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连接IP变革者
【小D导读】
在上周举行的齐鲁晚报创客汇首场专业路演会上,多个创业者带着专利来融资,希望借此将专利成果转化成产品。记者发现,在希望通过创客汇寻找风投的项目中,申请到专利的项目不在少数,但能够获得投资人青睐的却屈指可数。投资人直言,专利不能作为创业的起点。
做了几十年建材生意的刘兆福从2005年开始,进行建筑墙体表面保护装饰材料的发明研究,2007年申请下了专利,并成立了公司,用黄河泥沙代替河道沙为原材料,生产细砂浆腻子粉用作抹灰的腻子。
“相比用河道沙作为原材料,黄河沙能节省原料成本60%,产品售价能降低一半。”刘兆福说,这个行业在国内竞争并不激烈,业内还未形成垄断品牌,想借助风投的资本建厂生产。
除此之外,刘兆福还有涉及马路牙子面砖、黄河细沙大理石面砖的2个专利。专利申请通过后,刘兆福利用专利技术在济南西客站附近的工厂进行过产品的试生产,后来该厂房被拆,刘兆福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厂房。刘兆福觉得自己的专利有含金量,市场前景也很好,很有自信能够打动投资人,希望能够借助资金建厂生产。
“最近一年的时间投资人也见了不少,但是没有碰到有投资意向的。”刘兆福最初期望,出让公司40%的股权,希望融资2000万建厂。多次碰壁后,刘兆福说,如今能拿到200万的融资就知足了。
另一位创业者李云程今年年初刚刚拿到了两轮电动车折叠车库专利号。李云程设计利用4个折叠的活动节、车衣、铰链和柱销锁组成一个折叠车库,通过插入柱销锁形成对两轮电动车后车轮的锁定,防止电动车被盗。
李云程告诉记者,拿到专利号后,还没有启动公司化运作,一直是自己在运作项目,也没有成型的产品,一直是拿着专利在找投资,他觉得会有人慧眼识珠,投资到位后立即可以将专利转化为产品。
李云程给40家电动车厂家发邮件寻求专利的合作,但是邮件大都石沉大海,于是他开始私下里接触了一些投资人。李云程说,对融资额度没有具体的要求,100万也行,他可以找代工工厂生产产品,有500万就可以建厂生产了。但因为没有自己的团队也没有产品,李云程一直未能如愿拿到投资。
投资人点评: 初创团队素质 比专利更有价值
“很多创客将专利作为创业甚至是融资的起点,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专利是没法单独作为创业起点。”海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马月平告诉记者,即使是天使投资人,投资的时候也是更加看重项目创始人个人素质、经历、初创团队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不会因为仅仅有一个好的专利,就拿到融资。
马月平认为,投资机构投资很看重做项目的人,如果专利好但运作的人不行,企业、投资人更倾向于购买专利。
来自: 齐鲁晚报 作者: 李虎 编辑:IPRdaily王梦婷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