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产业产业产业资本的资本的编剧编剧产权产权产权
IPR Daily,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新媒体
426.cn,60万知识产权人的上网首页
当下影视圈最热的词是什么?非IP莫属。然而,似乎每个人心目中的IP都有着不同的定义,有人认为这是一个知识产权的老概念,有人认为这是互联网兴起的新玩意儿,有人认为IP背后有着速成的金矿,有人认为IP将是一场速朽的闹剧。那么,当我们在谈论IP的时候到底在谈论什么?
IP到底是什么
IP是知识财产Intellectual property的首字母缩写,包括音乐、文学和其他艺术作品,发现与发明,以及一切倾注了作者心智的词语、短语、符号和设计等被法律赋予独享权利的“知识财产”。而与知识财产非常相近的一个概念是大家更为熟悉的知识产权,其缩写为IPR,包括专利权、商标、著作权、版权。
事实上,今日人们所热捧的IP,与其原本的定义并不完全一致。“长期以来,影视人谈论的都是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而当互联网进入到影视行业之后,突然,大家都在谈IP。”中影股份营销公司总经理蒋德富坦言。有人说,无论是一首歌,一部网络小说、话剧,或是某个人物形象,甚至只是一个名字、短语,把它们改编成电影的影视版权,就可以称作IP电影。
“《收获》杂志也许可以称为是最早的IP平台。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张艺谋跟杂志签了一个约,拥有‘首看权’,也就是说当杂志没公开发行之前先寄给他看,我记得一年的费用大概是1万元。三四年之中,以杂志刊登的作品为蓝本,张艺谋拍出了《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作品。后来,姜文花2万元签了‘首看权’,拿走了小说《动物凶猛》的版权,拍出了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收获》杂志社社长程永新说,但是现在IP的含义跟原来不同,更加丰富,也更加复杂,其跟网络的关系更加紧密。
作家、编剧石钟山则说得更直白,当下,“是网络文学点击量造成了IP”。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主任、编剧梁振华有着相近的看法,他认为“关注度”才是IP的焦点所在。“先于项目启动所获得的社会关注度,就是IP。在这其中,被看中的不是作品的品质,而是社会关注度,只要符合这个条件的,无论是文学,还是游戏等等都可以是IP。”
日前,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编撰的《2016中国IP产业报告》正式发布。根据报告推出的“中国超级IP-TOP100影响力榜单”,《19天》《盗墓笔记》和《西游记》位列前三。报告还指出,2016年中国影视市场已有近200个国内IP项目列入开发计划,其中一些影视公司所公布的片单甚至100%都是IP项目。课题组组长卢金珠表示,传统原创编剧项目所占比例大幅下降,网络小说已成为影视IP最重要的来源。
影视行业点金术?
据说,在国内任何一家电影公司方圆10公里的咖啡馆内,你都会听到有人在谈论IP,也有人把2016年定义为IP年。如此热度的背后,充斥着资本的身影,IP仿佛成为了业内的点金术。
“万达控股的传奇影业,今年制作了电影《魔兽》,实现了15亿元的票房,这个利用的就是全球最火热的游戏IP。”万达影业副总经理杜闻伟认为,目前影视行业的文化生态、产业生态都发生了变化。张艺谋导演那个年代,越是中国的就越是世界的。而今天则要考虑,越是世界的就越是中国的。国外IP的运作非常成熟,是一种战略级别的方法,这种方法会引导我们在手头项目开工前就要围绕IP进行战略思考。
杜闻伟举例说,目前全球最大的超级IP就是迪士尼,它几乎囊括了文化产业的一切领域,它的深度和广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掌握先进的商业模式,IP就是其中之一。
中影集团同样也十分重视IP的开发,蒋德富说:“自2010年,中影集团已经购买了上百部图书IP改编权,《杜拉拉升职记》《狼图腾》《致青春》等电影的票房表现不俗。与此同时,电影《建党伟业》的同名小说、《狼图腾》电影全记录等出版物也很受市场的欢迎。”
蒋德富认为,影视产业的核心是版权经济,影视产业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知识经济和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今天,影视版权交易在数量上、质量上都出现了很大的突破,从电影院线版权、图书版权、音像版权,到形象授权、衍生品开发等完整的价值链条正在形成。
近一两年来,特别是诸多基于热门小说等改编的影视项目,譬如电影《鬼吹灯之寻龙诀》和电视剧《何以笙箫默》《花千骨》等作品的成功,让IP市场愈发火爆。日前网台联动播出的《微微一笑很倾城》更是让IP概念火得一塌糊涂。不少影视公司和投资者认为,拥有大量原著粉丝和较高知名度的IP可以节约营销成本,风险小,回报高,因而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一些“超级IP”项目被炒至千万元级别。
在火热态势下,也有人冷眼旁观。石钟山就很担心IP将演变成泡沫,“很多影视公司以为只要有点击量,有故事,就赶紧买来,再将这个IP进行打造,肯定没错。甚至有影视公司认为既然有IP,就不需要大牌编剧了。其实,所谓IP改成的网剧、电视剧、电影,最后不少都死在网络、电影院里了。”有的作品仅仅就存活了几天。
警惕IP成为毒药
“IP有IP的魅力,但它也是一味毒药。”作家麦家直言,资本更加接近资本,但也让艺术远离了艺术。面对资本的蜂拥而至,IP真是一块那么甜蜜的蛋糕吗?麦家说:“高票房、低评价,甚至是恶评价现象值得警惕。”
“图书或者小说、文学和电影是亲人的关系,《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秋菊打官司》……99%的电影都来自于文学。但今天,电影对纯文学的亲人关系渐行渐远,甚至成为了冤家。有些作品虽然很好看,却没有知名度,也就没有IP效应。反之,一些低劣的作品反倒成为了大IP作品,成为了资本最青睐的对象。”麦家问道,这种现象是不是应该泼泼冷水?
事实上,IP虽然暗含着畅销的概念,却并不总是浅薄的代名词。IP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兴起,无论是超人、蝙蝠侠,还是哈利·波特系列,这些深入人心的IP形象不仅畅销全球,而且能够实现持续多年的粉丝效应。漫威漫画公司在1941年创造出的“美国队长”直到今天依然活跃在银幕上。这些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形象成为具有金矿效应的经典IP,可以不断挖掘其商业价值。
梁振华认为,在选择IP的过程中,一定要着眼于故事层面上的超越性。“现在的一些作家试图把作品写得像剧本,以为来买的人会更多。然而,文学是向内走,通向灵魂的。会讲故事仅仅是最基本的原则,在此之上,恰恰是超越性才能成就一个好的影视作品,才能够真正畅销。”
一时的点击率、一时的网红并不代表其生命力的旺盛,也不一定就会带来丰厚的投资回报。没有深厚的文学基础,浮躁的影视作品很难成为传世之作,也就难以开发出能够持续高产的IP金矿。“只有严肃文学才能承载民族的心跳声,才能真正滋润我们的心灵。我们得让严肃文学也成为IP,影视作品才能走得好、走得远。”麦家说。(李哲)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辑:IPRdaily赵珍
本文来自中国经济网,并经IPRdaily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文章不代表IPRdaily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