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原标题:【人物对话】双田飞鸟:十六年在华知产路
作为IPR Daily在华外籍知识产权从业者对话的第一期,我们与在中国工作了十六年的日本IP从业者——双田飞鸟先生进行了对话交流。本次对话中,双田飞鸟先生将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看中国知识产权高速腾飞的这些年。
双田飞鸟
北京某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合伙人
双田飞鸟,在华日籍资深知识产权保护从业者,是北京某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合伙人、市场部CEO,及日本专利代理人。因其在技术领域有着丰富的跨学科研究背景,如半导体技术、自动控制、通讯工程,及电力工程等领域,业务范围从容捭阖于专利申请、复审、无效、诉讼、检索分析等经验。
与中国知识产权同行十六载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毕业于电气工学科的东京学子双田飞鸟选择进一步完成对材料学的硕士研究,并在这之后为求个人主义的舒展踏上了专利代理人的漫漫征途。
与中国结缘是在2005年秋,对自由怀抱求真之心的双田飞鸟来到复旦大学学习中文。翌年,也就是2006年,双田先生申请调动现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的北京分点,一直工作至今。
在双田先生的回忆中,2006年的北京大道上还栖着卖西瓜的马车,给人一种恬静的印象。而公司里的员工大多是20多岁的年轻人,大家在业内专家深湛功力的引导下,把年轻人的精力、才干、热情,和上一代人的远见卓识、办事能力、熟门熟路结合在一起。
在日本的文化语境中,樱花从开放到凋谢一瞬即为永恒,这种美学深处也流淌着对于速度的向往。但此间谈话之中,双田先生的关键词有二:一是恬静,一是热情。这两种看似冲突的内外象之分概括了他之于北京这座城市旧日生活的细节。这不只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他愿意穷尽一生去身体力行的智性与生活之滋味。与双田共行十六载的都市速度,承载着来往于此间的人事所留下的痕迹。
从1985年中国开始实施专利法,到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前后,中国经济持续飞速发展。这片知产人踉跄行走的盐碱地上也开始出现不少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领域被判高额赔偿的案例。
据报道,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短短几年间,中国企业因知识产权问题而导致付出的赔偿金就超过10亿美元。双田先生表示,中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与中国经济技术水平的发展是步调一致的。随着中国人对知识产权认识的不断深化和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海外投资被吸引进中国,海外对中国知识产权市场的关注度也逐渐提高,从而来自海外的专利申请不断增加。现在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世界第一,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也名列世界前茅。
而在当时,一位日本企业的员工曾经这样问双田先生:“在中国申请这么多专利有意义吗?即使行使权利,你能获得的损害赔偿金也太少了。加上诉讼费用的话,可能还会赔钱,就算判对方停止侵权也很亏。”双田先生对这位同胞的言论很不认同,反驳说把中国企业事情做好了,将来一定会大有好处。求财慕容,乃人之常情。但此番对答正如双田先生不远千里来到中国学习所投放的那份坚定与真诚,栖在北京大道上的西瓜马车犹似实干之人才有的“埋头”之姿,依随天地运转,不哗众取宠。也许对于双田先生而言,相信自己所做之事的价值已不只是生存铁律中的一种,而是信念。而信念,才是先生眼中最需要被重视的行动理由吧。
走向市场的职人气质
在20世纪中叶日本经济腾飞时期曾有一句话响彻日本列岛:“即便只是一个小小的螺丝钉,我们也要尽力做到世界最好。”谈到中日两国在培养知识产权人才方面的差异,双田先生表示,在他刚进入日本国际专利事务所的时候,他的所长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手把手”地教他撰写专利文件。而在中国,“与其说是培养人才,不如说是让有能力的人自己随意地成长”。他说日本人口少,所以需要“为有效利用有限的人才而付出成本”,而中国因为人口多,所以优秀的人才也多。
尽管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烙印,但市场的开疆拓土并不总是专业技能与社会结构的简单拼贴叠加,如同炼金术,二者融合又转化。职人气质在走向市场时需一遍遍打磨,而打磨的过程就是从专业人士走向普通读者的过程。
