segway是这些专利的独占许可人,而中国的Ninebot公司是该独占许可的分许可人。此次被告包括美国Inventist、Razor、PhunkeeDuck、Segaway、Swagway和JetsonElectric Bikes LLC公司。有意思的是,与2014年9月相比,被告由「几乎全是中国公司」变成「几乎全是美国公司」,而有钱任性的Ninebot更是由被告变成了原告,实现了大逆转。
5月19日,杭州骑客公司在加州地院起诉美国Razor公司。
6月29日,Segway在美国特拉华州地区法院对多家平衡车公司发起专利侵权诉讼。令人吃惊的是,这次Segway一口气就发起了9个诉讼,被告有四家中国公司,包括中国杭州的骑客公司。涉案的专利分别是US 6,302,230、US 7,275,607和US 9,188,984,这三个专利属于Segway在5月的ITC的337调查中用到专利的一部分。
8月9日,德国汉堡地方法院发布禁令,禁止几家中国公司生产的平衡车产品进口至德国,此前,根据Segway公司的要求,德国海关已经扣押了这些涉嫌侵犯Segway专利的产品,这些产品原本是通过一家名为City Consulting的贸易公司准备进口到德国的。
8月16日,中国平衡车公司Ninebot联合Segway以及DEKA再次向美国ITC提交了337调查申请,这次的对象一共有13家中外公司,其中中国公司有六家,包括中国杭州的骑客公司。
8月19日,杭州骑客公司在美国加州北区地方法院起诉Swagway,声称后者侵犯了骑客的US 9,376,155号发明专利以及US D737,723号外观设计专利。
8月24日,杭州骑客公司在美国加州中区地方法院起诉美国平衡车公司Razor,声称后者侵犯了骑客的US 9376155号发明专利。
除了上述大事纪之外,全球各国的高校大学们,做为最前沿科学技术的弄潮儿,也为2016年的专利事件添了不少油墨。
今年2月,著名芯片产商Marvell同意向卡内基梅隆大学支付7.5亿美金,以结束双方自2009年开始的美国专利官司。7.5亿美金的赔偿金数额也刷新了计算机领域专利诉讼赔偿额的新高度。即使把范围扩大到整个IT领域,这次赔付也仅次于1991年柯达赔偿给宝丽来的9.25亿美金而排名第二,而要知道柯达VS宝丽来案已经过去了25年了。
此外,3月份国内媒体也在热炒复旦大学将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IDO抑制剂专利,以6500万美元的价钱有偿许可给美国HUYA公司的新闻。
此外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之间还在争夺关乎全人类命运的CRISPR专利权。
2016年即将过去,以上就是Global君关于今年全球大事的年终汇报,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来年全球专利圈依然精彩。
来源:Global一IP一Update
作者:Global君
编辑:IPRdaily.cn赵珍
校对:IPRdaily.cn 纵横君
本文来自Global一IP一Update并经IPRdaily.cn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