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D导读】
经历了一年之久的调查后,高通和整个产业都在焦虑中等待着最后结果的公布 。按照目前获得的消息推测,此次判罚将会对中国手机产业产生深刻影响,甚至颠覆一些竞争格局。
经历了一年之久的调查后,高通和整个产业都在焦虑中等待着最后结果的公布 。按照目前获得的消息推测,此次判罚将会对中国手机产业产生深刻影响,甚至颠覆一些竞争格局。
近日有媒体称,在最近一次发改委的内部沟通会上,政府已经对高通反垄断案的处罚形成初步意见,处罚内容将涉及罚金、专利费调整、取消专利反授权3部分。尽管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调查结果公布,但这一小道消息仍然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至于这一消息的可信度,《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经多方了解,一位参加了此次内部沟通会的人员表示,消息基本属实。
2013年11月25日,高通公司发表声明称,发改委已经启动了对公司的反垄断调查。发改委于去年11月份,在同一时间对高通中国(北京)和上海公司两个办公的地方进行了黎明突袭调查,调取了相关的文件资料,之后同时对国内外很多家企业,包括手机制造企业、芯片制造企业,以及相关的其他企业都发出了协助调查的通知。
高通反垄断案从去年启动调查到今年现在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一直颇受关注,更有“2014年反垄断第一案”之称。之所以这么说,原因还要归因于中国市场与高通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高通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处理器和通信芯片制造商。由于本土芯片技术与高通的差距巨大,中国运营商与手机厂商对高通的芯片和技术支持的依赖性很大。另一方面,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市场,高通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移动芯片产业的最大赢家,离不开中国市场的功劳。有数据显示,高通2013年的美元总营收中,49%都是来自中国市场。高通与中国市场的这种特定制衡关系决定了高通反垄断案的巨大关注度,同时也决定了这一次的反垄断调查的特别和重要。
上述参会人员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罚金数额最终还要由上级单位审批后决定,但比起罚金,对高通专利费模式进行调整以及取消专利反授权的影响更大,高通也反复和发改委沟通,希望哪怕多罚一些罚金,也不要改变当前的这种商业模式。除了中国,其实其他国家也相继对高通提起过反垄断调查,如果在中国的处罚意见形成,高通就没办法再与其他国家的法律机构谈和解了。可以说,这次调查,对高通和中国的芯片厂商、手机厂商而言,都是一场足以影响命运的博弈。
行业内的“高通税”
高通是全球唯一的能提供完整2G/3G/4G手机芯片解决方案的企业,拥有众多核心专利,主要利润则来自于专利授权收费,这也是高通最核心的商业模式。目前市面上在售的绝大部分Android智能手机均采用其芯片。 高通的专利授权收费模式具体来讲,就是使用其手机芯片的手机厂商每出货一部手机,除支付高通芯片费用外,还要按照整机售价额外支付约5%至6%的专利授权费用给高通,这种专利授权收费模式在业界被称为“高通税”,实际收取比例会依据不同厂商上下浮动2%至3%。
此次内部沟通会提出要对高通的专利收费模式调整为按芯片模组计费,取消整机计费。取消整机计费后,手机厂商除支付高通芯片费用外,另一部分专利授权费计费基数由整机变为芯片模组,这样就可以减少手机厂商累计支付的费用。
至于过去手机厂商为何愿意接受“高通税”,易观国际手机行业研究员徐昊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手机厂商实际上也并非是真正心甘情愿缴纳“高通税”,这主要是由于高通芯片在智能手机市场中的优势太明显,在基带支持方面高通技术领先优势十分明显,而且在这一领域专利数量多。手机厂商如果要支持CDMA或CDMA2000都需要选择高通或得到高通的授权,就这一点而言手机厂商如果想出电信版手机就必须与高通接触。另外一点就是高通实际上代表的是高端机型的芯片,在手机市场“全民旗舰”的时代,高通芯片会成为手机宣传时的一个亮点,也是吸引用户的一大卖点。
“高通专利反授权的‘保护’作用是许多手机厂商所喜欢的。”一位手机产业业内人士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手机厂商欲使用高通芯片,前提是必须与高通签署专利授权协议,将手机企业的相关专利免费反授权给高通,且规定不得利用这些专利起诉高通的其他客户。并且作为高通公司许可协议的一部分,授权厂商对所销售的产品向高通公司所支付的专利费率在协议期间保持不变,即便是高通公司授权使用的专利有所增加。因此很多没有核心专利的手机厂商会愿意与高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以便持续享受高通不断增加的专利组合中的专利。
高通缘何“遭殃”? 高通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厂商,在知识产权方面处于强势地位,按《反垄断法》规定,高通也属于“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发改委在4G启动的节点选择对高通进行反垄断调查的原因是什么呢?