在交谈中,双田先生表示,专利代理业务就是服务客户,因而他认为最重要的是从顾客的立场出发,想顾客之所想,把顾客的负担降到最低,并让顾客最大限度地获益。另外,中国和日本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不一样,所以了解日本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很重要。毕竟人不止存在于有机的物理世界,更存在于他的意识里。而人心之花,未待风吹已自落。对于任何一种文化而言,理解关联性的精髓就是理解意识时间,即理解过去与未来的关系。
纵观这些年中国保护知识产权所创下的数据,双田先生感喟不已:“专利法的实施至今已经快40年了,从中国加入WTO至今也已经20多年,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这些时间不算短,不应该被忘记。无数的人花费了他们生命中很长的时间为之辛勤工作,做出了贡献。我也想尽可能通过做相关工作,为中国知识产权在某一方面的发展做出些许的贡献。”
在中日知产交集点汇成的瞭望台上
据双田先生回忆,自2010年始,中国专利代理机构的专利申请文件在翻译质量上有了长足长进——专利代理人和审查员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国内专利申请数量开始急剧增加。国家知识产权局也正式启动电子申请程序。在这一领域,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皆是一番欣荣快意。随着中国专利事业的发展,在2015年左右,日本也对应中国专利申请的工作程序标准化。
就这样,作为知产与资产不断扩疆与重建的产物,中日知产交集的瞭望台也由此充满了智识的营养与秩序的明确。它不止经受住一次次感性与理性双重维度的检证,更鉴证了中日两国以各自的向度为基点,奔向相互映闪的知产信念得以交集。而当我们站在交集点所聚成的瞭望台上,用显微镜式的观察方式对未竟之志与未经之事进行一一探究,这七珍万宝所碰撞出来无限契机。
许是双田先生对从业者探眼青空的静观默察,又或者是因为双田先生出于读者意识的自我监督,深知外国人在中国从事知识产权领域的相关工作若是囿于一定程度的中文水平限制,就不能深入理解涉案律条与判例,只能做普通的口语翻译工作,也不能与中国代理人一起向海外客户提供有效的建议。
在日语中,有许多和“手”相关的词汇,比如“上手”表示能干,“下手”表示笨拙,“手一杯”意味着忙得不可开交,“手加减”是酌情处理,“手作り”即是手工制作。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借由字与词的关系我们或许便能理解,即使是在这个工业品批量生产的时代,精工细造的执著早以深入大和民族的血液之中。专利代理措辞的畅明逻辑有如无数个咬合着的小螺丝钉,在日语与翻译的文书往还中需要关注每个螺丝与螺口是否耦合,关注这些细微之末,有如工匠。为了帮助日本人了解中国的专利实务,双田先生曾著书《中国语特许明细书》,希望能帮助习惯繁体字的日本人理解中文简体字的专利权利要求。
尽管在出版至今的近十年里,该书只印刷了2000册。但正如古人所言,花岂唯观其盛?月岂唯观其圆?垂帘幽居不问春归何处,亦有深趣。对此,双田先生洒然一笑:“看来想学习中国知识产权知识的日本人还不够多啊!”悠哉倾谈间,双田先生表示,他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迟早会有更多的日本人开始学习中文,学习中国的专利法知识。
以下是IPR Daily与双田飞鸟先生的对话实录
IPR Daily:您在中国工作已将近20年,亲身经历了中国知识产权市场一个时期的发展。您如何评价中国知识产权市场发展的历程?以及您如何评价中国当前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双田飞鸟:虽然我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评价中国知识产权的发展过程和现在的保护现状,但我想根据自己长期在北京从事中国知识产权业务的经验,谈谈我个人的感想。
我是2006年左右来的北京,那时候,北京市内还有卖西瓜的马车行驶在马路上,给人一种恬静的印象。我想,那个时候,在中国,知道知识产权的人应该很少。
当时在北京这家公司做代理实务的人,大部分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一边听取资深专家的建议,一边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
中国在上海世博会和北京奥运会后,经济得以飞速发展的同时,在知识产权领域也出现了被判高额赔偿的涉外案件,中国人对知识产权的理解也在不断地加深。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吸引了大量海外投资,提高了海外对中国知识产权的关注度。来自海外的专利申请也不断增加。
2009年,《专利法》的第三次修订,引起了日本企业的极大关注,我记得我也曾到日本出差,紧张地解释了这次修改相关的内容。
从2010年左右开始,专利代理机构加强了提高专利申请文件翻译质量的工作,中国国内申请人的申请数量急剧增加,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启动电子申请等,主要在申请方面,民间和官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我的印象中,在2015年左右,日本方面对中国申请的对应方式被程式化,而且在中国国内,代理人的水平和审查员的审查水平也不断提高,也没有什么大的事件发生。当时,一位日本企业的员工的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说:“在中国申请这么多专利,有意义吗?即使行使权利,损害赔偿额也太低了,如果包括诉讼费用的话,就会出现赤字。虽然有认可停止侵权。”当时,我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不同意这种意见,所以解释说:“把和中国企业正在做的事情一样的事情做好,今后一定会带来巨大的价值。”
