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IPRdaily立场,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任何解决方案都将是现有规则和新规则的混合体。”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Nick Redfearn 罗思国际
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和视频完全伪造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最近的例子包括:
一名斯洛伐克选举候选人据称在视频中承认操纵选举。这段视频在全国疯传。
一家香港公司的会计团队被一段深度伪造的视频所欺骗,该视频显示其首席财务官要求他们进行2亿港元(26,000美元)的银行转账。
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的私密“照片”在社交媒体平台X(原名Twitter)上流传。
一则假的美国新闻剪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福克斯新闻(Fox news)和HBO的主持人声称,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创造了一个技术先进的新投资平台。
在中国,一名欺诈者利用人工智能换脸技术在视频通话中冒充受害者的朋友,并获得了430万人民币(62.2万美元)的银行转账。
在一些国家,许多深度造假无疑是非法的,例如深度造假色情视频。然而,大多数问题远没有那么明确。问题是,政府部门要么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要么行动太慢,无法采取任何有用的行动。这是因为大多数都在社交媒体上传播,传播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
一、依靠的权利
那么,对于这个日益严重的问题,我们能做些什么?知识产权法能有所帮助吗?事实上,与发现知识产权侵权(如假冒商品或版权盗版问题)有许多相似之处。
首先,你需要评估违法行为。
版权
深度造假通常包含受版权保护的材料,可能侵犯版权。然而,复杂性出现了。
版权所有权:名人很少拥有深度造假中使用的镜头,这限制了他们的版权主张。然而,他们可能与拥有版权的电影或电视公司等商业实体有关系。
合理使用辩护:创作者可能会辩称,对讽刺或评论进行了变革性的使用,这可能会保护了他们。然而在实践中,合理使用抗辩在世界各地各不相同。
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作为人工智能作品,深度造假本身缺乏固有的版权保护。输入人工智能工具生成深度造假的训练数据可能构成版权侵权。这需要知道是哪个人工智能工具创造了它。在美国,《纽约时报》案正在检验,使用版权作品作为训练数据是否构成侵犯版权。
人格权
与版权相比,人格权可以提供更直接的法律途径来解决深度造假问题,但这些权利并非在每个国家都存在。在有人格权的国家里,可以防止为了商业利益或造成伤害而盗用未经授权肖像、声音或人格的行为。有时需要一定程度的声誉。这在某些情况下很容易证明,比如色情,但在其他情况下就很难证明,比如讽刺或政治滥用。人们会期望法院在这一点上慷慨,权衡损害的严重程度与深度造假的背景和目的。讽刺作品、戏仿和艺术表达可能是版权法中“合理使用”原则的例外,模糊了可接受使用的界限。
个人数据权利
个人数据可能被用来制造深度造假,从而产生数据滥用的潜在责任。违反数据隐私法、中国的PDP规则、GDPR(欧洲)或CCPA(加州)或其他许多国家的规定,都应该加以探讨。在未经明确同意的情况下,用于操纵的生物识别数据(声音、面部)可能会引起人们对其收集、存储和使用的担忧。这在医疗或金融等领域尤其敏感。
商标权
可能存在滥用品牌、标识、口号,甚至冒充品牌代表的情况。一些名人的肖像,通常他们的风格是可以作为注册商标。商标在执法方面具有优势,因为它通常比版权更容易一目了然。
假冒或不正当竞争
对于那些有信誉的企业来说,在商业情况下使用深度假冒产品可能构成假冒或不正当竞争。
其他法律
除了知识产权,其他非法因素也可能适用,无论是色情内容中的不当内容,还是政治深度造假中对选举的干扰。例如,在中国,更广泛的公共安全、技术滥用和社会信任规则可能被违反。
二、执行
