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IPRdaily立场,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营造有序竞争产业环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是行业主管部门、从业主体、客户群体的共同诉求。”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 顾国洪 电车商业研究
导读
从去年7月21日宁德时代正式起诉中航锂电(中创新航原名)专利侵权起,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的专利攻防战已经历时一年多了,期间不断反复,索赔金额越来越高,最新的诉讼请求累计高达6.48亿。关于锂电知识产权争议,其实早就从司法诉讼层面提升到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层面,单纯从专利法视角解读这场专利攻防战显得过于简单了。
2021年两会期间,宁德时代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曾毓群委员曾提交过一份《关于加强对锂电池知识产权保护的提案》。
2022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潘雪平提交一份《关于规范锂电池行业市场秩序避免滥用问题专利的恶意竞争行为的建议》,并在2022年7月20日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书面答复。
本文在行业公开资讯的基础上,回顾这场持续一年多还没结束迹象的专利攻防战,深刻理解专利战发生的时代背景。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呼吁各方充分认识到:都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的战略新兴企业,需超越零和进行有序竞争,促进整个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热闹非凡的专利攻防战
据悉,中创新航就宁德时代发起诉讼的相关专利是否符合创新型专利展开斡旋 ,前者专利无效申请的具体结果还有待相关部门考察认定。国家知识产权局也明确表示:为进一步提升专利授权质量,将推进实用新型专利制度改革,把“明显不具备创造性“纳入实用新型初步审查范围。
业界对此看法基本分两派,一派是维护专利权益派,觉得知识产权就是以公开换取保护,侵犯就要处罚,就要赔偿;另一派是要求保护有实质创新的专利,反对以专利为名,实现垄断之商业目的。
这次专利攻防战发生的时代背景
中国新能源汽车从2010年开始示范,先从公共交通领域开始推混动、纯电动方案,慢慢渗透到出租车、网约车,最后私家车。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府政策推动,到政府和市场双驱动,再慢慢转变为市场驱动为主。中国自主品牌的纯电动与混动车型已经具备一定技术优势,实现了高中低端全覆盖,品牌形象在中国消费者眼中大幅提升。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一环锂电池方面,形成了全球第一是中国企业、全球前十名中有六七家中国企业的良好局面。2021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324GWh,同比增长106%,其中消费、动力、储能型锂电产量分别为72GWh、220GWh、32GWh,分别同比增长18%、165%、146%。锂电四大关键材料产量增长迅猛,据研究机构测算,正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增幅接近100%。锂电全行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
宁德时代成立于2011年12月,总部位于福建宁德,是一家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致力于通过电池技术为全球绿色能源应用、能源存储提供解决方案。2018年6月11日,宁德时代在深交所挂牌,股票代码“300750”。2022上半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车量为52.5GWh,市占率为47.67%,稳坐动力电池“一哥”宝座。
中创新航(原名中航锂电)成立于2007年,专业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储能电池及相关集成产品和锂电池材料的研制、生产、销售、市场应用开发,产品涵盖三元和磷酸铁锂两大体系。2021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数据显示,中创新航在国内排名位居第三,仅次于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全球排名第七。8月5日,据中国证监会网站显示,中创新航赴港上市申请已获得正式批复,核准其发行不超过303,063,500股境外上市外资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全部为普通股。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宁德时代虽然实现了47.57%的市场占有率,但相比去年同期的49.10%的市场占有率,减少了1.53%,反观其身后的比亚迪和中创新航,两者的市占率从2021年同期的14.60%和6.90%增长到今年上半年的21.59%和7.58%。
无论是目前第一的宁德时代,还是第二的比亚迪、第三的中创新航最早都是消化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锂电技术,先攻克功能性核心技术,再突破性能核心技术,最后突破可靠性核心技术,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都是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国家乃至地方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的。
无论宁德时代还是中创新航都已经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资产,也都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头部企业。在某个行业或者某个国家科技水平较低情况下,一味追求高水平的专利保护,本行业或本国的经济发展与科技水平将长期受制于发达国家,这个结论是经过中国经济发展实践与国际经验所证明的。