之后,在2019年11月,中国发布了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开始了pro-patent化,截止至目前为止,知识产权强国的政策不断地在加强。
1985年,中国开始实施专利法。中国加入WTO是在2001年12月,从那以后大约20年的漫长而又短暂的发展过程来看,我认为最初是从普及普通市民对知识产权的理解开始的。而且,如果单纯从外部观察其过程,只会发现知识产权领域以与技术水平的发展步调一致的形式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现在,中国的PCT申请件数是世界第一,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也达到世界屈指可数的水平。
作为一个外国人的我,在中国实时且直接地见证了这一极大的发展的过程,是非常幸运的。我深切地感受到,直接承担这一过程的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法院、企业、专利代理机构等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每一个人,正是他们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知识产权领域才能获得如此巨大的发展。
关于中国目前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我认为,当前专利法制非常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很强,且知识产权诉讼件数不断增加,因此可以说保护状况非常好。
有人说,中国的知识产权领域的发展速度特别快,这种评价正确,但是比较表面化。从专利法的实施至今快40年了,从中国加入WTO至今已经20多年,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这些时间不是很短的时间,不应该被忘记,在中国知识产权的发展过程中,有无数人在其一生中花费了很长的时间为之做贡献。我也想尽可能地通过与日本企业等的相关工作,为中国知识产权某一方面的发展做些许的贡献。
IPR Daily:从您的简历上看,您在大学和研究生时期的专业是电气工程学和材料学。你本来可以成为一名工程师,但结果怎么就走进了专利服务领域?
双田飞鸟:因为我听说成为专利代理人的话工作是很自由的。
IPR Daily:您的简历还显示您在中国学习过2年中文。是什么促使您学习中文并加入北京这家公司的?
双田飞鸟:研究室的博士课程中也有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我可能有想尝试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事情的倾向。在来中国留学学习语言之前,当时工作的日本代理所的同事介绍了北京银龙,说“我觉得去中国有认识的人比较好”,于是我就去了北京银龙东京分公司打了个招呼。虽然在中国留学学了半年中文,但完全没有达到能够在专利工作中使用中文的水平,所以我想先去北京银龙,再在中国留学一段时间,然后就这样一直留到了现在。
IPR Daily:据介绍,您主要是负责日本市场的开发和日本客户的后期维护工作。您是如何开发日本市场的?以及您如何做日本客户的后期维护工作?
双田飞鸟:说实话,我也想知道日本客户的开发方法。专利代理业务也是服务客户,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从顾客的立场想象他们想要什么,把顾客的负担降到最低,提供最大限度的利益。另外,中国和日本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不一样,所以了解日本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也很重要,如果不太清楚客户所需要的服务的话,就有可能提供了客户根本不需要的服务,这样一来,客户就难以维护了。
IPR Daily:您能否讲一下您在中国做知识产权工作时发生的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双田飞鸟:可能算不上是意义的事情,但是当我看到,代理人通过电话与审查员交换意见时,代理人以很强硬的语调兴奋地向审查员陈述意见,我感到十分吃惊。也就是说,看起来代理人和审查员处于同等甚至更高的立场,这在日本是不可能的,所以我非常吃惊。另外,我们公司的很多员工在学生时代就非常喜欢日本漫画书,由此对日文产生了兴趣。我小学的时候也非常喜欢阿童木、机器猫、圣斗士星矢、北斗之剑、龙珠等,在知道这些漫画书对很多中国人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我非常吃惊。而我喜欢的漫画和比我年轻10岁以上的同事们喜欢的差不多一样,对于这一点,我也非常吃惊。
IPR Daily:这么多年来,您一共代理了多少件专利的申请?最有意义的申请有哪些?
