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R Daily,知识产权第一新锐媒体
大概从前年开始,“互联网法务”这个领域逐渐进入我们视野,国外已经产生了Legal Zoom、Rocket Lawyer这样的上市或准上市公司,而国内这边,律云、绿狗、易法通、法斗士等创业公司也层出不穷——总得来说,这个行业发展并不太快,但始终在缓慢前行着,而且终将迎来颠覆。那么,如果现在有一家互联网法务创业公司摆在你面前,你要如何去理解并讲述它的创业逻辑?
思考点一:传统法律服务行业的问题。
现代律师行业发展了100多年,形态基本没有太大变化。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中国人“乡土社会”的瓦解,法律需求变得更加普世化,而法律服务的生产方式却不能满足需求:
1、过度依赖“人”。任何时候,“人”都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工作产出、流动性、成本都高度不可控。所以经验地看,所有基于“人”的行业都很难有大型企业出现,典型如公关、财务、法律。
2、生产资料昂贵,且不可复制。承接上一个问题,“人”是法律行业最基础的生产资料,但培养一个法律人士的成本,在多数国家都高得离谱。一个国内的法律从业者,学校教育需要4到7年(本+研),连司考、实习期、拿律师证在内,总计要8到10年的培养周期,期间伴随各种精力和经济投入。
3、缺少规模协作,行业停留在小手工作坊时代。传统律所的运营体制,其实更像是律师之间的松散联盟,工作上以单打独斗为主,缺少效率协同。
这几点原因,共同导致了法律服务的高门槛,2010年北京律师行业平均小时收费450元,远不是一般百姓所能负担得起。但即便如此,相比香港2000到4000港币的小时收费也是小巫见大巫。当然价格昂贵只是一方面,本质原因,还是法律服务供给的总体不足。
思考点二:互联网法务的逻辑。
既然停留在前工业时代的法律服务行业存在如此多问题,互联网又会从哪些角度带来改进?
1、寻找法律服务链条上相对标准化的环节,将其数据化和流程化,最终用程序替代人工。比如我们报道过的“知果果”,该项目垂直于版权服务领域,将70%的工作用软件替代,打造了一套电商式的标准化法律服务购买体验。
在法律服务产业链上,相对标准化的环节有客户获取、法律文书服务、轻咨询、简单案件处理、简单事务代办(公司注册、商标注册这类)等等。国外的Legal Zoom和Rocket Lawyer都是从“获客”和“法律文书”这两个角度切入。
2、无法程序化的部分,用人工弥补,但提供一定的分工协作机制和效率工具。协作上,可以通过某种技术手段和制度设计实现流水化作业。效率工具上,从法律资料库到文本分析工具都有人在尝试。
说到协作,个人其实比较期待一个“法律社交”平台的出现。这个方向目前在国内还鲜有尝试,仅见过一家“爱法务”,可惜在产品上还比较雏形。相比之下,“医生社交”在国内外已经广受关注,我认为两者存在一些共通逻辑。
3、降低人才进入门槛。传统法律服务行业用一纸证书挡住了大部分低水平业者,但有些简单事务事实上不需要很高级的人才来做。让事务复杂程度和人才水平相匹配,我觉得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更好地实现。
4、降低人才培养成本。学校教育、考试教育、律所培训加上第三方培训——传统法律行业的人才生产模式显得有些低效,能否结合在线教育创造一些新的人才培养方法?这是个值得探索的方向。
来源:36氪
作者: 沈超
整理:iprdaily 周海峰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