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R Daily,全球视野的知识产权新锐媒体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作者:董新蕊(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 《专利三十六计》一书的作者)
来源:IPRdaily
上联——孔明,因,出南阳,借曹箭,借东风,借荆州,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鞠躬尽瘁,终成万世美名。
下联——专利,虽,入北京,借技术,借机遇,借资金,劳四季,跑九州,若,三心二意,泡沫横生,难有千金价值。
跟诸葛亮学知识产权智慧 之“智破藤甲兵”篇(这里)
“跟诸葛亮学知识产权智慧”系列,董新蕊今天推出第四系列——“借的智慧”。尝试通过横向学习1800年前诸葛亮借势、借人、借物、借才、借天、借地的智慧,借鉴于当今专利运用运营中,就是通过借钱财、借技术、借人才、借设备、借资源、借形势、借盟友等方式,寻求专利共赢的同时壮大发展自己的企业。
罗贯中先生所著的《三国演义》一书中,诸葛孔明聪明盖世、神机妙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依我看来璀璨的诸葛亮智谋的天空中最闪亮的那颗星,那无疑就是一个“借”字!只要涉及诸葛亮的精彩故事,基本上都与“借”字紧密相关——利用自己的智慧无中生有,“借”势营销、草船“借”箭、“借”来东风、“借”来荆州、“借”胆唱空城、“借尸还魂”吓仲达等等。
第三系列讲过,首先诸葛亮的出场就从口碑、宣传、战略等方面充分运用了“借”的智慧,从一个躬耕于南阳的农村土鳖通过完美的运营和营销策略,将自己一步一步推上了蜚声宇内、炙手可热的“明星产品”。诸葛亮出山后首仗就是借助火攻,火烧博望,火烧新野,有计划分步骤地撤退后,在几无容身之地、曹操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只能借助于坐拥江南六郡八十一州的富二代孙仲谋了,但是诸葛亮通过舌战群儒声明那不叫“借兵”而称为“联兵”,一字之差掌握了战略地位上的主动权。
赤壁之战后,诸葛亮借助关羽之手在华容道放走曹操,借曹操之手牵制孙权。然后是借荆州,签字画押,有保人,有公证,很正规,但不管是借也好,赖也好,反正是占着这个地方不走了。周瑜使用“美人计”,诸葛亮借助乔国老和吴国太之手促成刘备的姻亲,借士兵之口大喊“周郎小儿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气死周瑜。这大大小小的借,都透露出诸葛亮的非凡智慧,借的关键是,抓住问题的根本,利用发散性思维,变被动为主动,走捷径促使事物向有利于我方的方向发展,这些无一不彰显了诸葛亮 “借”的魅力。
笔者认为,诸葛亮借的智慧,尤其以赤壁大战中的“智借荆州”、“巧借东风”、“草船借箭”三个经典场景最为精彩,这与董新蕊所著的《专利三十六计》一书中所描述的“借刀杀人”、“借尸还魂”、“树上开花”中所述的“借”的智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历史母亲的DNA总是无比的强大,无论真理他爹随着朝代怎么更替,真理的兄弟们总是永远那么的相似。作为中共党员,我们都从我党的发展壮大历史中,深切地明白了井冈山、延安等根据地的重要性。诸葛亮还在南阳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之时,就早已认识到了根据地的重要性。
刘备没有遇到诸葛亮之前,今日投靠公孙瓒,明日结纳陶潜,后又归曹操、顺袁绍、依刘表……成天靠打游击、抱大腿过日子,搞得半生漂泊十分狼狈。赤壁大战后,孔明巧设计策,乘乱袭取了荆州。为了联吴抗曹,不破坏已经建立的孙刘联盟,在鲁肃索取荆州时,诸葛亮巧以“借”字搪塞,还写成文书一纸,签字画押,使“借”有了契约依据。自从借取荆州之后,刘备以此为根据地,乘机取得了西川与汉中等地,终成三足鼎立之势。可见,在战争中,巧妙地借用他人地盘,开辟自己的根据地,进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措施。
在当今专利战中,“智借荆州”可灵活体现在专利金融中的“借财之力”和专利技术开发中的“借才兴业”两个方面:
(1)借助于金融服务转化、扩散技术创新成果,促进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使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基金、风险投资等各类金融资本与知识产权资源进行有效的对接。例如,2015年12月31日,我国首只由中央、地方财政共同出资引导发起设立的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北京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成立,基金计划规模10亿元。中国首个知识产权投贷联动基金于2016年3月17日在上海浦东启动,知识产权金融产品创新能够助推小微企业实现知识产权价值,将为企业创新创业提供新的动力。
(2)合作双方各自提供无法单独进行产业化专利技术,进行技术整合和业务运营模式创新,这对于在较短时间内解决替代技术研发难题,完成高水平的研发成果突破,是一种上水平、争时间、抢速度、高效率的专利技术开发模式;也可一方提供专利技术,一方提供已经开拓的市场共同进行产品推广。例如,作为世界最大智能手机制造商、拥有巨大全球市场的的三星电子,与用于平台专利技术“安卓”操作系统的谷歌公司,2014年协商进行了10年的专利合作协议,共同对抗苹果公司。
二、创造条件“巧借东风” ,善抓机遇“树上开花”
要想取得一场战争的胜利,没有有利的客观环境条件,是难以设想的。而诸葛亮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自己不具备环境条件时,可以千方百计地借用决定战争局势的、队友最不可或缺的、客观的环境条件,为取得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赤壁大战之前,周瑜使用“反间计”醉赚蒋干,计杀蔡瑁、张允;又让黄盖使用“苦肉计”、阚泽密献诈降书;委托庞统巧献“连环计”,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然而,若没有东南风相助,周瑜的“火攻”战略安排得再周密,也将无法得以施展。在曹操大兵压境、周瑜急火攻心的危急时刻,通晓天文地理的诸葛亮,他的家就住在离赤壁不远的南阳,是掌握这次东南风出现前的征兆的,所以他准确地作出了天气预报。诸葛亮利用自己掌握的天气预报,佯装观天察云,登坛作法,“借来”了三天三夜的浩荡东风,为取得赤壁大战的胜利,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环境条件。正如杜甫诗中所叹,如若“东风不与周郎便”,早已是“铜雀春深锁二乔”了。