双田飞鸟:我有日本的专利代理人资格,但是没有代理中国申请的资格。来中国之后,我自己撰写过7份左右的日语说明书。其中,PCT申请(WO2021/065545A1)的申请人和发明人是我自己,是关于能应对新冠疫情的“火车座位预订”的发明。很快就要到进入各个国家的最后期限了。有想要的人吗?
IPR Daily:您主要是做工程技术方面的专利代理服务。其实日本还有不少人文类产品进入中国,如动漫、电影和书籍。您也做这方面的专利代理服务吗?
双田飞鸟:我对相关的工作很感兴趣,但是没有做过。
IPR Daily:你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有了解么?日本是如何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的呢?
双田飞鸟:我在日本刚进入日本代理所的时候,所长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手把手"地教了我撰写的方法。从中国的情况来看,与其说是“培养人才”,不如说是“有能力的人自己随意地成长”。日本人口很少,所以需要“为有效利用有限的人才而付出成本”,或许是因为中国人口多,所以“优秀的人才也多”。
IPR Daily:在中国工作和生活期间,您一定会遇到过来自其他国家的同行。在跟他们交流中,您发现您与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或不同的感受?
双田飞鸟:因为我不会英语,所以没怎么和其他国家的外国人交流过。很久以前,我和韩国的知识产权相关人士交流过,印象是他们的酒量很好。
IPR Daily:如果一个其它国家的同行想来中国做知识产权工作并向您请教,您会对他说什么?
双田飞鸟:中国知识产权领域的人,英语和日语水平很高。因此,不会说中文也没关系。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中文阅读能力的话,就不能深入理解案情、法律、判例等等,只能做普通的口语翻译工作,不能做与中国代理人一起向海外客户提供建议等等比较有意思的工作。
IPR Daily:您在中国工作中遇到过的最棘手的问题是什么,同时让您最快乐的东西是什么?
双田飞鸟:有趣的事情是,一边和同事商量,一边一起解决客户询问的问题,以及整理向日本介绍的中国知识产权信息。因为中国知识产权的情况很复杂且变化很快,所以整理相关的信息挺有意思的。同时了解同事们的想法也是挺有意思的事情。
IPR Daily:您对中国知识产权市场的发展前景怎么看?
双田飞鸟:中国的经济市场规模很大,相应的,知识产权市场也很大,所以我认为发展空间很大。从我的立场来看,很羡慕。
IPR Daily:您撰写的那本教日本人初步了解中文专利撰写的书籍,可以介绍一下哦!您认为这本书是否影响了日本一些即将来中国发展的知识产权从业者呢?或者对他们有什么其他影响呢?
双田飞鸟:那本书是为了让习惯了繁体字的日本人理解简体字的中文权利要求而写的。
2009-2011,我和银龙的老专家安秋顺老师(中国钢铁研究总院高级教授)、当时翻译组的沈海泊先生一起撰写了这本书,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同事的帮助。本书出版至今已经快10年了,到现在为止印刷了2000册。我觉得想要学习中文的知识产权领域的日本人很少,在日本也没有专门讲阅读专利文件方面的书,所以这本书在日本虽然贡献不大,但某种程度的贡献还是的吧。我听说美国人不学外语的理由是因为外国人学英语。我觉得日本人学习汉语的人少的理由之一也是学习日语的中国人很多。但是,今后中国的经济会进一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迟早会进入日本人学习中文的积极性急剧提高的阶段。我觉得这本书在那个阶段会更有用。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编辑:IPRdaily王颖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注:原文链接:【人物对话】双田飞鸟:十六年在华知产路(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人才。汇聚了来自于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长型科技企业的管理者及科技研发或知识产权负责人,还有来自政府、律师及代理事务所、研发或服务机构的全球近100万用户(国内70余万+海外近30万),2019年全年全网页面浏览量已经突破过亿次传播。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