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资本资本资本版权方独家版权
IPR Daily,全球视野的知识产权新锐媒体
中国男足艰难晋级世界杯亚洲区12强赛,激发了全国球迷、行业媒体近乎持续了2天的狂欢。而围绕着中国体育产业的资本狂欢,从去年初开始就进入了愈发升温的燥热期。
舆论把这一场胜利比作“强心针”,这一针打在足球产业上,最兴奋的自然包括手握核心资源的版权方。
包括此次比赛在内,“中国之队”4年的媒体版权归为体奥动力(北京)体育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体奥动力”)所有。而国足挺进12强后,赛事隶属于亚足联旗下,所有全媒体版权归乐视体育所有。
比赛直播结束后,乐视体育迅速进入下一步媒体服务工作。业内认为,这一场关键的胜利,能直接刺激12强赛版权合作价格。
“(国足)赢了,对版权方的意义毋庸置疑(重大)”,体奥动力创始人李义东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但作为版权方,最关键的目标仍然是“盈利”,这需要该产业链上所有参与者的全面推进,“包括管理者、投资人,甚至媒体和球迷”。
乐视网副董事长马国力给火热的体育产业“泼了点冷水”,他认为,基于现状体育产业盈利困境更大,2016年或有相当多还未发展起来的公司先“死掉”。
“国足出线的打针效应是短暂的,能提振士气,但整体足球产业布局还很漫长。”亮中国联合创始人林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不同的版权分销逻辑
一年前,体奥动力以7000万元的价格中标未来4年中国之队(7支中国各级男女国家足球队)全媒体版权。5个月后,再一举拿下未来5年中超联赛版权,中标价格为80亿元。
今年2月,乐视体育宣布以27亿元价格从体奥动力签下中超联赛未来2年的新媒体平台独家版权。
在李义东看来,这次国足出线的一个现实意义是,让“国家队成绩与联赛的成绩双方呼应,为产业整体奠定基础”。此前,同时拥有两方面版权方的担心是,“作为国家荣誉代表,国足输掉比赛对联赛热度或有降温作用”。
一直以来,围绕着7000万、80亿与27亿的中标价格,舆论语境始终是“虚热”、“泡沫”,但李义东反复强调,作为一个市场化公司,去年为中国足球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一个高溢价的估值体系,现在重点是“把高估值体系做成现实”。
但对比国家队与中超联赛,由于前者承载更多的国家荣誉感,两者不得不采取不同的分销思路。
李义东介绍,为了增加国足曝光度,其版权条件可以向传统、主流平台从宽,但职业联赛必须按照市场规律。
比如,向新媒体资源倾斜;探索个性化、私人化的方式以推动会员付费等。
这也是乐视与体奥动力战略合作的基础——企图改变此前多家平台“雨露均沾”的分销模式。
刺激足球产业全民消费
如今,围绕着足球消费的主要收入途径包括,赛事媒体版权、赞助商收入、赛事票房,以及周边衍生品。
在马国力看来,上述所有营收途径的根本都是围绕“人”。体育产业消费的根本是满足人不同而复杂的需求。
而其中版权收入作为最重要的收入来源,由于新媒体平台的市场化竞争,逐渐开拓了观众的足球产业消费趋势。
李义东认为,抓住了新媒体平台资源,便抓住足球产业消费的未来,“争取足球拥趸,首先对象的年龄结构要改变。新媒体大有可为的是可以定制很多个性化服务,而这些年龄层的新消费者有网上付费的意识和习惯”。
在林涛看来,在票房与周边衍生品消费方面,近一年也“有了基础性”的发展。
虽然此前的消费习惯根深蒂固,但在马国力看来,这条盈利之路虽然困难,“对这种大环境下的趋势仍然保持乐观”,只是这是一条长远之路,非短期能见效。
足球产业盈利困境待解的同时,另一方面,政策、资本刺激了这一行业的创投风潮。
林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目前“足球产业在显性风口,但是技术和工具在隐性风口”。
比如,资本、资源大量向新媒体倾斜的同时,流媒体的传播速度、爆发力以及承载量仍然有上升空间。
在林涛看来,智能硬件和技术才是最大的推动力,其次是运营模式的先进性。众多业内人认为,从目前创投资本层面来看,中国足球产业确实有泡沫,但这些泡沫、热度还都仍停留在专业性,远未及全民层面。
“适当的泡沫可以保持亢奋,这时候仍然需要众人往上推”,林涛说,足球产业应该关注青年足球、业余足球,以及基础建设,形成新的商业链,“而不是仅靠一个国足进了12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王臣
编辑:IPRdaily王梦婷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