所有这些都需要在侵权发生的国家进行评估。这是一个挑战,可能需要采取全球性的办法。我们不应该假设来源与侵权地点相同(例如在美国社交媒体平台上)。可能需要在多个国家几乎同时采取行动。一旦你知道了要执行什么法律,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针对谁,以及如何执行。
第一个问题是“谁”。这在实践中通常很简单。深度虚假内容的创造者可能不容易或快速地被追踪到,但我们可以而且必须迅速对托管深度虚假内容的平台采取行动。X、抖音、Facebook和大多数平台都有禁止非法内容的法律条款。因此,在确定了违法行为之后,你可以要求移除。
后来,一旦传播被遏制,你就可以开始思考是谁创作了它,以及是否值得追诉他们。就像在其他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一样,单个案例不太可能导致针对创作者的调查。当有更大的意义或造成的损害时,确实会出现例外。然而,任何重复的深度虚假帖子都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查。
“如何”。这通常是要求从相关平台上删除图像或视频。所有涉嫌违法行为必须对照平台违法内容规则进行核查,并在下架请求中予以申明。如果深度造假中滥用的版权内容为第三方所有,如电影、电视等,主体可能需要版权所有人的支持与配合。名人与这些内容所有者的商业关系可能很重要。例如,蝙蝠侠深度造假可能涉及演员本人以及拥有DC版权的华纳公司。迅速合作至关重要。
速度对阻止传播至关重要。好消息是,大多数平台都意识到了深度造假的风险,应该会有所帮助。然而,平台的IP系统和内容删除机制各不相同。检查平台对他们在每个国家的作为或不作为负有什么责任。这可能会增加他们采取更快、更有效行动的压力。
非正统的行为也可能有所帮助。泰勒·斯威夫特的粉丝们迅速行动起来,用她的正面照片填满X,所以深度伪造的照片很难找到。名人可能能够激发群众支持,但不太知名的人可能无法做到这一点。这就是科技可以提供帮助的地方。软件可以用来大量要求删除非法内容。尽管平台可能不喜欢,但这些软件也可以让平台充斥着正面的内容。
有时少做或什么都不做可能是最好的。我们需要看看到底造成了什么伤害。潜在的损害,如名人因用于推广产品的深度伪造图像而损失的授权收入,将需要具体的损害证据。有些深度造假是为了恶搞,可能受到合理使用或言论自由的保护。有时候,让简单的事情安静地消失会更好。
除了平台的删除系统外,许多国家还存在网站或内容屏蔽规则。一些国家允许相对简单的申请,通常通过引用通信部或其他相关机构规定的非法行为,平台将会把相关内容或网站屏蔽掉。普通法国家倾向于要求向法院申请网站封锁禁令。
法庭程序总是可用的,但需要仔细权衡,以证明高额诉讼费用的合理性。针对平台的案件可能不会导致高额成本,因此法律服务费用是可以覆盖的。
三、新法律
美国正在探索制定新法律,禁止某些类别的深度造假。中国最近还通过中国互联网信息办公室(CAC)制定了针对深度假冒提供商的规定,自2023年1月10日起生效。欧盟已提议立法,要求社交媒体公司删除深度造假,欧盟的《虚假信息行为准则》(Code of Practice on Disinformation)规定了对平台的罚款。韩国也有禁止有害深度造假的法律。我们预计新的判例法将很快出现。
四、结论
解决这一问题的法律仍在不断涌现。很少有国家尝试并检验过相关法律。任何解决方案都将是现有规则和新规则的混合体。速度和有效性是关键。你是否能快速地采取一些行动呢?那其实你是需要一个全面而快速的反应机制。
(原标题:观点丨深度造假的兴起:IP解决方案能帮上忙吗?)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Nick Redfearn 罗思国际
编辑:IPRdaily辛夷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注:原文链接:深度造假的兴起:IP解决方案能帮上忙吗?(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人才。汇聚了来自于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长型科技企业的管理者及科技研发或知识产权负责人,还有来自政府、律师及代理事务所、研发或服务机构的全球近100万用户(国内70余万+海外近30万),2019年全年全网页面浏览量已经突破过亿次传播。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