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记者:李梦 IPR Daily
原标题:六问知识产权证券化——IPR Daily独家对话北京中金浩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丁坚
在中国知识经济转型升级的大环境背景下,知识产权证券化这种新型融资方式日渐受到政府及企业的青睐。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创新,知识产权证券化对于建设多层次金融市场、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资本市场活跃度不断提高,创新型企业和资本市场均非常渴望并开始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IPR Daily记者李梦采访到了北京中金浩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丁坚先生,由丁坚先生为我们讲一讲他眼中的知识产权证券化。
北京中金浩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丁坚先生
IPRdaily:什么是“知识产权证券化”?
丁坚先生:其实我们常提到的知识产权证券化,它本质是属于资产证券化的一种形式,是利用企业持有的“资产”所产生的稳定现金流作为基础资产,通过结构化设计与信用增级发行证券的一种融资方式,传统的基础资产现金流往往是企业的应收账款或基础设施的收费收益权,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创新点在于我们的基础资产是企业所持有的“知识产权”所产生的现金流,这种现金流可以是企业支付的专利许可使用费,也可以是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还本付息。
近两年多以来,各地政府纷纷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并发布了相应的配套文件,支持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优惠政策,给予了知识产权证券化很大的补贴力度。因此,相比于银行授信,很多具有潜力的高新企业通过参与知识产权证券化获得了更低成本的融资。而且,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方式相比,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融资规模更大,更有利于权利人获得充足的资金。
知识产权支持证券在金融市场上属于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这类资产往往更加受到机构投资人的青睐,在发行方面也不会存在任何障碍。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创新主体拓展了融资方式,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本的对接与融合。
IPRdaily:从您的工作经验出发,您认为我国的知识产权证券化目前发展状况如何?
丁坚先生:在“十三五”时期,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推动着知识产权与产业经济的不断融合发展。2020年7月,知识产权证券化也被国务院列入了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进行复制推广。
在现代社会,随着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发展趋势的不断扩展,知识产权证券化发展不断活跃,各地陆续着手开辟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新渠道,许多头部企业、券商也纷纷参与,促进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发行总量不断增长,截至2021年3月31日,全国已累计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28单,累计发行规模达到96.45亿元,累计获批储架规模超过230亿元。
当前我国已经发行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主要包括融资租赁模式、供应链模式、许可模式、质押模式等四种,随着知识产权金融的多样化发展,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模式也在不断创新,除专利、商标、版权等可以作为基础资产,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权等均有机会迎来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创新的机会。现阶段知识产权证券化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佛山、烟台等多个城市发行,南京、成都、合肥、杭州、武汉等地区也正在陆续推进。
知识产权证券化是国家积极推行的金融创新之一,未来将有更多的城市、机构、专利持有企业参与到我们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实践中,我相信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的序幕才刚刚拉开,期待着未来几年能够进入百花齐放的阶段。
IPRdaily:知识产权证券化在当下社会环境和国家政策下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丁坚先生: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了《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文章,强调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更好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
随着社会各界对于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的提升,如何推动创新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实现商品化和产业化,从而促进科技进步,也正成为知识产权行业关注和探讨的重点。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出现,就是为了有效化解这种壁垒,传统的银行贷款或质押融资方式,往往对融资对象有一定的要求,包括对企业的资质情况、抵质押物、担保措施等要求较高。而知识产权证券化是将多个企业作为一个联合体进行融资,因此知识产权证券化入池企业更关注的是其成长性、行业前景和知识产权的技术价值等。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知识产权证券化更有机会获得较低成本的融资。同时,参与的企业将可以优化企业资源,提升资本市场关注度,拓宽融资渠道,使企业的技术研发走向良性循环,从而推动产业与科技的进步。实际上,与传统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比较,知识产权证券化为大量的创新主体创新融资方式打开了另一扇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与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可以进一步释放知识产权红利,成为推动区域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当今国内外社会经济环境下,只有走好自主创新的自力更生之路,我们国家才可以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IPRdaily:知识产权证券化虽然如火如荼但是也存在风险。您认为目前知识产权证券化存在哪些风险呢?
丁坚先生:任何一种金融创新都有一定的风险,虽然知识产权证券化能够有效帮助创新型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并推动产业与科技的进步,但也不例外。
个人认为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还存在一定的风险,体现在知识产权价值的不稳定、政策变动风险、底层企业违约、法律风险等方面:
(1)知识产权价值的不稳定性风险。知识产权本身属性是一种无形资产,当传统的证券化操作应用于知识产权这种无形的权利时,将引起一些特殊的风险,比如市场价值的不确定性、产权范围的不稳定性、基础资产的可重复利用性等,因而导致知识产权的未来收益存在着不稳定性。而且知识产权存在被未来新技术超越或取代的可能性。
(2)政策调整变动的风险。由于知识产权价值的不确定性,很多专家学者不支持利用无形资产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适用于融资租赁交易的租赁物为固定资产,另有规定的除外”。通过融资租赁方式推出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存在一定阻力,政策的不断调整变动,会影响证券化参与各方的积极性,导致成本增加,风险加大。
(3)底层企业违约风险。由于合作专利企业多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研发成本高,经营活动不确定性较大,若未依约履行义务给付回款,将可能触发到知识产权证券的违约风险。
(4)法律风险。这其实是知识产权证券化最重要的风险类型。知识产权因无效撤销、侵权或知识产权权利人破产等法律事实造成知识产权无法正常实施,影响现金流和收益的实现,都会对知识产权价值造成巨大负面影响。
但是,针对知识产权这一特殊类型的无形资产,可以设计一些措施以规避相关风险,比如不同知识产权类型打包组合、资产池的滚动替换机制等等。
IPRdaily:您认为我国在知识产权证券化上面存在哪些困难呢?面对这些困难,您是如何帮助甲方客户解决的呢?