动力电池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战略产业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B·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M·斯坦利·威廷汉(M. Stanley Whittingham),(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奖励他们在锂离子电池方面的贡献。
其颁奖词讲到:“这种轻量、可充电、强劲的电池现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从手机到笔记本电脑再到电动汽车等。它还可以储存大量来自太阳和风力的能源,使一个无化石燃料的社会成为可能。全球都在使用锂离子电池来为我们交流、工作、学习、听音乐和寻找知识所使用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提供动力。锂电池还使远程电动汽车的发展以及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储存成为可能。”
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的发布以及各省市“十四五”规划的出台,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五年发展周期。
“十四五”规划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包含九大产业,分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和相关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产业创新升级的核心,也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增量所在。其中新能源汽车与新能源将分别使用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其成本分别占到40-60%与20-30%,锂电池产业俨然已经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石,是国民经济的战略产业。
在锂电池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产业大前提下,无论是国家、客户还是行业主管部门都不希望一家独大,即使是以财阀经济为特征的韩国,锂电池也出现了LG、三星、SKI三家巨头,放眼全球成熟行业以及韩国动力电池行业的格局,也都是多家齐头并进的。
另外《反垄断法》第19条规定,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的可以推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而宁德时代47%的市场份额已经相当接近了。
美国新规想将电动车产业链“去中国化”
当地时间2022年8月16日,美国总统乔·拜登签署了总价值为7500亿美元的《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令该立法正式生效。法案提议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中低收入者提供7500美元的购车补贴。法案同时要求:2024年起,电池原材料起码40%要来自北美或美国贸易伙伴,该比例还被要求每年提高,直至2029年,电池组件全部100%在北美制造。
该规定还特别针对了中国提出:从 2023年起,装有中国零部件的电动汽车在美国市场将没有资格获得任何补贴。据知情人士透露,宁德时代也决定推迟宣布在北美建厂的计划,原本该工厂预计投资数十亿美元,将为特斯拉和福特提供电动车所用的动力电池。
行业主管部门应有更大担当更多作为
7月2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潘雪平的回复中称:“在《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草案中,将明显不具备创造性纳入实用新型初步审查范围,并配套修改《专利审查指南》,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审查标准。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推进专利审查理念更新、技术革新、工作创新,以国家需求和用户满意为导向,不断完善审查标准,创新审查模式,加强审查能力建设,加大非正常专利申请排查处置力度,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国家层面应组织主管部门在广泛听取行业意见基础上,提高专利审核人员专业素养,对专利分时间段(补贴保护期内的2020年前与后)、实质性创新与非实质性创新等要严格审核,对行业异议过大的专利要重新审核,进一步调整完善资助和奖励等政策,重点加大对后续转化运用、行政保护和公共服务的支持。清理规范专利申请秩序,坚决打击和有效遏制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推动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锂电池产业有着近万亿年产值,是国民经济战略产业,另一方面美国一心想要在电动车产业链去中国化,在这个大背景下,国家相关部门应有更大担当有更大作为,把锂电池行业第一与第三名之间的争斗仅仅视同专利纠纷显然是不够的。
最后
“营造有序竞争产业环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是行业主管部门、从业主体、客户群体的共同诉求。从产业发展视角出发,可以预期:宁德时代VS中创新航这场专利攻防战结果,对中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原标题:产业发展视角下的宁德时代VS中创新航专利战)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顾国洪 电车商业研究
编辑:IPRdaily赵甄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注:原文链接: 产业发展视角下的宁德时代VS中创新航专利战 (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人才。汇聚了来自于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长型科技企业的管理者及科技研发或知识产权负责人,还有来自政府、律师及代理事务所、研发或服务机构的全球近100万用户(国内70余万+海外近30万),2019年全年全网页面浏览量已经突破过亿次传播。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