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反垄断领域律师魏士廪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原因在于发改委收到相关举报,并且举报方提供的证据经司法机构初步判断,高通确实有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目前发改委已经掌握了高通涉嫌操纵价格的大量“确凿证据”。另外,举报者在这个节点举报高通,最终目的无非是想在4G发牌之际争取利益,为了达到利益的均衡,不至于高通独享大部分。
那么这个举报者是谁呢?与华为实名向发改委举报IDC公司不同的是,此次涉及到高通的举报者一直隐藏幕后。究竟谁在举报,成为全行业猜测的话题。发改委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曾在发布会上透露,2009年就有两家美国企业来举报,当时《反垄断法》刚刚实施没有多久,也是要一边学习一边执法,其间进行了前期研究和调查。直到2013年,举报开始明显集中,加入了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还有国内的企业举报高通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存在收取不公平的高价许可费的问题。经过外围调查掌握信息以后,进行了立案调查。
有电信专家曾指出,举报人可能是高通的竞争对手,也可能是手机厂商或设备商。在低功耗的移动芯片领域,英特尔、华为和展讯等公司与高通有竞争关系。而和高通合作的手机厂商或设备商更是多达40余家,其中国内手机公司就包括“中华酷联”,以及海信、天宇和宇龙酷派等公司。
数据显示,手机应用基带芯片一年的全球产值约在160亿美元至190亿美元之间,高通就占据了其中50%以上的份额。除了数据之外,手机业内人士表示,其实高通的专利收费模式早就引发了行业不满,在中高端机型领域,目前,除了华为、中兴等企业生产的手机仅有部分自主研发的芯片,大部分的手机厂商比如苹果、三星、联想、酷派、小米,都直接购买高通芯片生产手机。这些生产商如果有谁敢挑战高通专利收费模式,很可能被停止供货或者停止合作。高通凭借着它的核心专利让整个手机产业界“敢怒而不敢言”,在整个手机产业界举报它的动力很大。
再加上国产手机厂商挣扎在利润线上,国产芯片就好比“扶不起的阿斗”,不但在3G时代没站稳,到了4G时代几乎丧失了战斗力。失衡的产业环境使得高通成为了攻击对象。
对于“到底是谁举报”这个问题,高通CEO雅各布的回答则意味深长,他曾对媒体表示:“我现在不会指名道姓提及具体公司,但我们肯定有朋友,也肯定有敌人。”他说,“中国有几家芯片组制造商刚刚被公立大学收购,所以还将存在各种各样的动态因素。”
今年的2月份手机中国联盟再次向发改委举报,并递交了一份高通的商业模式损害中国手机产业的报告。举报的理由可以归纳为三条:第一是将芯片与专利费进行捆绑销售,不交专利费就拿不到“高通芯”。第二是5%的专利费被认为价格过高。第三是针对中国厂商收取的专利费高于苹果、三星以及诺基亚,构成歧视性定价。
倘若此次中国的高通处罚内容意见通过,高通多年来“芯片+专利组合”的专利收费方法将被彻底改变,从全球来看这样的处罚也是史无前例的。从2006年开始,日本、韩国和欧盟相继对高通提起反垄断调查,但在这几次调查中,高通均表现得很强硬,结果要不就是不了了之,要不就是进行和解。
至于为什么中国能够在高通案上可能取得史无前例的进展,魏士廪认为,原因首先是中国的市场有别于其他国家,中国市场很大,在中国市场上所得收益已经占到高通整个收入的近一半,高通依赖中国庞大的手机市场。其次,从中国目前掌握的一些证据来看,高通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还是比较明显的,所以中国司法机构敢于带头对高通垄断行为进行处罚。现在无论欧盟,日本还是韩国等其他国家可能都在等看中国最后会出台的处罚结果。
高通受罚可能带来的影响 对于高通而言,罚金所带来的影响并不会对其“伤筋动骨”,专利收费模式的调整才能直击要害,专利战很多企业都打过,真心用专利授权作为主要收入的恐怕只有高通一家。一旦判决高通调整为按芯片模组计费,取消整机计费,徐昊认为这势必会对高通的收入造成一定影响。为了应对收入问题,高通有可能会对芯片价格作出调整,另外对于税额征收比例也可能会做出调整。
此次反垄断调查还涉及反授权保护。这是指使用高通芯片的厂家必须与高通有专利交叉保护,其他高通芯片厂商可以无偿使用其他终端厂家专利。一旦反授权保护取消,没有核心专利的手机厂商失去了高通的“保护伞”,小米、OPPO等专利较少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将受到挑战。徐昊表示,如果处罚通过,那么实际上是为国产芯片厂商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这对于像展讯、联发科、华为海思这样的国产芯片商是利好机会。因为在价格上国产手机芯片相比高通具有更多优势,而且在政策支持方面国产芯片厂商也会更有优势。为弥补损失的利润,高通短期内虽不会提升芯片价格,但经过一段适应时间后必会调价,而这时国产芯片商综合性价比的优势自然显露出来。这些失去高通芯片保护伞的手机厂商应该面临的选择会更多,同时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而最直观的就是反映在价格上面。不过从性能和功耗来对比的话,仍然需要市场实践才能清楚结果。
魏士廪表示,《反垄断法》也是为了促进市场的有序竞争,就目前状况来讲高通涉嫌垄断芯片市场,导致市场缺乏竞争活力,如果对高通进行处罚,可能会打破垄断的僵局,有助于我国手机市场的一个更有序的发展,失去高通的保护伞,可能会更激发专利较少的手机企业的创新的动力和热情,更能促进技术的进步和秩序的有效形成,他认为这是一个好事情。可能这些企业短期内可能是痛苦的,但是长远来看这更有利于一个企业的健康持久发展。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整理:IPRdaily赵珍
----------------------------------- ■知识产权界:(微信订阅号:iprpark)知识产权舆情调查、深度原创报道 ■知识产权之声:(微信订阅号:IPRradio)收听全球首档知识产权音频电台节目 ■小秘书【小D】个人微信号:iprdaily2014(添加验证请说明供职单位+姓名)
微信订阅号: “IPRdaily” IPRdaily|读懂知识产权&未来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