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原标题:谱写知识产权“首善之区”建设新篇章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北京的知识产权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跨越式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扎实开展知识产权各项工作,持续优化首都营商环境,知识产权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知识产权首善之区雏形已现。
《中国知识产权指数报告2018》显示,北京市的知识产权综合实力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2018年,北京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1.2件,居全国首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十倍;2018年,北京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市专利申请总量的55.7%,比例全国最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北京的知识产权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跨越式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扎实开展知识产权各项工作,持续优化首都营商环境,知识产权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知识产权首善之区雏形已现。
示范园区
引领知识产权量质齐升
1985年,航天207所的胡国华在北京提交了新中国第一件专利申请,如今三十多年过去,北京市不断践行高质量发展新理念,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在知识产权的创造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得到快速提升。
三十年来,从节能环保到生物医药,从集成电路到智能制造,从万物互联到5G应用,从文创产品开发到地理标志产品挖掘,经济高质量发展处处浸润着北京知识产权人的心血和汗水。数据显示,2018年北京市专利申请量共计21.12万件,是1985年全市专利申请量的近140倍。其中,北京市拥有有效注册商标150万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3个;北京市创新主体在第一届至第二十届中国专利奖评选过程中屡获佳绩,累计拿下近900个奖项。
“上述数据的变化或与北京一项‘独有’的国家级政策有关系。”业内相关专家表示。2002年7月,国务院批准在中关村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2003年10月,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示范园区正式挂牌成立。自此,全国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国字号”的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在北京运行至今。
“示范园区的‘落地’,帮助许多科技创新型企业以知识产权为支撑,实现了创新腾飞。”一家“生长”于中关村的企业负责人对示范园区给予了极大的认可。近年来,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中关村管委会等部门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对企业予以帮扶,同时示范园区还引入了众多优质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知识产权业务指导,诸多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让一大批中小微企业“如获至宝”,纷纷开展并加大了知识产权布局。
如今,在中关村的带动下,北京已涌现出京东方、小米、百度、联想、奇虎科技、京东尚科、北汽股份、爱奇艺、北汽新能源等专利年申请量超千件的知识产权领军企业,专利申请超百件的企业数量也在持续增长。企业培育的诸多专利不仅能创造出实实在在的价值,同时也为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提供了有力保障。北京市企业在开展数量布局的同时,更注重以质取胜,各类创新主体培育的高价值知识产权为其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撑。
积极构建
“七位一体”大保护格局
“企业在发展的关键时期,遭遇过海外知识产权诉讼。”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专注生产家用呼吸机产品的中国科技创新型企业代表,其产品虽现已远销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在企业“出海”的过程中却曾遇到过重重阻碍。
怡和嘉业在创立之初就注重知识产权布局,其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但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却时常面临海外知识产权维权的“困境”。“这远远超出了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人员的‘能力范围’。”怡和嘉业知识产权部门相关负责人坦言。后来,怡和嘉业在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和相关行业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制定了积极主动地维权策略。最终,怡和嘉业与有关公司达成全球和解,用自主知识产权捍卫了中国家用呼吸机产品的国际市场地位,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科研实力。
帮助企业进行海外知识产权维权,为企业提供维权援助公共服务只是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之一。北京市积极构建行政、司法、行业等“七位一体”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让专业性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组织覆盖全市十大“高精尖”产业领域,全力做好重大活动知识产权保护的服务保障工作。此外,通过推动建立高效协同机制、开展专项执法行动、进驻展会打假维权等工作,净化市场环境,在营造优越营商环境、塑造首都良好国际形象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2004年,北京市率先在全国发布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将相关信息向社会公布;2006年,北京市就开通了知识产权服务热线。
“在许多创新主体心中北京的职能部门代表了国家形象,在他们看来,首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相较其他地区也更高一点。”每天上午9点,北京12345热线知识产权专席(原北京12330热线)的工作人员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每天他们会接到诸如知识产权业务咨询或维权投诉方面的电话,热线记录中有许多京外来电。
“京内外的创新主体对我们较为认可,对他们来说,这是反馈知识产权诉求的一个重要渠道。”负责知识产权专席热线的工作人员介绍,北京是开通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举报投诉服务热线的“先行区”,自2006年设立至今,虽号段几经变化,但这项服务在不少创新主体心中的“分量”依旧很重。该线路依托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等部门为创新主体“解疑答惑”,工作人员面对创新主体反映的问题“接诉即办”,在点滴的工作中彰显着北京为营造公平、正义、高效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所作出的努力和成效。
