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R Daily,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新媒体
426.cn,60万知识产权人的上网首页
原标题:从三星Note7爆炸说起!
作者:姜峰 审协北京中心电学部
编辑:IPRdaily 赵珍 审核:IPRdaily纵横君
近日,三星note7手机在使用时发生爆炸的事件抢占了各大媒体的头条,目前事件持续发酵!今天小编带大家谈谈关于手机电池安全方面的问题。毕竟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还是要做到安全第一!
事件回顾
9月18日,新华社消息,三星(中国)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召回计划,涉及中国大陆地区受影响的数字移动电话机数量为1858台。通告中指出本次召回的原因是:电话机电池在阳极与阴极隔离膜局部变薄,并且绝缘胶带未完全覆盖极板涂层的情况下,出现短路现象,导致电池异常发热,极端情况下可能发生燃烧,存在安全隐患。
9月20日晚,华为官方微博发布声明,澄清与此爆炸无关,更是将此事又一次推到了风口浪尖。
技术分析
商场上的血雨腥风笔者不懂,但是说到从专利技术分析却还凑合。
不吹不黑,下面就从技术层面分析一下:
根据三星(中国)的召回通告,故障的关键在于阳极与阴极之间的隔离膜。那到底啥是隔离膜呢?让咱们先来认识一下。
隔离膜,其实就是存在于电池正负极之间的那层绝缘膜。对于隔离膜设计的关键点在于:1.留有适当的余量:保证在电芯除水工序中,隔膜会因为热收缩而变得太短;2.防止受热或外力压迫下产生形变或缺陷或导致隔离性失效。
一旦绝缘膜变薄或变短导致正负极直接对接而短路,必然导致局部过热甚至爆炸!
可见隔离膜是保障手机安全的重要部件,对于隔离膜的改进笔者检索到,华为在2011年8月申请了专利(CN102299286A),通过在隔膜中添加陶瓷颗粒,改善隔膜的耐热性(见下图);
另外,华为对电池安全的其他改进方面还有:
2010年12月申请的发明专利(CN102082307A),通过使各锂电模块的电压差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再并联,降低组间压差,避免大电流冲击;
2011年12月申请的发明专利(CN102522590A),通过特定的电解液组合,改善电解液稳定性,抑制快速充电时高电压下电解的分解;
2011年8月申请的PCT国际专利申请(CN102356497A),检测电芯形变并提示终端用户,减小电芯由于形变造成爆炸的风险(见下图)。
根据上述专利申请可知,在电池安全方面华为已经在多年前开始精耕细作。能够成为世界三大手机厂商,并能在非洲成功的帮挡下子弹,绝不是偶然的。
此外苹果公司在电池安全方面进行了改进:
例如:苹果公司申请了一种电池绝缘袋(CN102848646A),通过保护电池的核心金属层边缘不在袋的边缘或侧边暴露,进而改进电池边缘绝缘性;
锂离子电池由于重量轻、续航时间长,在智能手机中已经广泛使用。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各大厂商也在不断追求容量更大、充电速度更快的锂离子电池。
延伸阅读
根据笔者多年的专业经验,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和容量大小成反比,电池容量的增加会提高电池故障/事故的概率。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续航能力和充电时间之间成为了一对矛盾。解决矛盾的途径在于提高充电电压,发展快速充电技术,但这对安全也造成了一定隐患。
著名的“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安全吗?
分析OPPO的专利发现,OPPO通过多项技术保证充电安全,例如:在充电过程中对充电电流根据电芯的电压条件进行调整控制,有效避免电芯的过充(CN104810879A);
在充电时,将大电流平均分配在至少两个充电芯片上,降低芯片散发的热量,避免温度过高(CN104505890A);
通过监控电芯电压、温度等参数,控制切断充电电路,保证电池安全(CN104935024A)。
作为全球专利申请的大户,三星公司在很多电子设备方面都有广泛的专利布局。三星虽然出现了此次“爆炸门”事件,但是并不影响其在科技领域做出的成绩。相信三星和其他手机厂商都会从中吸取教训,得到足够的警示。
PS:在文章的最后,作为一名手机消费/使用者,笔者大声疾呼:安全面前无小事,各大厂商在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应更注重保护人身财产安全。当我们在追求更快、更炫、更强的产品时,不忘初心,安全第一。
注:文中所示专利号(CN*****)均为中国专利公开/公告号。
来源:IP创新赢
作者:姜峰 审协北京中心电学部
编辑:IPRdaily 赵珍
审核:IPRdaily纵横君
本文来自IP创新赢,并经IPRdaily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文章不代表IPRdaily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