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明科技设计专利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从《天问》到‘天问一号’,纪念屈原,祝端午安康!”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谭兆
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自公元前278年跳江,至今已有2301年。[1])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当上了楚国左徒(相当于左丞相)。很多人将屈原与粽子、端午、爱国、沉江等词联系到一起,但屈原其实是位内外兼修的美男子,有过诸多开创贡献。他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创作出了《楚辞》,开创使用多种句式,表达方式更为多变。
《天问》是屈原除《离骚》外的另一代表作。如果说《离骚》是屈原遭受不公平待遇时发的牢骚,那么《天问》则是屈原的“十万个为什么”。
传说屈原被放逐以后心怀愤懑,在外出散心时,在楚国先王宗庙和王室公卿祠堂及其它地方看到了很多壁画,屈原就在壁画上写下自己的问题。
《天问》全篇374句,一共1553字,大概170多个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对“自然宇宙”的发问和对“人类社会”的发问。
问题有如:
“是谁创造了文字,教我们说话,假设天地最初是一团混沌,那么有人亲眼看到吗?该怎样考证?”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阴阳参合而生宇宙,哪是本体哪是演变?”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天上的星辰是怎么排列的,它们是怎样对应黄道?”
“日月胺属?列星安列?”
“是谁让商纣王昏庸残暴?为何要陷害忠良却亲近小人?”
“彼王纣之躬,孰使乱惑?何恶辅弼,谗谄是服?”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早在战国时期,屈原就对头顶的苍穹有无限好奇。两千年后,“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行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系列”,其命名来源正是屈原长诗,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不断创新永无止境。
2020年7月23日,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其实早在2015年8月,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就申请了“火星车”的外观设计专利。据了解,该专利用于携带各种科学探测仪器,实现在火星表面移动并完成火星科学探测任务,目前预获第24届中国外观设计奖。
图源:incopat
据央视公开的火星车视频材料与该外观专利对比,似乎差别不大。
在“天问一号”前往火星的路上,困难重重,如何修正轨道、甚至多次修正轨道是个难题。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曾先后申请多项有关“轨道”相关专利,如“一种火星探测器器上自主轨道计算方法”“一种基于监督学习的火星探测飞行轨道精确计算方法及系统”等等。
2020年3月10日,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申请了“一种适用于火星探测的中途修正策略制定及实施方法”。该发明专利相较于现有技术具备在轨自主制定轨控策略的能力、具备在轨自主选择中途修正时机的能力、具备在轨中途修正控制策略的计算能力、具备分周期分布计算的能力。
图源:incopat
到了火星轨道之后,如何定位着陆点也是一道难题。
据查,有多项“火星着陆点确定方法”相关专利申请。如2016年8月12日,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就申请了“一种基于环绕器的火星着陆器静态定位方法”。
据显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环绕器的火星着陆器静态定位方法,可用于辅助地面跟踪测量,弥补由于地火间距离远,地面对着陆器的跟踪测量困难较大的缺点,充分利用环绕器星上设备,不增加额外成本,提高星上设备的利用率。
图源:incopat
此外,山东大学于2021年4月9日申请了“基于火星尘卷风产率的火星着陆点确定方法及系统”。
图源:incopat
甚至,在火星车到达着陆点后,如何走下着陆器,如何在火星表面行走,这些细节也都有申请多项专利。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着落。在此之前,人类已进行过19次着陆火星任务,仅有10次取得了成功,成功概率只有一半,只有中美俄三国实现了软着陆,可见其难度之高。
除发射、着陆过程外,“天问一号”还搭载了多项新兴技术。如为了对抗火星“冰火两重天”的温度考验,“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和“祝融号”火星车表面都采用了气凝胶材料。
气凝胶是一种具有纳米孔隙结构的轻质材料,被科学界誉为“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孔隙结构,它的密度极低,甚至比空气更轻,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极大地减小了火星车的负担,让它跑得更快,跑得更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一直对真理和光明有着不懈追求。前往未知,发现未知,“天问一号”的太空旅程即将迎来三周年。在中国航天人的精心努力、守护下,“天问一号”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延续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著。
从《天问》到“天问一号”,纪念屈原,祝端午安康!
注释:
[1]新华社.今日端午丨到底是纪念屈原、伍子胥,还是曹娥?.https://mp.weixin.qq.com/s/4ThXE0WALTPh-Au6-AzHcA
(原标题:跳江后的第2301年,从“天问”到“天问”)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谭兆
编辑:IPRdaily赵甄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注:原文链接:跳江后的第2301年,从“天问”到“天问”(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人才。汇聚了来自于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长型科技企业的管理者及科技研发或知识产权负责人,还有来自政府、律师及代理事务所、研发或服务机构的全球近100万用户(国内70余万+海外近30万),2019年全年全网页面浏览量已经突破过亿次传播。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