2018年以来,北京还全力推进中国北京、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实现两个保护中心启动运行,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四大“高精尖”产业,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首都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体制机制实现重大突破。与此同时,聘请两批共38名专利技术分析师参与案件审理,提高了案件审理质量。
在工作实践中,北京市知识产权局还不断完善诉调对接机制,进驻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海淀、丰台法院,实现诉前委派、诉中委托调解全覆盖;市知识产权局与北京互联网法院对接,率先开展线上调解;实现北京知识产权保护公共服务资源服务津冀创新发展,定点服务三地企业超3300次。
多措并举
让专利成果“落地生金”
“中国知识产权运营的概念起源于北京,与我们公司的成立有一定的渊源。”谈起知识产权的成果转化与运用,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公司的总经理何敏刚似乎有讲不完的精彩故事。据他回忆,2012年,该公司作为全国首家由政府出资成立的知识产权运营公司正式在京成立运营。
“当时,知识产权运营还是一个比较新兴的概念。”何敏刚说,“此前,相关的概念是商业化,对于知识产权运营国内还没有相关经验可以参考借鉴。”何敏刚和团队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北京市委市政府、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等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开始探路“本土化”的知识产权运营模式,在不断的实践中,积攒了相关知识产权运营方面的工作经验。
据了解,自成立以来,该公司以重点产业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运营为核心目标,成功打造了“1+2+N+1”服务体系,在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运营、知识产权大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互联网+知识产权服务等多个领域实现国内首创,探索出了一条盘活知识资产、促进价值实现的“运营之路”。
“中关村有创新创业的土壤,这为北京IP提供了很好的工作环境。”何敏刚感慨,知识产权运营的第一歩是北京走出的,他们会立足北京,争取在有更多成熟的知识产权运营经验后将工作布局到全国。
北京在知识产权证券化方面也先于全国迈出探索的脚步。由北京市文化科技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我国首支知识产权证券化标准化产品文科一期ABS在深交所成功获批,象征着北京在知识产权证券化方面率先实现“零”的突破。
“知识产权证券化是实现知识产权资本价值的重要途径,近两年,我们连续推出了几期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文化科技融资租赁公司董事长蓝陶勇说,在知识产权证券化方面,文化科技融资租赁公司作为北京市企业仅是一个”先行者”,未来,企业还需考虑如何实现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的常态化、规划化和长远化。
“下一步,文化科技融资租赁公司也会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总结现有成功经验,持续创新创造,继续积极开展无形资产融资租赁业务,并以此为基础继续适时推出证券化产品。”蓝陶勇表示。
据了解,近年来,北京市通过建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基金、实施知识产权证券化、推动专利质押融资保险等多种方式,探索推动运用能力的提升。截至目前,全市专利运营办公室达33家,重点支持的8家专利运营办公室持有可运营专利超过4万件,运营合同金额超过12亿元。数据显示,2018年全市专利质押融资金额达到120亿元。
在知识产权国际交往、人才培养、文化传播方面,北京市也亮点频出。北京市加快推进知识产权特色服务,助推区域知识产权发展释放新动能;注重加强知识产权交流合作,提升首都城市发展质量树立新形象。
进入新时代,勇担新使命。在新中国成立70年之际,北京能为各界带来更多的知识产权惊喜。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不断开拓进取,用知识产权之翼助力创新腾飞,谱写知识产权首善之区建设的新篇章。
“数”说北京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成就
释放最大创新活力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领先科技集群”报告,北京排名全球第五。《中国知识产权指数报告》也显示,北京市的知识产权综合实力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
近年来,北京市的专利产出与科技研发投入成比例增长,企业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和示范企业187家,累计认定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4418家。2018年度,北京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已占到专利申请量的55.7%,比例全国最优;PCT申请量为6527件,仅次于广东省排名全国第二。
2018年,北京市有效发明专利量为24.13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1.2件。截至2018年底,北京市有效注册商标达到150.05万件。
推动最优质量发展
从第一届到第二十届中国专利奖,北京共获中国专利金奖和中国外观设计专利金奖90项,银奖和优秀奖近800项,占全国获奖总数的比例排在各省市前列。
从有效发明专利量看,截至2018年底,北京十大高精尖产业有效发明专利量为15.4万件,占全国的16.9%,位列全国第一。
塑造最好营商环境
构建“七位一体”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构筑知识产权“严保护”防线
2018年,北京市行政机关共受理专利侵权案件299件,查处假冒专利案件1249件,办结打击侵权商标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3000余件,查办侵权盗版类案件120起。
2018年,北京市各级法院共受理一审知识产权案件5.24万件,审结4.96万件。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收案1.83万件,累计结案1.51万件。
来源:北京知识产权
作者:韩瑞
编辑:IPRdaily王颖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推荐阅读(点击图文,阅读全文)
“IP生态新变局”2019全球知识产权生态大会将于11月5日-6日在京举办!
“投稿”请投邮箱“iprdaily@163.com”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媒体+产业服务平台,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人,用户汇聚了中国、美国、德国、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成长型科技企业IP高管、研发人员、法务、政府机构、律所、事务所、科研院校等全球近50多万产业用户(国内25万+海外30万);同时拥有近百万条高质量的技术资源+专利资源,通过媒体构建全球知识产权资产信息第一入口。2016年获启赋资本领投和天使汇跟投的Pre-A轮融资。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北京知识产权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