丁坚先生:知识产权证券化与传统资产证券化相比较要更加复杂,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发展的瓶颈和因素,主要包括未来如何健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如何实现未来收益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如何寻找到更合适的增信方、如何降低税费等,这些因素制约了知识产权证券化更大规模的市场化:
一是如何健全知识产权评估体系。鉴于知识产权独特的无形性等特点,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一直是资产评估领域的难点。此外,知识产权证券化涉及领域颇为广泛,包含法律、财务、高科技、企业经营等方面,导致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的投资人在判断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投资价值时,须具备相关专业领域知识。例如,知识产权的创新程度、权利范围、生产成本、技术更新速度、授权条件等。
二是如何增强基础资产可预期现金收入流量稳定性和可靠性。知识产权固有的不稳定性给知识产权证券化带来更多的风险。知识产权固有的属性也使得难以预计和测算其未来的收益。尤其是专利领域,技术水平较低的专利被复制、模仿、取代的可能性就高,从而影响知识产权的价值不确定性及未来现金流的稳定性。
三是如何降低税费成本。知识产权证券化交易中,税收与融资成本直接相关,如果税收过高,将降低发行证券的收益率,增加证券化成本,增加交易风险。但目前我国税收制度分别对发起人(原始权益人)、专项计划和投资者征收不同种类的税收,冲高了企业的用资成本。
四是如何信用增级。在知识产权证券化交易中,信用增级是关键环节,直接涉及到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成本。信用等级高的证券化产品,融资成本低,信用等级低的证券化产品,风险较高,融资成本高。信用增级需要信用等级高的担保机构作保,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有限,且这些机构涉及知识产权业务较少,因此很难寻找到合适的担保机构为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担保和增信。
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目前虽然取得了很多突破,但其难度系数依然较大,我们依托知识产权领域十余年来的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服务经验,致力于为客户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知识产权证券化服务中,我们将专业服务扩展到知识产权证券化区域生态调研和方案设计、底层知识产权资产筛选与梳理、交易架构设计、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和价值评估、知识产权财税咨询、后期动态监控等知识产权证券化全流程,创新和健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专利评估体系基于技术分析、法律分析、市场分析、时效分析、风险分析、财务分析六大模块,共50余个子模块,注重模块之间的逻辑关联和验证关系,实现更全面、更可信的专利价值评估。
我们多年来主要从事无形资产评估与研究,服务知识产权运营、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鉴定、知识产权金融、文化金融,不断探索和实践知识产权证券化。致力于让科技更懂金融,每年服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超过2000家,实现融资规模超过200亿元。同时也获得了许多荣誉,加入了中国知识产权发展联盟、中国专利保护协会、中华商标协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入选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价值分析应用试点单位、第三批全国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北京市知识产权运营示范单位等。
IPRdaily:您对于未来知识产权金融工作有什么展望?对整个市场有什么期待?
丁坚先生:“十三五”期间,中国专利转让、许可、质押等运营的总次数达到138.6万次,是“十二五”期间的2.5倍;专利质押融资金额达到4705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3.1倍。
面向“十四五”,在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相关政策引导下,我国将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效益,推进唤醒沉睡专利计划,以高新科技与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金融也将成为下一片蓝海。我认为,“十四五”期间,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总额预计将突破15000亿元,知识产权证券化获批总额预计将突破2000亿元。发展和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与保障制度,也将是知识产权金融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未来知识产权证券化也将逐渐在细分产业创新,细分产业大多数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会逐渐反哺区域产业结构化调整,同时也将带来人才、就业以及税收的增长。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完善以及知识产权金融的发展,知识产权所“盘活”的资本会为科技、文化、创新产业注入新的动力,为中国品牌树立新的形象,助力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按照积极 “鼓励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的指导方针,探索更具市场化、标准化、产业化、可复制、高效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模式,实现高新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资产化、资本化、资源化,将是未来知识产权证券化发展的趋势。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记者:李梦 IPR Daily
编辑:IPRdaily王颖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注:原文链接:六问知识产权证券化——IPR Daily独家对话中金浩董事长丁坚(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如有想看文章主题内容,欢迎留言评论~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媒体,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人才。汇聚了来自于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长型科技企业的管理者及科技研发或知识产权负责人,还有来自政府、律师及代理事务所、研发或服务机构的全球近100万用户(国内70余万+海外近30万),2019年全年全网页面浏览量已经突破过亿次传播。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