由此,可以启示我们,在激烈的专利战争中,如果企业自身的专利战条件尚不具备,就应充分进行专利信息分析后掌握市场的“天气预报”,借用分析所了解的客观环境条件,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正如董新蕊在《专利三十六计》一书中所述:“善专利战者,求之于势”是借专利之势;“水涨船高,借风使舵”是用专利之势;“挟重要专利以令诸侯”是谋专利之势。
俗话说:“铁树开花,百年一遇”。当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摆在面前时,就要充分借助社会环境、政策背景、社会心理状态、热门事件等进行市场推广、专利布局以及专利战略的制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如小米雷军所说:“要找到台风口,做一头会借力的猪”。利用舆论热点聚焦产品创新和专利技术推广,将企业的专利技术放置于产业发展的“台风口”,让专利技术研发做到顺势而为,以发现、满足或创造产业需求为专利布局的核心理念,使市场拓展和专利布局相辅相成。再如,我国连续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聚焦三农、关注农业建设,说明我国政府政策倾向于“三农问题”,国家在政策补贴、资金投入、财税优惠等方面多方扶持,奇瑞重工(被中联重工收购)抓住良机“树上开花”,专利布局和市场规模均迅速壮大。
三、“草船借箭”思维创新,“失效专利”宝库掘金
诸葛亮的草船借箭的智谋,像极了著名的《游击队之歌》中所唱的场景,“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有了好的地盘作阵地,有了有利的客观环境条件,没有真正过硬的武器,要想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也是不可能的。赤壁大战之前,周瑜让诸葛亮订下军令状,限期三日之内造十万支弓箭,以应抗曹急用。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周瑜嫉贤妒能,想以此找借口杀死诸葛亮。时间紧,任务重,且周瑜安排的工匠和物料都不应手,利用常规办法完成这项任务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诸葛亮充分发挥了创造性的颠覆式创新思维,饮酒谈笑间,没费吹灰之力,就从曹操那里借来了十万支箭,超额完成了貌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现实的专利经营管理活动中,也不乏“草船借箭”进行创新的成功典型,那就是:在专利布局中就是合理利用失效专利。
所谓失效专利, 泛指因法律规定的各种原因而失去专利权、不再受专利法律保护的专利。这类专利有专利技术含量而不受专利法律保护,成为公利技术。全球专利中,失效专利比例占到85%。据不完全统计,失效专利除了极少部分是因保护年限过期失效外,大部分是半途而废的。有的是专利权人没有按规定缴纳年费而失效;有的是专利权人没有能力开发、又没有将技术转让他人而自动放弃;有的是仅通过试制、实验结果的总结,其技术方法或技术方案还必须进一步完善或通过中间试验,因无能力继续实施而放弃权利的;还有的是在申请中途因种种原因放弃。
正因为如此,发达国家把失效专利作为宝贵的信息和技术资源,充分挖掘失效专利价值,再进一步创新。据日本人自己估算,通过引进国外专利和使用失效专利,日本掌握国外先进技术,大约节省2/3时间,9/10研究开发费用。企业在失效的专利中找到的不仅是可免费使用的企业急需的适用技术,而且从失效的专利技术中受到启发,萌发了许多新的发明点,并开发出新的方法、新的产品。从免费使用中获得,从免费使用中提高,从免费使用中再创新,并申请自己的专利,形成企业创新与保护的良性循环。利用失效专利发展比较成功的一个领域就是“仿制药”产业,2011年全球仿制药市场规模已超过1300亿美元。在过去的10年中,全球仿制药市场发展的增速是专利药的2倍以上。今后几年,将是药品专利到期的高峰,这一庞大的市场,让不少以新药为主的外资药企开始重新调整战略规划。
四、 孔明“借术”甲天下,专利“巧借”营全球
《荀子·劝学篇》道出了“借”的真谛,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句话,习大大也引用过!
诸葛亮的“智借荆州”、“巧借东风”和“草船借箭”,实质是借用客观环境和别人的优势条件,为己所用,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我们在企业专利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既会有有利的条件,又会有不利的环境;既有自身的优势,也有自身的不足。只要学习诸葛亮的“三借”精神,巧于借势,取长补短,就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专利运营中,没有一个能够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而不借助外力就能成大事的,一定要学习诸葛亮“借的智慧”,巧借“无用之用”的内部或外部力量,通过过人的胆识和超人的专利经营谋略,令企业起死回生,或东山再起,或反客为主、雄霸一方。还要善于根据专利客观情况,借势定计,灵活运用。见人之所未见,想人之所不能想,用人之所不能用,千方百计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与专利相关资源,来协助己方达成专利战略目标。
用一幅对联概括,正是:
上联:孔明,因,出南阳,借曹箭,借东风,借荆州,收二川,排八阵;凭,六出七擒,鞠躬尽瘁,终成万世美名。
下联:专利,虽,入北京,借技术,借机遇,借资金,劳四季,跑九州;若,三心二意,泡沫横生,难有千金价值。
横批:善借天下无难事。
(原标题:跟诸葛亮学知识产权 之“借”的智慧)
来源:IPRdaily
作者:董新蕊(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 《专利三十六计》一书的作者)
编辑:IPRdaily 王梦婷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